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2年及23Q1总结报告:百业待兴,看好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两大主线

医药行业2022年及23Q1总结报告:百业待兴,看好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两大主线

研报

医药行业2022年及23Q1总结报告:百业待兴,看好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两大主线

  医药行业:2022年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8.20%、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9.40%、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3.60%,主要系疫情影响所致。2023Q1季度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0.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16.68%、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13.80%,我们判断主要是一月份受影响较大,后续疫后复苏将更加明显。   中药:63家中药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5.1%、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0.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7.7%;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5.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1.3%,2023Q1行业相比2022Q4上升明显。2023Q4、2023Q1同比前期上升明显,主要系22Q4、23Q1存在部分涉疫订单所,致叠加疫后中药消费品有所回升所致。我们认为中医药是目前国家最支持的行业之一。估值性价比高,各公司业绩快速放量,重点推荐中药创新药企业、国企改革估值重塑企业等。推荐:太极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2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1.8%。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5.5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5.9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6.88%。新冠疫情对于化学制剂板块业绩收入影响显著,随着2023Q1国内疫情逐渐转好和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化学制剂尤其是医院端诊疗板块业绩迅速回升。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创新药研发企业仍将成为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院内诊疗标的将持续受益于疫后门诊和手术的恢复。推荐: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恩华药业、人福医药、康宁杰瑞、荣昌生物、康诺亚、和黄医药等,关注:百济神州、泽璟制药、亚虹医药等。   科研服务:14家公司2022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6.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9.0%,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1.9%。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2.2%、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3.8%,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1.3%。科研服务公司受Q4防疫政策变化影响,以及需求具备前置性,使Q4与Q1业绩均不及预期,但我们认为Q2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且赛道高成长逻辑不变,长期前景乐观。推荐:泰坦科技、诺禾致源、百普赛斯、药康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等。   医疗服务:14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2022同比202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8.6%、-12.1%、-7.8%;2022Q4同比于2021Q4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06%、-501.6%、-300.1%。2023Q1同比于2022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8.10%、-33.0%、-46.0%。眼科公司2023年Q1季度业绩恢复亮眼。2022年Q4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4.45%、-108.7%、-54.1%;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1.29%、52.34%、33.9%。2023年Q1医疗服务复苏数据整体不错,尤其高端医疗、眼科等赛道,随着需求持续释放,二季度延续恢复趋势,将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建议关注: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尔眼科、三星医疗、海吉亚、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81家医疗器械公司2022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1.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1.3%;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2.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8.4%,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7.4%,2023Q1行业相比2022Q4增长明显,主要系院内常规诊疗业务逐步恢复所致。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院内诊疗快速恢复,相关治疗性耗材以及康复设备及耗材最有望受益;此外,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带来行业性的变革,有望出现新的投资机会。推荐: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爱博医疗、海泰新光、鱼跃医疗、威高骨科,建议关注美好医疗、维力医疗等。   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80%,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9.8%。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0.45%、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8.1%,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8.3%,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净利润恢复增长。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国内在鼓励创新的大政策推动下,以重组蛋白和单抗为代表的新品正加速上市,上市后有望通过医保价格谈判纳入医保放量,我们认为行业高景气度将中长期延续。建议关注:长春高新、智飞生物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8.9%、56.9%、89.3%。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0.7%、20.7%、9.0%。在环保趋严、医药生产制造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全球专利悬崖、集采、医保谈判、鼓励创新药研发等大背景下,CXO企业明显获益。自2022年初以来CXO板块经历大幅度调整,究其主因是反映下游创新药企业研发需求下降带来的CXO公司业绩增速下滑,我们认为,CXO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创新药行情逐渐回暖,新药研发需求增长,CXO基本面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Q2积极关注CXO板块底部机会。推荐:泰格医药、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龙化成、诺思格、阳光诺和。   原料药:40家原料药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2%、27.0%、30.0%。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6%、-11.0%、-8.3%。在2022下半年疫情、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消除后,2022年板块总体保持良好恢复。短期看,目前化工品、石化工类原材料价格触顶回落,2023年有望逐季度加速恢复。中长期看,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CDMO化是原料药行业必然趋势,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看好1)下游制剂放量较快,2)原料药制剂一体化,3)横向进入CDMO领域,4)掌握高壁垒关键中间体或API的原料药企业。推荐华海药业、天宇股份、普洛药业、国邦医药,建议关注奥翔药业、仙琚制药等。   药店:7家药店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9.3%、29.2%、34.4%;2023Q1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6.6%、30.9%、33.1%;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为防疫相关物资带动零售规模增长;随着疫后逐步放开,2023Q1收入和利润增速同比大幅提升。长期看医疗需求与处方药外流推动行业稳健增长,上市公司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稳步推进。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   医药流通: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2年同比202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6.57%、-13.73%、2.94%;2023Q1同比于2022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4.4%、21.1%、16.7%。2023Q1季度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提速,净利率小幅提升。未来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终端份额占比逐步上升,且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总代业务不断增长等,龙头商业企业价值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润达医疗、九州通。   总结:2022年Q1-Q4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医疗服务、创新药产业链、科研服务;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药店。2023年Q1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IVD、血制品、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生物药、中药、药店。三年的疫情,前两年医药整体受益,22年封控长且广,医药受损严重。23年Q1验证了我们策略报告中重点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的两条主线的景气恢复情况,持续全年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132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5-04

