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3年中国AI病理行业概览: AI赋能病理诊断,填补医疗资源缺口
下载次数:
1059 次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3-11-21
页数:
25页
中国AI病理行业发展局限性
病理诊断取样环节是否严格,是否取到病变细胞、制片及染色后成片是否清晰均会直接影响最终诊断结果,自动化程度低、诊断时间长,需要更多专业人力的投入。AI病理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字化的病理切片进行诊断,有效弥补人工诊断效率低、病理医生不足等问题
AI病理应用领域90%集中于宫颈癌,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居第六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唯一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消灭的癌症;中国宫颈癌发病率日趋攀升,近年来国家推动“两癌”筛查工作,AI病理辅助宫颈癌的筛查,能够有效提高筛查效率
中国AI病理行业商业模式
中国对软件系统付费意识不强,纯软件销售存在营销困难,AI病理企业通过提供软件+仪器设备配套、软件+试剂配套以及软件+仪器设备+试剂+整体服务配套打包整体方案推进商业化落地,商业模式从仅通过软件收费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
2023年3月,中国首张AI病理三类证获批,宫颈细胞学诊断正式进入AI时代
2023年3月,由玖壹叁陆零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宫颈细胞学数字病理图像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批,正式获批宫颈细胞学领域首张AI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表明人工智能在宫颈细胞学领域的应用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中国病理诊断行业中的精准辅助诊断应用场景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AI病理行业迎来里程碑式新发展。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AI病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AI病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病理医生短缺、诊断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在宫颈癌筛查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并随着2023年首张AI病理三类证的获批而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另一方面,行业发展受到市场付费意愿不强、应用场景发展不均衡、三类证审评审批进度缓慢等因素的制约,商业化落地进程缓慢,盈利模式仍需探索。未来,AI病理行业的发展将依赖于技术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政策支持。
中国AI病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病理医生短缺问题日益突出,AI技术为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有效途径。尤其在宫颈癌筛查领域,AI病理的应用前景广阔,国家政策也大力支持“两癌”筛查工作。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市场对软件付费意愿不强,导致纯软件销售模式难以成功;不同应用场景的发展程度不均衡,组织病理等领域的AI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以及三类证审评审批进度缓慢,制约了更多产品的市场准入。
AI病理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字化病理切片进行诊断,有效弥补了人工诊断效率低、病理医生不足等问题。其应用流程主要包括标准化切片的制作、数字化扫描、AI算法读片以及人工复核等环节。AI病理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标准化制片、数字化处理、充足的基础数据以及对假阴性率的有效控制。
报告首先对中国AI病理行业进行了综述,包括定义、诊断流程、诊断技术、发展历程、发展局限性、市场缺口和市场规模等方面。报告指出,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AI病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率,但中国病理医师严重短缺,人才缺口巨大,这为AI病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报告还分析了AI病理应用领域,其中宫颈癌筛查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2023年3月,中国首张AI病理三类证的获批标志着AI病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节分析了中国AI病理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产业链图谱、布局状况和商业模式。报告指出,中国AI病理产业链融合度高,参与者众多,既包括AI病理初创企业,也包括智慧病理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以及互联网科技巨头。由于市场对软件付费意愿不强,AI病理企业多采用软件+仪器设备配套、软件+试剂配套以及整体打包方案等商业模式,以推动商业化落地。
本节分析了中国AI病理行业的市场状况,包括竞争格局、拿证情况、融资情况和发展瓶颈。报告指出,中国AI病理行业竞争较为集中,但同质化严重,企业需要依靠差异化发展来获取市场地位。截至报告发布时,仅有一家企业获得AI病理三类证,其余企业多为二类证。行业发展瓶颈主要包括市场付费意愿不强、应用场景发展不均衡以及三类证审评审批进度缓慢等。
本节分析了推动中国AI病理行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两癌筛查和AI医疗。国家大力推进的“两癌”筛查工作为AI病理在宫颈癌筛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同时,AI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AI病理技术的升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节以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和安必平为例,对中国AI病理行业的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示了不同企业在AI病理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战略。
中国AI病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AI病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病理医生短缺和诊断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在宫颈癌筛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市场付费意愿不强、应用场景发展不均衡以及监管政策等因素制约了行业发展。未来,AI病理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AI技术在病理诊断领域的全面应用,提升中国医疗服务水平。 报告中提到的企业案例,如迪英加科技、安必平、金域医学等,都展现了不同企业在AI病理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持续关注政策变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将有助于AI病理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克服挑战,最终实现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CT医用影像设备报告:AI重建与国产替代推动的市场突围战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2025年中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概览:24小时健康守护,迈向智能康养时代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