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194)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迎来政策利好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迎来政策利好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11%,跑赢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0。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1%,跑输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4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6.03%(+1.0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1.26%(+1.17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09.17%(与上周持平)。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中药III,上涨1.5%。   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利好。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该方案有望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药行业活力,促进创新药行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太极集团(60012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迈瑞医疗(300760)、华润三九(000999)、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   科创板组合:普门科技(688389)、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7-07
    • 全面布局三维系列产品,大力进军房颤市场

      全面布局三维系列产品,大力进军房颤市场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扩容。2022年电生理三维手术量上升至24.8万台,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8.4%。预计2024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25.5亿元,行业持续扩容中;2)国产化率仅为10%,国产逐步进军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房颤治疗领域。公司在房颤领域较其他国产厂商率先突破;3)带量采购陆续落地,助力国产替代进程。   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扩容。电生理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容与患者人群基数以及手术量(手术渗透率)较为相关。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显示,中国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到2020年21.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2.4%。目前常见的国内三维电手术渗透率约为1%,后续提升空间较大。受人口老龄加剧、心律失常患者人数增加以及消融手术普及和消融手术耗材产品升级等因素驱动,2022年电生理三维手术量上升至24.8万台(其中43%房颤,34%室上速,16%室早和室速,7%房速和房扑)。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也随着手术量的提升水涨船高,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8.4%。预计2024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25.5亿元,行业持续扩容中。   国产化率仅为10%,国产逐步进军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房颤治疗领域。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由于外资厂商技术先进且产品上市时间较早,占据国内电生理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20年强生、雅培、美敦力占据中国近88%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家中惠泰医疗、心诺普医疗、微电生理等企业市占率共计约为10%。在三维手术占比超过40%的房颤三维手术治疗领域,长期由进口品牌垄断。公司在房颤领域较其他国产厂商率先突破,2022年获证了压力感知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以及高密度标测导管,正式进军房颤治疗领域。此外,公司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于2023年8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填补国产空白。在脉冲PFA消融技术方面,公司通过投资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完善PFA领域研发布局,推进“射频+冷冻+脉冲”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形成平台型产品竞争力优势。   带量采购陆续落地,射频消融业务量增明显。2023年4月4日,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后续全国共有27个省份相继开始落地执行,平均价格降幅49%。随后北京及天津陆续展开集采,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虽然公司出厂价有所下调,但是量增明显,带动23Q3-24Q1收入同比+34%、+36%、+71%。同时随着公司新品量的增加以及降本增效管理,预计毛利率后续将会有所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51%。公司业绩目前刚过利润平衡点,市盈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使用PS来进行相对估值。由于国内电生理标的的稀缺性以及考虑到公司TrueForce、IceMagic等重磅产品进入放量期,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S,对应目标价24.4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出海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7-05
    • 乳腺癌:两大百亿单品领衔,细分市场异彩纷呈

      乳腺癌:两大百亿单品领衔,细分市场异彩纷呈

      化学制药
        乳腺癌全球第一大瘤种行业高度关注,头部药企抓主流大靶点,细分市场机遇丰富。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系当年全球新发病例最多的瘤种。2021年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345亿美元。我们认为新一代HER-2ADC、CDK4/6抑制剂具备百亿大单品潜质。此外创新靶点ADC及其联合治疗、下一代内分泌疗法、AKT抑制剂等多个细分市场存在丰富机遇。   从临床指南看乳腺癌药物   1)HER-2阳性乳腺癌:从曲妥珠单抗到HER-2ADC。曲妥珠单抗全面覆盖晚期一线至早期新辅助治疗,二十余年临床数据傍身,临床地位稳固。以德曲妥珠单抗(DS-8201a)为代表的HER-2ADC已在晚期二线建立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百亿级别大单品。HER-2双抗已在二期临床中展现出挑战一线治疗的初步潜力,未来三期临床结果值得期待。   2)HR+/HER-2-乳腺癌:前线CDK4/6i问鼎,后线HER-2ADC跨界而来。CDK4/6抑制剂是目前全球乳腺癌药物第一大品种,其与激素疗法机制互补,一线联用中位生存期超过5年。全球药企正积极布局下一代激素疗法和下一代CDK疗法,ER PROTAC潜力已现。2022年德曲妥珠单抗获批用于HR+/HER-2low乳腺癌适应症,成功覆盖HR阳性乳腺癌三线后市场。   3)三阴性乳腺癌:现有疗法不尽人意,IO+ADC曙光已现。三阴性乳腺癌恶性化程度高、预后较差。PD-(L)1单抗和PARPi作为一线疗法的效果有限,ADC药物作为化疗药物的迭代升级品种,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其中Trop2ADC已率先破局。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未来成为大单品确定性较高的HER-2ADC、CDK4/6抑制剂类药物,以及在乳腺癌领域具备突破性潜力的ADC;关注下一代激素疗法和CDK抑制剂的迭代研发进展。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科伦博泰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4-07-05
    • 2024年6月第五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2024年6月第五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6月第5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13个股上涨,46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永泰生物-B(+23%)、复宏汉霖-B(+21.28%)、和铂医药-B(+9.52%)。跌幅前三为艾迪药业(-20.78%)、圣诺医药-B(-20.45%)、前沿生物-U(-15.78%)。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89%,跑输沪深300指数2.92pp,生物医药下跌3.2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7.46%,跑输沪深300指数8.0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4.6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86%,跑赢恒生指数3.58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3.1%。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0.62%,跑输恒生指数13.09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1.82%。   本周XBI指数上涨0.59%,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0.76%。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国内13款新药获批上市,10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6款新药获批上市,7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美国6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6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6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6月25日,强生宣布,其靶向BCMA/CD3的双抗特立妥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泰立珂)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三线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特立妥单抗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此前已于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2起。2seventy bio宣布向诺和诺德出售血友病A候选药物和MegaTAL体内基因编辑技术;美泰制药与Humira的生物仿制药YUSIMRY达成独家商业许可协议,加强生物制剂组合。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7-02
    • 医药行业:登台2024年ADA大会,中国减重降糖药物引人注目

