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行业专题:Q1医药板块业绩企稳,整装待发
下载次数:
2214 次
发布机构: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5-06
页数:
28页
医药行业整体业绩:
(1)业绩方面:2023年度,医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1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0.70%;24Q1单季度来看,医药板块(剔除次新股及ST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0.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4.23%。
(2)估值方面:2022年10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恢复,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回升,随后表现出了较长的估值磨底。今年年初,在大盘波动的影响下,医药板块PE估值一度在2月降至了21.98,后逐步上升至27.18,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3)基金持仓方面:2024Q1,全部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1.13%,环比下降2.44pct。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5.44%,环比下降0.98pct;同期医药股在A股总市值中占比为7.19%,环比下降1.63pct。2024Q1,全部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低于医药行业开始集中反腐运动的2023Q2,非药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则大致处于2023Q2-2023Q3之间的水平。
化学制剂:2023年化学制剂行业销售费用率实现优化(-2.11pct),管理与研发费用率略有提升(+0.39pct)。单Q4来看,受医疗政策变化影响,整体营收同比下滑1.4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8.59%。2024Q1,板块业绩逐步恢复,环比有所改善,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0%,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88%,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1.80pct)。
化学原料药:2023年全年化学原料药板块整体业绩承压,主要受部分原料药价格下行,公司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2024Q1,化学原料药板块整体业绩有所回暖,受23Q1高基数影响,24Q1收入端同比小幅下滑,利润端实现增长,预计随着医疗政策影响淡化,诊疗恢复驱动终端制剂需求持续提升,上游原料药需求有望持续恢复,板块业绩环比有望持续向好。
生物制品:2023年生物制品板块的营收增长主要系疫后诊疗需求与疫苗接种逐步恢复正常,九价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长效干扰素、长效生长激素等大单品实现较快增长,以静丙为代表的血液制品需求端维持高景气;但受新冠产品贡献减少、二价HPV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整体增速放缓。2024Q1生物制品板块收入及利润端均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去年同期受疫情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疫苗及血液制品产品业绩处于高基数;2)二价HPV疫苗受九价HPV疫苗扩龄及降库存等因素影响销售持续走弱。
医疗服务:
(1)CXO板块:受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放缓和重大订单减少等影响,2024Q1CXO业绩增速出现暂时性下滑。当前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正逐步复苏且多个细分领域研发创新蓬勃兴起,看好CXO板块后续的边际改善。
(2)生命科学服务板块:2023年以来生命科学上游板块整体业绩承压,2024年Q1业绩开始出现分化,部分公司实现困境反转,业务结构出现显著优化。分市场来看,科研市场表现相对平稳,工业市场表现相对较弱,海外市场表现相对亮眼。
(3)民营医疗服务板块: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季度间业绩波动较大:面对2022Q4疫情导致的低基数,2023Q4普遍高增长;面对2023Q1疫情刚放开导致的高基数,2024Q1业绩普遍承压。
医疗器械:2023全医疗器械板块受行业整顿影响,业绩出现阶段性波动。2024年一季度,板块业绩同比恢复增长,同时呈现出明显的环比改善趋势。主要短期原因为:(1)全球疫情周期在2023年趋于收尾,前期医疗器械作为疫情期间的主力输出品种,不少细分领域在国内外均存在库存过剩或积攒的情况,2023年集中进入了去库存阶段;(2)2023年与疫情相关的订单逐渐减少至没有,板块内很多公司在消化业绩基数,以及疫情业绩带来的估值也在同时经历出清;(3)行业整顿政策对医院采购与招标的影响边际收窄,同时能够看到如设备更新等的利好政策。
医药商业:2023年,受益于疫后诊疗持续复苏,医药商业板块整体业绩增长稳健;23Q4至24Q1分单季度来看,医疗政策变化影响逐渐减弱,医药商业板块业绩逐渐恢复;23Q1高基数影响下,24Q1医药商业整体业绩同比有所放缓。
