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57)

    • 医药行业周报(4.22-4.26):看好医药反弹

      医药行业周报(4.22-4.26):看好医药反弹

    • 输液业务表现亮眼,创新转型加速兑现

      输液业务表现亮眼,创新转型加速兑现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5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44%;扣非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43.8%。2024Q1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6%;扣非归母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25.7%,业绩符合预期。   科伦博泰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商业化值得期待。2023年科伦博泰实现营收15.4亿元(+91.6%),来自默沙东的许可及合作协议收入15.3亿元;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减亏6.8%;默沙东启动三项关键性全球III期临床试验触发总金额为7500万美元的相关临床里程碑付款。公司主要推进10余项创新项目临床研究,涉及恶性肿瘤、自身免疫与炎症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SKB264首发适应症局部晚期/转移性TNBC的NDA申请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有望年内获批;SKB264用于1LTNBC于24年3月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并已启动1L晚期TNBCIII期关键临床;用于局部晚期/转移性HR+/HER2-BC于23年6月获突破性疗法认定,2L+疗法III期注册临床已启动;局部晚期/转移性EGFR突变NSCLC的III期(2L)与II期注册研究(3L)已获批开展并于2023H2启动入组;联用A167(加/不加铂类)用于野生型NSCLC的II期研究于22年3月获批IND,已获得阶段性疗效数据。海外部分,默沙东已开展SKB264的7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覆盖乳腺癌、肺癌、胃癌、子宫内膜癌等适应症。   大输液表现超预期,密闭式输液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输液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01.1亿元(+7%),销量43.8亿瓶/袋(+10.6%),密闭式输液占比提升4.25个百分点,在基础输液带量价格联动(含集采)的五个省区实现销售费率下降、销售净收入提升的有效增长。重点品种方面,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第五轮国家集采中选,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8%);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销量同比增长175.1%。肠外营养板块2023年销售2000余万袋,其中三腔袋销售613万袋,在销品种10余个,新上市并启动包括多臻/多芮工业化三腔袋、多益新点肠外营养双室袋等。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原料药板块有望持续增长。2023年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48.4亿元(+23.8%)。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回复,川宁生物硫氰酸红霉素实现收入15.5亿元(+17.3%);头孢类中间体实现收入9.6亿元(+15%);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收入19.4亿元(+40.9%)。24Q1抗生素中间体和原料药实现收入15.3亿元(+20%),川宁生物归母净利润3.5亿元(+101%),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79元、2.06元、2.37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6.5%、15.4%、14.7%,给予公司2024年22XPE,对应目标价39.38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项目失败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4-29
    • 代理产品结构变化,期待带状疱疹疫苗放量

      代理产品结构变化,期待带状疱疹疫苗放量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529.2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归母净利润80.7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28.4%。   新冠疫苗销售退回影响业绩,产品结构变化影响盈利能力。分季度看,公司2023Q1/Q2/Q3/Q4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1.7/132.7/148.3/136.5亿元(+26.4%/+39.5%/+56.6%/+30.7%),实现归母净利润20.3/22.3/22.7/15.4亿元(+5.7%/+23.3%/+20.9%/-20.3%)。单四季度利润下滑主要系新冠疫苗退货影响。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26.9%(-6.71pp),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九价HPV疫苗销售占比提升所致,净利率为15.3%(-4.45pp),销售费用率为5.2%(-0.6pp),管理费用率为0.74%(-0.24pp),研发费用率为1.83%(-0.4pp)。2024Q1公司毛利率为26.1%(-4.25pp),净利率为12.8%(-5.4pp),销售费用率为4.3%(+0.3pp),管理费用率为0.97%(+0.26pp),研发费用率为2.05%(+0.13pp)。   代理产品结构变化,九价HPV疫苗占比提升。2023年公司自主产品收入10.3亿元(-68.7%);代理产品收入518.9亿元(+48.4%);其中按批签发口径看,代理品种中,四价HPV疫苗实现批签发1034.3万支(-26.3%),九价HPV疫苗3655.1万支(+136.2%),五价轮状疫苗717.4万支(-18.7%),23价肺炎疫苗162.8万支(+59.4%),灭活甲肝疫苗31.1万支(-49%);自主产品中,ACYW135疫苗批签发801.1万支(+90%),AC结合疫苗131.4万支(-80.8%),Hib疫苗277.8万支(+75.5%),AC多糖疫苗44.9万支(-58.2%)。   新增代理GSK带状疱疹疫苗,有望带来新增量。2023年10月8日,公司与GSK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将由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代理GSK带状疱疹疫苗。协议期限为2023年10月8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24-26年度预计的最低采购金额分别为34.4/68.8(+100%)/103.2(+50%)亿元,合计206.4亿元。此外,协议还约定GSK将优先在合作区域内任何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国内仅有GSK与百克生物两家产品上市,渗透率仍然较低,我们预计明年起带状疱疹疫苗有望给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3.78元、4.44元、4.6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29
    • 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医药反弹