  • 页数:

    7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行业:2022年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8.20%、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9.40%、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3.60%,主要系疫情影响所致。2023Q1季度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0.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16.68%、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达13.80%,我们判断主要是一月份受影响较大,后续疫后复苏将更加明显。

  中药:63家中药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5.1%、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0.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7.7%;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45.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31.3%,2023Q1行业相比2022Q4上升明显。2023Q4、2023Q1同比前期上升明显,主要系22Q4、23Q1存在部分涉疫订单所,致叠加疫后中药消费品有所回升所致。我们认为中医药是目前国家最支持的行业之一。估值性价比高,各公司业绩快速放量,重点推荐中药创新药企业、国企改革估值重塑企业等。推荐:太极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等。

  化学制剂:9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2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6%,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9%,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1.8%。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5.5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5.9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6.88%。新冠疫情对于化学制剂板块业绩收入影响显著,随着2023Q1国内疫情逐渐转好和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化学制剂尤其是医院端诊疗板块业绩迅速回升。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创新药研发企业仍将成为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院内诊疗标的将持续受益于疫后门诊和手术的恢复。推荐:恒瑞医药、科伦药业、恩华药业、人福医药、康宁杰瑞、荣昌生物、康诺亚、和黄医药等,关注:百济神州、泽璟制药、亚虹医药等。

  科研服务:14家公司2022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6.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9.0%,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1.9%。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2.2%、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63.8%,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1.3%。科研服务公司受Q4防疫政策变化影响,以及需求具备前置性,使Q4与Q1业绩均不及预期,但我们认为Q2有望迎来业绩拐点,且赛道高成长逻辑不变,长期前景乐观。推荐:泰坦科技、诺禾致源、百普赛斯、药康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等。

  医疗服务:14家医疗服务上市公司2022同比202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8.6%、-12.1%、-7.8%;2022Q4同比于2021Q4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4.06%、-501.6%、-300.1%。2023Q1同比于2022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8.10%、-33.0%、-46.0%。眼科公司2023年Q1季度业绩恢复亮眼。2022年Q4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4.45%、-108.7%、-54.1%;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1.29%、52.34%、33.9%。2023年Q1医疗服务复苏数据整体不错,尤其高端医疗、眼科等赛道,随着需求持续释放,二季度延续恢复趋势,将有望实现环比加速。建议关注: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尔眼科、三星医疗、海吉亚、固生堂等。

  医疗器械:81家医疗器械公司2022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1.6%、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21.3%;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12.3%、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8.4%,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7.4%,2023Q1行业相比2022Q4增长明显,主要系院内常规诊疗业务逐步恢复所致。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院内诊疗快速恢复,相关治疗性耗材以及康复设备及耗材最有望受益;此外,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带来行业性的变革,有望出现新的投资机会。推荐: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爱博医疗、海泰新光、鱼跃医疗、威高骨科,建议关注美好医疗、维力医疗等。

  生物制品:54家生物药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2.80%,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9.8%。2023Q1收入总额同比增速为0.45%、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8.1%,扣非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8.3%,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净利润恢复增长。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国内在鼓励创新的大政策推动下,以重组蛋白和单抗为代表的新品正加速上市,上市后有望通过医保价格谈判纳入医保放量,我们认为行业高景气度将中长期延续。建议关注:长春高新、智飞生物等。

  创新药产业链:22家CXO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8.9%、56.9%、89.3%。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0.7%、20.7%、9.0%。在环保趋严、医药生产制造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全球专利悬崖、集采、医保谈判、鼓励创新药研发等大背景下,CXO企业明显获益。自2022年初以来CXO板块经历大幅度调整,究其主因是反映下游创新药企业研发需求下降带来的CXO公司业绩增速下滑,我们认为,CXO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创新药行情逐渐回暖,新药研发需求增长,CXO基本面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Q2积极关注CXO板块底部机会。推荐:泰格医药、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龙化成、诺思格、阳光诺和。

