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10)

    • 常规业务增长迅速,业绩超预期

      常规业务增长迅速,业绩超预期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2亿元,同比+34.39%;实现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22.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同比+28.36%,业绩增长超预期。   常规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新冠检测持续贡献业绩增量。2021年前三季度,扣除新冠检测后的常规业务收入为52.61亿元,较2020年+33.34%,较2019年+34.21%;其中,2021Q3,扣除新冠检测后的常规业务收入约为19.15亿元,较2020年+14.08%,较2019年+39.09%。公司常规业务增长良好,一方面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医院诊疗量持续恢复;另一方面因为公司注重高质量发展,高端项目及优质客户不断增加。新冠检测业务方面,2021Q3,公司核酸检测量超7000万人份,新冠检测业务贡献收入约12亿元。   规模效应和收入结构优化提升公司盈利水平。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0.89pct至46.63%,其中医学检测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43pct至46.45%。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43%、11.20%、0.09%,同比下降0.46pct、0.39pct、0.18pct。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水平同比提升,主要因为收入规模增长导致固定成本费用的摊薄效应明显以及项目结构、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1-2023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利润21.52/18.08/18.54亿元,EPS分别为4.64/3.90/4.00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3.53/28.02/27.32倍,考虑到:(1)国外可比公司美国控股实验室新冠疫情出现前的2005-2019年的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8.15%、4.45%,PE均值为18.06倍;(2)未来两年,预计公司新冠检测业务贡献的业绩将呈下降趋势,除新冠检测外的常规检测业务将保持20%的增长,常规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给予公司2022年30-35倍PE,对应的目标价为117.00-136.5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和政策变动风险,检验样本控制风险,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执业风险。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页
      2021-10-30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关注中美关系短暂缓和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材料发展机会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关注中美关系短暂缓和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材料发展机会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新 材 料 行 业 指 数 本 周 跑 赢 上 证 综 指 3.85 个 百 分 点 。 本周(2021.10.18-2021.10.22,下同)新材料行业指数上涨 4.53%,跑赢上证综指 3.85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2.38 个百分点;截止至 2021.10.22,近一年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 81.05%,跑赢上证综指 71.76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54.75 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PLA 和 PBA T 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 10. 22 日,PLA 平均报价为 25000 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PBAT 平均报价为 23500 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周半导体材料继续回升,截止至 10 月 22 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 10022.79 点,环比上周五 9665.59 点上涨 3.70%。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 3370.30 点,环比上周五 3314.40 点上涨1.69%。锂电新材料方面,本周磷酸铁锂报价 8.65 万元/ 吨,创历史新高; 2021 年 9 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 9.54G Wh,同比上升 309.30%,环比上升 32.26%,磷酸铁锂电池连续三个月在装车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 PLA 与 PBA T 材料,建议关注具备 PLA 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PBAT 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 PBAT 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 ArF 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 KrF 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 PVDF 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 R142b和 PVDF 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1-10-26
    •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各地能耗限制加强,化工品价格集体上行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各地能耗限制加强,化工品价格集体上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9月上游资源品价格继续上涨,但由于产业链价格传到不顺畅,商品价格和股价在9月下旬出现分化,资源股板块跌幅领先。9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回升,上涨9.40%收78.36美元/桶;WTI期货价格上涨9.66%收75.12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上涨推动石化品价格整体上涨,但整体涨幅小于上游的情况,其中石脑油价格上涨3.04%,聚乙烯价格上涨12.12%,甲苯价格上涨1.24%,丁二烯价格下跌26.26%,纯苯价格基本持平。   9月国际原油市场比较乐观,主要受美国飓风以及欧洲疫情趋稳多个利好因素影响。需求端来看,欧美地区新冠新增感染人数的下滑支撑了市场对于未来原油需求乐观预期,另一方面全球对于冷冬的预期,增加了对于取暖油消费的预期。供给方面,OPEC继续执行原定的增产计划,意味着超额增产预期落空。并且部分国家产量调节失灵,短期出现增产不及预期加大了对油价的支撑。美国方面,9月底产量数据维持在1130万桶/日水平,环比略有增长,同时活跃钻机数量微增7台。短期美国原油产量没有明显增长的潜力,预计下半年原油价格将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水平。   9月份,涤纶长丝市场受政策和需求影响,整体开工率较低,库存水平较高,价格由成本推动上涨。纯碱市场延续强势,价格出现加速上行,下游玻璃利润水平仍然较好,价格预计可以维持高位。短期内,受供给面限制的大类化工品价格加速上涨,传统化工品利润快速增长,但市场对于未来一年需求情况有所担忧,价格的持续性有待验证。建议关注一体化程度高、成本控制好的龙头企业,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落后产能退出缓慢。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1-10-19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装车量连续3月超三元材料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装车量连续3月超三元材料

