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
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2023年脑膜炎用药行业概览:10万人中脑膜炎患病人数降至5人以内,中国消除脑膜炎工作进展如何?
下载次数:
2727 次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日期:
2024-04-10
页数:
26页
脑膜炎与免疫系统功能强相关,患者集中于低龄群体
流行性脑膜炎主要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其中1岁以下儿童流脑年均发病率为0.125/10万,其次为1岁和10岁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047/10万和0.033/10万。
致病血清群多次变迁,近年中国居民患病诱因多元化程度加强,血清群覆盖度成疫苗生产厂商当下研发创新关注重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多省市出现B群流脑流行,而后直至进入21世纪前,中国流脑病例主要由A血清群引起,少见C群和W群流脑病例。2003年安徽省首次出现C群流脑爆发,至2006年福建省报告首例W群流脑病例。至今流脑致病菌群已呈多元化发展,实验室病例分析数据显示,A、B、C、W、Y及不可分群Nm病例分别占4.73%、36.15%、22.97%、6.08%、1.69%和28.38%,因此覆盖更多致病菌群将成为脑膜炎疫苗生产厂商当下的创新方向。
政策指导下,脑膜炎预防长期保持需求,国家免疫计划覆盖疫苗类型批签发量持续上涨
中国流行性脑膜炎患病率约为0.2/10万,疫苗批签发量由2016年的4,092万支/瓶/剂升至2020年的6,474.1万支/瓶/剂,以此趋势推断2022年流脑疫苗批签发量将逼近7,000万支/瓶/剂。目前中国流脑流行仍以A和C血清群为主,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批签发量占比超60%。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对2023年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的研究,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脑膜炎患病率显著下降,这与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和疫苗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023年,10万人中脑膜炎患病人数降至5人以内。然而,多糖疫苗对低龄幼儿的保护效果欠佳,促使本土企业积极研发和生产二价、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这些疫苗的上市,显著提升了对低龄儿童的保护效果,也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康希诺生物研发的中国首个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曼海欣”的上市,更是凭借其更高的免疫效力及市场垄断地位,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收入和毛利率,带动了整个行业规模的增长。
目前,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布,头部企业在疫苗研发、生产和市场份额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康希诺、沃森生物、华兰生物等企业凭借其在疫苗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布局,占据领先地位。然而,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全球战胜脑膜炎的目标,以及五价疫苗、B群疫苗等新兴疫苗的研发进展,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将面临重塑。 本土企业在治疗用药领域,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集采,也逐渐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加速了国产化进程。
本节详细阐述了脑膜炎的引发机制、分类(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常用药物(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抗病毒药物和脑膜炎疫苗),以及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末期至今,中国脑膜炎用药市场防治体系逐渐完善,预防市场上市疫苗制剂覆盖致病血清群范围逐渐扩大,免疫效果显著提升,治疗市场药品本土化趋势明显。
本节分析了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的产业链布局,包括上游的原料药和疫苗原液供应,中游的药品和疫苗生产企业,以及下游的诊疗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 重点分析了上游细胞培养基市场国产化进程,以及中游批签发重心向多糖结合疫苗的转移,以及下游地区参保情况和医保目录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数据显示,细胞培养基市场进口依赖程度逐年下降,本土产品成本优势明显;国家免疫规划带动A群多糖疫苗和AC群多糖疫苗接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婴幼儿免疫应答效果不佳促使多糖结合疫苗需求增长;医保支付覆盖多剂型脑膜炎预防与治疗用药,患者可及性逐渐提升。
本节对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市场规模进行了搭建,并分析了其历史驱动因素(利润空间与免疫防控)和长期驱动因素(全球目标与在研新药)。 数据显示,中国脑膜炎用药市场规模总体平稳上行,疫苗市场是主要驱动力。 康希诺四价结合疫苗的上市,因其高毛利空间,推动了收入水平上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消除脑膜炎病例的远期目标,以及在研新药的进展,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本节分析了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探讨了当前决定因素(疫苗供给现状与剂型丰富度)和长期影响因素(国产品牌竞争力与预防方案更新)。 数据显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布,头部企业占据优势地位,但新兴疫苗的研发进展将对现有格局带来挑战。 本土企业在治疗用药领域通过参与集采,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本节简要介绍了康希诺生物、华兰生物和白云山等行业代表企业,分析了他们的产品管线、市场竞争力以及发展战略。 重点突出了康希诺生物在四价疫苗领域的领先地位,华兰生物在流感疫苗领域的优势,以及白云山在抗生素领域的市场份额。
本报告对2023年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以及主要企业等方面。 报告指出,脑膜炎患病率持续下降,疫苗市场是行业增长主要驱动力,行业竞争格局分化,政策支持和医保覆盖是重要保障,本土企业崛起。 未来,新兴疫苗的研发进展和市场竞争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报告为投资者、企业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对中国脑膜炎用药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
2025年中国免疫细胞治疗产品行业研究:百亿市场加速扩容,国产创新迈向全球引领
2025年中国生物细胞资源产业链洞察报告(一):细胞存储技术
2025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行业系列报告(一):过敏性鼻炎生物制剂进展与医保覆盖
2025年中国种植牙行业概览:人口老龄化下的口腔医疗新黄金十年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