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流通行业专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流通公司新业态蓬勃发展

医药流通行业专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流通公司新业态蓬勃发展

研报

医药流通行业专题: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流通公司新业态蓬勃发展

  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企业盈利质量,更有望驱动专业化整合。2017年后在两票制及集采影响下,行业集中度呈现进一步提升趋势,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医药流通百强企业的市占率为75.2%,而相比美国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2015年96%的市占率而言,国内流通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国企改革再起航,经营指标体系优化至“一利五率”,新增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比率指标,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质量,2024年初国资委提出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内,提振投资者信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亦强调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医药流通行业国资密集,叠加政策驱动下,我们认为在2024年这一时间点,国内医药流通企业并购整合趋势有望进一步加速,龙头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流通公司依托渠道优势,新业态蓬勃发展。   (1)布局上游医药工业:商业公司依托其渠道优势,研产销一体化布局有望实现自产新品种快速放量。目前,上海医药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且公司拥有多个知名中药品牌,新药+特色中药布局有望充分赋能医药工业;柳药集团在工业板块主要围绕中药布局,近年来公司中药业务表现亮眼,旗下子公司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康晟制药、万通制药等构成公司医药工业体系;康哲药业商业化优势有望保障创新品种商业化进程陆续兑现。   (2)药械品牌运营:随着新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商业化能力不足的Biotech及国内市场薄弱的MCN对CSO服务的需求提升,有望驱动国内专业化CSO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品牌运营已成为百洋医药核心增长点,为公司贡献的毛利占比超过80%;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九州通依靠总代品牌推广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极,2023Q1-3公司实现收入及毛利双快增;上海医药2023年引入进口总代品种29个,进口疫苗代理实现销售收入约52亿元/+19%,药品CSO销售约29亿元/+50%,与赛诺菲达成20多个产品的CSO合约,规模超50亿。   (3)下游延伸零售布局:受益于“双通道”、“门诊统筹”政策驱动处方外流加速,米内网数据显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2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8725亿元,分板块看,受益于“互联网+药品流通”、“互联网+医保服务”政策,“新零售”加速到来,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网上及网下药店呈现“三七格局”。流通行业有零售业务布局的典型企业包括国药控股&国药一致、九州通、上海医药等,其中国药控股及其子公司国药一致的国大药房总数已超过1.2万家;九州通好药师门店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3万家;上海医药的上药云健康拥有200+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覆盖全国25省66市。   建议关注标的:   (1)国药控股:医药商业龙头,批零一体化优势领先   (2)上海医药:商业板块发展稳健,新药兑现加码工业   (3)华润医药:工商业双轮驱动,内生外延扩张版图   (4)九州通:构建千亿流通平台,多增长极逐步显现   (5)国药股份:北京地区商业龙头,加速推进多元化发展   (6)国药一致:两广商业龙头,分销和零售双轮驱动   (7)重药控股:从西部走向全国,资源整合有望带来赋能   (8)柳药集团:批零一体化稳健,中药工业值得期待   (9)百洋医药:品牌运营逐步兑现,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10)润达医疗:IVD工商一体化领军者,AI业务前景广阔   (11)康哲药业:依托商业竞争力,新品种有望持续兑现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进程不及预期;医药流通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流通公司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652

  • 发布机构: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4-24

  • 页数:

    25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企业盈利质量,更有望驱动专业化整合。2017年后在两票制及集采影响下,行业集中度呈现进一步提升趋势,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医药流通百强企业的市占率为75.2%,而相比美国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2015年96%的市占率而言,国内流通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3年,国企改革再起航,经营指标体系优化至“一利五率”,新增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比率指标,更加强调企业的盈利质量,2024年初国资委提出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考核体系内,提振投资者信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亦强调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医药流通行业国资密集,叠加政策驱动下,我们认为在2024年这一时间点,国内医药流通企业并购整合趋势有望进一步加速,龙头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流通公司依托渠道优势,新业态蓬勃发展。

  (1)布局上游医药工业:商业公司依托其渠道优势,研产销一体化布局有望实现自产新品种快速放量。目前,上海医药创新药管线进入收获期,且公司拥有多个知名中药品牌,新药+特色中药布局有望充分赋能医药工业;柳药集团在工业板块主要围绕中药布局,近年来公司中药业务表现亮眼,旗下子公司仙茱中药科技、仙茱制药、康晟制药、万通制药等构成公司医药工业体系;康哲药业商业化优势有望保障创新品种商业化进程陆续兑现。

