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眼科医疗服务专题:需求释放及技术创新促使眼科赛道长坡厚雪,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眼科医疗服务专题:需求释放及技术创新促使眼科赛道长坡厚雪,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研报

眼科医疗服务专题:需求释放及技术创新促使眼科赛道长坡厚雪,一超多强共享行业红利

  核心观点   本报告从业务增长/公司对比角度研究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及回答:为何疫后眼科服务赛道率先恢复高增速?如何对比来看眼科公司的成长与投资?   疫后眼科医疗服务赛道率先恢复高增长,供需两旺驱动行业高景气发展。眼科医疗服务公司2023年Q1季度收入、利润端均快速恢复,在医疗服务专科赛道里面增速尤其亮眼,A股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5家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加总平均增速分别为21.29%、52.34%、33.9%。疫后眼科医疗服务增长快速恢复,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积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源于眼科需求的持续增长与眼科医疗公司加快扩张,推动行业持续高景气。   眼科患者人群基数庞大,社会老龄化与数字化生活习惯下眼科患病率提升,术式升级与诊疗率/手术率提升驱动需求释放。消费眼科(屈光项目+视光项目)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19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10亿人,其中近视患者约6亿人,预计2025年我国近视患者超过7.5亿人,其中6-18岁青少年峰值约达1.2亿人;而2021年我国屈光近视矫正手术量仅为0.7/1000,相较美国仍有3倍空间;2020年中国大陆角膜塑形镜渗透率约1.26%,相比于中国香港9.7%、中国台湾5.4%和美国3.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屈光视光患者人群基数庞大、手术率/治疗率低,潜在需求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屈光术式升级带来手术安全性提升、近视防控产品供给增加、眼科公司扩张加速市场教育成熟等,未来消费眼科业务仍将保持高增长。白内障领域,根据华厦眼科招股书,2019年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约1.26亿人,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超80%,而我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相较于印度、美国等仍有2倍以上差距,国家眼健康计划推动白内障手术率提升,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等推动高端术式发展。基础眼病领域,老龄化下基础眼病发病率提升,刚需稳定增长,民营发展空间大。干眼症、老花等新领域,我国干眼症发病率21-30%,物理治疗、环孢素等疗法应用将开发市场增长;我国45岁以上人口中老花人群达3.9亿人,激光视力矫正、老花眼屈光晶体置换术等术式发展,将有望推动老花蓝海市场发展。根据测算,2025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口径包括屈光手术、青少年近视防控、白内障手术、青少年斜弱视、眼底病、眼表病)有望达2471亿元,2021-2025年CAGR为19.44%;2030年有望达5211亿元,2021-2030年CAGR为16.09%,眼科行业保持高景气发展。   民营眼科快速发展,后进眼科加快扩张布局,“一超多强”共享行业发展红利。1)从市场竞争角度,以爱尔为龙头的一超多强格局形成,后进玩家相继加快全国扩张布局,核心城市增量市场持续开发。2)从眼科公司收入/利润增长角度,医院扩张及规模增加驱动收入增长,小眼科公司店龄结构年轻,随着医院扩张与医院爬坡,收入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新院单店爬坡,及产业基金承担新建医院角色后,上市公司体内利润增长加速,另一方面,消费眼科占比提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率、运营管理及品牌成熟度改善费用率,是利润提升的主要途径。4)从眼科公司资源禀赋与长期成长看,稳定的获医能力与完善的医生培养体系、持续技术升级与新领域业务发展,是驱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院扩张和盈利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等。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805

  • 发布机构: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6-06

  • 页数:

    59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本报告从业务增长/公司对比角度研究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及回答:为何疫后眼科服务赛道率先恢复高增速?如何对比来看眼科公司的成长与投资?