      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医药反弹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4%,跑赢沪深300指数3.2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6。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2%,跑输沪深300指数16.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6%(7.43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7.5%(4.57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8.5%(11.46pp)。   4月23日国家胰岛素接续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1)从价格看,国产企业普遍A组中标,基础胰岛素报价处于63-66元/支之间,其他胰岛素多在23-26元/支区间。国产企业报价符合预期。进口企业中,诺和诺德、礼来等以B、C类中标,其中诺和诺德的门冬系列均为B组中标,礼来的赖脯系列均为C组中标。重点公司方面,甘李药业全线产品提价,按照集采报量比例测算,甘李产品平均涨价幅度为25%,涨价中标利好甘李利润率提升。通化东宝产品价格有小幅下降。2)从量的分配维度看,诺和门冬系列、德谷和地特胰岛素、礼来赖脯系列分别按照B/C类中标,其中预混、餐时、基础分别将会调出约1000、600、600万支胰岛素分配给相应A类中标企业。预混、餐时、基础各自A类中标企业数量分别为5、5、7家。根据集采规则,医疗机构将与A类企业就调出量自主签约,预计通化东宝、甘李药业均将受益。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三诺生物(300298)、恩华药业(002262)、长春高新(000661)、华润三九(00099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上海莱士(002252)、太极集团(600129)、新产业(300832)、科伦药业(002422)、云南白药(000538)、华东医药(000693)。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春立医疗(688236)、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普门科技(688389)。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康诺亚-B(2162)、信达生物(1801)、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4-04-29
    • 持续聚焦主业,品牌运营稳健增长

      持续聚焦主业,品牌运营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75.6亿元(+0.7%);实现归母净利润6.6亿元(+29.6%);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25.1%)。2024Q1公司实现收入16.6亿元(-1.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35.6%);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30.7%)。   2023年业绩稳健增长。分业务看:1)品牌运营业务:公司的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实现收入44亿元(+18.9%),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为43.2%,毛利额实现19亿元,毛利额占比达83.8%,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2)批发配送业务:实现收入27.7亿元(-19.2%),主要原因为公司聚焦核心品牌运营业务,压缩了批发配送业务规模,于2022年8月出售了子公司北京万维。3)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0.09%)。   2023年品牌运营板块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营业收入18.97亿元,同比增长16.53%,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5.91%。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牌,2023年公司继续将迪巧聚焦“进口钙”品类,不断强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数字化营销能力。在品规方面,迪巧持续推出小黄条液体钙新品规,包括钙锌小黄条、钙DK保健品、维生素D小黄条等多个品规,满足各类消费者补钙的不同需求。2023年海露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增长49.88%;安立泽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纽特舒玛实现营业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44.36%。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1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公司的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品牌运营业务实现毛利额4.06亿元,毛利额占比达82.14%,构成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批发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2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0.71%,主要原因为公司通过对迪巧、纽特舒玛产品终端关键战役(“百千万”、“8+30连锁突破”、“私域消费者服务”、“玩转营养”)等线上线下市场活动的深入开展,体现出全终端的规模效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5亿元、11亿元、13.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9.9%/29.2%/23.5%,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产品集中度高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29
    • 健帆生物(300529):渠道库存改善,业绩恢复增长

