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0年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短报告
下载次数:
1813 次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0-12-09
页数:
20页
概览摘要
脱敏治疗,又称特异性脱敏疗法,是一种针对过敏性疾病,进行多次变应原刺激,促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按治疗方式划分,脱敏治疗包括皮下注射脱敏与舌下含服脱敏两种方式,其中舌下含服脱敏凭借着更佳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脱敏治疗方式。自2015年以来,受益于过敏性疾病高发、脱敏治疗社会认可度提升及国产变应原制品上市,中国脱敏治疗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按销售额统计,2015-2019年中国脱敏治疗行业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到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4%。未来,伴随着新的变应原制品上市,如我武生物的黄花蒿粉滴剂及黄花蒿点刺试剂等,加之学术推广及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推动,2019-2024年中国脱敏治疗行业市场将以21.0%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
过敏性疾病诊疗需求持续增加
过敏性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及过敏性结膜炎等,中国过敏群体总量庞大。加之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中国的过敏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过敏性疾病的诊疗需求随之增长。
脱敏治疗逐步获得广泛认可
针对过敏性疾病诊疗,脱敏治疗逐步获得社会各界认可。1998年《WHO变应原免疫治疗意见书》明确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2011年《美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建议“将脱敏治疗作为避免过敏原的一种补充措施,最好用于疾病早期,以减少发生副作用的危险和预防进一步发展为严重疾病”。2016年《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天津)》明确提出,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为AR的一线治疗方法,临床推荐使用。
国产脱敏治疗产品加速上市
目前,已经在中国上市的变应原治疗产品有3个,分别是ALK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lergopharma的螨变应原注射液及我武生物的粉尘螨滴剂,其中仅我武生物的粉尘螨滴剂为舌下含服制剂,其他2款均为皮下注射剂。未来,以我武生物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将积极开展变应原产品研发,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等国产脱敏治疗产品将加快上市步伐。
企业推荐:
我武生物、新华联协和药业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短报告》,运用统计数据和市场分析,探讨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受益于过敏性疾病高发、脱敏治疗认可度提升及国产产品上市,2015-2019年中国脱敏治疗市场规模从3.6亿元增长至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4%。预计2019-2024年,市场规模将以21.0%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达到20.5亿元。
与皮下注射脱敏相比,舌下含服脱敏疗法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佳,正逐渐成为主流。
目前,中国市场已有部分国产脱敏治疗产品上市,未来更多国产产品将陆续上市,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本报告从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市场规模及企业分析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阐述了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报告首先介绍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常见类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以及治疗方案(避免过敏原、对症治疗、脱敏治疗和患者教育)。 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能够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疗法,并强调其在疾病早期应用的重要性。 中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发病率持续上升,为脱敏治疗市场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基础。
报告详细定义了脱敏治疗(特异性脱敏疗法),并将其分为皮下注射脱敏和舌下含服脱敏两种方式,比较了两种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出舌下含服脱敏疗法日益成为主流。 同时,报告回顾了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探索期、沉淀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并列举了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里程碑。
报告对中国脱敏治疗行业的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
介绍了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两种常用的变应原检测方法,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列举了已在中国上市的点刺诊断试剂盒产品,如我武生物和ALK的产品。
重点分析了尘螨(屋尘螨和粉尘螨)作为重要过敏原的地位及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列举了已在中国上市的螨变应原制品,包括ALK、Allergopharma和我武生物的产品,并分析了不同产品的给药方式和适应症。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尘螨过敏的地域分布特征。
报告指出花粉是仅次于尘螨的第二大过敏原,并分析了花粉过敏的季节性特征和发病率上升趋势。 虽然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没有花粉变应原制品上市,但报告提到了我武生物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即将上市,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报告还列举了FDA已批准上市的花粉变应原制品。
报告基于销售额数据,对2015-2019年中国脱敏治疗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并对2019-2024年的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展现了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
报告重点推荐了两家企业:
详细介绍了公司概况、产品研发进展、营销服务模式、优势和竞争力,并分析了其在脱敏治疗市场上的投资亮点。
介绍了公司概况、变应原检测产品,分析了其在变应原检测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优势和竞争力。
报告最后阐述了头豹研究院的研究方法论,包括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数据更新机制等,并声明了报告的著作权归属、免责声明以及数据来源的合法性。
本报告对中国脱敏治疗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该行业快速增长的潜力,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指出,舌下含服脱敏疗法将成为主流,国产产品的加速上市将加剧市场竞争。 我武生物和新华联协和药业作为行业内的代表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然而,过敏性疾病诊疗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仍需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本报告为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CT医用影像设备报告:AI重建与国产替代推动的市场突围战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2025年中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概览:24小时健康守护,迈向智能康养时代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