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总结:医疗器械:院内诊疗需求逐步修复,关注业绩弹性
下载次数:
305 次
发布机构: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5-08
页数:
37页
投资要点
医疗器械板块估值持续消化,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下。截至2023/5/5,中信医疗器械PE(TTM,剔除负值)为30.0X,达到历史18.1%分位;医疗器械板块估值溢价率为158.5%,达到历史34.8%分位,处于2006年以来的偏下位置。
医疗设备:关注国产替代大周期下最为受益的龙头企业。新基建持续发力资金来源充足,医疗设备需求有望持续上升。国内医院诊疗持续复苏,经营情况不断向好。国产公司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产替代空间大,产品持续创新迭代。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海泰新光。
体外诊断:诊疗逐步恢复,Q2有望加速复苏。国家医保局明确2023年要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将由安徽省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集采继续推进,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建议关注:新产业、安图生物、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医疗耗材-关注眼科和牙科、电生理等。OK镜集采落地影响有限,23年行业恢复明显;全国种植牙调价持续落地,终端降幅符合预期;电生理集采限价较高,整体规则较为温和;药玻受益于化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提速,模制瓶快速放量。建议关注:爱博医疗、欧普康视;正海生物;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山东药玻。
风险提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疗器械板块估值持续消化,但院内诊疗需求逐步修复,部分细分领域展现出业绩弹性。报告维持医疗器械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并分别对医疗设备、体外诊断(IVD)和医疗耗材三个细分领域进行分析,推荐关注在国产替代、诊疗恢复和集采政策下具有业绩弹性增长潜力的龙头企业。
医疗器械板块估值已消化政策压制,处于历史低位,但院内诊疗需求的修复为板块增长提供了动力。
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5月5日,中信医疗器械PE(TTM,剔除负值)为30.0X,达到历史18.1%分位;医疗器械板块估值溢价率为158.5%,达到历史34.8%分位,处于2006年以来的偏下位置。2022年Q3板块受益于疫情缓解和政策趋于缓和而快速反弹,但2023年Q1受疫情开放影响,板块公司股价出现分化,大型医疗设备企业走势较强,而IVD企业走势较弱。
板块观点: 2022年及2023年Q1,医疗设备板块公司收入端增速分别达到16%和23%,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5%和35%。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达到32.3%和33.3%。
成长性分析: 2022年,医疗设备板块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16%、28%、36%;2023年Q1增速分别为45%、121%、90%。
盈利能力分析: 2022年,板块销售毛利率均值为51.7%,同比下降0.6pct;期间费用率均值为32.3%,同比上升1.3pct;净利率均值为21.5%,同比下降0.6pct。2023年Q1,毛利率提升至53.9%,净利率为19.9%。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报告详细分析了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和海泰新光等重点公司的业绩表现,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Q1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
板块观点: 2022年IVD板块收入高速增长,但2023年Q1收入出现断崖式下跌,利润端同步下降。2023年Q1期间费用率上升明显,主要由于收入下降。
成长性分析: 2022年,IVD板块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83%、38%、44%;2023年Q1增速分别为-31%、-25%、-46%。Q2有望加速复苏。
盈利能力分析: 2022年,板块销售毛利率为58.6%,同比下降3.9pct;期间费用率为27.3%,同比下降3.5pct;净利率为26.3%,同比下降3.1pct。2023年Q1,毛利率为57.6%,期间费用率为40.3%,净利率为18.9%。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报告分析了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万孚生物、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等重点公司的业绩表现,这些公司2023年Q1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新冠检测需求下降,但常规业务增长良好,预计Q2将加速复苏。
板块观点: 2022年至2023年Q1,耗材板块收入端尚未完全恢复,利润端受集采影响,毛利率持续下降,但2023年Q1净利率有所回升。期间费用率上升显著。
成长性分析: 2022年,耗材板块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均值分别为3%、-4%、-1%;2023年Q1增速分别为2%、-24%、-27%。
盈利能力分析: 2022年,板块销售毛利率均值为55.6%,同比下降6.0pct;期间费用率均值为37.6%,同比上升0.9pct;净利率均值为16.8%,同比下降6.2pct。2023年Q1,毛利率为54.0%,净利率为18.7%。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报告分析了爱博医疗、欧普康视、正海生物、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和山东药玻等重点公司的业绩表现,这些公司在细分领域展现出增长潜力。
报告列出了竞争加剧、降价幅度超预期和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本报告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院内诊疗需求的恢复和国产替代进程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动力。报告重点关注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和医疗耗材三个细分领域,并推荐了一系列在各自领域具有增长潜力的龙头企业。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报告中提到的风险因素,谨慎决策。 报告数据主要基于公开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2024年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发布25年股权激励草案,夯实成长确定性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大鹏体培牛黄持续增长,渠道库存管理下有望焕发新机
2024年年报业绩点评:分红持续走高,AD同补深挖中大童市场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