  疫后眼科医疗服务赛道率先恢复高增长,供需两旺驱动行业高景气发展。眼科医疗服务公司2023年Q1季度收入、利润端均快速恢复,在医疗服务专科赛道里面增速尤其亮眼,A股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5家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加总平均增速分别为21.29%、52.34%、33.9%。疫后眼科医疗服务增长快速恢复,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积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源于眼科需求的持续增长与眼科医疗公司加快扩张,推动行业持续高景气。

  眼科患者人群基数庞大,社会老龄化与数字化生活习惯下眼科患病率提升,术式升级与诊疗率/手术率提升驱动需求释放。消费眼科(屈光项目+视光项目)领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19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10亿人,其中近视患者约6亿人,预计2025年我国近视患者超过7.5亿人,其中6-18岁青少年峰值约达1.2亿人;而2021年我国屈光近视矫正手术量仅为0.7/1000,相较美国仍有3倍空间;2020年中国大陆角膜塑形镜渗透率约1.26%,相比于中国香港9.7%、中国台湾5.4%和美国3.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屈光视光患者人群基数庞大、手术率/治疗率低,潜在需求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屈光术式升级带来手术安全性提升、近视防控产品供给增加、眼科公司扩张加速市场教育成熟等,未来消费眼科业务仍将保持高增长。白内障领域,根据华厦眼科招股书,2019年我国白内障患者人数约1.26亿人,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超80%,而我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相较于印度、美国等仍有2倍以上差距,国家眼健康计划推动白内障手术率提升,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等推动高端术式发展。基础眼病领域,老龄化下基础眼病发病率提升,刚需稳定增长,民营发展空间大。干眼症、老花等新领域,我国干眼症发病率21-30%,物理治疗、环孢素等疗法应用将开发市场增长;我国45岁以上人口中老花人群达3.9亿人,激光视力矫正、老花眼屈光晶体置换术等术式发展,将有望推动老花蓝海市场发展。根据测算,2025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口径包括屈光手术、青少年近视防控、白内障手术、青少年斜弱视、眼底病、眼表病)有望达2471亿元,2021-2025年CAGR为19.44%;2030年有望达5211亿元,2021-2030年CAGR为16.09%,眼科行业保持高景气发展。

  民营眼科快速发展,后进眼科加快扩张布局,“一超多强”共享行业发展红利。1)从市场竞争角度,以爱尔为龙头的一超多强格局形成,后进玩家相继加快全国扩张布局,核心城市增量市场持续开发。2)从眼科公司收入/利润增长角度,医院扩张及规模增加驱动收入增长,小眼科公司店龄结构年轻,随着医院扩张与医院爬坡,收入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新院单店爬坡,及产业基金承担新建医院角色后,上市公司体内利润增长加速,另一方面,消费眼科占比提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率、运营管理及品牌成熟度改善费用率,是利润提升的主要途径。4)从眼科公司资源禀赋与长期成长看,稳定的获医能力与完善的医生培养体系、持续技术升级与新领域业务发展,是驱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院扩张和盈利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现状,从业务增长和公司对比两个视角,分析了疫后眼科赛道快速恢复高增长的原因,并对几家主要眼科公司的成长和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估。核心观点如下:

疫后眼科赛道高增长驱动因素

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释放以及眼科疾病患病率的持续提升是眼科医疗服务赛道快速恢复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社会老龄化、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加剧了眼科疾病的发生,而屈光手术率和白内障手术率的提升空间巨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眼科公司投资价值评估

目前眼科医疗服务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龙头企业爱尔眼科占据显著优势,其他企业则通过加快全国扩张布局来争夺市场份额。医院扩张、规模效应、消费眼科占比提升以及精细化管理是驱动眼科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途径。稳定的获医能力、完善的医生培养体系以及持续的技术升级是眼科公司长期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主要内容

一、业务增长视角:高患病率低渗透率下业务空间广阔,新技术新产品驱动量价提升

1. 眼科医疗服务行业概述

报告首先概述了眼科医疗服务行业,指出疫情后眼科医疗服务公司收入和利润快速恢复,增速在医疗服务专科赛道中尤为亮眼。

2. 屈光:手术率提升空间大,术式升级推动价格提升

本节详细分析了屈光手术市场。指出近视人群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屈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报告对比了角膜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不同术式(准分子激光、半飞秒、全飞秒、SMILE、SMART等)的技术特点、适用人群和价格,以及手术率提升空间和术式升级对价格提升的影响。此外,报告还分析了屈光晶体(ICL)的迭代升级对市场的影响,以及高端术式占比提升对毛利率的推动作用。最后,报告对屈光手术市场进行了空间测算,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725亿元。