      化学制品
        新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赢上证综指1.70个百分点。本周(2021.10.11-2021.10.15,下同)新材料行业指数上涨1.82%,跑赢上证综指1.70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84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10.15,近一年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69.91%,跑赢上证综指62.8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49.66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PLA和PBAT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10.15日,PLA平均报价为250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PBAT平均报价为235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周半导体材料止跌回升,截止至10月15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9665.59点,环比上周五9598.94点上涨0.69%。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3314.40点,环比上周五3246.30点上涨2.10%。锂电新材料方面,本周磷酸铁锂报价8.30万元/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9.54GWh,同比上升309.30%,环比上升32.26%,磷酸铁锂电池连续三个月在装车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给予行业至“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PLA与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PLA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PBAT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PBAT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ArF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KrF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PVDF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R142b和PVDF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1-10-19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华特气体光刻气通过客户认证,可降解PBAT材料成本持续上升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华特气体光刻气通过客户认证,可降解PBAT材料成本持续上升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新 材 料 行 业 指 数 本 周 跑 输 上 证 综 指 2.55 个 百 分 点 。 本 周( 2021.10.04-2021.10.08,下同)新材料行业指数下跌 1.88%,跑输上证综指 2.55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 1.84个百分点;截止至 2021.10.08,近一年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 64.78%,跑赢上证综指 55.00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43.45 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 PLA 和 PBAT 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 10.08 日, PLA 平均报价为 25000 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 PBAT 平均报价为 23500 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 半导体材料方面, 截止至 10 月 08 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 9598.94 点,环比上周五 9850.07点下跌 2.55%。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 3246.30点,环比上周五 3261.20 点下跌 0.46%。 锂电新材料方面, 本周磷酸铁锂报价 7.7 万元/吨,创历史新高;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第四次超过三元电池, 2021 年 8 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装车 7.21GWh,同比上升 374.5%,环比上升 24.4%。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 给予行业至“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 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 PLA 与 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 PLA 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 PBAT 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 PBAT 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 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 ArF 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 KrF 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 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 PVDF 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 R142b和 PVDF 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 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1-10-14
    • 化学原料:双碳目标改变长期方向,供需错配引领价格上行

      化学原料:双碳目标改变长期方向,供需错配引领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2015年以来,纯碱行业经历了一波完整的价格周期。2016年低迷的产品价格迫使高成本的产能逐渐退出,供需格局逐渐改善。中央环保部门的巡视叠加下游地产领域进入景气周期,纯碱价格开启了为期2年时间的上涨行情;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纯碱价格再一次探底,价格最低跌至1200元/吨左右。行业的惨淡再次挤出了部分落后产能,而需求端随着经济恢复,地产竣工需求逐渐恢复,并且在光伏玻璃的增量拉动下,纯碱价格重新进入上行通道。我们认为本轮纯碱的价格周期在持续时间以及价格高度上有望超过上一轮周期。   看多纯碱价格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1、需求端来看,本轮周期需求有光伏玻璃带来的边际增量拉动,光伏玻璃需求高增长持续性较强,抬升了纯碱长期需求增速的中枢;2、磷酸铁锂有望成为未来动力电池主要正极材料,拉动对纯碱的需求增长;3、地产经济虽然遭遇压力,但是房屋施工面积增长保持韧性,短期快速下滑的风险不大;3、供给端来看,环保门槛的提升限制了近年行业的资本开支,在行业供需错配的情况下供给弹性有限,并且双碳目标成为未来长期行业产能增长的限制。   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在2023年以前供给端鲜有产能释放,而需求端地产领域韧性较强,新能源领域提供重要的边际增量,我们认为行业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2年底。短期来看,年底前连云港产能的退出可能加剧短期供需的紧张,并且下游对纯碱价格接受空间较大,短期价格仍有上行空间。我们看好纯碱行业景气的持续,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看好行业龙头竞争地位的提升,推荐关注行业绝对龙头山东海化(000822.SZ)、优质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000683.SZ)。   风险提示:房地产韧性不及预期,导致平板玻璃需求超预期下滑;行业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供需关系提前缓和;新能源领域需求不及预期,纯碱边际新增需求不及预期。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1-10-13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价格创新高,PBAT成本上升推高价格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价格创新高,PBAT成本上升推高价格

