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全球创新药系列研究之会议追踪:ASCO-2022透视全球ADC研发进展
下载次数:
2585 次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6-07
页数:
72页
ADC药物:集合靶向性与杀伤性的“Magicbullets”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通过化学接头将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数目小分子细胞毒素(效应分子)偶联起来的药物
ADC药物结合了单克隆抗体靶向性强和小分子毒素高活性等优点,既可降低小分子细胞毒素的毒副作用,又可提高药物疗效。
ADC药物的出现连接了抗体药物和传统化疗药物,提高了药物特异性,改善了治疗窗口。ADC药物过去一个世纪的开发和批准的重要事件及时间轴
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ADC药物Mylotarg(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用于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标志着癌症靶向治疗ADC时代的开始。
截至2022年6月,全球已批准14种ADC药物,有超过100个ADC候选药物正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
全球已批准14款ADC药物及2021年销售情况
截止2022年6月1日全球目前已有14款上市的ADC药物,7款用于血液肿瘤,7款用于治疗实体瘤,其中有4款ADC药物在中国上市。ADC药物目前主要是用于后线疗法,,ADC药物能够为后线患者带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延长生存期的希望,大部份药物通过加速审评审批政策上市。
全球ADC药物的整体市场规模在2021年超过50亿美元,ADC药物当前多数都还是临床后线疗法,在全球ADC药物研发热潮下,随着未来更多其它ADC药物获批以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销售额有望快速增长。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ADC药物作为一类集合靶向性与杀伤性的新型抗癌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报告通过对ASCO 2022会议上展示的全球ADC药物研发进展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核心观点:
2021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随着更多ADC药物获批上市以及适应症的不断拓展,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全球ADC药物研发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和对外合作两个方面,包括寻找新的靶点、改进Linker类型和偶联技术、开发毒性更强副作用更低的新毒素分子等。 国际大型药企与生物技术公司之间广泛的合作与授权模式,也推动了ADC药物的快速发展。
中国ADC药物研发企业数量众多,研发项目数量约占全球的47%,部分企业已实现商业化,但整体而言,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应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以提升竞争力。
本报告根据ASCO 2022会议内容,对全球ADC药物研发进展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ADC药物通过将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素偶联,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和小分子毒素的高活性,降低了毒副作用并提高了疗效。ADC药物分子包含抗体、Linker、小分子细胞毒素三个结构模块。
2000年,FDA首次批准ADC药物Mylotarg上市,标志着ADC药物时代的开始。截至2022年6月,全球已批准14种ADC药物,超过100个ADC候选药物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
2021年全球已批准14款ADC药物,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主要用于后线治疗。
ImmunoGen、Seagen、第一三共等国外企业ADC研发管线较为丰富;国内荣昌生物已实现商业化,乐普生物、多禧生物、科伦博泰等企业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全球ADC临床开发项目约350项,中国约占47%。主要适应症为乳腺癌、胃癌和肺癌。
ADC药物领域的商业授权和技术转让是Biotech和Bigpharma合作的热点。
RC48是首个上市的国产ADC药物,已获批用于胃癌和尿路上皮癌治疗,并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RC48在多种适应症中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在HER2低表达癌种中表现突出。 此外,RC48联合PD-1单抗在mUC患者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MRG002用于HER2过度表达乳腺癌的注册性试验已获批,计划于2023年递交上市申请。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MRG002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A166是全球首个通过赖氨酸定点定量偶联、具有创新连接子和高活性毒素小分子的第三代抗HER2 ADC,已在美国获得胃癌孤儿药资格。ASCO 2022会议上展示的数据显示A166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优秀疗效和安全性。
T-DXd已获批用于治疗难治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其在胆道癌和乳腺癌中的临床数据,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安全性方面仍需关注。 此外,T-DXd与T-DM1的3期临床研究长期随访结果显示T-DXd优于T-DM1。
HER3-DXd在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其在EGFR抑制剂耐药的NSCLC和乳腺癌中的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IMMU-132已获批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其在局部三阴性乳腺癌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临床数据,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
MIRV是全球首创的FRα靶向ADC药物,ASCO 2022会议上展示的数据显示其在复发性卵巢癌和铂耐药卵巢癌中具有良好的疗效/风险比。
MORAb-202在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潜在的临床获益和可接受的毒性。
OBI-999在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OBT076在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单药抗肿瘤活性,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
SAR408701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长期临床效益和安全性良好。
DS-6000a在晚期肾细胞癌和卵巢肿瘤患者中安全性可控,并表现出早期疗效信号。
DS-6157a在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的疗效信息有限。
FOR46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表现出临床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Belantamab mafodotin已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ASCO 2022会议上展示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ADC药物研发正积极探索新的靶点,以扩大适应症范围,涵盖更多类型的癌症。
Linker类型和偶联技术的创新是提高ADC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开发毒性更强、副作用更低的新毒素分子是提高ADC药物疗效的关键。
第一三共的DXd平台在Linker、毒素和偶联技术上均有所创新,实现了ADC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良好平衡。
Seagen通过广泛的外部合作,推动了ADC药物的快速发展。
ASCO 2022会议展示了全球ADC药物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展现了ADC药物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虽然ADC药物疗效显著,但安全性问题仍需关注,技术创新和对外合作是推动ADC药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内ADC药物研发进展迅速,但仍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未来,ADC药物研发将继续朝着寻找新的靶点、改进偶联技术、开发新型毒素分子等方向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创新进入收获期,ZG006及ZG005均有望成为BIC
大炼化周报:长丝价格增加,产销明显上升
基础化工周报:焦煤焦炭价格继续下探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2025ADA重磅数据披露,关注减脂增肌、Amylin及口服赛道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