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流通行业
下载次数:
1184 次
发布机构: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5-01-08
页数:
10页
近年来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在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业绩压力逐步从制造企业向流通企业传导,医药流通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且账期延长趋势难以逆转,整体面临一定短期偿债压力,未来预付金制度持续深入有望改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当前,医药流通行业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头部企业持续集聚优质行业资源并多措并举延伸供应链布局,长期来看,医药流通行业仍保持较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但需关注行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对其信用质量的影响。
要点
医药流通企业在医药产业链中承担连接上下游的桥梁职能,是医药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人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在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药行业业绩压力逐步从制造企业向流通企业传导,加之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医药流通行业直报企业平均毛利率整体下行,在市场扩容趋势下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在高杠杆与低毛利经营模式的压力下,医药流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敏感度很高,国采政策的逐步深入对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账期增长起到一定延缓作用,,但在地方财政及医保支付承压背景下,行业账期延长趋势仍难以逆转,尽管头部企业保持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信用水平,行业整体仍面临一定短期偿债压力,随着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提出建立预付金制度,未来医药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或将改善。
医药流通行业已从早期并购扩张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并购节奏显著放缓,“4+N”竞争格局基本定型,头部企业持续集聚优质行业资源,通过“批零协同”、“工商协同”、“药械协同”等方面多措并举以延伸供应链布局及增厚利润,同时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赋能下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长期来看,医药流通行业仍保持较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但需关注行业政策等外部因素对其信用质量的影响。
本报告基于中诚信国际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特别评论,利用统计数据和市场分析,得出以下核心观点:
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应收账款账期延长,短期偿债压力加大。这主要源于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和药品集中采购(国采)政策的实施,导致药品价格下降,以及地方财政和医保支付承压带来的账期延长。
行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购节奏放缓,“4+N”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头部企业积极整合资源,通过“批零协同”、“工商协同”、“药械协同”等策略延伸供应链,提升利润空间,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长期来看,行业仍具有发展韧性和潜力,但需关注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本报告主要从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盈利能力、资金周转、行业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报告指出,近年来,在人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推动下,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9-2023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由23,583亿元增至29,3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8%。零售市场增长速度显著高于批发市场,成为市场扩容的主要动能。同期,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也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99%和4.38%。华东和中南地区市场规模最大,西药类销售仍占主导地位,但占比呈下降趋势,中成药和医疗器材等非西药品类产品占比提升。医疗机构销售额占据医药流通市场较大份额,占比稳定在50%左右。
报告分析了医药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然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2022年以来呈下滑趋势,但医药流通行业直报企业平均毛利率整体下行,利润总额增速显著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国采政策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应收账款账期增长,但地方财政和医保支付承压导致账期延长趋势难以逆转,加剧了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头部企业凭借其抗风险能力和信用水平能够维持较好经营状况,但行业整体仍面临挑战。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提出的预付金制度有望改善企业资金周转情况。
报告指出,医药流通行业已从并购扩张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购节奏显著放缓,“4+N”竞争格局基本定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缓。头部企业持续集聚优质资源,通过“批零协同”、“工商协同”、“药械协同”等策略延伸供应链,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利润空间和竞争力。 报告列举了近年来医药流通企业的主要并购事件,并分析了头部企业在批零协同、工商协同、药械协同以及SPD和CSO等方面的战略实施情况。
报告中包含多张图表,直观地展现了近年来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区域结构、销售品类结构、销售渠道结构、医药流通直报企业盈利能力、医药流通直报企业效益指标、样本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及周转天数、样本企业资本结构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样本企业商誉规模及增长率、医药批发行业集中度等数据,为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利润空间压缩、资金周转压力加大等挑战。国家政策的调整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采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药品价格,但也加剧了流通企业的资金压力。然而,行业也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头部企业通过多元化战略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应对挑战,提升竞争力。长期来看,医药流通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需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预付金制度的实施有望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未来,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4年1月
中国化工行业展望,2023年2月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