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3)

    • 亿帆医药(002019):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经营,静待下半年业绩恢复和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亿帆医药(002019):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经营,静待下半年业绩恢复和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 大健康发力业绩再创新高,看好未来发展

      大健康发力业绩再创新高,看好未来发展

    • 化工新材料之二:EVA行业深度报告-光伏拉动EVA需求,高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4年

      化工新材料之二:EVA行业深度报告-光伏拉动EVA需求,高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4年

      化学制品
        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方兴未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一致行动,其中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区间,是最具竞争力的可再生发电品种之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016—2020年复合增速达到20%,多个机构预测2025年可达到330GW,2021-2025年复合增速保持20%。国内在“风光大基地+整县分布式”政策推动下,同样开启加速模式,2021-2025年间,年均光伏和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超过50GW。中国光伏产业作为全球的引领者,多个环节占比已达80%以上,产业链上的各公司未来也将充分受益于这一黄金发展期。   光伏胶膜作为决定组件效率、质量和寿命的核心材料,其技术路线稳定,没有产品替代的风险,国内胶膜企业在经历了进口替代过程之后,已经主导全球胶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在4种主要光伏胶膜类型中,透明EVA和白色EVA胶膜仍将长期占据市场的主流。   全球EVA产能自2021年起开始扩张,其中海外供应基本稳定,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大陆,2021年国内EVA新增80万吨/年,达到179万吨/年,产能增速达到81%。尽管如此,但供应仍然不足,2021年中国EVA进口量仍达111.67万吨,对外依存度仍然有54%。特别是高端光伏级EVA的技术壁垒更高,产能释放周期更长,中短期内供给仍处紧张状态。据我们测算,2025年,全球EVA光伏料需求约为176万吨,2021-2025年均增速16.6%。而国内EVA行业供需平衡测算显示,2022-2024年EVA行业供需差分别为-11/-8/-13万吨/年,处于供需紧平衡的态势,2025年随着第二轮投产高峰的来临,供需差为37万吨/年,或将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价格方面,2022年上半年虽然有新增投产压力,但是在原料价格上行、光伏装机增长的大背景下,EVA均价22934元/吨,同比+19.4%,下半年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预计EVA价格将维持高位区间。   2022年投产小高峰过后,2023-2024年国内新增产能较少,随着全球光伏行业的迅猛扩张,叠加巨大进口替代空间,预计EVA高景气周期将持续至2024年。强烈推荐具备15万吨/年产能,国内光伏级EVA的稳定长期供应商联泓新科,建议关注拥有斯尔邦30万吨/年产能的东方盛虹、拥有浙江石化30万吨/年产能的荣盛石化。   联泓新科:今年3月份EVA管式尾改造之后,产能提升至15万吨/年,上半年光伏料占比达80%,EVA毛利占比达到79.1%。未来公司规划20万吨/年EVA产能,预计2024-2025年投产。另外,原料配套9万吨/年VA产能,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产,届时将满足共35万吨/年EVA产能所需,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除此之外,公司在锂电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特气等多领域布局,新材料平台越做越大,成长性显著。   东方盛虹:聚酯龙头已打造出“原油-芳烃/乙烯-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2021年收购斯尔邦100%股权进军化工新材料领域,斯尔邦是现有EVA产能30万吨/年,规划建设75万吨/年(60万吨光伏级+15万吨热熔级),未来将形成百万吨EVA产能。   荣盛石化:公司得益于“原油—芳烃/乙烯—PX/乙二醇—PTA—聚酯”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布局,已建成全球领先的炼化综合性装置。浙石化二期配套PC、DMC、EVA等高端化工材料,其中,30万吨/年LDPE/EVA联产装置已于2021年12月一次投料成功,已稳定生产光伏料。   风险提示: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EVA行业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行;公司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2页
      2022-08-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医药周观点:WHO 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关注相关防控板块   7 月 23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猴痘疫情快速发展,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风险。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 1%-10%,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2022年 5 月以来,一些非流行国家也报道了猴痘病例,并存在社区传播。截至目前,已有 75 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 1.6 万例猴痘病例,其中 5 例死亡,全部在非洲。世卫组织评估认为,猴痘疫情在全球以及除欧洲外的其他地区是中等风险,在欧洲地区的风险是高风险。猴痘疫情还存在进一步国际传播的明显风险。   建议关注相关防控板块。检测: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猴痘检测试剂上市且获得欧洲 CE 认证,建议关注之江生物、达安基因、凯普生物、热景生物、仁度生物、普门科技、安旭生物等。疫苗:目前海外有 2 款有效疫苗分别是 Jynneos(2019 年获批的新一代猴痘和天花疫苗)和ACAM2000 (二代天花疫苗,能有效地预防猴痘),国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有天花疫苗储备,国内非复制性痘苗正在研发中,建议关注百克生物、万泰生物。药品: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市场回顾: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创新医疗、延安必康、宜华健康、普门科技和祥生医疗。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海特生物、康龙化成、九安医疗、我武生物和广生堂。全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出现分化,医药商业和化学制剂表现最优,分别上涨 1.67%和 1.56%;医疗服务表现最弱,下跌 3.23%。   估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 7 月 22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24.87 倍,相对于沪深 300 溢价率为 102.55%,处于历史低位。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严厉程度超预期;疫情对于药品销售、医疗服务的不利影响;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等。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7-25
    •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医药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落地,医保支付“腾笼换鸟”加速

    • 公司简评报告:药明康德:不惧疫情扰动,Q2业绩超预期

      公司简评报告:药明康德:不惧疫情扰动,Q2业绩超预期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连锁药店经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药店龙头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连锁药店经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药店龙头

