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医药行业2022年3月投资月报:医药估值处于低位,未来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医药行业2022年3月投资月报:医药估值处于低位,未来有望迎来配置良机

    • 康辰药业(603590):自研新药KC1036进入Ib、II期临床研究,苏灵进军宠物用药市场

      康辰药业(603590):自研新药KC1036进入Ib、II期临床研究,苏灵进军宠物用药市场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行业反弹明显,持续看好中药消费品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行业反弹明显,持续看好中药消费品板块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85%,跑赢沪深300指数3.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2022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3.25%,跑输沪深300指数7.9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8.7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3%(5.2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8%(3.6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5%(7.9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11个子行业板块上涨,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涨幅约16.6%。医疗设备、医院子行业位列涨幅第二、第三,分别约为5.7%、4.8%。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体外诊断,下跌约-6.4%。   医药行业反弹明显,持续看好中药消费品板块。本周医药板块反弹明显,主要系以下两个原因:1)医药板块当前估值为29倍,已经逐渐消化到历史中枢以下,配置性价比凸显。2)CXO板块受前期UVL事件影响跌幅较大,目前根据已公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来看,板块景气度仍在,且本周受博腾股份新签辉瑞小分子口服药CDMO订单、泰格医药股票回购计划等事件催化,反弹较多。当前时点:我们持续看好中药板块上游材料涨价带动终端产品提价、下游存货周转加快有望迎来补库存周期、相关国企治理结构改善三大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1)医保免疫属性的中药消费品板块;2)医药产业链自主可控方向如设备领域等;3)低估值且经营趋势往上的品种;   长期看,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一方面,我们认为药械龙头企业比如恒瑞医药、迈瑞医疗等有望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另一方面,医保免疫仍是较好选择,针对下游ToC端而言,重点关注不占医保的品种比如自费生物药,中药消费品、医美上游产品等;而产业链上游ToB端相对政策免疫,比如创新产业链CXO板块,设备板块包括药机设备、药房自动化设备、耗材生产设备等,生命科学试剂耗材领域等。   后疫情时代,我们认为重点关注疫情“脱敏”领域。1)不受新冠干扰的疫苗品种或疫苗超跌品种;2)PEG小于1,长期基本面趋势向上的低估值或低预期的品种;3)此前疫情受损、未来需求复苏的医疗服务品种。此外,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和常态化的防控措施,此前受益于疫情的相关物质(比如手套、口罩、新冠检测试剂、新冠疫苗等)的需求随之回落,业绩尚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和观察,这些领域里面仍有未来2-3年重点关注的方向。   本周弹性组合:润达医疗(603108)、太极集团(600129)、中新药业(600329)、寿仙谷(603896)、楚天科技(300358)、海思科(002653)。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百济神州(688235)、片仔癀(600436)、华润三九(000999)、通策医疗(600763)。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2-21
    • 百年御药量价齐升,国企混改值得期待

