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2022年中期策略:适应新常态化
下载次数:
1764 次
发布机构: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2-06-02
页数:
49页
1.后新冠疫情的新常态:群体免疫失效,反复传播,救治需求长期化。自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以来,新冠病毒出现免疫突破,无论疫苗接种还是前期感染均无法阻断病毒继续传播,群体免疫失效。即使本轮大流行结束,新冠也不可能消失,而是随着新毒株出现,周期性反复。短期有疫苗的保护和症状影响减弱,部分国家放开管控,但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基础疾病人群依然威胁着生命健康,药物治疗、强化接种和检测依然必不可少。新冠病毒的高变异性,未来出现毒性增强毒株并不排除,治疗药物作为长期国家储备,具有基本需求支撑。
2.新冠治疗将是全球市场的增量主线。2021年新冠疫情带来巨大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需求,多个品种首年销售即进入TOP100,而且辉瑞mRNA疫苗销售400亿美元,为历史上最快上量的超级大单品,2022年预计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将是全球医药市场的最大增量。中国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也进入临床的关键阶段,正式上市后,有望获得国家储备,分享国内长期的潜力市场。
3.刚性需求稳定,消费需求恢复,创新步伐调整。虽然受到疫情封控的影响,但1季度药品市场在医院渠道和零售渠道(包括线上B2C)均实现了稳定增长,从目前医保结余和核酸检测成本下降趋势来看,医药市场面临支付压力较小,增长趋势依然有保障。上海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外溢风险下降,消费类医疗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创新产业链方面,以出口为主的CXO产业依然高景气,但一二级市场Biotech类公司的估值倒挂将影响创新药推进的速度,大浪淘沙加速。
4.2022年年中策略投资主线:①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国内人口基数高,医疗资源不均衡,3亿以上的老年人和基础疾病人群都是口服新冠药物的潜力消费人群,我们估计市场需求超百亿。②mRNA疫苗产业链:国产mRNA疫苗已启动临床,上市后做序贯强化接种方案更具竞争优势,与mRAN疫苗研发生产配套的高端药用辅料和设备耗材有望受益。③新冠检测:核酸常态化检测带动需求量成倍提升,抗原检测国内市场开启。④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政策结束,正式进入国标时代,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拓展限制解除,配方颗粒市场加速替代传统中药饮片;⑤零售药店:疫情逐步控制,线上和O2O业务恢复,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药品招标降价风险;各行业相关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2年医药行业面临“后新冠疫情新常态”,需适应病毒持续变异、反复传播的现实。报告指出,新冠治疗药物(特别是口服小分子药物)和mRNA疫苗产业链将成为全球及中国医药市场的主要增量方向。同时,国内医药市场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下保持稳定增长,但创新药研发面临估值倒挂的挑战。报告最终提出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重点推荐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mRNA疫苗产业链、新冠检测、中药配方颗粒和零售药店等领域。
新冠病毒持续变异,群体免疫失效,反复传播已成为新常态。虽然奥密克戎毒株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国家放开管控,但病毒对老年人和基础疾病人群的威胁依然存在,药物治疗、强化接种和检测仍是必要措施。病毒高变异性也增加了未来出现毒性增强毒株的风险,因此治疗药物的长期储备需求将持续存在。 全球新冠治疗药物市场在2022年第一季度强势开启,多个口服药物销售额迅速突破10亿美元,预计将成为全球医药市场最大增量。中国市场也迎来了国产口服小分子药物的临床关键阶段,上市后有望获得国家储备,分享长期市场潜力。
尽管疫情封控对医药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一季度药品市场在医院和零售渠道(包括线上B2C)均实现稳定增长。医保结余和核酸检测成本下降趋势表明,医药市场支付压力较小,增长趋势依然有保障。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控制,消费类医疗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创新产业链方面,以出口为主的CXO产业依然高景气,但Biotech类公司估值倒挂将影响创新药推进速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本节分析了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和免疫突破的现状,指出病毒的感染力和毒性存在不确定性,需要长期适应疫情后的新常态。数据显示,奥密克戎及其亚型毒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对现有疫苗的保护力造成显著下降。报告还分析了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大小和突变率的关系,强调了冠状病毒高突变性带来的长期挑战。
本节重点关注中国市场的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研发进展。数据显示,已有5个国产口服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部分品种已达到临床终点,预计年内递交上市申请。报告分析了国产口服药物的潜在巨大需求,并预测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国产药物与上游中间体和制剂代工企业的合作情况,以及中国庞大的老年人和基础疾病人群构成的潜在市场。
本节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医院和零售市场均实现稳定增长,中成药增长尤为显著。零售药店市场线上和O2O业务恢复,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报告还分析了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以及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财政补助维持的现状,表明医药市场支付压力整体可控。
本节基于前文分析,提出了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重点推荐以下领域:
报告还提供了部分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和评级。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包括新冠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药品招标降价风险以及其他行业相关风险。
本报告对2022年医药行业中期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新冠疫情的长期化和病毒持续变异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报告重点关注新冠治疗药物和mRNA疫苗产业链的投资价值,并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国内医药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包括刚性需求的支撑、创新药研发的挑战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最终,报告提出了2022年中期重点推荐领域,并提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数据和图表,对市场进行了量化分析,增强了报告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业绩同比增长,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业绩稳健增长,多元布局拓宽空间
国内玉米业务承压,巴西隆平减亏明显
竞争激烈业绩承压,非瘟疫苗临床获批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