  原料药:40家原料药公司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5.2%、27.0%、30.0%。2023Q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7.6%、-11.0%、-8.3%。在2022下半年疫情、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消除后,2022年板块总体保持良好恢复。短期看,目前化工品、石化工类原材料价格触顶回落,2023年有望逐季度加速恢复。中长期看,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CDMO化是原料药行业必然趋势,企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看好1)下游制剂放量较快,2)原料药制剂一体化,3)横向进入CDMO领域,4)掌握高壁垒关键中间体或API的原料药企业。推荐华海药业、天宇股份、普洛药业、国邦医药,建议关注奥翔药业、仙琚制药等。

  药店:7家药店2022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9.3%、29.2%、34.4%;2023Q1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6.6%、30.9%、33.1%;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为防疫相关物资带动零售规模增长;随着疫后逐步放开,2023Q1收入和利润增速同比大幅提升。长期看医疗需求与处方药外流推动行业稳健增长,上市公司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稳步推进。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

  医药流通:22家医药流通上市公司2022年同比202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6.57%、-13.73%、2.94%;2023Q1同比于2022Q1的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14.4%、21.1%、16.7%。2023Q1季度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长提速,净利率小幅提升。未来零售药店和基层医疗终端份额占比逐步上升,且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总代业务不断增长等,龙头商业企业价值进一步凸显。建议关注:润达医疗、九州通。

  总结:2022年Q1-Q4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医疗服务、创新药产业链、科研服务;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药店。2023年Q1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IVD、血制品、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生物药、中药、药店。三年的疫情,前两年医药整体受益,22年封控长且广,医药受损严重。23年Q1验证了我们策略报告中重点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的两条主线的景气恢复情况,持续全年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总结了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表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疫情影响消退,行业复苏: 2022年,受疫情影响,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承压,但2023年第一季度,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行业呈现显著复苏态势,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增长。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将成为行业两大主要增长动力。

  • 细分领域分化明显: 不同细分领域表现差异较大。中药、部分医疗器械(尤其院内常规诊疗相关)、生物药和药店等板块表现亮眼,而科研服务和部分医疗器械板块在2023年第一季度仍面临挑战,但预计二季度有望迎来拐点。

  • 创新药产业链持续增长: 创新药产业链(CXO)在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但2023年第一季度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创新药研发需求的增长,CXO板块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原料药行业长期向好: 原料药行业在2022年经历了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后,盈利能力逐步恢复,长期来看,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CDMO化将是行业发展趋势。

  • 风险提示: 报告也指出了新冠疫情反复、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以及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等风险因素。

主要内容

医药行业整体表现分析

本报告首先分析了医药行业整体的财务数据。2022年,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长8.20%,但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40%,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下降0.60%,利润总额下降31.6%。样本医院药品销售数据也显示出较大的波动,2022年第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405家医药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0.4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68%,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80%,显示出疫情影响有所缓解,行业开始复苏。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净利率下降,但2023年第一季度显著提升,略高于2021年水平。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均有提升。

各细分领域市场表现及分析

报告对医药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中药、化学制剂、科研服务、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创新药产业链(CXO)、原料药和医药流通等。每个细分领域都提供了2022年全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利润(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数据,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各细分领域的增长动力和潜在风险。例如:

  • 中药: 2023年第一季度表现强劲,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疫后消费回升。

  • 化学制剂: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提升显著,主要受益于疫情影响消退和医院端诊疗业务恢复。创新药研发企业将成为该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

  • 科研服务: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但预计二季度有望迎来业绩拐点,长期前景乐观。

  • 医疗服务: 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提速,尤其高端医疗和眼科赛道表现亮眼。

  • 医疗器械: 2023年第一季度利润端回暖,院内诊疗业务恢复是主要驱动因素。

  • 生物制品: 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净利润恢复增长,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 创新药产业链(CXO):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创新药研发需求的增长,CXO板块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 原料药: 盈利能力逐季度恢复,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CDMO化是行业发展趋势。

  • 药店: 2022年高速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率提升,受益于防疫物资和疫后消费需求的释放。

  • 医药流通: 2023年第一季度增长提速,净利率小幅提升,龙头企业价值进一步凸显。

每个细分领域分析都包含了相应的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各细分领域的财务数据变化趋势,并对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重点推荐了在疫后复苏和创新产业链两大主线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新冠疫情反复、药品和耗材降价超预期以及医改政策执行低于预期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医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医药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2023年第一季度行业呈现显著复苏态势。不同细分领域表现差异较大,创新药产业链、中药和部分医疗器械板块表现突出。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基于特定时间点的信息,未来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结论的调整。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7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