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报告:理性看待集采,关注疫情后的医疗需求复苏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报告:理性看待集采,关注疫情后的医疗需求复苏

研报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报告:理性看待集采,关注疫情后的医疗需求复苏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2 年 5 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 3.62%,在申万28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 28 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 2.31%,在6 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5 位。截止 2022 年 6 月 1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 均值为 17.28 倍, 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6.44%,相较于沪深 300、全部 A 股溢价 58.07%、28.01%。   全球新冠新增病例不断下降,仍需密切关注奥密克戎新亚型。截至 6月 1 日,海外新冠新增病例持续下降,其中欧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地区的新发病例数持续降低,但美洲(+9%)和西地中海地区(+1%)新增病例环比均有上升;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整体向好。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已进入尾声,北京疫情已现拐点;奥密克戎新亚型 BA.4、 BA.5和 BA.2.12.1 在全球的流行率均有所上升,引发南非、美国等地新发病例数持续攀升。新毒株可能拥有更高的传播性、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逃脱此前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种新冠疫苗所提供的免疫保护,仍需密切关注。   器械集采持续扩面,应理性看待其影响。未来器械带量采购将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但器械集采呈现降价幅度缓和的趋势,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我们认为部分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厂家,可通过集采快速进入主流医院,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关注既往被疫情压制的医疗需求复苏。上海等多地复工复产,国内物流运力阻碍解除,部分医疗设备、器械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恢复,同时,封控期间由于供应及就诊的限制,医疗终端需求减少,疫情解除后就诊限制解除,产品进院恢复,我们认为院内手术量(如疫情造成后延的择期手术)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部分(近视防控、脱敏治疗等)销售也将持续回温。   投资建议:集采持续背景下,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对应的产品竞争格局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国内疫情趋稳,各地复工复产后医疗器械供应有所恢复,在疫情限制解除后,院内外诊疗量均有望回升。院内需求方面,我们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南微医学、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等;产业链上游方面,我们看好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和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试剂研发企业诺唯赞,关注国产化蛋白生产企业义翘神州、百普赛斯等。   风险提示: 防疫政策变化,集采政策变化,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02

  • 发布机构: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6-17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2 年 5 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 3.62%,在申万28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 28 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 2.31%,在6 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5 位。截止 2022 年 6 月 1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 均值为 17.28 倍, 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6.44%,相较于沪深 300、全部 A 股溢价 58.07%、28.01%。

  全球新冠新增病例不断下降,仍需密切关注奥密克戎新亚型。截至 6月 1 日,海外新冠新增病例持续下降,其中欧洲、地中海、东南亚等地区的新发病例数持续降低,但美洲(+9%)和西地中海地区(+1%)新增病例环比均有上升;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整体向好。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已进入尾声,北京疫情已现拐点;奥密克戎新亚型 BA.4、 BA.5和 BA.2.12.1 在全球的流行率均有所上升,引发南非、美国等地新发病例数持续攀升。新毒株可能拥有更高的传播性、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逃脱此前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种新冠疫苗所提供的免疫保护,仍需密切关注。

  器械集采持续扩面,应理性看待其影响。未来器械带量采购将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但器械集采呈现降价幅度缓和的趋势,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我们认为部分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厂家,可通过集采快速进入主流医院,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关注既往被疫情压制的医疗需求复苏。上海等多地复工复产,国内物流运力阻碍解除,部分医疗设备、器械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恢复,同时,封控期间由于供应及就诊的限制,医疗终端需求减少,疫情解除后就诊限制解除,产品进院恢复,我们认为院内手术量(如疫情造成后延的择期手术)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部分(近视防控、脱敏治疗等)销售也将持续回温。

  投资建议:集采持续背景下,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对应的产品竞争格局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国内疫情趋稳,各地复工复产后医疗器械供应有所恢复,在疫情限制解除后,院内外诊疗量均有望回升。院内需求方面,我们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南微医学、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等;产业链上游方面,我们看好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和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试剂研发企业诺唯赞,关注国产化蛋白生产企业义翘神州、百普赛斯等。

  风险提示: 防疫政策变化,集采政策变化,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集采常态化与创新价值凸显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在医疗器械集采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格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各地复工复产,医疗器械的供应和诊疗量有望恢复,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疫情后医疗需求复苏与投资机会

报告还强调,疫情期间被压制的医疗需求将在疫情缓解后得到释放,院内择期手术和院外消费医疗需求均有望回升。在此背景下,报告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企业,以及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创新型企业。

主要内容

1. 行情回顾

  • 市场表现回顾
    • 2022年5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3.62%,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
    • 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2.31%,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5位。
  • 个股涨跌幅情况
    • 医疗器械行业跌幅靠前的个股包括中红医疗、艾德生物、福瑞股份、九安医疗、正海生物等。
    • 涨幅排名靠前的个股有三诺生物、ST和佳、欧普康视、惠泰医疗、之江生物等。
  • 估值情况
    • 截止2022年6月1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7.28倍,低于申万医药生物板块的23.49倍。
    • 医疗器械板块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26.44%,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58.07%、28.01%。

2. 新冠数据跟踪更新

  • 全球疫情趋势
    • 全球新冠新增病例自3月起不断下降,但美洲和西地中海地区新增病例环比有所上升。
    • 奥密克戎新亚型BA.4、BA.5和BA.2.12.1在全球的流行率均有所上升,可能具有更高的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 国内疫情趋势
    • 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整体向好,重点省份疫情趋于稳定。
    • 上海市疫情已初步控制,吉林省疫情已得到控制,北京市新冠疫情已见拐点。

3. 板块观点:理性看待集采,关注疫情后的医疗需求复苏

  • 器械集采影响分析
    • 器械带量采购将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但器械集采呈现降价幅度缓和的趋势,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
    • 创新能力强、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厂家,可通过集采快速进入主流医院,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
  • 疫情后医疗需求复苏
    •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上海等地复工复产,国内物流运力阻碍解除,医疗设备、器械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恢复。
    • 疫情解除后就诊限制解除,产品进院恢复,院内手术量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销售也将持续回温。
  • 投资建议
    • 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南微医学、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
    • 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等。
    • 看好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和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试剂研发企业诺唯赞,关注国产化蛋白生产企业义翘神州、百普赛斯等。

4. 行业及公司资讯

  • 西安巨子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 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梯度降价机制(试行)的通知》
  • Illumina 专利侵权被判赔付华大22亿元
  • 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用耗材治理改革的实施意见》
  •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山东开展 4类耗材带量联动
  • 辽宁省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2022 年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实施方案》
  • 安旭生物 3款检测试剂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 国家卫健委:全国将建永久性方舱医院
  • 河北:开展全品种医用耗材产品挂网工作
  • 黑龙江:执行国采关节中选品种结果
  • 国家医保局等引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
  • 澳华内镜:发布新品智能多光谱内镜系统
  • 四川:开展口腔牙冠产品信息采集
  • 达安基因“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获 CE证书
  • 青海:开展心脏起搏器带量联动采购
  • 安图生物:子公司获得“全自动生殖道分泌物分析仪”医疗器械注册证
  • 恒伦医疗挂牌新三板:聚焦口腔医疗
  • 微创机器人拟科创板二次上市

总结

把握集采机遇,关注创新企业

本报告对2022年5月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表现、新冠疫情数据以及行业政策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报告强调,在集采常态化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应注重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疫情后需求复苏,关注细分领域龙头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医疗需求有望复苏,建议关注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企业,以及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创新型企业。同时,关注产业链上游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和国产替代的企业。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