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耗材集采以价换量,医疗器械板块上涨能否持续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耗材集采以价换量,医疗器械板块上涨能否持续

券商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耗材集采以价换量,医疗器械板块上涨能否持续

  投资要点:   本期(9.24–10.08)上证综指收于3024.39,下跌2.07%;沪深300指数收于3804.89,下跌1.33%;中小100收于7354.28,下跌2.51%;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203.47,上涨4.4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位。其中,7个二级板块均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在津产生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在天津成功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降价幅度显著,成为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后的又一重要突破。本次集采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等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共有171家企业参与了本次集采,152家入围,拟中选率89%。中选企业既包括美敦力、强生等知名跨国企业,也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内资企业。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获重要进展全球首款可明显抑制病情发展新药诞生   9月28日,卫材和渤健联合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症(AD)在研疗法lecanemab在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和因它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3期验证临床试验ClarityAD中达到主要终点,显著改善患者的CDR-SB评分,同时该试验达到所有关键性次要终点。这意味着,lecanemab成为了全球首款在最后临床试验阶段中仍然具有明显抑制阿尔茨海默症病情发展的药物。   奥密克戎最新变种BF.7入华,更具传染性   10月7日,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10月6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346例、无症状感染者1525例,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进化分支。   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BF.7之所以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因为它获得了新的基因突变。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这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感染过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称:"BF.7正在全球传播,几周内或成主流"。具体来看,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全美范围内,感染BF.7变体的人数翻了数倍,从不到1%上升到4.6%。在欧洲,比利时BF.7感染者占比已达25%,德国、法国和丹麦占比约10%。   核心观点: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成功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是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之后的第三个被纳入国家级集采的高值耗材集采,也是骨科领域的第二次国家集采,共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等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此次共有171家企业参与集采,152家入围,拟中选率89%。从中选结果上来看,美敦力、强生等知名跨国企业,以及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国内龙头企业均有较多品规产品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幅度为84%。   2021年,我国脊柱类骨科植入物市场进口、国产占比分别为55%和45%。进口企业以强生、美敦力等较早进入行业的企业为代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可分为以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及产品矩阵相对单一的本土中小企业。我们认为,此次集采落地后,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此次集采有望推动高值耗材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持续有利于拥有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平台型医疗器械企业。建议关注产品管线齐全、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   此外,我们梳理了医疗器械板块的上市公司。目前,集采已经覆盖骨科、血管介入、眼科等高值耗材领域,产品也从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向冠脉导引导丝、脊柱、种植牙等耗材快速扩展。除高值耗材领域外,集采逐渐向体外诊断、医疗设备领域渗透。总体来看,在药品、耗材集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集采多针对发展成熟、同类产品丰富度较高的行业,国产替代仍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投资逻辑,研发能力和产品能力仍旧是医疗器械企业价值的重要考量。具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双重成长逻辑的高值耗材以及医疗设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议关注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欧普康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旧稳健,短期内低估值的板块及其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个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估值修复行情。同时,业绩确定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关注,如恩华药业、信立泰等。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博腾股份、恩华药业、凯莱英、复星医药、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普洛药业和信立泰等;   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等;   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包括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康希诺和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927

  • 发布机构: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0-09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本期(9.24–10.08)上证综指收于3024.39,下跌2.07%;沪深300指数收于3804.89,下跌1.33%;中小100收于7354.28,下跌2.51%;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203.47,上涨4.4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位。其中,7个二级板块均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在津产生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在天津成功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降价幅度显著,成为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后的又一重要突破。本次集采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等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共有171家企业参与了本次集采,152家入围,拟中选率89%。中选企业既包括美敦力、强生等知名跨国企业,也有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内资企业。

  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获重要进展全球首款可明显抑制病情发展新药诞生

  9月28日,卫材和渤健联合宣布,双方联合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症(AD)在研疗法lecanemab在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和因它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3期验证临床试验ClarityAD中达到主要终点,显著改善患者的CDR-SB评分,同时该试验达到所有关键性次要终点。这意味着,lecanemab成为了全球首款在最后临床试验阶段中仍然具有明显抑制阿尔茨海默症病情发展的药物。

  奥密克戎最新变种BF.7入华,更具传染性

  10月7日,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10月6日24时,呼和浩特市现有确诊病例346例、无症状感染者1525例,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进化分支。

  BF.7是BA.5.2.1.7的缩写,被认为是奥密克戎BA.5变异株衍生的第三代亚型,中间隔了BA.2.75变异株。BF.7之所以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因为它获得了新的基因突变。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这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感染过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称:"BF.7正在全球传播,几周内或成主流"。具体来看,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全美范围内,感染BF.7变体的人数翻了数倍,从不到1%上升到4.6%。在欧洲,比利时BF.7感染者占比已达25%,德国、法国和丹麦占比约10%。

  核心观点: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成功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是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之后的第三个被纳入国家级集采的高值耗材集采,也是骨科领域的第二次国家集采,共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等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此次共有171家企业参与集采,152家入围,拟中选率89%。从中选结果上来看,美敦力、强生等知名跨国企业,以及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国内龙头企业均有较多品规产品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幅度为84%。

  2021年,我国脊柱类骨科植入物市场进口、国产占比分别为55%和45%。进口企业以强生、美敦力等较早进入行业的企业为代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可分为以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及产品矩阵相对单一的本土中小企业。我们认为,此次集采落地后,生产厂商仍有望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此次集采有望推动高值耗材企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持续有利于拥有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平台型医疗器械企业。建议关注产品管线齐全、研发实力较强的企业。

  此外,我们梳理了医疗器械板块的上市公司。目前,集采已经覆盖骨科、血管介入、眼科等高值耗材领域,产品也从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向冠脉导引导丝、脊柱、种植牙等耗材快速扩展。除高值耗材领域外,集采逐渐向体外诊断、医疗设备领域渗透。总体来看,在药品、耗材集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集采多针对发展成熟、同类产品丰富度较高的行业,国产替代仍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投资逻辑,研发能力和产品能力仍旧是医疗器械企业价值的重要考量。具备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双重成长逻辑的高值耗材以及医疗设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建议关注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欧普康视、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等。

  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行业基本面整体依旧稳健,短期内低估值的板块及其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个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的估值修复行情。同时,业绩确定性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相关板块及上市公司有望持续得到市场关注,如恩华药业、信立泰等。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恒瑞医药、博腾股份、恩华药业、凯莱英、复星医药、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普洛药业和信立泰等;

  2)进口替代能力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和乐普医疗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医疗消费终端,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等;

  4)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生物制品企业,包括智飞生物、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康希诺和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波动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