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80)

    • 打造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

      打造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公司打造全国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实现传统IVD流通业务向集约化业务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转型。1)2018年院内实验室检测综合服务市场的潜在规模约108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000亿市场规模;2)2019年公司在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市场的渗透率约6%,未来3年收入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3)延伸上游IVD制造,2019年自产产品收入突破2.8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30%,3-4年收入超过10亿元。   公司是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通过为公立医院检验科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于检验科的成本,公司通过集约化业务与区域检验中心实现检验科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该模式相比药品流通、器械流通、ICL(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具有显著优势,1)服务价值凸显,盈利能力更强:相较于药品流通更具有差异化的服务价值,毛利率相较于药品流通高5%~15%;2)下游客户粘性更强:相较于传统器械流通企业,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可实现下游客户深度绑定;3)轻资产运营,可复制能力更强:相较于ICL的重资产投入,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具有轻资产和可快速复制的优势。   集约化业务和区检中心业务占比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三大核心优势。2019年公司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数量达350多家,收入达20.6亿元,预计未来每年将会有30-40家从传统经销代理转变为区域检验中心,未来三年预计保持30%的复合增速增长。1)优势一:公司具有供应链服务优势:①冷链仓储物流网络布局;②国资背景转换后融资能力的大幅提升;③专业的售后服务能力。2)优势二:上下游客户资源优势:①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产品体系涵盖近1200家不同厂商提供的近19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相关产品;②下游客户基数庞大:公司已累计为全国4000余家各级实验室提供服务,下游4000多家经销代理客户中有350家实现了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转变;3)优势三:实验室运营管理服务能力优势:公司已组建24余人IT团队,具备领先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极大降低实验室成本,且拥有国内第三大第三方质控公司。此外,公司目前已经在上海和黑龙江建立2家ICL,2019年实现营收4300万元,良好发展趋势。   我国院内实验室检测成本市场前景广阔,在医共体政策下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检验科收入达2700亿元,测算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市场规模为1080亿元。随着医保控费,DRG政策逐步推进,医疗机构对于院内集约化服务以及区域检验中心的需求提升,假设2020-2025年医院检验科收入能够保持每年10%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院内实验室综合服务商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100万元。公司按照2019年的收入计算,市占率约6%,长期来看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提升至11%,公司收入将突破230亿元。   差异化布局IVD产品,充分实现自产自销。2019年公司IVD产品制造实现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9%。目前已经布局体外诊断仪器及试剂和软件研发两大类产品。公司自研IVD产品覆盖生化、糖化、质控及化学发光领域,2017-2019年润达自产产品年收入复合增速持续保持在29%,2019年达到2.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5元、0.72元、0.91元。鉴于集约化业务与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快速扩张,2020-2022年EPS复合增速为29%,高于行业平均值,给予公司2021年2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4.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1-03-25
    • 业绩略超预期,多项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业绩略超预期,多项业务维持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56.1%),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52.9%),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53.9%),其中Q4营业收入2.8亿元(+44.9%),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1.8%)。   费用率和毛利率显著下降。毛利率为54.9%(-9.1pp),预计是由于集采产品恩替卡韦采购量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为2.2%(-0.8pp),管理费用率10.1%(-2pp),预计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所致。研发费用率为17.9%(-6.9pp),财务费用率0.6%(+1.2pp)。由于毛利率下降明显,公司净利率也小幅下滑,为21.6%(-0.5pp)。   业绩符合预期,大品种延续高增长,小品种后发潜力充足。公司收入占比70%左右来自六个原料药产品:三个芬净、吡美莫司、恩替卡韦、奥司他韦。2020年原料药收入增速为64%,其中预计恩替卡韦、米卡芬净预计实现翻倍增长。舒更葡糖钠、泊沙康唑、阿加曲班以及磺达肝癸钠等小品种,增速均较快。公司重点发展业务权益分成实现收入增速76%,业务技术服务预计收入同比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去年高基数,以及该业务是非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积极抵抗疫情影响,海外业务维持高速增长。2020年虽然疫情爆发,但公司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海外收入继续维持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外销营业收入4.1亿元(+76.4%)。公司与美国客户签订艾立布林的原料药和制剂独家合作协议,并收到里程碑付款。在产品国际注册方面,公司获得恩替卡韦原料药欧洲CEP证书,米卡芬净钠原料药获得美国FDA批准;向欧美日韩监管机构提交了6个原料药的注册申请,1个中间体的注册申请。公司与Selectchemie合作的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制剂在欧洲上市,公司将从中获得部分制剂利润分成。   制剂品种增长良好,奥司他韦制剂有望上半年上市。公司在国内已上市磺达肝癸钠注射剂、注射用卡泊芬净、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美国上市恩替卡韦片。公司采用与扬子江紫龙药业、海南海灵制药等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合作销售的模式,在不增加自身现有销售团队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化制剂产品价值的目标。预计2020年制剂产品实现收入超3000万元,首年表现优异。奥司他韦胶囊申报顺利,预计二季度有望上市。   维持“持有”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63/0.94/1.33元,对应PE分别为71/47/33倍。考虑到公司身处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在国际国内均有确切的业绩增长来源,近几年有望维持较高速度增长。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的风险,国际医药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24
    • 化工行业周观点:成本与供需支撑钛白粉、PVC涨至历史高位

