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2022年中报点评:大订单助力高增长,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2022年中报点评:大订单助力高增长,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博腾股份(300363)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211.7%;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501.9%。   业绩延续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2022H1重大合同确认销售收入28.3亿元,待交付订单25.8亿元,来自于2021年度和2022年初收到的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某小分子创新药相关CDMO订单,大订单助力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爆发性增长。1)分业务板块看:原料药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9亿元(+212%);制剂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8.3万元(+154%);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26.7万元(+80%)。2)从盈利能力看:2022H1公司毛利率为52.4%(+9.4pp),净利率为30%(+13pp),主要系收入规模扩大、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营效率提升所致;销售费用率为2.4%(-1.5pp),管理费用率为5.8%(-3.4pp),研发费用率为7.2%(-3.5pp),财务费用率为-1.3%(-1.4pp),费用率明显下降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幅度较大,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增长,主要系相关人员规模增加以及奖金或提成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汇率变动产生收益。3)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246.6%),实现归母净利润8.3亿元(+556.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8.3亿元(+559%),单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产能持续加速拓展,为业绩高增长奠定基础。公司产能持续拓展,2022H1产能约2100立方米,其中新增中试产能72立方米,通过收购凯惠药业100%股权获得,剔除湖北宇阳和凯惠药业因改造暂未贡献产能的部分,上半年实际可用产能1815立方米。此外制剂CDMO和基因细胞治疗CDMO商业化产能方面,预计2022Q4子公司博腾药业重庆制剂生产基地将有5个车间建成投产,博腾生物苏州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商业化车间也将建成。   “API+制剂+生物药”全方位CDMO平台持续推进,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值得期待。2022H1公司收到客户询盘1092个(+30%),客户需求持续强劲。1)制剂CDMO业务:目前服务客户28家(+133%),项目达到32个(+146.2%,交付项目18个),新签订单约3000万元。上海张江研发中心在2020年11月已经开始承接订单,重庆的制剂生产基地的5个车间预计今年Q4建成投产,收购整合凯惠药业,进一步提升制剂服务能力,并通过J-STAR进一步拓宽对海外客户的制剂开发服务。2)基因细胞治疗CDMO:目前服务客户32家(+167%),项目达到56个(+300%,交付项目10个,均处于临床前至临床Ⅰ期阶段),新签订单约9208万元。该板块业务发展迅速,苏州腾飞创新园的研发中心和临床生产基地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此外与生诺医药达成战略合作,首个项目SND002前哨淋巴结T细胞抗肿瘤注射剂已经启动。3)原料药CDMO:目前服务客户234家(+10%),项目达到398个(+18.1%,交付项目248个)。4)小分子CDMO:打开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服务新局面,目前服务API产品93个(+17.7%),产品实现收入2亿元(+10%),同时公司持续引入PV项目,2022H1完成3个,16个项目执行中。此外美国CRO业务平台J-STAR持续与国内保持协同和引流,2022H1实现收入1.3亿元(+22%),为公司国内团队带来21个项目的引流,引流订单金额约1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3.9亿元和15.4亿元,EPS分别为2.47元、2.55元、2.84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5倍、25倍和22倍。公司通过加强客户拓展,优化收入结构,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波动风险、制剂CDMO、生物药CDMO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8-23
    • 点线面全面测糖,CGM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点线面全面测糖,CGM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 公司是血糖仪检测龙头,全面布局“点线面”糖尿病检测市场, 2020年我国糖尿病监测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 85 亿元,预计 2030 年可达 397 亿元。1 )血糖仪具备高景气度,国产化率低,公司作为传统血糖仪国产龙头抢占进口替代先机;2 )CGM 上市在即,2030 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 179 亿元,海外市场将达到 2270 亿元,公司 CGM 具有产品、渠道和产能核心壁垒,未来将打开市场第二成长曲线。3 )内生外延开拓 POCT 市场,扩充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产品线,打开糖尿病长期管理器械市场新的市场空间。   点:传统血糖仪龙头,市占率和渗透率双向提升。 公司 2021 年在血糖监测仪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并购全球第六大血糖仪企业,进军世界龙头行列。2016 年公司血糖仪在国内 OTC 市场占比为 36%,稳居 OTC 血糖仪第一龙头。到 2021年公司在线下零售端收入市占率超过 50%,销售量超过 60%,线上零售端市场份额超过 40%,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 2021 年在院内市场的份额约为 8%,未来随着分级诊疗政策以及公司产品、渠道不断发展,院内市场有望逐步提升。