      健帆生物(300529):渠道库存改善,业绩恢复增长

    • 业绩符合预期,笔记本超声高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笔记本超声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收入4.8亿元(+27%),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38.4%),实现扣非归母1.37亿元(+39.4%)。同时,公司发布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1.4亿元(-14.9%),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13.3%),实现扣非归母0.45亿元(-13.2%)。公司23年收入符合预期,24Q1同比有所下滑,但是环比显著提高。主要系23Q4有部分订单在24Q1确认,此外因为22Q4亦有订单推迟确认,导致23Q1形成高基数。24Q1另有汇兑收益低于预期。   23年业绩符合预期,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23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市场增速较快。主要系海外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较高,形成了较多的外币资产,带来一部分汇兑损失,而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进而对净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3年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主要系:1)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费用率控制较好。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1.65/1.31/1.05/0.8亿元(+64.6%/+2.6%/-16.2%/207.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59/0.29/0.05亿元(+111.3%/+16.8%/-40.9%/+125.6%)。从盈利能力看,23年毛利率为58.8%(-0.5pp),主要系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但四季度有汇兑负收益拉低全年毛利率。销售费用率10.9%(-2.3pp),管理费用率7.2%(-1.5pp)研发费用率15.9%(-4.5pp),财务费用率-4.9%(+2.5pp)。   海外市场全面打造“Sono Family”,笔记本超声高速增长。公司前瞻布局多系列超声产品,包含全新推车彩超SonoMax、便携笔记本彩超SonoAir、掌上超声SonoEye、自建云平台SonoAI,其中便携小型化、智能化是公司的差异化优势。1)AI全方面赋能:人工智能云平台SonoAI已广泛搭载高端推车和便携产品线。2)SonoEye补基层短板:SonoEye掌超已推出5个系列,凭借便携、小型化的特点助力基层医疗市场下沉。3)SonoAir、SonoMax提高端水平:轻薄笔记本彩超SonoAir是便携产品线的重磅新品,自22年底从德国推向市场,现已获批FDA上市欧洲、拉美、北美、中东等地区。SonoMax23年首次在全球亮相,性价比相较Xbit更具优势。未来公司将围绕以“SonoMax、SonoAir和Xbit系列发力高端市场,SonoEye掌超赋能基层高质量诊疗”为工作重心,提高公司超声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   新产品助力业绩增长,产品拓宽应用领域。1)国内公司5月与飞利浦签订合作备忘录,目前关于新产品合作顺利,助力未来业绩增长;2)此外,公司积极拓展超声在医美、兽用和航空医疗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南美、欧洲是公司布局医美领域最大的市场,未来SonoAir有望逐步替代掌超进入医美市场,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回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之一,以便携超为差异化特色。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6、3.4亿元,考虑到公司在技术、产品、渠道、品牌和服务五方面的竞争优势,未来成长性突出,给予2024年2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1.3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升级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4-28
    • 限位可扩外科瓣放量在即,高研发助力产品梯队布局

      限位可扩外科瓣放量在即,高研发助力产品梯队布局

      个股研报
        佰仁医疗(6881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收入3.7亿元(+2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21.1%)。剔除股份支付费用2920万元后,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此外,2024Q1实现收入7627万元,(+17.5%),实现归母净利润832万元(-28.9%)。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Q1略有承压,单季度终端手术量增速有所下滑以及研发费用显著增加,高研发助力后续产品布局完善。   23年业绩增长快速,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分季度看,20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7/1/0.9/1.1亿元(-1.7%/+37.1%+12.5%/+52.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0.3/0.3/0.4亿元(-14%/+37.3%/+15.8%/+27.2%)。23Q1及Q3的就医环境和政策变动影响了短期内的市场需求,放大了季节性因素波动,总体上降低了手术量的同比增速。细化来看,疫情防控导致23Q1手术量降低。此外,23Q3是传统手术的淡季,叠加医疗政策影响,市场出现手术量短期增长放缓的情形。23Q4市场环境出现改善,手术量逐步恢复,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从盈利水平看,23年毛利率为89.8%(+0.5pp),维持较高水平。销售费用率27.2%(-6.7pp),管理费用率8.4%(+0.4pp),研发费用率26.7%(+8pp)。研发费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研发管线布局丰富,预计多款重磅产品会在24-25年上市,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的贡献。   23年各业务线均实现较高增长。分业务看,2023年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1)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板块同比增长21.1%,其中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收入同比增长27.7%;2)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同比增长26.5%;3)外科软组织修复板块分别同比增长29.74%,保持了相对均衡的收入结构。   持续加大研发,完善产品布局。2023年研发费用近亿元(+79.2%),研发费用率达26.7%,公司持续加大研发项目投入。23年获批产品:1)限位可扩张外科瓣8月重磅获批,产品适用范围覆盖了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3个瓣位,是首个国产可扩张外科生物瓣,也是全球首个上市的覆盖二尖瓣和三尖瓣治疗的可扩张外科生物瓣,填补了市场空白;2)新二尖瓣成形环获批,既是原有产品的升级,也为接续治疗奠定基础;3)球扩式介入主动脉瓣、介入瓣中瓣均已按创新通道提交注册并进入正式审核,公司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产品布局日趋完善;4)血管生物补片获批,继心外科生物补片、胸外科生物补片、硬脑脊膜生物补片和生物疝补片之后的又一生物补片产品;5)眼科生物补片产品已提交创新通道申请;6)介入肺动脉瓣已完成临床试验入组;7)分体式介入瓣进展顺利,分体式介入主动脉瓣动物试验效果达到预期;8)延伸开发注射胶原蛋白产品,三款产品先后进入正式临床试验;9)ePTFE材料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公司拓展在材料领域的布局,完成了对天穹创新的收购,为分体介入瓣的研发提供关键助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5、2、2.6亿元。作为以动物源性植(介)入材料为平台的创新龙头,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28
    • 百洋医药(301015):持续聚焦主业,品牌运营稳健增长

      百洋医药(301015):持续聚焦主业,品牌运营稳健增长

    • 卫宁健康(300253):盈利修复明显,“1+X”加速落地

      卫宁健康(300253):盈利修复明显,“1+X”加速落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