      医药行业:登台2024年ADA大会,中国减重降糖药物引人注目

      化学制药
        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大会于美国时间6月21日-24日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多家国内药企的创新减重/降糖药物在本次ADA大会上披露重要临床数据,上述药物靶点集中于GLP-1激动剂及其与胰岛素的复方制剂。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是一款GLP-1/GCCR双靶点激动剂,其三期临床研究GLORY-1及9mg剂量减重二期临床研究于本次ADA大会披露临床数据。在三期临床研究中,玛仕度肽(4mg、6mg)及安慰剂组人群的32周体重下降比例分别为-10.72%vs-13.14%vs-0.24%;在二期临床研究中,玛仕度肽(9mg)组体重相对于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为-13.3%,而安慰剂组为2.1%。   恒瑞医药的HRS9531是一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一项2其临床研究中,249例BMI为28-40kg/m2的肥胖成年患者,治疗24周后,1.0mg、3.0mg、4.5mg和6.0mg组患者的体重分别降低了5.4%、13.4%、14.0%和16.8%,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0.1%。   GZR18是一款GLP-1激动剂,在一项2a期剂量爬坡研究中,36名肥胖参与者以3:1的比例随机接受最高30mg的GZR18或安慰剂,35周后GZR18组平均体重减轻在QW组为18.6%,在Q2W组为13.5%,没有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其减重效果超过司美格鲁肽(2.4mg)和替尔泊肽(15mg)的24周效果(分别为-8%和-12%)。   根据我们专题报告《GLP-1RA引领全球降糖减重时代变革》,中国GLP-1RA减重+降糖适应症具备千亿市场空间,龙头公司核心管线临床进展值得跟踪。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信达生物(1801)、甘李药业(603087)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7-01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3.48%,跑输沪深300指数2.5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1.09%,跑输沪深300指数21.9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4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9.96%(-4.21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0.09%(-2.32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09.17%(-7.37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血液制品,下跌0.8%。   “减肥药”产业链公司捷报频发。6月25日,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减重领域适应症(产品诺和盈)在国内获批,同时恒瑞医药在2024ADA大会公布GLP-1R/GIPR激动剂HRS9531治疗不伴糖尿病的肥胖成年患者的II期研究结果,信达生物公司GLP-1R/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IBI362)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试者中的首个III期临床(GLORY-1)主要结果及肝脏脂肪含量探索性终点结果在2024ADA发表,国内公司均取得研发进展,此外,诺泰生物20日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业绩超预期,公司签订GLP-1原料药合作项目,多肽产能持续提升,GLP-1产业链公司捷报频发。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太极集团(60012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迈瑞医疗(300760)、华润三九(000999)、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   科创板组合:普门科技(688389)、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   港股组合:荣昌生物(9995)、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07-01
    • 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关注医药Q2业绩预期

      西南证券
      34页
      2024-06-30
    • 亚盛医药-B(06855):三箭齐发,海外进展顺利

      亚盛医药-B(06855):三箭齐发,海外进展顺利

    • 2024年6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HIV-1capsid靶点研发概况)