      化工行业
        Wind新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赢上证综指1.21个百分点。本周(2021.9.13-2021.9.17,下同)Wind新材料行业指数下跌0.96%,跑赢上证综指1.21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0.84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9.17,近一年Wind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56.75%,跑赢上证综指31.8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46.25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PLA和PBAT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9月17日,PLA平均报价为250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PBAT平均报价为23000元/吨,价格较上周五22500元/吨上涨2.22%。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周半导体材料继续下跌,截止至9月17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9962.26点,环比上周五10546.16点下跌5.54%。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3421.16点,环比上周五3416.66点上涨0.13%。锂电新材料方面,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连续四个月超过三元电池,2021年8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装车7.21GWh,同比上升374.5%,环比上升24.4%;PVDF价格上涨至33万元/吨,再次创历史新高。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给与行业至“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PLA与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PLA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PBAT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PBAT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ArF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KrF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PVDF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R142b和PVDF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1-09-23
    •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石化品价格继续承压,产能受限领域景气依旧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石化品价格继续承压,产能受限领域景气依旧

      化工行业
        8月在上游资源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分化。上证综指上涨4.31%,深成指下跌1.00%,创业板指下跌6.57%。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回升,下跌3.24%收71.57美元/桶;WTI期货价格下跌3.75%收68.59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下跌带动了石化品价格回调,但整体呈现下游跌幅小于上游的情况,其中石脑油价格下跌4.97%,乙烯价格下跌4.57%,甲苯价格下跌1.31%,丁二烯价格上涨5.84%,纯苯价格下跌1.52%。   8月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加大,需求端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导致市场对于需求恢复的预期转差,带来油价的大幅下挫。随后OPEC+组织声称为维护国际油价将考虑暂停减产的恢复,油价触底回升。供给方面,OPEC+部长级联合减产监督委员会(JMMC)坚持增加石油供应的原计划,即今年8月至12月每月增产40万桶/日。美国方面,页岩油的产量在缓慢的恢复,整体产量维持在1150万桶/日的水平,对市场冲击有限。预计下半年原油价格将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   8月份,原油市场震荡下行,但OPEC挺价意愿强烈,库存水平回落,价格有一定支撑。国内石化品受终端出口需求较好,跌幅较小,价差水平回升。8月涤纶长丝市场整体疲软,整体市场价格环比下跌,由于库存压力在,企业利润收窄。纯碱市场景气上行,需求逐步增长,而供给受限,供需缺口仍将持续。短期内,受宏观经济需求恢复放缓,石化品价格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但受益于“双碳”政策以及新能源需求拉动的领域,景气度仍将上行。建议关注一体化程度高、成本控制好的龙头企业,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落后产能退出缓慢。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1页
      2021-09-14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工信部支持可降解发展,PVDF价格再创新高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工信部支持可降解发展,PVDF价格再创新高