      百年御药量价齐升,国企混改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同仁堂是一家百年传承的中药行业龙头公司,公司具有百年历史品牌,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1)同仁安宫牛黄丸量价齐升,潜在市场空间合计1934亿元;2)补益类产品受益于同仁堂科技的两条生产线投产,新基地可生产品种200余种,口服液新增产能1.8亿支,2020年补益类产品产量同比上涨76%,同仁堂科技2022年预计维持10%~20%的收入及利润端增长;3)管理层重大变更,2022年是国企混改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同仁堂国企混改可期。   百年御药打造品牌护城河,国企混改值得期待:1)品牌优势:同仁堂百年御药传承,先后有9个项目入选非遗项目,铸造了同仁堂稳固的品牌护城河,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蝉联《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榜首。2)产品优势:同仁堂产品矩阵丰富,拥有800余个中成药品规,常年生产的超过400种,独家品种有40余种。3)混改优势:新董事长上任,邸淑兵先生在同仁堂集团旗下的多家子公司曾任要职,精通同仁堂各项业务。2022年正值国企混改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混改有望持续推进。   安宫量价齐升,产能释放保障增长:1)受天然麝香与天然牛黄持续涨价影响,2021年12月,安宫牛黄丸提价10%至860元/粒。安宫牛黄丸市场需求空间大,是2020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排名第一。同仁安宫牛黄丸市占率54%,排名第一。根据安宫牛黄丸主要适应症,我们预计全年龄段的脑损伤及脑梗死市场空间分别为1.6亿元和17.8亿元,婴幼儿肺炎市场规模为1.1亿元,全年龄段的重症肝炎市场空间为11.8亿元,中老年中风热闭患者市场空间为20.2亿元,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市场空间为1881.6亿元,合计1934亿元,潜在市场空间大,未来持续量价齐升可期。2)2020年补益类营收14.15亿(+9.9%),毛利率38.31%(+4pp),毛利率提升明显。补益类产品受益于同仁堂科技的两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业绩快速释放,2020年补益类产品的产量比2019年上涨76%,随着河北和大兴产能2022年底全部投产,预计2022年同仁堂科技维持10%~20%的增长。   营销改革红利释放:坚持“以品种为核心,以终端为方向”的营销思路,打造“4+2”经营模式,运营事业部、终端事业部、医疗事业部、药酒事业部协同发展。2020年销售人员数达到9535人,人均贡献销售收入134.51万元。后疫情时代,销售团队有望加速全面落地营销改革。1)线下:截至2021H1,同仁堂商业下属门店900家,收入44亿元(+29%),利润25亿元(+87%)。同仁堂商业在2019年运营整改和2020年疫情冲击后,公司优化激励机制,推动传统药店转型升级和创新经营,迎来经营质量的全面恢复。2)线上:搭乘电商发展增速期,加强传统经销商、自有零售终端及互联网市场的联动性,数字化转型赋能,全渠道融合发展。2021年双十一期间,同仁堂股份全品种销售额超3000万,同比增长31%。   盈利预测:综合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4/17.3/21.8亿元,同增36.2%/23.1%/25.9%,对应PE分别为46/37/29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全球疫情不确定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2-02-16
    • 中药创新药行业报告:中药创新药八问,行业长期成长可期

      中药创新药行业报告:中药创新药八问,行业长期成长可期

      中药
        政策层面:持续鼓励创新   政策鼓励中药领域。从人才培养、医保支付、审评审批、鼓励创新等多方面出台多个政策。近年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以及下级多个部门均发布过相关政策,国家对中药领域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医保谈判纳入多个中药。医保谈判执行以来,61个中药新药成功纳入,医保对疗效确切的化药、生物药、中药新药一视同仁。自从2017年开始常规医保谈判以来,一共谈判成功337个药品,中药占比18%。   研发层面:临床标准与化药趋同,上市新药数量稳健增长   临床试验设计科学化,确保新药有效性。自2015年药审改革以来,中药的临床试验也更加规范化,以2021年上市的11个中药为例,其中8个是采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多数临床的试验终点跟同类化药相同。中药新药研发耗时较长,2021年上市的11个中药中,6个从IND到上市耗时在15年左右。   在新的审评审批体系下,上市新药数量呈现稳健增长态势。2021年国内上市中药新药达到13个,达到2015以后药审改革后最高点。目前每年申报IND的中药在十几个,未来有望每年有中药创新药陆续上市。   相关标的:关注中药创新药公司   从申报上市的中药新药数量来看,康缘药业、以岭药业、步长制药是2001年后上市的中药新药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分别为18个、11个、10个。2015年以后申报IND的数量来看,康缘药业数量最多,达到12个;扬子江4个;以岭药业、天士力均为3个。   政策鼓励中药创新药板块,在审评审批规范化的大背景下,上市中药创新药数量稳健增长,从申报数量来看,未来仍将维持这一趋势,中药创新药长期成长可期,建议积极关注中药创新药公司。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药物研发和申报进展不及预期,药物上市后进医保及销售情况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2-14
    • 扎根主业、开拓边界,肛肠百年品牌焕发活力

