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消费电子边际改善关注光学膜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消费电子边际改善关注光学膜

研报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需求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消费电子边际改善关注光学膜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地缘冲突溢价消退,需求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下跌。减产+低库存短期内或形成油价支撑,关注上游石油资源品种。需求端,11月EIA大幅下调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增速30万桶/日至146万桶/日,小幅上调24年预期增速8万桶/日至140万桶/日。市场对需求预期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下跌,基本抹去中东冲突以来涨幅。供给端,10月IMF预测沙特财政平衡油价为85.8美元/桶,较5月上调4.9美元/桶,对原油价格诉求较强。近期沙特和俄罗斯相继发布减产声明试图稳定油价。OPEC+11月26日将举行部长级会议,关注后期是否出台新一轮政策维持油价。根据我们对历史库存和油价的回归测算,当前库存对应油价区间在75-95美元/桶。我们认为需求担忧情绪逐步释放后,原油供应缺口和相对低位库存,短期内对油价可形成一定支撑,看好Q4石油上游资源品种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产业东移趋势明确,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的特气。根据ictimes,360向华为昇腾采购1000片左右AI芯片,我们认为美国对中国芯片实行出口管制,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也为材料需求带来广阔增产空间,特别是算力芯片所需先进制程带来的倍增量。电子特气在半导体领域可用于制作清洗剂、刻蚀剂等,目前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比例约15.2%,随半导体制程演进,刻蚀步骤数以倍数级别增加,带动特气需求增加。根据TECHCET预测27年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将达到92亿美元,5年CAGR6.3%。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行业边际改善主线:“双十一”消费电子终端需求超预期,Micro-LED高增有望贡献增量,关注上游光学膜材料需求增长。根据IDC,“双十一”期间PC/平板/手机销量YoY+1.4%/+13.5%/+10.2%,增长超预期。Trendforce预计全球笔市场进入去库尾声,24年出货规模将达1.72亿台,YoY+3.2%。新型显示技术方面,LEDinside预计23年Micro-Led市场规模约3200万美元,YoY+128.6%。24年穿戴装置有望量产进一步释放成长动能。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行业边际改善,以及新型显示技术逐渐完善,有望推动上游光学膜材料需求增长。根据前沿材料,27年全球光学膜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410.99亿元,6年CAGR约6.9%。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主线:PP复合铜箔性能有所提升,Q4产业化有望提速。11月8日光莆股份表示公司PP复合铜箔铜层附着力、延展性和破断强度性能有所提升,客户测试反馈良好。目前行业应用端亟需解决复合集流体“跳水”问题(电池容量陡降,导致电池失效),满足电池长期适用要求,PET/PP基膜的选择和制作工艺较为重要。自5月以来多家公司已送样,整个验证周期约3-6个月,我们预计随验证结果出炉,Q4产业化有望提速。23年或将成为产业元年。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0.34%,排名19/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2.20%,排名22/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1.97%,近一年涨跌幅为-6.50%。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2.38%,近一年涨跌幅为-13.70%。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位于20%/80%分位区间内,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或温和上升,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a)国产替代主线:随半导体产业东进,核心材料加速本土化配套,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方向,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瑞华泰、圣泉集团、长阳科技。c)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也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建议关注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的复合集流体,相关标的: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719

  • 发布机构: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1-16

  • 页数:

    2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基础化工:地缘冲突溢价消退,需求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下跌。减产+低库存短期内或形成油价支撑,关注上游石油资源品种。需求端,11月EIA大幅下调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增速30万桶/日至146万桶/日,小幅上调24年预期增速8万桶/日至140万桶/日。市场对需求预期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承压下跌,基本抹去中东冲突以来涨幅。供给端,10月IMF预测沙特财政平衡油价为85.8美元/桶,较5月上调4.9美元/桶,对原油价格诉求较强。近期沙特和俄罗斯相继发布减产声明试图稳定油价。OPEC+11月26日将举行部长级会议,关注后期是否出台新一轮政策维持油价。根据我们对历史库存和油价的回归测算,当前库存对应油价区间在75-95美元/桶。我们认为需求担忧情绪逐步释放后,原油供应缺口和相对低位库存,短期内对油价可形成一定支撑,看好Q4石油上游资源品种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

  (1)国产替代主线:产业东移趋势明确,布局高壁垒+国产化率的特气。根据ictimes,360向华为昇腾采购1000片左右AI芯片,我们认为美国对中国芯片实行出口管制,推动芯片国产化进程,也为材料需求带来广阔增产空间,特别是算力芯片所需先进制程带来的倍增量。电子特气在半导体领域可用于制作清洗剂、刻蚀剂等,目前占晶圆制造材料市场比例约15.2%,随半导体制程演进,刻蚀步骤数以倍数级别增加,带动特气需求增加。根据TECHCET预测27年电子特气市场空间将达到92亿美元,5年CAGR6.3%。20年我国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仅14%。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2)行业边际改善主线:“双十一”消费电子终端需求超预期,Micro-LED高增有望贡献增量,关注上游光学膜材料需求增长。根据IDC,“双十一”期间PC/平板/手机销量YoY+1.4%/+13.5%/+10.2%,增长超预期。Trendforce预计全球笔市场进入去库尾声,24年出货规模将达1.72亿台,YoY+3.2%。新型显示技术方面,LEDinside预计23年Micro-Led市场规模约3200万美元,YoY+128.6%。24年穿戴装置有望量产进一步释放成长动能。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消费电子行业边际改善,以及新型显示技术逐渐完善,有望推动上游光学膜材料需求增长。根据前沿材料,27年全球光学膜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410.99亿元,6年CAGR约6.9%。

