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趋势报告

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趋势报告

研报

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趋势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交易总额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主要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政策收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生物制药公司仍是投资热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挑战,但也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基层医疗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行业整合也将进一步扩展。 2019年并购市场低迷,但生物制药领域依然活跃 新冠疫情加速医疗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主要内容 1.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回顾 1.1 中国并购交易概述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活动放缓,总交易数量和金额较2018年下降约24%。境内外交易均下滑,原因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政策收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 1.2 跨境交易下滑 2019年出境和入境并购交易数量均下降约35%。中美贸易争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改革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跨境交易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企业减少对外投资,而美国CFIUS加强了对外国投资者在敏感行业的收购审查。中型交易(1亿至5亿美元)缩减最多。部分中国公司采取授权许可引进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和产品。 1.3 药品研发与制造行业降温 尽管生物技术领域并购活动依然活跃,但药品研发和制造行业整体降温。中药和化学药品制造行业交易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回落,这与国有资产改革进入后期以及带量采购(VBP)政策的影响有关。带量采购导致仿制药价格下降,挤压了中小型公司的生存空间,促使并购活动。生物制药领域虽然交易量下降,但交易额保持增长,这主要由于大型交易的推动,以及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政策支持和多个退出渠道等因素。 1.4 巨额交易促使医院领域交易金额飙升 医院及管理集团投资一直主导着医疗服务行业,2016年达到顶峰。但2017年以来投资降温,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交易后整合和管理的挑战。2019年,两笔巨额交易(新风天域收购和睦家医疗以及另一笔未披露的交易)导致医院领域交易金额飙升,但剔除这两笔交易后,交易总额较2018年下降。第三方诊断中心交易活动增加。 1.5 医疗器械交易受跨境交易低迷负面影响,但国内产业整合仍保持热度 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交易减少,主要由于跨境交易下滑。但国内产业整合保持热度,国内制造商受到关注,大型交易也屡见不鲜。高端设备和高价值耗材仍依赖进口,但国产化进程加快。 2. 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展望 2.1 新冠肺炎疫情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交易量和金额下降。但疫情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线诊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增加,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在线诊疗平台用户量激增,公立医院也加入在线咨询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无人机等技术也应用于疫情防控。 2.2 中国医药市场价值链正处于转折点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蓬勃发展,预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生物制药公司将从模仿创新转向首创新药,并寻求海外候选新药和技术。医药外包服务公司(CXO)快速增长,并购趋势增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机制的实施促进药品知识产权开发和药品制造的灵活发展。“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对制药流通公司造成压力,推动分销商整合。零售药店整合和对面向患者直接销售(DTP)药店的需求增加。 2.3 医疗服务机构投资的阴云和希望 医院投资曾被视为“摇钱树”,但2017年以来投资降温,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交易后整合和管理的挑战。新冠疫情对分级诊疗体系提出质疑,可能导致对基层医疗的投资增加。部分制药公司剥离医院业务,但专科医院可能仍有机会。 2.4 医疗器械国产化仍将是2020年的主题 中国政府持续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在产品研发、市场准入和下游采购等方面得到支持。进口替代进程加快,但国内领先企业市值仍较低,大型企业将进行更多整合。 总结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市场低迷,但生物制药领域依然活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但也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基层医疗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行业整合也将进一步扩展,医药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将面临重塑。 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国内行业改革将继续推动该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报告标签:
  • 医疗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863

  • 发布机构:

    德勤

  • 发布日期:

    2020-05-07

  • 页数:

    3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AI精读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交易总额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主要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政策收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但生物制药公司仍是投资热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带来挑战,但也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基层医疗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行业整合也将进一步扩展。

2019年并购市场低迷,但生物制药领域依然活跃

新冠疫情加速医疗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主要内容

1.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回顾

1.1 中国并购交易概述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活动放缓,总交易数量和金额较2018年下降约24%。境内外交易均下滑,原因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政策收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

1.2 跨境交易下滑

2019年出境和入境并购交易数量均下降约35%。中美贸易争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改革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跨境交易造成负面影响。中国企业减少对外投资,而美国CFIUS加强了对外国投资者在敏感行业的收购审查。中型交易(1亿至5亿美元)缩减最多。部分中国公司采取授权许可引进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和产品。

1.3 药品研发与制造行业降温

尽管生物技术领域并购活动依然活跃,但药品研发和制造行业整体降温。中药和化学药品制造行业交易量在2018年达到顶峰后回落,这与国有资产改革进入后期以及带量采购(VBP)政策的影响有关。带量采购导致仿制药价格下降,挤压了中小型公司的生存空间,促使并购活动。生物制药领域虽然交易量下降,但交易额保持增长,这主要由于大型交易的推动,以及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蓬勃发展、政策支持和多个退出渠道等因素。

1.4 巨额交易促使医院领域交易金额飙升

医院及管理集团投资一直主导着医疗服务行业,2016年达到顶峰。但2017年以来投资降温,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交易后整合和管理的挑战。2019年,两笔巨额交易(新风天域收购和睦家医疗以及另一笔未披露的交易)导致医院领域交易金额飙升,但剔除这两笔交易后,交易总额较2018年下降。第三方诊断中心交易活动增加。

1.5 医疗器械交易受跨境交易低迷负面影响,但国内产业整合仍保持热度

2019年医疗器械行业交易减少,主要由于跨境交易下滑。但国内产业整合保持热度,国内制造商受到关注,大型交易也屡见不鲜。高端设备和高价值耗材仍依赖进口,但国产化进程加快。

2. 2020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展望

2.1 新冠肺炎疫情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交易量和金额下降。但疫情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线诊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增加,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在线诊疗平台用户量激增,公立医院也加入在线咨询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和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无人机等技术也应用于疫情防控。

2.2 中国医药市场价值链正处于转折点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蓬勃发展,预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生物制药公司将从模仿创新转向首创新药,并寻求海外候选新药和技术。医药外包服务公司(CXO)快速增长,并购趋势增加。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机制的实施促进药品知识产权开发和药品制造的灵活发展。“两票制”和带量采购政策对制药流通公司造成压力,推动分销商整合。零售药店整合和对面向患者直接销售(DTP)药店的需求增加。

2.3 医疗服务机构投资的阴云和希望

医院投资曾被视为“摇钱树”,但2017年以来投资降温,因为投资者意识到交易后整合和管理的挑战。新冠疫情对分级诊疗体系提出质疑,可能导致对基层医疗的投资增加。部分制药公司剥离医院业务,但专科医院可能仍有机会。

2.4 医疗器械国产化仍将是2020年的主题

中国政府持续支持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国产医疗器械在产品研发、市场准入和下游采购等方面得到支持。进口替代进程加快,但国内领先企业市值仍较低,大型企业将进行更多整合。

总结

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并购市场低迷,但生物制药领域依然活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但也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热潮,尤其是在生物制药、基层医疗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行业整合也将进一步扩展,医药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将面临重塑。 长期来看,技术创新和国内行业改革将继续推动该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勤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