      扎根主业、开拓边界,肛肠百年品牌焕发活力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公司是肛肠痔疮中成药龙头企业,具备3大核心亮点:1)肛肠痔疮用药市场超过50亿元,公司是该领域龙头企业,市占率较高,公司产品日用价格不到2元,仍有一定提价空间;2)肛肠专科医院稳健经营,共建肛肠诊疗中心目前已经超过30家,有望带来新增长;3)医药商业不断探索新模式,有望保持稳健发展。   肛肠痔疮领域龙头,品牌延伸布局大健康。痔疮患病群体庞大,治痔类药物市场空间广阔。中国痔疮治疗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5亿元急剧增长至2020年的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预计该市场规模仍将迅猛扩张,2030年预计将达到102亿元。公司以肛肠及下消化道领域为核心定位,具备品牌价值稀缺性。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痔炎消片等核心产品终端销量在相关品类中居于领先地位。马应龙在国内零售终端痔疮用药市场连续多年占据绝对龙头地位,2019年国内零售终端痔疮用药市场规模约为41.2亿元,公司产品市占率第一,超过20亿元。马应龙系列产品具备价值稀缺性,市场认可度高,有望在医药新零售时代趋势下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马应龙强品牌产品价格低廉,未来有望实现量价齐升。马应龙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随着产品线持续扩张、营销模式推陈出新,未来麝香痔疮膏/栓系列明星品牌仍具有提价潜力,利润快速增长确定性较大。   肛肠专科医院稳健经营,共建肛肠诊疗中心有望带来新增长。截至2021年上半年,马应龙旗下拥有6家直营连锁肛肠专科医院,整体规模跻身国内肛肠连锁医院前列,同时,公司累计签约56家肛肠诊疗中心共建项目,其中已开业38家,在肛肠专科标准化建设、肛肠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及规范、疑难病远程会诊等方面为县级医院提供全方位服务。预计随着公司共建肛肠诊疗中心的逐步拓展,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医药商业不断探索新模式,有望保持稳健发展。医药商业业务是公司传统业务,一直保持稳健发展,2020年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0.7%。目前,公司医药商业板块整合线下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医药物流等业务,由传统药品生产企业向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达到15.7%,公司是肛肠痔疮用药领域龙头企业,市占率第一,品牌力强,同时,公司依托主力产品,进军大健康领域,功能性化妆品和食品经过多年时间培育,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风险,提价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2-13
    • 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投资要点   事件:1 )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 0.9-1.1 亿元;2 )公司拟出售生物医药业务相关的全部资产,即现金出售持有的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三个标的公司全部股权,三者交易作价分别为 8.2 亿元、0.5 亿元、4.3 亿元。   业绩点评:公司盈利水平不及预期主要原因系:1)子公司鸿鹰生物因主要原材料以及能源价格上涨,业务拓展受阻,出现经营亏损,故计提商誉减值损失7559.4 万元,且过往生产维生素 B12 产品价格下降,计提相应资产减值损失;2)应环保要求进行设施升级改造以及拉闸限电的影响,医药板块产品产量减少,销售收入下降,业绩下滑;3 )生物酶制剂板块因玉米淀粉、甲醇等原材料涨价以及电、汽动力成本上涨而出现毛利下降的情况。   事件点评:此次出售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三个标的公司全部股权公司将获得 13 亿现金,此外新合新、科益新和利华制药尚欠公司 4.8 亿元、3 亿元、1亿元,共计约 8.8 亿元债务将按协议约定得到清偿。回收现金可偿还上市公司债务,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负债率。另一部分可用于生物酶制剂以及饲料添加剂产业规模化发展,未来公司将坚持立足于大健康领域,聚焦生物农牧,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致力成为全球生物酶制剂市场标杆企业。   饲用酶制剂龙头未来长期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2021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中酶制剂整体占 3 亿元,而酶制剂业务中又以饲用酶制剂为核心产品,具体包括有植酸酶、木聚糖酶等, 饲料价格多次上调, 21 年三月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中提到饲料配方调整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们认为相对应的消化酶以及木聚糖酶需求量或有提升。且公司注重研发及产品更新,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酶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博落回散生产销售企业,替抗产品优势明显。为保证食品安全,提倡绿色养殖,2020 年 7 月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全面禁抗。博落回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的功能,能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研究将其制成抗菌消炎、保肝护肾的兽用天然药物,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除品种替抗产品外,公司积极研发复合类替抗产品,如博溢康即为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与博落回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替抗效率。且公司于 2021 年 4 月 27 日签订协议收购世唯科技 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 51%变为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市场需求以及原材料成本变化,参考公司业绩预告,对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 2022-2023 年 EPS 分别为 0.17 元、0.23 元,对应PE 分别为 66/49 倍,调整至“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对博落回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酶制剂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2-09
    • 溢多利(300381):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溢多利(300381):短期业绩承压,专注生物农牧长期向好