  (2)药械品牌运营:随着新药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商业化能力不足的Biotech及国内市场薄弱的MCN对CSO服务的需求提升,有望驱动国内专业化CSO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品牌运营已成为百洋医药核心增长点,为公司贡献的毛利占比超过80%;数字化转型升级背景下,九州通依靠总代品牌推广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极,2023Q1-3公司实现收入及毛利双快增;上海医药2023年引入进口总代品种29个,进口疫苗代理实现销售收入约52亿元/+19%,药品CSO销售约29亿元/+50%,与赛诺菲达成20多个产品的CSO合约,规模超50亿。

  (3)下游延伸零售布局:受益于“双通道”、“门诊统筹”政策驱动处方外流加速,米内网数据显示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2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8725亿元,分板块看,受益于“互联网+药品流通”、“互联网+医保服务”政策,“新零售”加速到来,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网上及网下药店呈现“三七格局”。流通行业有零售业务布局的典型企业包括国药控股&国药一致、九州通、上海医药等,其中国药控股及其子公司国药一致的国大药房总数已超过1.2万家;九州通好药师门店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3万家;上海医药的上药云健康拥有200+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覆盖全国25省66市。

  建议关注标的:

  (1)国药控股:医药商业龙头,批零一体化优势领先

  (2)上海医药:商业板块发展稳健,新药兑现加码工业

  (3)华润医药:工商业双轮驱动,内生外延扩张版图

  (4)九州通:构建千亿流通平台,多增长极逐步显现

  (5)国药股份:北京地区商业龙头,加速推进多元化发展

  (6)国药一致:两广商业龙头,分销和零售双轮驱动

  (7)重药控股:从西部走向全国,资源整合有望带来赋能

  (8)柳药集团:批零一体化稳健,中药工业值得期待

  (9)百洋医药:品牌运营逐步兑现,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10)润达医疗:IVD工商一体化领军者,AI业务前景广阔

  (11)康哲药业:依托商业竞争力,新品种有望持续兑现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进程不及预期;医药流通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流通公司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并呈现“3+1+N”格局,国企改革深化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同时,流通公司积极发展新业态,例如布局上游医药工业、拓展CSO业务以及延伸下游零售布局,以应对集采带来的挑战和政策变化。

行业集中度提升及“3+1+N”格局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过度竞争以及“两票制”改革后市场集中度提升四个阶段。2022年,国内医药流通百强企业市占率达75.2%,但与美国前三大企业96%的市占率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行业格局呈现“3+1+N”模式,即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三大国企巨头,加上民营龙头九州通,以及其他众多区域性企业。国企改革深化,特别是强调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资源整合和市场份额扩张。

新业态发展驱动行业变革

面对集采带来的挑战,医药流通企业积极探索新业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上游医药工业布局: 龙头企业纷纷通过自建或并购,拓展医药工业业务,例如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和柳药集团等,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并利用渠道优势实现自产新品种快速放量。 这其中,中药和创新药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 CSO业务拓展: 随着创新药市场规模增长,对CSO(合同销售组织)服务的需求增加。上海医药、九州通和百洋医药等企业积极发展CSO业务,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下游零售布局: “双通道”和“门诊统筹”政策推动处方外流,促使医药流通企业加大零售终端布局。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等企业积极发展连锁药房,并拓展线上药店业务,以抢占零售市场份额。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行业集中度、国企改革、流通公司新业态发展以及重点企业业务布局等方面,对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

行业集中度及竞争格局分析 (章节1)

本节详细阐述了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差异,指出国内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并预测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并呈现“3+1+N”格局。 图表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和企业竞争格局。

国企改革对行业的影响 (章节1.2)

本节分析了国企改革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影响,特别是“一利五率”考核指标的调整,以及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考核体系,将提升企业盈利质量和投资者信心,并促进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加速行业整合进程。

流通公司新业态发展战略 (章节1.3-1.5)

本节深入探讨了医药流通企业为应对集采和政策变化而积极发展的新业态,包括布局上游医药工业、拓展CSO业务和延伸下游零售布局,并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了各战略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

重点医药流通企业业务布局分析 (章节2)

本节对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国药股份、国药一致、重药控股、柳药集团、百洋医药、润达医疗和康哲药业等十余家重点医药流通企业的业务布局、发展战略和经营业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各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比较。 每个企业分析都包含了其业务线收入拆分、市场地位、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展望等内容,并辅以图表数据支持。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是长期趋势,国企改革将加速这一进程。同时,医药流通企业积极发展新业态,布局上游工业、拓展CSO业务和延伸下游零售,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提升竞争力。报告对重点企业的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入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参考。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国企改革进程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潜在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5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