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报告(一):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报告(一):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

研报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报告(一):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

  投资要点   种植牙:缺牙最佳修复方式,国内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行业成长空间巨大。种植牙为牙缺损最佳修复方式,具有不伤害邻牙、咀嚼力恢复好、外表美观等优势。2022年全球种植体市场(出厂价口径)规模为41.5亿美元。预计23-30年仍将维持6%以上的增速。国内种植牙市场过去几年处于爆发式增长势头,从2011-2020年种植牙颗数复合增速高达47%,2020年国内种植牙颗数约为406万颗,终端市场规模约为431亿元。但目前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仅为29颗/万人,相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50-200颗/万人(最高的韩国能达600颗/万人),渗透率差距非常明显,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探寻韩国极高种植牙渗透率背后之因:种植牙医保政策杠杆倍数达4.8-5.5倍。韩国市场种植牙渗透率冠绝全球,探寻背后之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升驱动种植牙需求开始增长,而本土品牌从2006年积极的广告推广极大提升了居民对于种植牙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释放需求;(2)供给端:本土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拉低了行业价格,另一方面它们积极培育出大量具有种植经验的口腔医生,提高价格和医疗资源可及性;(3)支付端: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一方面直接降低了患者的负担成本,释放出更多的种植需求。另一方面,种植牙纳入医保实际也起到了广泛的患者教育作用,带动了非医保报销种植体的需求上升,医保杠杆撬动效应突出。根据我们测算,韩国种植牙医保杠杆倍数预计为4.8-5.5倍。   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1)需求端:国内已经入老龄化加速阶段,2020年国内缺牙潜在治疗需求颗数达26亿颗,治疗需求旺盛。根据测算,种植牙集采后行业平均价格从1.06万/颗降至0.59万/颗(-45%),种植牙价格占人均GDP比例从14.8%降至6.8%,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支付可负担性大幅提升。此外,我们认为持续近两年的种植牙集采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有望复刻韩国种植牙医保政策的杠杆效应。(2)供给端:在良好职业前景驱动下,近年来国内牙医数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国内每万人牙医数将增至635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预计,在中性假设下,国内2030年种植牙终端市场规模将增至1815亿元,20-30年CAGR为15.5%。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提供种植牙治疗的终端服务机构(通策医疗、瑞尔集团);(2)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耗材标的(正海生物、国瓷材料);(3)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设备厂商(美亚光电)。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种植量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682

  • 发布机构: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0-26

  • 页数:

    2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种植牙:缺牙最佳修复方式,国内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行业成长空间巨大。种植牙为牙缺损最佳修复方式,具有不伤害邻牙、咀嚼力恢复好、外表美观等优势。2022年全球种植体市场(出厂价口径)规模为41.5亿美元。预计23-30年仍将维持6%以上的增速。国内种植牙市场过去几年处于爆发式增长势头,从2011-2020年种植牙颗数复合增速高达47%,2020年国内种植牙颗数约为406万颗,终端市场规模约为431亿元。但目前国内种植牙渗透率仅为29颗/万人,相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50-200颗/万人(最高的韩国能达600颗/万人),渗透率差距非常明显,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探寻韩国极高种植牙渗透率背后之因:种植牙医保政策杠杆倍数达4.8-5.5倍。韩国市场种植牙渗透率冠绝全球,探寻背后之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需求端:人口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升驱动种植牙需求开始增长,而本土品牌从2006年积极的广告推广极大提升了居民对于种植牙的认知程度,进一步释放需求;(2)供给端:本土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拉低了行业价格,另一方面它们积极培育出大量具有种植经验的口腔医生,提高价格和医疗资源可及性;(3)支付端: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一方面直接降低了患者的负担成本,释放出更多的种植需求。另一方面,种植牙纳入医保实际也起到了广泛的患者教育作用,带动了非医保报销种植体的需求上升,医保杠杆撬动效应突出。根据我们测算,韩国种植牙医保杠杆倍数预计为4.8-5.5倍。