从长期来看,我国血糖仪渗透率仅为 25%,人均每年检测血糖 120 次,相较于美国人均每年 400 次具备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未来糖尿病新增患者数量增加,以及指间血血糖仪渗透率和使用频率的逐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指间血血糖仪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257 亿元。   线:CGM 上市在即,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布局连续血糖仪,产品已进入申报上市阶段,预计 2022 年年底或者 2023 年年初上市。同时 2022 年 Q3 美国即将进入临床,预计 2023 年下半年在美国上市。 我国 CGM 目前处于市场培育早期,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低,我国 CGM 市场 2020 年大约为 17 亿元,Ⅰ型、Ⅱ型、妊娠型糖尿病 CGM 的渗透率分别为 6.9%、 1.1%和 0.3%,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38%、13%和 1%, 2030 年 CGM 的市场规模将以 CAGR=27%的速度快速增长至 179 亿元。2020 年全球 CGM 规模为 318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至 2270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21.7%。1 )产品优势:公司运用第三代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十四天免指间血校准,产品准确度和舒适度在行业领先; 2 )渠道优势: 公司具备 1800 万国内用户和 200 万美国用户,国内销售人员突破 1000 人,收购 T rividia 获得海外销售渠道,渠道优势明显;3 )产能优势:公司募资 1.5 亿元用于建设 CGMS (连续血糖检测)生产线,建成后年产量可达到 2000 万套,在生产端提升自动化水平和良率水平。   面:开拓糖尿病慢病检测新市场,POCT 实现内生外延式增长。1 )外延:并购PTS 扩充慢病检测检测产品线,A1CNow 用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CardioChek用于血脂检测,具备国际领先技术,全球市占率约为 16%。 2 )内生: 打造 iCare和分钟诊所 2.0 实现多重指标高效便捷操作,打开慢病管理 POCT 市场增长新空间。AGEscan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测试仪成功上市,开启无创糖尿病筛查新时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 亿元、 4.1 亿元和 5.1 亿元。鉴于公司 CGMs 及其他新品即将上市放量在即, 我们给予公司 2023年 52 倍 PE,对应目标价 37.9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08-23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半年度报告,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3.1 亿元,同比增长 52.4%;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 亿元,同比增长 55.1%;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6 亿元,同比增长 55.9%。   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率略有下降。22H1 公司在去年同期收入端高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整体收入的快速增长,其中 Q2 非新冠业务,在华东地区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能实现 14%的增长,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2H1 司毛利率为44.7%(-1.7pp) ,净利率为 20.9%(+0.6pp) ,主要由于上半年新冠检测价格下降所致;销售费用率为 9.2%(-2.3pp) ,管理费用率为 9.9%(-1.6pp) ,研发费用率为 3.7%(-0.5pp) ,财务费用率为-0%(-0.1pp) ,费用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一方面因为收入实现高速增长产生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由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控能力,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所致。分季度看,2022Q1/Q2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2.5/40.6 亿元 ( +58.7%/+46.3% ),实 现归母 净利 润 8.5/7.9 亿元(+58%/+52.1%)。   特检占比提升,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方面,公司近年特检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研发能力强劲,围绕八大疾病线诊断如肿瘤、感染、血液等,以及热点疾病诊断如阿茨海默等均做研发布局,不断开发新产品,完善公司产品矩阵,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八大疾病线中,肿瘤、感染等疾病诊断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分别为 58.9%与 18.4%。客户结构方面,三级医院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未来三级医院客户占比将持续提升。   合作共建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降本增效。公司合作共建项目持续推荐,除传统的病理共建外,今年又推出实体瘤的共建方案,22H1 陆续与新签约客户达成合作。数字化方面经过去年全年的探索,已进入新的阶段,以技术为抓手,推动公司数字化建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4亿元、 26.7亿元、29.2 亿元,EPS 分别为 5 .46 元、5.74 元、6.26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2 、12、1 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疫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3
    • 祥生医疗(688358):小而美超声龙头,高端产品和掌超有望放量