      化工行业周观点:成本与供需支撑钛白粉、PVC涨至历史高位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板块回顾:截至本周五(3月19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5011点,较上周5066点下跌1.1%,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3913.58,较上周下跌0.66%,领先沪深300指数2.05%。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PBT(28.44%)、电石(15.99%)、苯胺(12.40%)、PVA(12.14%)、有机硅D4(11.11%);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MMA(-13.93%)、碳酸二甲酯(-12.91%)、正丁醇(-11.04%)、苯乙烯(-10.14%)、辛醇(-9.75%)。   核心观点:本周国际油价出现小幅下跌情形,但均价较上周有所上涨。4月WTI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均价为65.28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0.6美元,涨幅0.93%,5月布伦特均价为68.92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0.87美元,涨幅1.28%。周内原油以利空消息为主,美国增加其原油库存令油价出现回调;另外欧洲多国疫情形势再度严峻,疫苗接种进度不及预期。但美联储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承诺维持利率不变,加之OPEC执行减产决议效果较好,油价跌幅有限。   开年以来,各类化工品价格大幅上行,除了原油价格给予的支撑、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海外供给不稳定之外,2020年上半年的化工品价格下跌引起的低开工率以及随之而来的被动去库存使得目前部分化工企业的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而年后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疫苗的加速覆盖带来国内外下游需求的全面复苏加剧了供需错配的局面。在国际油价处于长期上行、产能扩张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的大背景下,我们继续看好化工行业景气度与龙头企业估值的双提升。从产品价格的涨跌幅来看,我们持续关注MDI、生物柴油、化纤、钛白粉、纯碱、有机硅中间体、PVC价格的动向,以及相关商品的弹性标的。   2021年,在原油价格持续回暖、行业格局整体向好以及需求端复苏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看好涤纶长丝行业整体的景气上行;粘胶短纤、氨纶的行业格局将继续向好,我们建议关注涤纶行业龙头【桐昆股份】、【新风鸣】、粘胶短纤行业龙头【三友化工】和氨纶行业龙头【华峰氨纶】、【泰和新材】。我们关注清洁能源政策下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1)全球低碳化政策的深度推进将利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生物柴油的出口量自2016年的6.7万吨上涨至2020年的93万吨,产量从2016年的41万吨跃升至2020年的82万吨。在全球同步推进碳减排、棕榈油因减产而大幅度涨价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板块将迎来重大利好,重点推荐【卓越新能】;2)政策逐步落地带来可降解塑料需求确定性,重点推荐【金发科技】、【金丹科技】。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3-22
    • 恢复常态化高增长,非疫情相关产品快速反弹