  种植牙集采后,如何判断行业长期空间?(1)需求端:国内已经入老龄化加速阶段,2020年国内缺牙潜在治疗需求颗数达26亿颗,治疗需求旺盛。根据测算,种植牙集采后行业平均价格从1.06万/颗降至0.59万/颗(-45%),种植牙价格占人均GDP比例从14.8%降至6.8%,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支付可负担性大幅提升。此外,我们认为持续近两年的种植牙集采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推广作用,有望复刻韩国种植牙医保政策的杠杆效应。(2)供给端:在良好职业前景驱动下,近年来国内牙医数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国内每万人牙医数将增至635人,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预计,在中性假设下,国内2030年种植牙终端市场规模将增至1815亿元,20-30年CAGR为15.5%。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提供种植牙治疗的终端服务机构(通策医疗、瑞尔集团);(2)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耗材标的(正海生物、国瓷材料);(3)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设备厂商(美亚光电)。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种植量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种植牙集采导致价格下降,但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特别是种植牙市场,仍拥有巨大的长期增长空间。这一增长空间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需求端: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缺牙人口众多,潜在市场规模巨大;集采大幅降低了种植牙价格,提升了居民的可负担性,并有望复制韩国医保杠杆效应,进一步释放需求。
  • 供给端: 国内牙医数量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种植牙需求;本土品牌崛起,在价格和技术上具备竞争力。

主要内容

国内外种植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首先分析了全球及国内种植牙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球种植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高端品牌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国种植牙市场过去几年增长迅速,但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报告援引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种植体市场规模为41.5亿美元,预计2023-2030年仍将保持6%以上的增速;2020年中国种植牙颗数约为406万颗,终端市场规模约为431亿元,但渗透率仅为29颗/万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0-200颗/万人。

韩国种植牙市场高渗透率的驱动因素

报告深入分析了韩国种植牙市场高渗透率(600颗/万人)背后的原因,将其归纳为需求端、供给端和支付端三个方面:

  • 需求端: 人口老龄化和支付能力提升驱动种植牙需求增长;本土品牌积极的广告推广提升了居民对种植牙的认知度。
  • 供给端: 本土品牌的崛起降低了价格,并培养了大量具有种植经验的口腔医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 支付端: 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直接降低了患者负担,并产生了显著的杠杆效应,带动了非医保报销种植体的需求上升。报告测算,韩国种植牙医保杠杆倍数预计为4.8-5.5倍。

种植牙集采后中国市场的长期空间

报告的核心部分在于分析种植牙集采后中国市场的长期空间。报告认为,集采虽然降低了价格,但同时也提升了居民的可负担性,并有望复制韩国医保的杠杆效应,显著释放治疗需求。报告通过数据测算,种植牙集采后,行业平均价格从1.06万/颗降至0.59万/颗(降幅45%),种植牙价格占人均GDP比例从14.8%降至6.8%,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报告还指出,国内牙医数量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种植牙需求。基于中性假设(2022-2030年年化人口增速为-0.05%,2030年种植牙渗透率为220颗/万人),报告预测2030年国内种植牙终端市场规模将增至1815亿元,2020-2030年CAGR为15.5%。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提供种植牙治疗的终端服务机构(通策医疗、瑞尔集团)、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耗材标的(正海生物、国瓷材料)以及受益于种植牙放量的上游设备厂商(美亚光电)。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政策风险、种植量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和医疗事故风险等潜在风险。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外种植牙市场现状、韩国市场高渗透率驱动因素以及种植牙集采后中国市场长期空间的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尽管种植牙集采对行业短期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特别是种植牙市场,仍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一增长潜力主要源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巨大需求、集采带来的价格优势和可及性提升,以及国内牙医数量的快速增长。报告提供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但投资者仍需谨慎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报告还提供了详细的附录,包括种植牙集采政策时间表梳理、“耗技分离”定价模式以及集采报量具体拆分等信息,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