      祥生医疗(688358):小而美超声龙头,高端产品和掌超有望放量

    • 金域医学(60388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金域医学(60388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 二季度短期承压,看好下半年业绩复苏

      二季度短期承压,看好下半年业绩复苏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4.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1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亿元(+11.9%)。   受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承压。单二季度收入16.9亿元(-4.3%);归母净利润4.3亿元(+4.7%);扣非归母净利润4亿元(+0.5%)。整体来看,公司各类品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冲击,其中主力产品小儿豉翘相对来说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二线梯队产品受到冲击较大。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预期下半年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   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增长动力加速转换。公司产品蒲地蓝口服液、雷贝拉唑以及小儿豉翘继续保持市场领先规模优势。公司二线产品如健胃消食口服溶液、甘海胃康胶囊、川芎清脑颗粒等产品市场空间较大,目前基数较低,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公司近几年持续布局大健康业务,和天境生物合作引入长效生长激素,均为市场成长空间广阔的赛道,有望成为未来的增长点。   强化零售渠道管理,院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成立零售事业部,利用全渠道互相赋能的优势,形成网状销售格局,向新零售和数字化转型,形成增量市场。在OTC零售终端,通过OTC管理团队,针对性地开展终端动销,实施OTC门店品种的陈列、宣传和推广活动。同时,公司还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产品。   “引进+自研”丰富产品矩阵,打造增长新引擎。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生产批件、芪风颗粒药品注册备案通知书,完成布洛芬混悬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申报生产,尼莫地平注射液一致性评价申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注册现场核查。截至2022H1,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3项,进入预BE或BE项目6项,II期临床2项,III期临床4项,申报生产11项,并获得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发明专利。根据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2022-2024年考核目标之一为每年BD引进产品不少于4个,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22.8亿元和26.1亿元,EPS分别为2.31元、2.56元和2.94元,对应PE分别为11倍、10倍和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药行业其他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2
    • 扣非业绩提速,体外诊断业务为增长驱动力

      扣非业绩提速,体外诊断业务为增长驱动力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上半年收入 4.5亿元(+25.5%),归母净利润 1亿元(+20.7%),扣非归母净利润 0.9亿元(+35.3%),经营现金流净额 0.9亿元(+39.1%)。    扣非业绩提速,盈利能力较为稳健。分季度看,2022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1/2.4亿元(+27.7%/+23.6%),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64/0.29亿元(+30.3%/+47.9%),二季度扣非业绩提速。从盈利能力看,2022H1 毛利率60.5%(-1.4pp),四费率 37.9%(-3.8pp),其中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下降1.7pp 和 3pp,最终归母净利率22.3%(-0.9pp),盈利能力较为稳健。   体外诊断为增长驱动力。分业务看,22H1体外诊断业务收入 3.5亿元(+32.8%),其中 IVD设备收入 0.9亿元(+44.5%),IVD试剂收入 2.6亿元(+29%),体外诊断为公司增长驱动力。22H1 治疗与康复收入 1 亿元(+4.6%),其中医用产品为主,收入为 0.9 亿元(+3.3%),增速放缓主要因疫情反复的干扰。   高研发投入带来丰富产品线。22H1公司研发投入 0.9亿元(+29.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20.56%,全部费用化,在体外诊断领域,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设备 eCL9000、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H100Plus 及配套试剂相继上市;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对老产品进行升级,进一步完善能量医美,上半年推出全新升级的二氧化碳脉冲激光。   激励彰显公司信心。公司 2021 年 9 月份推出期权激励计划,行权目标值是在2020 年的基础上,2021~2023 年对应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对应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2022年 4月,公司再发股权激励,拟向 73人授予 3.27%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 20元/股,行权条件的目标值为在2021 年基础上,2022~2024为对应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0%、60%、90%,一方面实现股东权益和员工利益的绑定,另一方面亦彰显公司对后续发展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3.3、4.3 亿元,对应 PE 为 31、24、1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2
    • 医药行业周报:联影医疗上市在即,医药仍有结构性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联影医疗上市在即,医药仍有结构性机会