      恢复常态化高增长,非疫情相关产品快速反弹

      个股研报
        理邦仪器(300206)   业绩总结:公司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104.0%),归母净利润6.5亿元(+395.4%),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元(+433.1%)。   后疫情时代新冠相关产品下降空间有限。受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公司体外诊断、心电、监护等产品增长迅速,收入增速分别为41%、15%和270%,分别达到2.1亿元、2.3亿元和14.7亿元。分地区来看,中国境内营收同比增长52.6%,后疫情时代,随着各国对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监护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中国境外地区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45.2%,境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上升至66.8%,同比提高11.2pp。疫情期间已累计向140多个国家提供了数十万套抗疫设备,成功进入国外顶尖医院,品牌形象优势在全球树立。   2020年下半年非疫情相关产品实现反弹,新品上市放量在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妇幼、心电、超声及磁敏板块下半年快速增长。多个新品已经开始快速放量:磁敏免疫分析仪已装机400多台,m36X系列正处于大力推广当中,有望进一步增长。公司胎监新品F15在2020年7月上市,取得百余台订单。康复系列产品P系列盆底康复仪在疫情期间推出,2020年下半年完成2000万元销售额。我们预计2021年非疫情相关优势业务心电、体外诊断仍有望恢复疫情前高速增长。2021年预计公司会持续加大体外诊断、超声、妇幼的研发投入,有望在2021年推出新品上市。   毛利净利迎来双提升,拟推出股权激励有望持续提升效率。2020年毛利率为59.4%,同比提升3.5pp,主要系公司高毛利产品监护仪占比提升所致。从费用端来看,2020年的四费率为28.1%,同比下降19pp,主要系在疫情期间产品需求旺盛,销售推广费用降低,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3.1%(-9.2pp)。在公司加强员工激励机制下,管理费用率也呈现逐渐下滑趋势,管理费用率为4.3%(-3.7pp),财务费用2964万元,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实现净利率27.9%,同比增加16.7pp,主要系疫情刚需产品需求增加带来销售费用下降与高毛利监护仪占比提升所致。公司从2020年7月开始,公司已完成多轮股票回购,预计2021年上半年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未来将逐步推出多轮长期性的股权激励,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1.12元、1.25元、1.41元,考虑到公司长期高研发投入已进入收获期,后疫情时代将有望在新基建政策带动下将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或不及进展、新产品放量或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19
    • 饲用酶制剂需求提升,“替抗”产品把握时势

