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双抗行业系列报告(一):从肿瘤到自免,TCE双抗迎来新机遇
下载次数:
901 次
发布机构: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2-29
页数:
41页
投资要点
双抗为抗体工程化产物,不同设计不同结构会带来不同的产品性能,因此双抗药物具有很强的非标属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赛道”或者靶点思维去推演,而必须是“产品”逻辑去比较。T细胞桥接器双抗(TC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双特异性抗体作用机制,它可以同时结合肿瘤特异性相关抗原(TAAs)和T细胞受体(TCR)复合物的固定成分CD3发挥作用(CD3X TAA)。TCE双抗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CD3利用所有可用的T细胞,而不局限于肿瘤特异性T细胞。从作用机制上看,TCE与CRA-T极为相似。不同TAA可以作为CAR-T细胞的靶抗原,对CAR-T起定向作用。B细胞携带如CD19、CD20和BCMA等抗原,以及实体瘤细胞表达的HER2、EGFR、DLL3等,均同时有CAR-T/ADC/双抗管线在研。
血液瘤:TCE双抗已经在血液系统相关恶性肿瘤表现出强大的治疗效果,比如CD20/CD3格菲妥单抗治疗≥2L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CR率达50%,相比CAR-T疗法仍有低成本的优势。降低细胞因子的释放、更高缓解率、更长半衰期是目前新一代CD3双抗开发的重点。新型全人源CD19/CD3双抗:1)AZD0486是采用特殊表位的低亲和力CD3抗体,可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保留T细胞介导的强效细胞毒性,未观察到任何≥3级CRS或ICANS;2)CN201在结构上增加了Fc段,并且调节CD3端的亲和力减低CRS,在74名患者的安全数据集中完全没有神经毒性。
实体瘤:目前主要面临3项挑战:1)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2)肿瘤抗原脱靶造成毒性;3)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浸润不足及反向招募T细胞亚群。DLL3X CD3双抗Tarlatamab已于2024年5月获得了FDA的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广泛期SCLC患者,成为TCE在实体瘤的首个突破。为了克服CD3双抗在实体瘤的靶向肿瘤外毒性问题,目前研发的主要方向是高表达高特异的TAA靶点(如EGFR、CLDN18.2)和前体药物给药。
Januxtherapeutics采用遮蔽肽技术平台开发的PSMA/CD3双抗作为目前5线疗法甚至优于目前临床上的2线疗法,CRS和CRS相关不良事件主要限于第1周期和1/2级,展示出极具竞争力的PSA降低和药效的持久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TCE双抗能否实现深度的组织清除、长期用药是否会持续有效以及和免疫抑制剂联用是否会降低杀伤效力等,还需长期数据验证。未来自免疾病可能面临CAR-T与TCE双抗长期共存,TCE双抗有“现货“、更安全、成本更低等优势。
建议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泽璟制药、康诺亚、智翔金泰、神州细胞。
风险提示:临床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T细胞桥接器双特异性抗体(TCE)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血液瘤治疗中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实体瘤治疗仍面临挑战。国产TCE双抗研发及交易持续升温,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临床失败、竞争加剧和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TCE双抗通过同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TAA)和CD3,招募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在血液瘤治疗中CR率较高,成本低于CAR-T疗法。然而,在实体瘤治疗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脱靶毒性和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浸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新型TCE双抗研发重点在于降低CRS,提高缓解率,并通过选择高表达、高特异性TAA靶点以及前体药物给药等策略克服实体瘤治疗的挑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TCE双抗的应用空间广阔,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2024年国产双抗交易持续火热,尤其TCE双抗交易金额屡创新高,体现了全球市场对国产Biotech研发实力的认可。 多家中国公司在TCE双抗领域布局广泛,研发进度较快,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后期阶段,甚至部分已获批上市。 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潜在的临床风险仍需关注。
报告首先阐述了TCE双抗的作用机制,即通过同时结合TAA和CD3,招募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并指出TCE双抗具有很强的非标属性,需采用“产品”逻辑而非“赛道”或靶点逻辑进行比较。报告分析了目前临床开发阶段的双抗药物数量,其中73%用于实体瘤治疗,27%用于血液瘤治疗,并指出TCE双抗在血液瘤领域占比更高。 报告还比较了TCE双抗与CAR-T和ADC在不同靶点(如BCMA、DLL3)上的研发进展,指出三者技术路线各有优劣,存在竞争与合作关系。
报告详细分析了TCE双抗在血液瘤治疗中的应用,重点关注CD19、CD20和BCMA等靶点。 报告列举了多个已获批上市的TCE双抗药物,并比较了其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指出降低CRS和提高缓解率是新一代TCE双抗开发的重点。 报告还分析了新型全人源CD19/CD3双抗(如AZD0486、CN201)的临床数据,显示其在降低CRS和提高疗效方面具有优势。
报告指出,TCE双抗在实体瘤治疗中面临CRS、脱靶毒性和肿瘤微环境T细胞浸润不足等挑战。 报告分析了克服这些挑战的策略,包括选择高表达、高特异性TAA靶点(如EGFR、CLDN18.2)和前体药物给药(如Janux公司的遮蔽肽技术平台)。 报告还介绍了首个获批治疗实体瘤的TCE双抗Tarlatamab(DLL3×CD3)的临床数据,以及其他公司在CLDN18.2、PSMA和EGFR等靶点上的研发进展。
报告探讨了TCE双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其潜在的广阔市场空间。 报告分析了CAR-T和TCE双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指出TCE双抗具有“现货”、更安全、成本更低的优势。 报告还介绍了部分TCE双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试验中的早期数据,显示其在缓解疾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推荐关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泽璟制药、康诺亚、智翔金泰和神州细胞等公司。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临床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和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潜在风险。
本报告系统分析了TCE双抗的市场现状、研发进展和未来前景。 TCE双抗在血液瘤治疗中已取得显著成果,并在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国产TCE双抗研发及交易的持续升温预示着未来市场广阔,但投资者也需关注潜在的风险。 未来,TCE双抗与CAR-T疗法可能长期共存,形成互补的治疗模式。 持续关注该领域的研发进展和临床数据对于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2024年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发布25年股权激励草案,夯实成长确定性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大鹏体培牛黄持续增长,渠道库存管理下有望焕发新机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分红持续走高,AD同补深挖中大童市场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