      化工行业
        Wind 新 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赢上证综指 5.69 个百分点。 本周( 2021.8.23-2021.8.27,下同) Wind 新材料行业指数上涨 5.90%,跑赢上证综指 5.69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6.67 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8.27,近一年 Wind 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 58.07%,跑赢上证综指 52.93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36.95 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 PLA 和 PBAT 价格维持稳定。 截止至 8.27 日, PLA 平均报价为 29750 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 PBAT 平均报价为 22500 元/吨, 价格与上周五持平。 半导体材料方面, 本周半导体材料继续上涨,截止至 8 月 27 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 10922.50 点,环比上周五 10506.31 点上涨 3.96%。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 3436.45 点,环比上周五 3256.50 点上涨 5.53%锂电新材料方面,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首次超过三元电池, 2021 年 7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装车 5.8GWh,同比上升 235.5%,环比上升 13.4%;PVDF 价格上涨至 29.5 万元/吨, 创历史新高。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 给与行业至“领先大市”评级; 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 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 PLA 与 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 PLA 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 PBAT 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 PBAT 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 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 ArF 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 KrF 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 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 PVDF 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 R142b和 PVDF 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 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页
      2021-09-02
    •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5亿元,同比增长16.05%;实现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8.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0亿元,同比增长1.65%。   新冠疫情影响+费用增加,拖累2021Q2业绩表现。单看2021Q2,公司实现营收39.96亿元,同比增长11.67%,环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下降2.98%,环比下降10.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下降18.90%,环比下降25.78%。公司2021Q2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为:(1)2021年5-7月,广东地区出现新冠疫情,部分门店经营受影响;(2)受可转债发行手续费摊销、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以及租赁准则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3.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零售实现营收73.93亿元(+12.18%),批发实现营收4.21亿元(+101.11%)。分产品看,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分别实现营收54.25、11.55、12.34亿元,同比变动+27.92%、+25.97%、-24.85%,非药品收入同比大幅减少主要因为新冠疫情防疫物资销售减少。分地区看,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分别实现营收62.95、8.09、4.08、3.02亿元,同比变动+9.59%、+59.93%、+17.45%、+49.37%,华南地区营收增速放缓主要是新冠疫情影响。后续伴随着新冠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公司业绩有望重回稳定增长轨道。   门店扩张速度加快,2021H1净增门店958家。报告期内,公司净增门店958家(+110.09%),其中新开门店589家(+34.17%),收购门店189家(+9250%),加盟店237家(+355.77%),关闭门店57家(+54.05%)。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门店6978家,较年初增长15.91%。分区域看,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分别新增745、93、106、71家,新增门店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   新冠疫情影响+新开门店增多,直营门店坪效同比下降。公司直营门店整体月均坪效为2365元/平方米,同比减少302元/平方米。其中,华南、华中、华东、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月均坪效分别为2512、2000、1658、2093元/平方米,同比变动-371、-124、-90、+298元/平方米。报告期内,公司直营门店坪效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为:(1)受新冠疫情影响,疫情地区门店经营活动受限,非疫情地区门店疫情防护物资销售同比减少;(2)新开门店增多,其坪效相对较低。   毛利率略有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受产品结构优化影响,公司毛利率为39.10%(+1.03pct),其中中西成药、中参药材、非药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3.45%、40.05%、51.16%,同比变动+1.97pct、1.46pct、1.67pct;期间费用率为29.36%(+3.1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69%、4.77%、0.90%,同比变动+1.56pct、+0.68pct、+0.92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新开门店增多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股权激励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主要因为可转债利息费用及租赁准则费用类别调整增加。综合影响下,公司净利率为8.15%(-0.58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是零售药店的长期增长逻辑,公司作为国内零售药店龙头,异地扩张、品牌、管理、规模优势明显,有望在前述趋势中充分受益。2021-2023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34/16.55/19.97亿元,同比增长29.95%、24.05%、20.69%,EPS分别为1.69/2.09/2.53元,对应的PE分别为26.43/21.30/17.65倍,结合公司业绩增长情况、可比公司估值以及历史估值情况,给予公司2021年40-45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67.60-76.05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药品价格下降风险;医药电商冲击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1-09-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