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医药基金持仓占比持续提升,医疗器械仓位增加

医药生物:医药基金持仓占比持续提升,医疗器械仓位增加

研报

医药生物:医药基金持仓占比持续提升,医疗器械仓位增加

  2023年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持续提升   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从2023Q1的11.37%增加至Q4的14.34%,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有所提升。2023Q4医药生物基金配置比例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一。同时2023年Q4医药生物涨跌幅位居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累计涨幅达0.00%,跑赢沪深300指数7.00pct,跑赢上证综指4.35pct。同时Q4医药生物累计涨跌幅与全年累计跌幅7.05%相比,已有初步止跌态势。   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增持的主要方向   2023Q4医药生物子行业重仓比例依次为医疗器械(3.64%)、医疗服务(3.36%)、化学制药(3.18%)、生物制品(1.35%)、中药Ⅱ(1.33%)、医药商业(0.40%),加仓幅度依次为医疗器械(+1.13pct)>化学制药(+0.69pct)>生物制品(+0.57pct)>医药商业(+0.05pct),医疗服务和中药有一定程度减配。   四季度医药净流入,1月份有所流出   从北上资金动向角度,2023Q4北上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27亿元,其中11月份净流入79亿元,10月及12月分别净流出32亿元和20亿元。从公司维度,2023年Q4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多的公司依次为迈瑞医疗(28.4亿元)、药明康德(16.8亿元)、智飞生物(14.9亿元),硬科技属性或者平台型公司较易获得北上资金青睐。2024年1月份以来(截至20240124),大盘资金整体仍呈现净流出态势。其中医药净流出19.5亿元。   49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有10家超Wind一致预期   2024年1月以来,共有49家A股医药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截至20240124),其中净利润实现正增速的公司有36家。净利润下限增速≥100%的公司有14家,100%>增速≥50%的公司有5家,50%>增速≥30%的公司有11家,30%>增速≥0%的公司有6家。10家医药公司披露的净利润超Wind一致预期。   投资建议   2020-2023年医药行业分别经历多次股价调整,经过3年估值消化,2024年有望成为最具有配置性价比的行业之一,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医药需求:需求刚性抗周期,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需求结构也在提升;医药供给:早期投资遇冷,产能出清,竞争加速医药产业升级;医药创新:中国创新药持续专利授权引出,标志着中国创新走向全球。悲观情绪和基本面触底,技术创新和出海,医保外市场有望成为新动能。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12

  •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1-25

  • 页数:

    1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2023年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持续提升

  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从2023Q1的11.37%增加至Q4的14.34%,连续三个季度环比有所提升。2023Q4医药生物基金配置比例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一。同时2023年Q4医药生物涨跌幅位居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累计涨幅达0.00%,跑赢沪深300指数7.00pct,跑赢上证综指4.35pct。同时Q4医药生物累计涨跌幅与全年累计跌幅7.05%相比,已有初步止跌态势。

  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增持的主要方向

  2023Q4医药生物子行业重仓比例依次为医疗器械(3.64%)、医疗服务(3.36%)、化学制药(3.18%)、生物制品(1.35%)、中药Ⅱ(1.33%)、医药商业(0.40%),加仓幅度依次为医疗器械(+1.13pct)>化学制药(+0.69pct)>生物制品(+0.57pct)>医药商业(+0.05pct),医疗服务和中药有一定程度减配。

  四季度医药净流入,1月份有所流出

  从北上资金动向角度,2023Q4北上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27亿元,其中11月份净流入79亿元,10月及12月分别净流出32亿元和20亿元。从公司维度,2023年Q4北上资金净流入较多的公司依次为迈瑞医疗(28.4亿元)、药明康德(16.8亿元)、智飞生物(14.9亿元),硬科技属性或者平台型公司较易获得北上资金青睐。2024年1月份以来(截至20240124),大盘资金整体仍呈现净流出态势。其中医药净流出19.5亿元。

  49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有10家超Wind一致预期

  2024年1月以来,共有49家A股医药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截至20240124),其中净利润实现正增速的公司有36家。净利润下限增速≥100%的公司有14家,100%>增速≥50%的公司有5家,50%>增速≥30%的公司有11家,30%>增速≥0%的公司有6家。10家医药公司披露的净利润超Wind一致预期。

  投资建议

  2020-2023年医药行业分别经历多次股价调整,经过3年估值消化,2024年有望成为最具有配置性价比的行业之一,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医药需求:需求刚性抗周期,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需求结构也在提升;医药供给:早期投资遇冷,产能出清,竞争加速医药产业升级;医药创新:中国创新药持续专利授权引出,标志着中国创新走向全球。悲观情绪和基本面触底,技术创新和出海,医保外市场有望成为新动能。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生物行业在经历三年估值消化后,2024年有望成为配置性价比最高的行业之一。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医药需求的刚性与结构性提升

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对医药的需求持续增长且具有抗周期性,同时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医药供给侧的优化与产业升级

早期投资遇冷导致产能出清,行业竞争加剧,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升级,提升了行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医药创新的持续突破与国际化进程

中国创新药持续获得专利授权,标志着中国医药创新走向全球,技术创新和出海战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能。

主要内容

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四季度医药生物行业的数据分析,得出上述结论。主要内容包括:

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持续增持

2023年,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持续提升,从Q1的11.37%上升至Q4的14.34%,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增长,并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Q4医药生物行业涨幅排名第五,跑赢沪深300指数7.00pct和上证综指4.35pct,显示出市场对该行业的信心回升。

子行业配置变化分析

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增持的主要方向,加仓幅度分别为+1.13pct和+0.69pct。医疗服务和中药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配。 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子行业主要公司的基金重仓比例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例如迈瑞医疗和新产业的基金重仓比例提升主要源于其出海业务的亮眼表现。

北上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情况

2023年Q4,北上资金净流入医药生物板块27亿元,但2024年1月份以来(截至1月24日)出现净流出19.5亿元的态势。 流入和流出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硬科技属性或平台型公司(如迈瑞医疗、药明康德)和医疗服务或中药板块公司。

医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情况

截至2024年1月24日,49家A股医药公司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36家净利润实现正增速,10家公司超Wind一致预期。 报告对不同增速区间的公司数量进行了统计,并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对部分公司业绩预告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行业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指出了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行业政策变动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以及研发不及预期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2023年四季度医药生物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北上资金流向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综合分析,认为医药生物行业在经历三年估值消化后,2024年有望成为配置性价比最高的行业之一。 需求的刚性、供给侧的优化以及创新的持续突破是支撑这一判断的主要因素。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行业政策变动、海外需求以及研发风险等潜在的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