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下):全球临床需求广阔,医保控费压力与海外定价优势共同驱动中国制药企业加速出海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下):全球临床需求广阔,医保控费压力与海外定价优势共同驱动中国制药企业加速出海

研报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下):全球临床需求广阔,医保控费压力与海外定价优势共同驱动中国制药企业加速出海

  中国制药产业在全球商业化进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和竞争优势。近年来,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等创新药物在全球市场中逐步扩展,中国制药企业紧跟国际步伐,通过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在海外市场赢得了良好口碑。与此同时,部分中国制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将临床试验和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外包给经验丰富的CXO企业,以确保产品的国际合规性。   在创新药物领域,医保控费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中国制药企业在本土市场面临生存压力,拓展海外市场成为缓解成本压力和提升利润空间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抗癌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是中国制药企业的重点布局方向,通过“以不变带动万变”的研发创新逻辑,稳扎稳打推进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全球用药需求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为中国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创新研发,中国制药企业在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各地区居民的健康调整预期寿命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欧美国家医疗体系完善,能够有效应对感染性疾病和外伤,而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由于资源紧缺,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仍是主要死亡原因。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提示制药企业关注老龄化用药,欠发达地区的传染病患病为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发展提供空间。中国因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在大规模用药方案和老龄人口疾病防控方面较为成熟,全球市场对中国制药品牌的商业化具有吸引力。   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药品创新中紧跟国际步伐,细胞治疗辅以化学制剂和靶向治疗的融合性模式成为当前中国制药企业的出海新选择21世纪以来,抗体药物因高特异性和低不良反应特性在多领域发展,中国制药企业紧跟全球步伐,质优价廉的特性促使国产单克隆抗体和双/多特异性抗体一度成为本土制药企业出海的主要标的。进入2020年,在全球个性化和持久性诊疗方案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出海逻辑转为以细胞治疗为主,辅以化学制剂和靶向治疗的全新商业化模式。   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促使制药企业关注老年人口用药,其中欠发达地区传染病患病负担较大为市场中抗菌药物发展提供空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以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为代表的全球各地区居民健康调整预期寿命均有所上升,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提示制药企业关注老龄化用药。另外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由于资源紧缺,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仍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因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在大规模用药方案和老龄人口疾病防控方面较为成熟,中国制药品牌的商业化对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吸引力。   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与社会新发展阶段相契合,中国政府部门颁布政策推动医保基金收入增长和医保控费的实施,利润空间压缩驱动本土制药企业出海寻求商业化出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覆盖面扩大和使用效率提升成为改革核心。近年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中国医保基金负担逐步增加,为防止基金“穿底”,政府出台控费政策以优化基金流向。药品支付价格与支付方式的变革导致药品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受冲击,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其缓解成本压力的选择。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774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5-03-18

  • 页数:

    1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中国制药产业在全球商业化进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和竞争优势。近年来,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等创新药物在全球市场中逐步扩展,中国制药企业紧跟国际步伐,通过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在海外市场赢得了良好口碑。与此同时,部分中国制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将临床试验和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外包给经验丰富的CXO企业,以确保产品的国际合规性。

  在创新药物领域,医保控费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中国制药企业在本土市场面临生存压力,拓展海外市场成为缓解成本压力和提升利润空间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抗癌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是中国制药企业的重点布局方向,通过“以不变带动万变”的研发创新逻辑,稳扎稳打推进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全球用药需求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为中国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创新研发,中国制药企业在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各地区居民的健康调整预期寿命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欧美国家医疗体系完善,能够有效应对感染性疾病和外伤,而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由于资源紧缺,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仍是主要死亡原因。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提示制药企业关注老龄化用药,欠发达地区的传染病患病为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发展提供空间。中国因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在大规模用药方案和老龄人口疾病防控方面较为成熟,全球市场对中国制药品牌的商业化具有吸引力。

  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药品创新中紧跟国际步伐,细胞治疗辅以化学制剂和靶向治疗的融合性模式成为当前中国制药企业的出海新选择21世纪以来,抗体药物因高特异性和低不良反应特性在多领域发展,中国制药企业紧跟全球步伐,质优价廉的特性促使国产单克隆抗体和双/多特异性抗体一度成为本土制药企业出海的主要标的。进入2020年,在全球个性化和持久性诊疗方案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出海逻辑转为以细胞治疗为主,辅以化学制剂和靶向治疗的全新商业化模式。

