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中国肿瘤药行业调研简报:行业洞察:高发≠高危,乳腺癌可控化时代来临?

中国肿瘤药行业调研简报:行业洞察:高发≠高危,乳腺癌可控化时代来临?

研报

中国肿瘤药行业调研简报:行业洞察:高发≠高危,乳腺癌可控化时代来临?

  Q1:为什么说乳腺癌“高发≠高危”?   乳腺癌虽在全球和中国均呈现“高发”态势,但其对生命的威胁程度受益于医学进步而趋于降低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1990年每10万人17.84例上升到2021年每10万人37.00例,患病率从1990年每10万人175.04例上升到2021年每10万人355.72例,死亡率从1990年每10万人8.98例下降到2021年每10万人8.24例,与全球女性乳腺癌三类指标的变动趋势相近。   “高发”体现疾病发生率的客观上升趋势,但不直接等同于疾病恶性程度的加剧。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筛查体系的完善与普及使得更多早期病例得以检出,叠加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风险因素增加,共同构成确诊病例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高危”特征的评估指标死亡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态势,这一积极变化表明疾病致死性正逐步减弱,得益于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同时,发病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的走势也可体现患者生存时间的显著延长,实质削弱了疾病的"高危"属性,标志着乳腺癌正向可控制、可管理的慢性病转型   Q2:完善的诊治体系是乳腺癌“可控化”的体现,诊治流程包含哪些关键环节?会涉及哪些关键药物?   乳腺超声检查是乳腺癌诊治的重要环节,标准分类为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核心药物的精准应用进一步凸显“可控性”乳腺癌的诊治遵循“早筛早诊、精准分型、综合治疗、全程管理”的逻辑框架,通过规范化流程与个体化策略的统一,实现疾病风险分层与治疗决策的精准化。在中国临床实践中,乳腺超声检查已实现广泛应用,评估分类参照2013年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其中,BI-RADS1类~3类多为良性病变,BI-RADS4类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BI-RADS5类~6类应立即启动治疗流程。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与靶向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包括以多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以紫杉醇为代表的紫杉类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多为辅助治疗   Q3:乳腺癌治疗关键药物的医保覆盖如何?患者可及性是否真正提升?65%   由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且需通过严格的临床验证疗效与安全性,行业参与者多为资金实力雄厚、品牌认知度高的上市药企。在医保覆盖层面,分类管理形成阶梯式保障体系:基础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紫杉醇普通剂型被纳入医保甲类全额报销,大幅降低患者自付比例,确保患者的基础治疗需求;而紫杉醇、氟尿嘧啶等药物的特殊剂型按乙类管理,患者需承担部分费用,该设计在提升基础药物可及性的同时可引导临床合理用药。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通常需要突破分子靶点识别、抗体工程优化等多重技术壁垒,且研发周期长、投入规模庞大,定价高是企业对研发成本的补偿需求。如何平衡创新药的可及性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33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5-11-12

  • 页数:

    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Q1:为什么说乳腺癌“高发≠高危”?

  乳腺癌虽在全球和中国均呈现“高发”态势,但其对生命的威胁程度受益于医学进步而趋于降低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从1990年每10万人17.84例上升到2021年每10万人37.00例,患病率从1990年每10万人175.04例上升到2021年每10万人355.72例,死亡率从1990年每10万人8.98例下降到2021年每10万人8.24例,与全球女性乳腺癌三类指标的变动趋势相近。

  “高发”体现疾病发生率的客观上升趋势,但不直接等同于疾病恶性程度的加剧。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筛查体系的完善与普及使得更多早期病例得以检出,叠加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风险因素增加,共同构成确诊病例数量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高危”特征的评估指标死亡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态势,这一积极变化表明疾病致死性正逐步减弱,得益于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同时,发病率上升而死亡率下降的走势也可体现患者生存时间的显著延长,实质削弱了疾病的"高危"属性,标志着乳腺癌正向可控制、可管理的慢性病转型

  Q2:完善的诊治体系是乳腺癌“可控化”的体现,诊治流程包含哪些关键环节?会涉及哪些关键药物?

  乳腺超声检查是乳腺癌诊治的重要环节,标准分类为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核心药物的精准应用进一步凸显“可控性”乳腺癌的诊治遵循“早筛早诊、精准分型、综合治疗、全程管理”的逻辑框架,通过规范化流程与个体化策略的统一,实现疾病风险分层与治疗决策的精准化。在中国临床实践中,乳腺超声检查已实现广泛应用,评估分类参照2013年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其中,BI-RADS1类~3类多为良性病变,BI-RADS4类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如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BI-RADS5类~6类应立即启动治疗流程。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与靶向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包括以多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以紫杉醇为代表的紫杉类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多为辅助治疗

  Q3:乳腺癌治疗关键药物的医保覆盖如何?患者可及性是否真正提升?65%

  由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且需通过严格的临床验证疗效与安全性,行业参与者多为资金实力雄厚、品牌认知度高的上市药企。在医保覆盖层面,分类管理形成阶梯式保障体系:基础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紫杉醇普通剂型被纳入医保甲类全额报销,大幅降低患者自付比例,确保患者的基础治疗需求;而紫杉醇、氟尿嘧啶等药物的特殊剂型按乙类管理,患者需承担部分费用,该设计在提升基础药物可及性的同时可引导临床合理用药。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通常需要突破分子靶点识别、抗体工程优化等多重技术壁垒,且研发周期长、投入规模庞大,定价高是企业对研发成本的补偿需求。如何平衡创新药的可及性与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行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