      饲用酶制剂需求提升,“替抗”产品把握时势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饲用酶制剂与替抗产品下游需求提升,业绩有望增长。玉米价格位于2750元/吨左右的高位,或促使饲料端配比改变,小麦作为饲料消费占比增加,相应的内源消化酶与非淀粉多糖酶需求量提升;“禁抗”政策使得养殖户为保证养殖效率选用替抗产品,公司作为博落回提取物及博落回散的供应者,未来市场需求可观;下游养殖行业整体向好,生猪养殖逐步恢复至正常九成水平,禽类养殖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需求大体趋势向上。   公司作为最大的饲用酶制剂供应商之一,未来有望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其中酶制剂整体占5.1亿元,而酶制剂业务中又以饲用酶制剂为核心产品,具体包括有植酸酶、木聚糖酶等,玉米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截至2021年三月初,我国玉米现货平均价达2781元/吨,远高于往年平均水平,而玉米作为饲料原材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价格上涨或将影响饲料配比,依照以往玉米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小麦作为饲料用量占比的提升,合理预测未来小麦在饲料中的占比将有所增长,相对应的消化酶以及木聚糖酶需求量或有提升,相应公司的业绩也将迎来增长。且公司注重研发及产品更新,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酶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升级现有产品提高生产效率。   溢多利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博落回散生产销售企业,抢占替抗市场竞争力强。为保证食品安全,提倡绿色养殖,2020年7月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全面禁抗。公司2018年收购世唯科技对“禁抗”工作后的市场进行布局,博落回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的功能,能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截至2020H1替抗收入达0.6亿,同比增长45%,预计未来增速将更快;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研究将其制成抗菌消炎、保肝护肾的兽用天然药物,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除品种替抗产品外,公司积极研发复合类替抗产品,如博溢康即为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与博落回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替抗效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34元、0.45、0.68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7/21/14倍。参考同行业2021年行业平均PE为25倍,考虑到公司行业龙头地位以及成熟的运营模式,合理溢价,予以30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3.5元。   风险提示:下游对博落回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酶制剂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甾体原料药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3-11
    • 化工行业周观点:钛白粉再次调涨,关注“碳中和”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周观点:钛白粉再次调涨,关注“碳中和”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板块回顾:截至本周五(3月5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5063点,较上周5063点保持不变,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3989.91,较上周下跌1.70%,落后沪深300指数0.31%。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丙烯酸乙酯(33.33%)、液氯(20.97%)、天然气现货(20.12%)、氯化苄(19.71%)、乙烯(18.00%);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辛醇(-10.27%)、DOTP(-10.24%)、四氯乙烯(-9.91%)、异丁醇(-8.44%)、苯酐(-8.13%)。   核心观点:本周原油市场整体走势基本稳定,油价出现先跌后涨情形。4月WTI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均价为61.28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1.53美元,涨幅2.6%,5月布伦特均价为64.07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1.37美元,涨幅2.2%。周内原油利空与利多消息并存,一方面近期一直传出产油国增产的消息,欧美市场石油价格在周前出现下跌态势;然而另一方面欧佩克减产监督会议并未如期讨论增产问题,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   开年以来,各类化工品价格大幅上行,除了原油价格给予的支撑、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海外供给不稳定之外,2020年上半年的化工品价格下跌引起的低开工率以及随之而来的被动去库存使得目前部分化工企业的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而年后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疫苗的加速覆盖带来国内外下游需求的全面复苏加剧了供需错配的局面。在国际油价处于长期上行、产能扩张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的大背景下,我们继续看好化工行业景气度与龙头企业估值的双提升。从产品价格的涨跌幅来看,我们持续关注MDI、生物柴油、涤纶长丝、氨纶、粘胶短纤、钛白粉、丁辛醇价格的动向,以及相关商品的弹性标的。   2021年,在原油价格持续回暖、行业格局整体向好以及需求端复苏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看好涤纶长丝行业整体的景气上行;粘胶短纤、氨纶的行业格局将继续向好,我们建议关注涤纶行业龙头【桐昆股份】、【新风鸣】、粘胶短纤行业龙头【三友化工】和氨纶行业龙头【华峰氨纶】、【泰和新材】。   我们关注清洁能源政策下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1)全球低碳化政策的深度推进将利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生物柴油的出口量自2016年的6.7万吨上涨至2020年的93万吨,产量从2016年的41万吨跃升至2020年的82万吨。在全球同步推进碳减排、棕榈油因减产而大幅度涨价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板块将迎来重大利好,我们重点推荐【卓越新能】;2)政策逐步落地带来可降解塑料需求确定性,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金丹科技】。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3-08
    • 业绩符合预期,黄花蒿滴剂值得期待

      业绩符合预期,黄花蒿滴剂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我武生物(300357)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下降0.5%;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降6.7%,EPS为0.53元。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四季度继续加速恢复。分季度来看,2020Q4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持平。整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公司粉尘螨滴剂受疫情影响较大,后续逐季度恢复,预计2021年一季度将继续加速恢复。   黄花蒿花粉滴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公司进入双产品时代。公司核心在研产品黄花蒿滴剂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目前公司正在开展黄花蒿滴剂GMP符合性检查的准备工作,我们预计黄花蒿滴剂有望较快实现上市销售。黄花蒿滴剂主要适用于黄花蒿/艾蒿花粉过敏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或伴有结膜炎)的成年患者。目前我国花粉过敏人群数量较大,市场空间广阔,同时,黄花蒿/艾蒿花粉的过敏率呈现北方高南方低的区域特征。黄花蒿滴剂上市后将主要面对我国北方过敏市场,将和公司粉尘螨滴剂形成互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强化公司在国内脱敏诊疗领域的龙头地位。   脱敏治疗市场空间广阔,粉尘螨滴剂有望长期快速增长。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患者众多。虽然因为目前市场认知不足、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及推广较晚等因素影响,脱敏药物渗透率不足2%,但由于脱敏治疗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随着临床医生认知度的不断提高,脱敏治疗市场空间高达数百亿,前景广阔。公司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自2006年上市以来销售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该产品销售收入达6.3亿元。目前国内上市脱敏药物仅三种,作为唯一一种舌下脱敏药物,在安全性、便捷性、依从性方面优势明显,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脱敏治疗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是国内脱敏诊疗领域龙头企业,产品竞争力强,销售能力突出,同时公司产品管线丰富,未来业绩成长动力充足。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4亿元和5.3亿元,EPS分别为0.56元、0.77元和1.01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119倍、86倍和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粉尘螨滴剂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3-08
    • 化工行业周观点:受原油价格与供需支撑,化工品价格大幅上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受原油价格与供需支撑,化工品价格大幅上涨