中药:2023年中药板块业绩整体表现亮眼,尤其是利润高增长相对普遍,部分中药公司的扣非净利率显著提升。2024年Q1中药板块在高基数压力下展现出较强的业绩韧性,部分中药公司业绩同比出现下滑,但仍有部分中药公司在高基数压力下仍可以实现高增长。分板块来看,中药处方药面临销售改革的压力和机遇,中药OTC业绩显著分化,高客单价的中药消费品业绩相对承压。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审批速度低于预期;医药政策变动;药品及医疗服务等出现质量问题;产品/服务降价超预期风险;统计误差风险等。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医药板块整体业绩企稳,但2024年Q1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这与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以及高基数效应有关。细分板块表现分化,部分板块如化学制剂在Q1出现回暖,而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板块则面临短期压力。基金持仓比例下降,但部分公司仍受到机构青睐。未来,CXO板块和部分中药板块值得关注,但需警惕政策风险和市场波动。
2023年,医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5.3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1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0.70%,显示出业绩企稳的迹象。然而,2024年Q1数据显示,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仅为0.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4.23%,增速明显放缓。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2024年Q1,全部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1.13%,环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持仓比例为5.44%,环比下降0.98个百分点。医药股在A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也下降至7.19%。尽管基金持仓比例下降,但部分公司如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仍受到大量基金的青睐,持仓较为稳定。医药板块PE估值在2022年10月触底后有所回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反映出市场对医药板块的长期价值预期。
本报告按照行业整体情况、细分板块业绩以及风险提示三个一级目录展开,详细分析了医药行业2023年全年及2024年Q1的市场表现。
报告首先对医药行业整体业绩进行了分析,包括营收、利润、估值和基金持仓等方面的数据,并结合图表对数据进行了直观展示,深入分析了2023年和2024年Q1医药行业整体业绩的差异,并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报告对医药行业的七个细分板块(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进行了深入的业绩分析,分别从营收、利润、费用率等多个维度,对每个板块2023年全年及2024年Q1的业绩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其中,医疗服务板块又细分为CXO、生命科学服务和民营医疗服务三个子板块,分别进行了分析。
2023年化学制剂板块销售费用率优化,但管理与研发费用率略有提升。2024Q1业绩逐步恢复,环比改善明显。
2023年全年业绩承压,2024Q1有所回暖,预计随着医疗政策影响淡化和诊疗需求恢复,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2023年营收增长,但利润增速放缓,2024Q1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受高基数和二价HPV疫苗销量下滑影响。
2023年整体业绩承压,2024Q1业绩同比下滑,但CXO板块有望在创新药投融资复苏后边际改善。生命科学服务板块业绩分化,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民营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波动较大,2024Q1受高基数影响。
2023年业绩波动,2024Q1业绩恢复增长,环比改善明显,主要受益于去库存、政策出清和行业整顿影响边际收窄。
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2024Q1受高基数影响同比放缓。
2023年业绩亮眼,利润高增长,2024Q1业绩韧性较强,但部分公司业绩下滑。中药处方药和OTC业绩分化明显,高客单价中药消费品承压。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产品研发及审批速度低于预期、医药政策变动、产品质量问题、产品/服务降价超预期以及统计误差等。
本报告基于国投证券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的系统性分类和数据分析,对2023年及2024年Q1医药行业整体及细分板块的业绩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Q1医药行业整体业绩增速放缓,细分板块表现分化,基金持仓比例下降。未来,需关注政策变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各细分板块的自身发展情况,谨慎投资。部分板块如CXO和部分中药板块在长期来看仍具有投资价值,但需密切关注相关风险。
新药周观点: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持续放量,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
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零售药房经营数据,上市药房市占率持续提升,成长性有望领先行业
新药周观点:礼来替尔泊肽心衰3期研究成功,国内GLP-1减重药蓬勃发展
医药产业链数据库之:创新药投融资,24年以来全球创新药投融资有所复苏,美国市场改善尤为明显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