      生物制品
        医药周观点:连锁药店经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药店龙头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四类药品”限售逐渐解除,目前大部分地区实名登记可以购买。防控措施要求有所缓解,客流量和交易次数也恢复明显,药店经营边际改善显著。部分城市推动15分钟核酸检测圈,少数城市试点在药店提供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望为线下药店引流。此外,连锁药店的线上业务均快速发展,门店覆盖范围和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疫情限制措施对药店行业短期造成影响,长期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处方外流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未改,持续看好连锁药店龙头。短期由于2021年和2022Q1增速有所减缓,4月多地发生疫情,药店估值触底。5月疫情好转,药店经营边际改善,估值开始逐步修复,目前估值性价比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看好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市场回顾:上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2.35%,周涨跌幅位居第12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4.49%,跑输沪深300指数4.90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4位。   细分行业方面,上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涨多跌少,生物制品涨幅最大,上涨5.31%;医药商业表现最弱,下跌1.80%。今年以来,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表现最优,年初至今分别下跌11.67%和12.50%;医疗器械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17.28%。医疗器械(-17.28%)、生物制品(-15.72%)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来看,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莱茵生物(34.79%)、百克生物(25.75%)、康华生物(22.13%)、*ST恒康(21.53%)和华润双鹤(19.55%)。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ST海医(-44.25%)、吉药控股(-17.81%)、东方生物(-14.14%)、艾力斯-U(-12.93%)和济川药业(-11.21%)。   估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止上周五(7月1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25.76倍,PB(LF)3.50倍。   风险提示: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07-05
    • 新起点,再出发

      新起点,再出发

      首创证券
      68页
      2022-06-29
    • 化工行业中期策略报告:能源大变革下“传统”和“新”两端的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中期策略报告:能源大变革下“传统”和“新”两端的投资机会

      化学原料
        2021及2022Q1回顾:化工品价格、 企业盈利均处高位   世界经济在经受了2020年疫情的剧烈冲击之后, 自2021年开启复苏, 各国货币政策宽松呵护, 叠加能源供应紧张, 特别是国内三季度限产、 限电措施执行, 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创出新高之后维持高位, 化工企业增收又增利, 2022Q1因俄乌地缘政治影响, 原油价格重回120美元/桶之上的历史高位, 成本端支撑强劲, 化工行业景气持续。   未来需求展望:疫后复苏, 国内外共振, 资源/能源价格高位支撑化工景气周期   现阶段海外基本放开疫情管控,经济社会活动趋于正常化, 需求持续复苏, 而国内在经历了3-5月份疫情考验之后,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刺激政策陆续出台,效果将逐步显现, 相信依旧能够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同时, 我们认为新一轮全球资源通胀的根源为产能周期, 不仅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包括磷矿、钾矿、钛矿等矿产资源,均是由过去5-10年间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供给紧张,同时全球流动性充裕、俄乌战争助推的结果,因为新产能的释放需要较长时间, 所以未来2-3年资源品供应短缺及价格高位问题恐难以缓解,将支撑化工行业的景气周期。   传统资源/能源投资策略:海内外价差带来的资源套利   海外能源价格高涨全面抬升化工品成本及售价,油气作为全球定价产品,且国内对外依存度很高,相关炼油化工企业难以获得竞争优势,而国内煤化工企业却可以受益于国内煤炭保供稳价的政策,获得成本优势。推荐标的华鲁恒升、宝丰能源。   另外一种国内外价差显著的产品是磷肥。受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带来需求向好,而俄乌战争加剧供应短缺等影响,海外磷肥价格高涨,国内农资保供稳价, 海内外价差逐步扩大,相关企业有望通过出口获得丰厚利润。推荐标的兴发集团、云天化、湖北宜化。   新能源投资策略:快速增长,空间广阔   当前,全球能源大变革方兴未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一致行动,对我国来说, 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国家陆续出台鼓励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政策,长坡厚雪,推荐标的远兴能源(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双玻渗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将为纯碱行业带来需求增量,叠加年内纯碱供应紧张,看好全年纯碱行业的景气度)、 吉林碳谷(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机叶片大型化趋势演变,碳纤维的渗透率及用量有望维持高增长)。另外, 化工龙头企业积极在新能源领域开拓第二条成长曲线,推荐标的万华化学、卫星石化、龙佰集团。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 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政策不及预期,在建项目投产及盈利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7页
      2022-06-20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出台,利好儿童药、罕见病用药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出台,利好儿童药、罕见病用药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周观点: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出台,利好儿童药、罕见病用药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2 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调入调出以及续约规则。与 2021 版本相比,首次提及儿童药和罕见病药,放宽相应准入条件;明确了医保续约规则,最高降幅相对温和; 新增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有利于国产仿制药快速实现放量。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儿童药和罕见病用药企业。儿童药建议关注济川药业、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健民集团、华特达因、一品红;罕见病建议关注北海康城。   市场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继续上涨,上涨 3.33%,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7。 2022 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 18.26%, 跑输沪深 300 指数5.48 个百分点,排全部 SW 一级行业第 24 位。   细分行业方面,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整体上涨,生物制品涨幅最大上涨 7.30%,仅医疗商业收益为负,小幅下跌 0.69%。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 11.78%; 生物制品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 21.26%。医疗服务(-18.62%) 、化学制剂(-18.67%)、医疗器械(-19.23%)、生物制品(-21.26%)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三诺生物(24.10%)、欧普康视(23.92%)、长春高新(20.14%)、信邦制药(17.03%)和华海药业(15.34%)。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润都股份(-15.87%)、*ST华塑(-7.32%)、新华制药(-7.15%)、华通医药(-6.76%)和药明康德(-6.64%)。   估值: 本周估值呈现上升趋势,截止周五(6 月 17 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 PE(TTM)24.6 倍,PB(LF)3.33 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06-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