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3Q4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继续提升,但非医药基金仍处低配

医药行业23Q4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继续提升,但非医药基金仍处低配

研报

医药行业23Q4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比例继续提升,但非医药基金仍处低配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有所提升:   2023Q4,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3.57%,环比上升1.3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同期持仓超配4.76pct。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6.41%,环比上升0.84pct,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医药中游产业链上的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核心龙头持仓提升靠前,持股基金数量环比减少较多个股多集中在CXO板块:   1.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2023Q4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恒瑞医药(698)、迈瑞医疗(550)、药明康德(385)。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3Q4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智飞生物(+158)、恒瑞医药(+153)、迈瑞医疗(+107);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HK(-485)、药明康德-SH(-116)、凯莱英(-82),多集中在CXO领域。   2.从基金持股市值来看,2023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430.12亿元)、恒瑞医药(417.26亿元)、药明康德-SH(351.52亿元),分别为医疗器械、创新药、CXO相关个股。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3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联影医疗(+97.66亿元)、智飞生物(+61.27亿元)、迈瑞医疗(+60.82亿元);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HK(-487.63亿元)、药明康德(-141.39亿元)、泰格医药(-80.31亿元)。   医药板块PE估值自23年9月份以来有所回升,但是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医药行业2023全年跌幅为7.05%,位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14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申万医药行业PE(TTM)为28.34倍,处于行业第10名。过去十年中,申万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的均值为37.2倍,最高值为73倍(发生在2015年6月),最低值为21倍(发生在2022年9月)。2022年10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提升,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逐步回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整体的市盈率为28.34倍,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变动;产品研发及审批进程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对海外市场及供应链的影响超出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479

  • 发布机构: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2-05

  • 页数:

    1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有所提升:

  2023Q4,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3.57%,环比上升1.3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同期持仓超配4.76pct。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6.41%,环比上升0.84pct,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医药中游产业链上的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核心龙头持仓提升靠前,持股基金数量环比减少较多个股多集中在CXO板块:

  1.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2023Q4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恒瑞医药(698)、迈瑞医疗(550)、药明康德(385)。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3Q4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智飞生物(+158)、恒瑞医药(+153)、迈瑞医疗(+107);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HK(-485)、药明康德-SH(-116)、凯莱英(-82),多集中在CXO领域。

  2.从基金持股市值来看,2023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430.12亿元)、恒瑞医药(417.26亿元)、药明康德-SH(351.52亿元),分别为医疗器械、创新药、CXO相关个股。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3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联影医疗(+97.66亿元)、智飞生物(+61.27亿元)、迈瑞医疗(+60.82亿元);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HK(-487.63亿元)、药明康德(-141.39亿元)、泰格医药(-80.31亿元)。

  医药板块PE估值自23年9月份以来有所回升,但是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医药行业2023全年跌幅为7.05%,位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14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申万医药行业PE(TTM)为28.34倍,处于行业第10名。过去十年中,申万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的均值为37.2倍,最高值为73倍(发生在2015年6月),最低值为21倍(发生在2022年9月)。2022年10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提升,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逐步回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整体的市盈率为28.34倍,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变动;产品研发及审批进程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对海外市场及供应链的影响超出预期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2023年Q4的数据,对医药行业公募基金持仓情况及板块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上升,但非医药主题基金仍低配

2023年Q4,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3.57%,环比上升1.3pct,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二,超配4.76pct。然而,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持仓比例仅为6.41%,环比上升0.84pct,仍处于历史低位,表明非医药主题基金对医药行业的配置仍然不足。

医药板块估值回升但仍处于历史低位,部分细分板块表现分化

2023年全年医药行业跌幅为7.05%,但PE估值自9月份以来有所回升,截至12月31日为28.34倍,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37.2倍),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不同细分板块表现分化,化学制药板块上涨,而医疗服务板块跌幅最大。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分析和板块运行情况分析。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分析

基金持仓比例及个股分布

2023年Q4,全市场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13.57%,环比上升1.3pct,超配4.76pct;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持仓比例为6.41%,环比上升0.84pct,但仍处于历史低位。持仓基金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和药明康德;持仓市值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也为这三家公司。

基金持仓变化分析

从持仓基金数量环比变化来看,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增幅靠前;药明康德-HK、药明康德-SH和凯莱英减幅靠前,多集中在CXO领域。从持仓市值环比变化来看,联影医疗、智飞生物和迈瑞医疗增幅靠前;药明康德-HK、药明康德-SH和泰格医药减幅靠前。 这反映出市场对不同细分领域的关注度变化。

板块运行情况分析

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及估值

2023年医药行业全年跌幅7.05%,排名申万一级行业第14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申万医药行业PE(TTM)为28.34倍,排名行业第10位,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37.2倍)和最高值(73倍),但高于最低值(21倍)。估值自2023年9月以来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医药细分板块表现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化学制药和医疗服务板块PE较高,分别为34.1倍和30.46倍;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中药板块PE在25-30倍之间;医药商业板块PE相对较低,低于20倍。过去一年,仅化学制药板块上涨,其他板块均下跌,医疗服务板块跌幅最大(24.46%)。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3年Q4数据,分析了医药行业公募基金持仓情况和板块运行情况。结果显示,虽然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有所上升,但非医药主题基金仍处于低配状态。医药板块估值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不同细分板块表现分化,部分板块估值较高,部分板块跌幅较大。 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研发进度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等风险因素,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