      化工行业
        板块回顾:截至本周五(2月26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5068点,较上周4617点上涨9.8%,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4058.78,较上周下跌6.32%,领先沪深300指数1.33%。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BDO(40.91%)、醋酸仲丁酯(32.12%)、丙烯酸丁酯(30.82%)、碳酸二甲酯(27.89%)、糊树脂皮革料(26.77%);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天然气现货(-59.70%)、天然气期货(-6.72%)、双氧水(-5.93%)、二甲醚(-5.32%)、国内天然气(-4.08%)。   核心观点:本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WTI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均价为59.08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4.59美元,环比增长8.42%,布伦特均价为62.10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4.70美元,环比增长8.19%。周内原油市场利好因素主导,冬季风暴导致美国三分之一的石油生产停工,EIA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日产量减少110万桶,是历史最大降幅,另一方面,美银和高盛均上调2021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估,美银从50美元/桶上调至60美元/桶,高盛从61美元每桶上调至69美元/桶。据EIA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从4.618亿桶增加至4.630亿桶,增加128.5万桶。   开年以来,各类化工品价格大幅上行,除了原油价格给予的支撑、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海外供给不稳定之外,2020年上半年的化工品价格下跌引起的低开工率以及随之而来的被动去库存使得目前部分化工企业的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而年后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疫苗的加速覆盖带来国内外下游需求的全面复苏加剧了供需错配的局面。在国际油价处于长期上行、产能扩张持续向龙头企业集中的大背景下,我们继续看好化工行业景气度与龙头企业估值的双提升。从产品价格的涨跌幅来看,我们持续关注MDI、TDI、涤纶长丝、氨纶、粘胶短纤、钛白粉价格的动向,以及相关商品的弹性标的。   2021年,在原油价格持续回暖、行业格局整体向好以及需求端复苏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看好涤纶长丝行业整体的景气上行;粘胶短纤、氨纶的行业格局将继续向好,我们建议关注涤纶行业龙头【桐昆股份】、【新风鸣】、粘胶短纤行业龙头【三友化工】和氨纶行业龙头【华峰氨纶】、【泰和新材】。   钛白粉价格自2020年7月开始低位反弹,至年底价格涨幅近30%。2021年年初,钛白粉行业迎来新的涨价潮;我们认为竞争格局向好与技术迭代将改变钛白粉行业属性,市场将从无序竞争转向龙头垄断。我们重点推荐国内钛白粉龙头【龙蟒佰利】。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3-01
    • 业绩超预期,股权激励为高成长护航