    • 2022年半年报点评: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CDMO业务持续兑现

      2022年半年报点评: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CDMO业务持续兑现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59.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2%。   利润短期承压,期间费用相对稳定。2022H1公司毛利率为47.7%(-1.9pp),净利率为22.4%(-19.5pp),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降明显,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完成控股浙江晖石,原持有股权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2.2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所致,剔除非经常因素后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2%,公司业绩仍实现增长;销售费用率为2.7%(-0.1pp),管理费用率为11.9%(+1.4pp),研发费用率为9.8%(+1.6pp),财务费用率为-2.7%(-3.2pp),管理费用增长较大主要由于人才储备及新研发厂区房屋转固折旧费用所致,研发费用增长明显主要因新分子砌块、工艺技术、新药发现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大幅下降主要由于汇兑收益增加。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收入4亿元(+18.9%),实现归母净利润8225.5万元(-73.6%),归母扣非净利润8591.2万元(+6.8%),单季度收入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均为历史最高,2022Q1至Q2收入持续改善。   持续拓展全球商务合作广度与深度,CDMO业务高速增长。2022H1公司CDMO业务实现收入5.5亿元(+10%,剔除某大客户商业化项目交付周期阶段性影响后+21.1%),公司新增产能尚处于试运行及产能爬升阶段,对CDMO业务推动作用将在后续逐步体现。2022H1公司承接项目有890个处于临床前-临床Ⅱ期(其中50个API项目、3个DS/DP一体化项目),38个处于临床Ⅲ期-商业化阶段(其中5个API项目、1个DS/DP一体化项目),项目管线增长可持续。此外公司加大中小biotech客户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客户池积累,2022H1公斤级以上终端客户数166家(+58%);销售额500万以上客户数35家(+30%)。   立足分子砌块技术优势,拓展布局新兴业务领域。预计2022H1公司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50.2%),1)寡核苷酸: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目前已经完成近600种相关砌块设计;2)PROTAC:针对其三个功能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合成,目前该领域的分子库覆盖40种以上E3ligands和近1000种各类linker,个别产品规模已达百公斤以上;3)ADC:研发团队依托公司分子砌块独特资源,推出近百条linker-payload目录及近千条linker目录,部分linker产品已完成交付;承接国外某大型制药公司的ADC项目,负责高难度payload工艺开发。此外,浙江晖石正在加快建设高活公斤级实验室(OEB-5),为后续承接包括ADC在内的高活性API项目提供产能保障。   新一期股权激励,保障核心管理团队稳固。公司于7月6日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期授予,共向206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98.1万股,授予价格为51.5元/股。按照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计算,公司2022-2025年对应业绩增速目标分别为20%、16.7%、14.3%、12.5%,年复合增长率为15.8%。股权激励激发公司核心员工活力,促进公司未来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处于业务转型及上升期,固定资产折旧增加、人员规模超前投入、可转债利息费用等致使公司短期成本及费用承压,但利于公司长期业务布局与合作拓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1.92元、2.6元、3.43元,对应PE分别为44、3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外延式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2
    • 2022年8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HER2双抗ADC)

      2022年8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HER2双抗ADC)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4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提交NDA,8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其中3款药物获得EUA)。辉瑞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Molnupiravir在中国已递交NDA,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君实生物VV116和开拓药业普克鲁胺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本周走势   2022年8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5支个股上涨,32支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开拓药业-B(+31.47%)、复宏汉霖-B(+6.3%)、华领医药-B(+4.72%)。跌幅前三为云顶新耀-B(-25.7%)、德琪医药-B(-14.94%)、百济神州(-11.28%)。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4.02%,跑输沪深300指数3.06pp,生物医药下跌4.6%。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5.03%,跑赢沪深300指数4.57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8.87%。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29%,跑输恒生指数1.29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5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6.49%,跑赢恒生指数0.2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9.78%。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国内无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有1款药物新适应症获批。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FDA共有5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有2款获批。8月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8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HER2双抗ADC   CDE受理康宁杰瑞JSKN003临床试验申请,这是首个申报临床的国产双抗ADC,是在HER2双抗KN026基础上设计改造,可同时结合HER2的两个非重叠表位,导致双HER2信号阻断,达到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用的效果。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5起。1)云顶新耀退回Trop2-ADC开发权益,获得4.55亿美元对价;2)Q32Bio和Horizon宣布在自免领域合作,Horizon将完成ADX-914的两个二期试验,Q32将获得5500万美元,后续可能获得高达6.45亿美元;3)济民可信将口服AR降解剂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独家许可给基因泰克,基因泰克将承担开发及商业化费用,向上海济煜支付60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5.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净销售额提成;4)赛诺菲与Atomwise达成AI合作,赛诺菲将支付2000万美元预付款用于最多5款先导化合物开发并将拥有专属开发权,后续款项可达10.2亿美元;5)默克和Orna合作推进Orna下一代RNA技术,默克将向Orna支付1.5亿美元预付款、高达3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从合作中获得的获批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2-08-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