  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促使制药企业关注老年人口用药,其中欠发达地区传染病患病负担较大为市场中抗菌药物发展提供空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以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为代表的全球各地区居民健康调整预期寿命均有所上升,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和老龄化趋势提示制药企业关注老龄化用药。另外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由于资源紧缺,传染病和营养不良仍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因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在大规模用药方案和老龄人口疾病防控方面较为成熟,中国制药品牌的商业化对海外市场具有一定吸引力。

  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与社会新发展阶段相契合,中国政府部门颁布政策推动医保基金收入增长和医保控费的实施,利润空间压缩驱动本土制药企业出海寻求商业化出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覆盖面扩大和使用效率提升成为改革核心。近年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中国医保基金负担逐步增加,为防止基金“穿底”,政府出台控费政策以优化基金流向。药品支付价格与支付方式的变革导致药品生产企业利润空间受冲击,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其缓解成本压力的选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制药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加速推进,并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和竞争优势。这一趋势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

全球临床需求与中国制药企业的优势

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命周期延长,导致对老年人用药和特定疾病(如癌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传染病高发也为抗菌药物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国制药企业凭借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优势,以及在应对大规模用药和老龄人口疾病防控方面的成熟经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医保控费压力与海外市场定价优势

中国国内医保控费政策的实施,压缩了本土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迫使企业寻求海外市场以缓解成本压力并提升盈利能力。而发达国家药品价格远高于其他地区,为中国制药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利润回报率。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化的现状、驱动因素和代表性案例。

中国创新药全球商业化现状

报告从出海类型、覆盖领域、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四个方面,对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商业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出海类型分析

数据显示,中国制药企业出海的类型正在发生转变。21世纪以来,单克隆抗体和双/多特异性抗体一度是主要标的,但自2020年起,以细胞治疗为主,辅以化学制剂和靶向治疗的模式成为新的主流。2023年,细胞治疗出海占比达8%,而单抗出海占比下降至12%。同时,为保障合规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临床试验外包给海外CXO企业,导致临床前阶段出海项目占比显著增加(2023年达34%)。

覆盖领域分析

抗癌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是中国制药企业出海的重点领域。抗癌药物因其临床需求高和国产药物在精准度和有效性方面的提升而持续保持高占比(2018-2023年均超过3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需求也在增长,2020-2022年间出海交易数量占比超过10%。

商业模式分析

报告分析了Biotech和Biopharma两种商业模式的优劣势。Biotech模式的关键在于产品的差异化临床价值和国际市场认可度,但面临利润空间压缩和市场渗透率低的挑战。Biopharma模式则能够从Biotech公司的药物发现和创制中获益,但面临较高的开发成本和财务风险。

合作模式分析

报告分析了License-Out模式在创新药出海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在推动中国创新药全球销售比例提升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中国中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和中国CXO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报告简要介绍了中国中药和CXO产业的全球商业化现状,指出中国政府政策鼓励国际合作,为CXO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中国在研药品数量已达到全球的26.8%,但欧美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制药产业出海内在逻辑及优势

报告从海外医疗市场空间、医保控费压力和海外市场定价优势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制药产业出海的内在逻辑。

海外医疗市场空间

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命周期延长,以及欠发达地区传染病高发,为中国制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中国在老龄人口疾病防控和规模化用药方面积累的经验,也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医保控费压力传导

中国国内医保控费政策导致药品价格下降,压缩了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促使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定价优势

发达国家药品价格远高于其他地区,为中国制药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利润回报率。

中国制药产业出海代表性案例解读

报告以百济神州和以岭药业为例,解读了中国制药企业出海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总结

中国制药产业的全球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全球临床需求的增长、国内医保控费压力的传导以及海外市场的高利润回报率,共同驱动着中国制药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License-Out等模式,中国创新药正在逐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然而,中国制药企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合规性要求高等挑战。未来,中国制药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为理解中国制药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