  (3)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主线:PP复合铜箔性能有所提升,Q4产业化有望提速。11月8日光莆股份表示公司PP复合铜箔铜层附着力、延展性和破断强度性能有所提升,客户测试反馈良好。目前行业应用端亟需解决复合集流体“跳水”问题(电池容量陡降,导致电池失效),满足电池长期适用要求,PET/PP基膜的选择和制作工艺较为重要。自5月以来多家公司已送样,整个验证周期约3-6个月,我们预计随验证结果出炉,Q4产业化有望提速。23年或将成为产业元年。

  行情回顾

  行情数据:本周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0.34%,排名19/31。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为-12.20%,排名22/31。石油化工指数周涨跌幅为-1.97%,近一年涨跌幅为-6.50%。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周涨跌幅为2.38%,近一年涨跌幅为-13.70%。板块估值:本周新材料板块PE-TTM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位于20%/80%分位区间内,我们认为目前板块估值安全边际尚可。

  投资建议

  本周我们继续看好以下主线:(1)基础化工:我们认为原油供需缺口或在化工品价格端形成支撑,伴随下游制造业景气度或温和上升,有望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回升。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2)新材料: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a)国产替代主线:随半导体产业东进,核心材料加速本土化配套,建议关注国产化率较低的方向,相关标的:雅克科技、华特气体。b)行业边际需求改善线: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和新兴科技领域崛起,有望拉动上游材料需求,建议关注:斯瑞新材、瑞华泰、圣泉集团、长阳科技。c)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线:下游以锂电为代表的产业不断技术创新,也将催生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建议关注兼具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综合优势的复合集流体,相关标的:宝明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基础化工行业受地缘政治溢价消退和需求担忧情绪加剧影响,油价承压下跌,但减产和低库存或将短期支撑油价;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则呈现积极态势,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和技术创新升级迭代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基础化工行业:油价承压,但供需格局或将带来短期支撑

国际油价受需求担忧情绪影响下跌,基本抹去了中东冲突以来的涨幅。EIA下调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也加剧了市场担忧。然而,沙特和俄罗斯的减产声明以及相对低位的库存,或将在短期内对油价形成一定支撑。 OPEC+将于11月26日举行会议,其政策走向将对油价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分析,当前库存水平对应的油价区间在75-95美元/桶之间,与当前油价基本吻合。因此,报告看好四季度石油上游资源品种的业绩表现。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三大主线驱动行业发展

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国产替代:半导体产业东移推动特气需求增长

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出口管制加速了芯片国产化进程,带动了对电子特气的需求增长。随着半导体制程的演进,刻蚀步骤数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特气市场扩张。虽然目前我国电子特气的国产化率较低,但产业东移趋势明确,为国产特气提供了广阔的替代空间。预计2027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3%。

行业边际改善:消费电子复苏拉动光学膜需求

“双十一”期间消费电子终端需求超预期增长,全球笔电市场也进入去库尾声,这预示着消费电子行业边际改善。新型显示技术(如Micro-LED)的逐渐成熟,也为上游光学膜材料带来了增量需求。预计2027年全球光学膜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410.99亿元,2021-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9%。

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PP复合铜箔产业化提速

PP复合铜箔性能的提升以及下游锂电产业对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低成本电池材料的需求,推动了复合集流体产业化进程。多家公司已送样进行验证,预计四季度产业化将提速,2023年有望成为产业元年。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行情回顾

报告首先回顾了本周(2023.11.06-2023.11.10)化工行业主要指数的涨跌幅及年初至今的累计涨跌幅,并对基础化工、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指数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包括与沪深300和万得全A指数的相对收益比较。此外,报告还对新材料板块的估值进行了跟踪,指出其PE-TTM已回到5年历史中位数附近,安全边际尚可。最后,报告对本周涨跌幅靠前个股、机构资金流动和北向资金流动情况进行了总结。

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报告总结了本周化工行业的重要动态,包括EIA下调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齐鲁石化新建炼油和乙烯项目、10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价格变化以及上海市发布AI大模型创新发展措施等。同时,报告还对万华化学、阳谷华泰、金宏气体、华鲁恒升和凯龙股份等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进行了简要概述,内容涵盖增持、回购、项目投产和定增等方面。

核心观点与投资建议

报告的核心观点已在中心思想部分详细阐述。投资建议方面,报告继续看好基础化工和新材料两大行业。对于基础化工,建议关注顺周期行业头部企业;对于新材料,则建议围绕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和技术创新升级迭代三大主线进行布局,并推荐了相应的投资标的。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跌以及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等。

总结

本报告对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基础化工行业面临油价承压,但供需格局或将带来短期支撑;精细化工及新材料行业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国产替代、行业边际改善和技术创新升级迭代三大主线将驱动行业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