      业绩超预期,股权激励为高成长护航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20 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收入 3.78 亿元(+18.7%),归母净利润 1.44 亿元(+44.1%),扣非归母净利润 1.28 亿元(+35.8%) 。   Q4 业绩超预期。分季度看,Q1/Q2/Q3/Q4 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0.57/1/0.98/1.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6%/+23.5%/+15%/+31.9%,Q1/Q2/Q3/Q4 单季度归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0.17/0.37/0.32/0.58 亿 元 , 同 比 分 别 为-2.5%/+44.2%/+18.1%/+94.7%。由于疫情延迟订单在 Q2 交付,Q3 收入、净利润增速环比有一定承压,随着 Q4 销售旺季核心产品逐渐放量以及募集资金理财收益到账贡献一些非经常损益,Q4 单季度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磁刺激产品驱动业绩回暖,股权激励有望为高成长护航。 2020 年公司电刺激类、磁刺激类、电生理类以及耗材配件类等核心产品均实现增长,其中预计电刺激类受疫情影响全年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受此影响,耗材和配件增速也有承压;磁刺激类产品由于新产品迭代更新,预计全年实现 40%以上的高增长,成为业绩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此外电生理产品亦表现突出。1 月 26 日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1-2022 年收入、净利润实现双 30%+增长,将进一步加强核心人员与股东利益的绑定,后续有望为高成长护航。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业绩处于高速成长期。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新型康复器械领域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红利和份额提升,业绩有望高速成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研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 2386 万元,同比增长 29.5%,主要布局康复机器人、电刺激新产品和下一代磁刺激仪的开发,其中外骨骼机器人产品进入注册程序,新的业绩增长点逐步形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为新型康复器械龙头,下一代磁刺激仪和康复机器人有望打开公司更大的成长空间 。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 1.44、1.64、2.36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外协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2-23
    • EVA行业专题报告:高壁垒的光伏上游行业,国产替代提供新机遇

      EVA行业专题报告:高壁垒的光伏上游行业,国产替代提供新机遇

      化工行业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第四大乙烯系列聚合物,技术壁垒限制高端产品产能投建与转产:EVA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釜式法和管式法,VA(醋酸乙烯酯单体)含量大、可应用于光伏领域的高端EVA产品只能通过釜式法生产。釜式法装置投资额度大、技术壁垒高,据我们测算,20万吨EVA釜式法装置的总投资额为42.5亿元,远高于管式法的26.1亿元。虽然技术的相似性使得部分LDPE装置可兼产EVA,但转产的高难度以及对装置产生的负面影响限制转产量。   EVA供给端CR4达到89%,供需矛盾下2020年价格大幅震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EVA生产国,2020年产能为97.2万吨,国内的主要生产厂家包括斯尔邦石化、燕山石化、扬子巴斯夫等传统石化企业,CR4达到89%,2021年确定性较大的新增产能约为50万吨,投产后行业集中度将小幅降至78%。目前国内仅有斯尔邦石化、联泓新科、宁波台塑三家企业有能力生产光伏胶膜用EVA,产能无法满足新兴下游需求,EVA行业进口依赖度长期维持在60%左右。2020年下半年,由于进口货源紧张、光伏需求旺盛,前期受原油暴跌影响的EVA价格迎来反弹,年内最大涨幅达到86.2%。   光伏需求旺盛提振行业景气度,未来EVA胶膜市占率仍将保持稳定:光伏行业是EVA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其占比达到32.0%,“碳中和政策”将继续推动行业发展,CPIA预计乐观情况下2025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23GW。光伏胶膜是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组件之一,主要分为EVA、POE、共挤型三类,其中EVA光伏胶膜占到总量的86%,虽然近年来竞品POE胶膜以更优异的抗PID性能快速发展,但是双玻组件的高渗透率将使得由EVA与POE组成的共挤型胶膜成为未来导向,故长期来看EVA胶膜渗透率仍将保持稳定,2022年光伏料EVA需求量将达到128.4万吨,供需错配局面更加显著。   投资策略:我们建议关注专注高附加值化学品生产的联泓新科,战略股东国科控股助力公司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以甲醇为原材料,聚焦烯烃深加工产业链,主营业务包括EVA、聚丙烯专用料、环氧乙烷及衍生物,目前具有12万吨釜式法工艺EVA产能,募投项目完成后产能将达到14万吨,新增产能将全部用于光伏料EVA生产,并与光伏胶膜生产商福斯特拥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公司采用“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以保证账面现金流,其现净比常年维持在1.5以上。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下跌、下游光伏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1-02-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