    • 呋塞米注射液在美获批上市,国际化制剂品种又增一员

      呋塞米注射液在美获批上市,国际化制剂品种又增一员

      个股研报
        健友股份(603707)   事件:2022年2月7日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香港健友向美国FDA申报的呋塞米注射液,20mg/2mL,40mg/4mL,100mg/10mL的ANDA申请获得批准。   呋塞米注射液在美ANDA获批,出口制剂品种又增一员。呋塞米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原研由AMERICANREGENTINC持有,1983年11月30日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规格为250mg/瓶,NDA申请号为N018579。2020年,美国市场销售额约0.5亿美元。目前,美国共11家公司的呋塞米注射液获批上市,主要竞争对手包括FRESENIUSKABIUSALLC,HIKMAPHARMACEUTICALSUSAINC,HOSPIRAINC等。公司已经从肝素原料药龙头,成长为注射剂国际化的头部企业,2021H1公司在美国的制剂出口业务保持迅速增长,制剂出口业务占公司整体制剂业务比重超过60%。公司是中国注射剂出口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拥有美国注射剂ANDA数最多的中国本土生产企业,本次新品种获批有利于公司在成本优势、产能充足下提升海外制剂市占率。   制剂产品快速获批,制剂业务成为业绩主要增长点。截止2022年2月7日,公司共拥有40多项ANDA批准,涵盖30多种品种。近三年来,公司以年均获FDA十多个注射剂批件的速度,快速积累品种池,预计接下来公司产品获批ANDA速度达约10个/年,到2025年品种池将至80多,成长空间大。肝素制剂:2021H1,全球销售超过4000万支,较上年同期增加约70%;国内销量达1300万只,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非肝素制剂:截至目前,公司已有将近30个注射剂品种的批件,海外:有多个注射剂品种在几个月内快速占据了美国约10%的市场份额,部分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其中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占美国市场份额近30%,博来霉素注射液及吉西他滨注射液占美国市场份额约20%;国内:2021年公司全面展开新产品在国内的销售,获得了四个产品注册批件,包括白消安注射液、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米力农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进一步打开公司国内注射剂业务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EPS分别为0.88元、1.15元和1.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7倍、28倍和22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原料药价格及销量不及预期;制剂产品销售不及预期;ANDA获批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2-08
    • 全年业绩稳健增长

      全年业绩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卫光生物(002880)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2.3亿元,同比增长0~20%,扣非归母净利润1.8~2.2亿元,同比增长0~20%。   全年业绩前低后高,预计四季度业绩同比实现正增长。公司2021前三季度业绩分别为2699万元、4297万元、6771万元,根据业绩预告,单四季度业绩为5272万元~9081万元,同比-24.1%~30.8%。受内部改造影响,公司2021年一季度业绩略有下滑。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0.8%、40.2%、41%,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净利率分别为21.5%、24.5%、26.6%,环比提升态势明显。历史来看,四季度是公司业绩高点。2021年下半年公司盈利改善趋势明显,预计四季度业绩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   持续推进卫光生命科学园项目,聚焦产业成果转化。卫光生命科学园拟以生物药、医疗器械、先进治疗技术为主要产业定位,通过建立中试服务平台、引入培育龙头CRO/CDMO机构、与上下游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园区地处光明科学城内,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3.05亿元,相关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二期拟投资7.83亿元,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二期建设有望于2022年竣工。卫光生命科学园聚焦生命科学创新前沿,全方位链接产业资源,建立生命健康生态圈,支持成果转化和创新项目成长。   公司血制品产品丰富,在研产品研发稳定推进。公司旗下共有8个单采浆站,在华南地区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拥有9个品种共21个规格的血液制品批准文号,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公司具有完整的技术研发架构,在研管线进展顺利。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通过Ⅲ期临床试验现场核查;人凝血因子Ⅷ即将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未来新品上市有利于公司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7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12.5%、24.2%、18.1%,对应EPS分别为0.94元、1.17元和1.3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合作不及预期风险;血制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2-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