3. 视光: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疫情催化需求增长

本节分析了近视防控市场。指出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列举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报告分析了我国近视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疫情催化近视率提升的情况,以及近视防控的主要手段(角膜塑形镜、离焦镜、低浓度阿托品)及其临床效果。报告还分析了角膜塑形镜的消费量增长和渗透率提升空间,并对近视防控市场进行了空间测算,预测2030年角膜塑形镜和离焦镜市场规模分别将达668亿元和662亿元。

4. 白内障:老龄化下需求持续增长,手术率持续提升

本节分析了白内障手术市场。指出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意识提升带动白内障市场需求增加,但手术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分析了国产多焦点晶体上市推广对白内障手术量价齐升的影响,以及人工晶体集采对手术率提升的推动作用。最后,报告对白内障手术市场进行了空间测算,预测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557亿元。

5. 基础眼病:老龄化下患病率提升,中长期潜在需求广阔

本节分析了其他基础眼病市场,包括青光眼、斜弱视和眼底病、眼表病。报告分析了新冠疫情对眼健康的影响,以及青光眼、斜弱视和眼底病的患病率、治疗手段和市场规模。报告还指出,眼底疾病技术难度高,民营提升空间大,眼表疾病患病率上升,眼表疾病治疗规模在不断扩大。

6. 干眼症、老花术: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本节分析了干眼症和老花眼市场。报告指出我国干眼症发病率高,患者数量持续增加,人工泪液和抗炎药物是临床主流方案,物理治疗市场待挖掘。报告还分析了老花眼市场前景广阔,新术式(激光视力矫正、老花眼屈光晶体置换术等)有望带来增长点。

7.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报告最后总结了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471亿元,2030年将达5211亿元。

二、公司对比视角:“一超多强“共促行业发展,后进眼科加快扩张

本节从市场竞争格局、公司收入/利润增长、公司资源禀赋与长期成长三个方面,对几家主要眼科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民营眼科“一超多强”格局形成,后进眼科公司扩张进行时

本小节分析了民营眼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一超多强”企业格局形成的现状,并对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和朝聚眼科等主要企业的规模、布局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对比。

2. 如何看眼科公司收入增长:医院扩张及规模增长

本小节分析了医院扩张和规模增长对眼科公司收入增长的影响,包括省外扩张、分级连锁/一城多院战略以及视光中心/眼视光门诊布局等方面。

3.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单店爬坡与店龄结构

本小节分析了单店爬坡和店龄结构对眼科公司利润增长的影响,并以几家公司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说明。

4.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中心医院与连锁模式

本小节分析了中心医院和连锁模式对眼科公司利润增长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核心医院营收占比进行了对比。

5.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消费眼科占比与毛利率

本小节分析了消费眼科占比和毛利率对眼科公司利润增长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消费眼科收入占比和毛利率进行了对比。

6.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规模效应与毛利率

本小节分析了规模效应对眼科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成本率进行了对比。

7.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精细化管理与净利率

本小节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对眼科公司净利率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管理费用率进行了对比。

8.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品牌成熟度与净利率

本小节分析了品牌成熟度对眼科公司净利率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进行了对比。

9. 如何看眼科公司利润增长:以标杆医院为例,20%为远期标准线

本小节分析了核心医院净利率对眼科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以几家公司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说明。

10. 长期成长驱动因素:稳定的获医能力及完善的医生培养体系

本小节分析了稳定的获医能力和完善的医生培养体系对眼科公司长期增长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学术能力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对比。

11. 长期成长驱动因素:技术升级与应用,诊疗能力不断升级

本小节分析了技术升级与应用对眼科公司诊疗能力提升的影响,并对几家公司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引进情况进行了对比。

三、推荐标的

本节对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和朝聚眼科五家公司进行了详细的投资逻辑分析、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并列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

四、风险提示

本节列出了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及相关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医疗纠纷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业务扩张风险、社会认知风险、内控风险、租赁房产风险以及疫情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该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报告从业务增长和公司对比两个视角,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并对几家主要眼科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估。报告认为,龙头企业爱尔眼科、华厦眼科和普瑞眼科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值得关注。同时,报告也指出了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9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