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短报告_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总结,生物技术公司之药明生物、传奇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正驶入行业快车道

短报告_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总结,生物技术公司之药明生物、传奇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正驶入行业快车道

研报

短报告_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总结,生物技术公司之药明生物、传奇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正驶入行业快车道

  整体而言,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近100亿美元(约647.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超40%,资本市场热度放缓。但创新药、医疗器械及企业服务赛道(主要为CRO服务和CDMO服务),逆市升温。较于全球看,中国医疗健康融资轮次逐步往后移,在一定程度表明资本趋于理性,偏爱成熟标的,也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逐渐变大   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持续性技术创新需求高、天花板高。投资机构对其保持较高热度,而且对其早期轮次比重逐步增加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高债务、高通胀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整体趋于冷静,并未有预期乐观。投融资总额达427亿美元(约2.777.3亿人民币),同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了43%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同比下降超40%,资本市场热度放缓.与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情报相近。但从投融资轮次视角者,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轮次逐步往后移,在一定程度表明资本趋于理性,偏爱成熟标的,也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逐渐变大;相反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轮次逐步前移,这也说明投资者对全球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风险偏好明显不同,导致其对全球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轮次不同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细分赛道之生物技术   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持续性技术创新需求高、天花板高。投资机构对其保持较高热度,而且对其早期轮次比重逐步增加.是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随若细胞治疗产品开始商业化.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资本对CGT(细胞及基因治疗)生物技术保持较高热度,有望助力其成为未来医疗革新的创新疗法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938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2-09-15

  • 页数:

    2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整体而言,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近100亿美元(约647.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超40%,资本市场热度放缓。但创新药、医疗器械及企业服务赛道(主要为CRO服务和CDMO服务),逆市升温。较于全球看,中国医疗健康融资轮次逐步往后移,在一定程度表明资本趋于理性,偏爱成熟标的,也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逐渐变大

  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持续性技术创新需求高、天花板高。投资机构对其保持较高热度,而且对其早期轮次比重逐步增加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疫情、高债务、高通胀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整体趋于冷静,并未有预期乐观。投融资总额达427亿美元(约2.777.3亿人民币),同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了43%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同比下降超40%,资本市场热度放缓.与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情报相近。但从投融资轮次视角者,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轮次逐步往后移,在一定程度表明资本趋于理性,偏爱成熟标的,也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逐渐变大;相反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轮次逐步前移,这也说明投资者对全球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风险偏好明显不同,导致其对全球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轮次不同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细分赛道之生物技术

  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持续性技术创新需求高、天花板高。投资机构对其保持较高热度,而且对其早期轮次比重逐步增加.是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随若细胞治疗产品开始商业化.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资本对CGT(细胞及基因治疗)生物技术保持较高热度,有望助力其成为未来医疗革新的创新疗法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数据,分析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核心观点如下:

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市场整体放缓,但部分赛道逆势增长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同比下降超过40%,市场热度明显放缓,这与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市场整体趋于冷静的态势相符。然而,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企业服务(CRO和CDMO)等赛道却逆势升温,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

投资策略趋于理性,风险偏好下降

与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轮次逐步前移的趋势不同,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轮次逐步往后移,表明资本趋于理性,更偏爱成熟标的,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逐渐增大。早期项目融资事件数量增加,但总金额占比相对较小,体现了投资机构在谨慎选择的同时,也关注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早期项目。

主要内容

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融资事件及轮次分布

2022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共发生1598起融资事件,同比增加6起;融资总额达427亿美元(约2777.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3%。尽管总额下降,但投资机构对初创企业的包容度持续提升,A轮投资占比从2012年的16%上升到2022年上半年的31%,反映了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和早期投资企业规模效应的显现。

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投资机构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以35次投资成为2022年上半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最活跃的投资机构,其投资偏好A轮前项目,展现出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融资事件及轮次分布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近100亿美元(约647.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超过40%。虽然融资总额下降,但融资交易数量增加到623起,早期项目融资事件数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尽管市场整体低迷,但早期项目仍获得一定程度的关注。投资机构在医疗健康项目的占比(除种子轮和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及以上及战略投资除外)从2012年的8%上升到2022年上半年的22%,显示资本更偏向成熟标的,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提高。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赛道分布

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企业服务(主要为CRO和CDMO服务)成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数和金额最多的三个赛道。尽管整体投融资事件数和金额下降,但这些高景气赛道仍保持较强韧性,吸引了大量资本。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区域分布

江苏、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成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最活跃的五个区域,江沪浙地区成为医疗健康创新的中坚力量。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投资机构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集中发力于生物医药、器械与耗材赛道,偏好早期项目,这与政府政策鼓励投资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导向相符。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CGT生物技术

细胞及基因治疗(CGT)持续受到投资机构青睐,其早期轮次投资比重逐步增加。干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均获得投资,但投资轮次分布有所差异。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CGT商业化

CGT药物全球获批上市数量持续增长,市场销售表现良好,主要针对罕见病和肿瘤疾病,CAR-T疗法药物成为主流。

生物技术企业图谱

本节分别对药明生物、传奇生物和金斯瑞生物科技三家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现了它们在各自领域的业务布局、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

总结

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市场整体放缓,但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企业服务等高景气赛道逆势增长,早期项目融资事件数量增加。投资策略趋于理性,投资者风险厌恶水平提高,更偏爱成熟标的。细胞及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技术持续受到关注,其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药明生物、传奇生物和金斯瑞生物科技等企业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未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变化、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