      2024年6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HIV-1capsid靶点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6月第4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14个股上涨,45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前沿生物-U(+15.82%)、南新制药(+8.85%)、亚盛医药-B(+7.59%)。跌幅前三为歌礼制药-B(-15.09%)、圣诺医药-B(-11.66%)、东曜药业-B(-11.07%)。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4.32%,跑输沪深300指数3.02pp,生物医药下跌2.8%。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4.40%,跑输沪深300指数7.4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1.82%。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5.88%,跑输恒生指数6.36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35%。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7.26%,跑输恒生指数13.46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8%。   本周XBI指数上涨2.21%,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1.7%。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国内7款新药获批上市,3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0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美国5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6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6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HIV-1capsid靶点的研发概况   6月20日,吉利德公布了一项关键III期PURPOSE1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司每年仅需注射两次的HIV-1衣壳抑制剂lenacapavir在暴露前预防(PrEP)女性HIV感染的有效率达100%。Lenacapavir是一款first-in-class长效HIV衣壳抑制剂,可通过干扰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重要步骤抑制HIV-1的复制,包括抑制由病毒衣壳介导的HIV-1前病毒DNA的摄取、组装和释放,以及病毒衣壳核心的形成,而且对其他现有药物类型没有已知的交叉耐药性。此前该药已在美国、欧盟等地区获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多次治疗、多重耐药的HIV-1感染者。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AscidianTherapeutics与罗氏合作发现和开发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RNA外显子编辑疗法;Belharra Therapeutics宣布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免疫疾病新型小分子疗法的发现。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6-24
    • 品牌构筑核心壁垒,“六五”规划开启百亿目标

      品牌构筑核心壁垒,“六五”规划开启百亿目标

      个股研报
        葵花药业(00273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强品牌:公司“小葵花”儿童药、“葵花”成人药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认可度,“小葵花”品牌的价值为144.8亿元,“葵花”品牌的价值为184.3亿元。2、多品类:“小葵花”儿童药上市产品超60个,公司坚持“买、改、联、研、代”既定的研发领域总体方针,加快品种不断扩展。3、高分红:2023年公司分红金额8.8亿元(含税),2024年作为六五规划开局之年,力争在六五规划期末公司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大关。   “一小一妇一老”产品布局广,拥有多个黄金大单品。公司围绕儿科、成人消化及妇科产品为中心,打造了多个大单品。在儿科领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葵花露、芪斛楂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片、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麦枣咀嚼片、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溶液等销售额超千万品种近30个。在妇科领域,公司已形成了以独家产品康妇消炎栓领军、以优势品种益母草颗粒、八珍益母片等为重点的系列产品。在老慢病用药领域,公司拥有以护肝片、胃康灵胶囊/颗粒、美沙拉嗪肠溶片等优势品种为领军的产品群,其中护肝片重新定义为老年慢病联合用药,三高心脑血管联合使用,保肝护肝联合使用,针对高端礼品市场,同时院内提高用量,2023年发货金额首次突破10亿规模,跻身行业一线黄金大单品区位。   品牌+渠道树立核心壁垒,外延扩张持续推进。品牌上:公司成功打造出“葵花”和“小葵花”两个知名品牌,旗下的产品包装形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品类上:公司产品覆盖儿科、妇科及老年慢病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品质上:公司注重保障产品质量,遵循“药材好、药才好”的理念。在研发能力上:公司坚持“买、改、联、研、代”既定的研发领域总体方针,2023年公司已组建北京儿童制剂技术研发平台、北京研究院、哈尔滨研究院、益生菌联合研发中心及各生产企业研发团队,形成四院一体、研产共进的态势,公司加速实现产品的集群上市,并以BD及资本模式切入剂型创新,布局儿童特色品类。在渠道端:公司拥有近30个事业部级销售单元,在全国建立了近400支省级销售团队,与全国超500家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有效覆盖全国近8000家等级医院、诊所,以及超过30万家零售终端网点。   积极推行分红,深化布局“六五规划”。为了回馈广大投资者,公司积极推行分红工作,2021-2023年度分红金额18.7亿元,占2021-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合计的比例为69.4%。2024年是公司“六五规划”开局元年,公司在董事会战略指引下,公司扎实经营,专注实业、坚守主业,坚定“一小、一老、一妇”特色领域,力争六五期末,公司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国内家庭常用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未来六五规划,产品内生外延拓展,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2.6/13.9/15.4亿元,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新品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6-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