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4年中国抗流感药物行业概览:流感高发下,奥司他韦需求放量
下载次数:
2445 次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4-05-28
页数:
23页
2023年中国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近期流感监测数据已超过过去3年同期。面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多样性,呼吸道疾病检测聚焦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监测,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检测产品和服务,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患者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当前正处于流感高发季。作为治疗及控制流感的重要手段,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最为畅销的奥司他韦(多种剂型)和2021年获批上市的新机制流感药玛巴洛沙韦片。
本文通过对抗流感药物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流感发病人数常居高位,治疗需求稳定
中国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数在中国常居高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等丙类传染病为主。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2023年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达1,567.7万人,同比增长268.0%,其中流感发病数达1,252.8万人,同比增长407.7%。2023年呼吸道感染人数创十年最高。流感疫情高发下,抗流感药物需求激增,为抗流感药物生产研发企业带来大量订单需求。
磷酸奥司他韦制剂被世卫组织推荐作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基本药物,市场空间广阔自2017年起,奥司他韦占抗流感药物销售额的比重维持在60%以上,占销售量的比重维持在98.0%以上。其中,2023年,硫酸奥司他韦占抗流感药物的销售额的比重为97.5%,销售量占比为99.0%;在抗流感药物的热销Top10品牌,均为奥司他韦成分药品,其中宜昌东阳光厂家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共计占据84.6%的份额。市场份额最高。
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临床优势显著,或成为抗流感领域用药新星
玛巴洛沙韦属于RNA聚合酶抑制剂,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目前获批治疗流感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单剂量口服药物。2021年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12周岁及以上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2023年3月获批将适用年龄范围扩大至5岁以上人群,被称为“超级流感药”。基于其显著疗效及全疗程只需服用一片的优势,终端销售额增速显著,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玛巴洛沙韦在中国医院终端和零售终端销售额为30万、0.53亿元和1.87亿元。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对2024年中国抗流感药物行业的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奥司他韦市场主导地位稳固,但新药挑战显现: 奥司他韦占据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绝大部分份额(97.5%),东阳光药凭借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的独家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玛巴洛沙韦等新型抗流感药物的上市,正在逐步蚕食奥司他韦的市场份额,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流感高发推动市场增长,但疫苗接种率低制约长期发展: 2023年中国流感高发,带动抗流感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然而,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低(不足4%),人群免疫力不足,使得抗流感药物市场长期发展面临挑战。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良好,但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抗流感药物产业链上游原料药供应充足,中游制剂企业竞争激烈,下游终端销售渠道(医院和药店)发展迅速。然而,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依赖于奥司他韦等少数药物。
2023年中国流感高发,导致抗流感药物需求激增。奥司他韦作为主流用药,占据市场份额的97.5%,其中东阳光药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占据了84.6%的市场份额。然而,2021年上市的玛巴洛沙韦,凭借其单剂量口服的优势,销售额迅速增长,2021-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额从30万增长到1.87亿元,对奥司他韦市场构成挑战。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抗流感药物的获批上市,以及奥司他韦专利到期后仿制药的涌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尽管流感高发推动了抗流感药物市场增长,但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这表明中国人群对流感的免疫屏障较弱,容易导致流感疫情反复爆发,从而维持对抗流感药物的持续需求。 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将对长期市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19-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从102.2亿元增长至107.4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69.1亿元。 增长主要源于流感高发和新型药物的上市,但疫情期间的市场萎缩也表明市场存在波动性。
中国化学原料药市场供应充足,产量稳定增长。抗流感药物的原料药种类繁多,本土厂商供给较为充足,特别是奥司他韦原料药,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量达22.9吨,占全球市场的55.1%。
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集中度高,东阳光药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企业则通过研发仿制药或创新药参与竞争。玛巴洛沙韦的成功上市,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双通道”政策和门诊共济制度的实施,药店渠道价值提升,成为抗流感药物重要的销售渠道。
东阳光药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其他企业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奥司他韦仿制药和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发和市场竞争上。
报告对东阳光药、上海医药、双鹭药业、博瑞医药、倍特药业、先声药业、一品红、华海药业、华润三九、科伦药业等企业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各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战略。
未来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本报告对2024年中国抗流感药物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现状、产业链、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奥司他韦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新型抗流感药物的出现正在改变市场格局。流感高发和疫苗接种率低是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告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疫苗接种率低和市场波动等挑战。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良好,但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这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CT医用影像设备报告:AI重建与国产替代推动的市场突围战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2025年皮肤病药物品牌推荐:创新药物探秘,精准匹配患者需求
2025年中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概览:24小时健康守护,迈向智能康养时代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