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供需齐振驱动血制品行业快速发展
下载次数:
1081 次
发布机构: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08-13
页数:
40页
投资看点
中国血制品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血制品为血液中不同的蛋白组分分离后制备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预防和治疗上有着重要作用,鉴于其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紧平衡状态。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超500亿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950亿元,CAGR达9.6%,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中国血制品人均使用量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4,且需求呈现上升趋势,未来随着血浆供给量的增加,临床认知度提升,中国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供需齐振驱动行业快速发展
供给端,随着各地“十四五”浆站规划陆续执行,浆站数量有望提升,未来采浆量有望持续增长。血液中有150余种蛋白及因子,目前中国企业最多分离出15种,未来随着上市品种的增加,血浆利用率有望提升。需求端,老龄化加速有望驱动诊疗人次持续增长;新冠疫情提升血制品临床认知度,血制品临床应用广泛,随着适应证拓展,临床应用有望普及;2023年版医保目录凝血因子类产品扩大支付范围等多因素有望提振需求。
集采价格降幅较为温和
血制品行业从2022年至今经历的三轮集采涵盖了人血白蛋白、静丙、凝血因子三大类品种,涉及省份超过20个以上。除了2023年十九省药品联盟集采涉及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价格降幅超35%之外,其余品种的价格变动幅度均为个位数。根据PDB数据,2023年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销售额仅占比血制品整体市场规模的3.3%,预计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集采对整体血制品行业规模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关注采浆资源丰富的龙头公司
在行业紧俏背景下,浆站资源丰富的龙头受益显著,尤其是拥有央国企资源禀赋的企业,有望在浆站申请、资源嫁接等方面获得赋能。同时研发能力强、血浆利用率高的企业有望在浆站审批获得政策倾斜。天坛生物浆站和采浆数量处于领先地位、上海莱士引入海尔集团入主、华兰生物采浆量为第一梯队、派林生物采浆量增长迅速、博雅生物吨浆毛利位于行业前列、卫光生物浆站平均采浆量具备优势。
风险提示:国家政策的风险、产品安全性导致的潜在风险、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研发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血制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供需两端共同驱动行业增长。供给侧方面,各地“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将增加单采血浆站数量,提高采浆量,并提升血浆利用率;需求侧方面,老龄化加速、新冠疫情提升临床认知度以及医保支付范围扩大等因素将共同推动血制品需求的提升。尽管集采对部分品种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体降幅温和,不会显著影响行业发展。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采浆资源丰富、研发能力强、血浆利用率高的龙头企业。
本报告从血制品行业概述、供需分析、集采影响以及投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节介绍了血制品的定义、分类及其用途,并分析了中国血制品行业的持续增长态势以及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的情况。数据显示,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人均使用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中国血制品市场集中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球水平,未来整合空间较大。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占比有提升空间,人血白蛋白市场规模最大,但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存在。
本节分析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驱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供给侧方面,报告指出虽然血制品生产企业数量受限,但单采血浆站数量和采浆量有望增长,“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此外,血浆利用率有望提升,重组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补充。需求侧方面,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和诊疗人次持续增长,以及新冠疫情提升了血制品临床认知度,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医保支付范围的扩大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本节分析了血制品行业集采对市场的影响。数据显示,虽然集采对部分品种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体价格降幅较小,对行业整体规模影响有限。不同产品价格趋势有所分化,部分产品价格甚至出现上涨。
本节提出了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关注采浆资源丰富的龙头企业,特别是拥有央企或国企背景的企业,以及研发能力强、血浆利用率高的企业。报告对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和卫光生物等六家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各公司的产品管线、浆站数量、采浆量、吨浆收入、吨浆毛利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各公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本节列出了投资血制品行业的潜在风险,包括国家政策风险、产品安全风险、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原材料供应不足风险、采浆成本上升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以及产品研发风险等。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供需现状、集采政策以及主要企业竞争格局的深入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血制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供需两端共同驱动行业增长,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虽然集采对部分产品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但整体影响温和。建议投资者关注拥有丰富浆站资源、强大研发能力和高血浆利用率的龙头企业,但需同时关注行业潜在风险。 报告中对几家主要上市公司的详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体的投资参考。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PD-(L)1双靶点药物再掀免疫治疗热潮(一)
农药:行业风口或指向杀虫剂-关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业机遇
医药2024年三季报总结:业绩触底,行业有望稳健回升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双碳若加速,化工看点足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