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深耕美丽、健康服务赛道,连锁龙头成长可期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深耕美丽、健康服务赛道,连锁龙头成长可期

    • 医药行业2023年3月投资月报: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

      医药行业2023年3月投资月报: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

      医药商业
        2023年3月投资观点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228),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59%,跑赢沪深300指数0.48%,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1。2023年2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0.12%,跑赢沪深300指数2.22%,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0。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228),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4.6%),血液制品跌幅最大(-2.0%);2月医药行业子板块线下药店涨幅最大(+5.8%),医疗研发外包跌幅最大(-9.4%)。   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近期,中药板块再度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且中药板块基本面恢复预期较强,精选低估值品种。此外国家医保局宣布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对于价格偏高品种要持续挤压价格水分,我们认为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企仍需回到创新本源,大力发展创新品种。展望2023年,我们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3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海创药业(688302.SH)、祥生医疗(688358.SH)、迈得医疗(688310.SH)、柳药集团(603368.SH)、上海医药(601607.SH)、寿仙谷(603896.SH)、首药控股-U(688197.SH)、盟科药业(688373.SH)、太极集团(600129.SH)。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SH)、爱尔眼科(300015.SZ)、迈瑞医疗(300760.SZ)、云南白药(000538.SZ)、我武生物(300357.SZ)、爱美客(300896.SZ)、智飞生物(300122.SZ)、通策医疗(600763.SH)。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U(688235.SH)、荣昌生物(688331.SH)、泽璟制药-U(688266.SH)、联影医疗(688271.SH)、澳华内镜(688212.SH)、奥浦迈(688293.SH)、康希诺(688185.SH)、华大智造(688114.SH)、诺唯赞(688105.SH)、爱博医疗(688050.SH)。   本月港股组合:瑞尔集团(6639.HK)、诺辉健康(6606.HK)、康方生物-B(9926.HK)、微创机器人-B(2252.HK)、海吉亚医疗(6078.HK)、锦欣生殖(1951.HK)、启明医疗-B(2500.HK)、和黄医药(0013.HK)、药明生物(2269.HK)、君实生物(1877.HK)。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9页
      2023-03-06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37%,跑输沪深300指数2.0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5。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45%,跑输沪深300指数2.2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9.5%(-2.9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2.8%(-2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7.1%(-5.8pp)。医药子行业来看,医药流通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2.2%,其次是中药III、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分别为0.7%和0.4%。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幅度为12.4%。   关注低估值底部标的。近期,中药板块再度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且中药板块基本面恢复预期较强,精选低估值品种。此外国家医保局宣布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对于价格偏高品种要持续挤压价格水分,我们认为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企仍需回到创新本源,大力发展创新品种。展望2023年,我们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海创药业(688302.SH)、祥生医疗(688358.SH)、迈得医疗(688310.SH)、柳药集团(603368.SH)、上海医药(601607.SH)、寿仙谷(603896.SH)、首药控股-U(688197.SH)、盟科药业(688373.SH)、太极集团(600129.SH)。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SH)、爱尔眼科(300015.SZ)、迈瑞医疗(300760.SZ)、云南白药(000538.SZ)、我武生物(300357.SZ)、爱美客(300896.SZ)、智飞生物(300122.SZ)、通策医疗(600763.SH)。   本周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U(688235.SH)、荣昌生物(688331.SH)、泽璟制药-U(688266.SH)、联影医疗(688271.SH)、澳华内镜(688212.SH)、奥浦迈(688293.SH)、康希诺(688185.SH)、华大智造(688114.SH)、诺唯赞(688105.SH)、爱博医疗(688050.SH)。   本周港股组合:瑞尔集团(6639.HK)、诺辉健康(6606.HK)、康方生物-B(9926.HK)、微创机器人-B(2252.HK)、海吉亚医疗(6078.HK)、锦欣生殖(1951.HK)、启明医疗-B(2500.HK)、和黄医药(0013.HK)、药明生物(2269.HK)、君实生物(1877.HK)。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新冠疫情爆发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3-06
    • 新华医疗(600587):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新华医疗(600587):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 医药生物: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医药生物: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强主业,定激励,谋发展。1)确定以医疗器械板块与制药装备板块为主业的聚焦战略,2021年两大主业板块占公司收入占比提升至50%,未来将持续提高主业占比,提升盈利能力。2)2021年公司发布股权激励,以2020年扣非利润2亿元为基础,设定2022年-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5%、110%和130%,极大提高公司员工积极性。3)募投项目不超过12.8亿元,用于器械和制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相关项目。   医疗器械:丰富产品储备加速国产替代。“贴息”政策落地,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在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主要产品线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1)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感控产品线规模居全国第一,为5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中心;2)放疗设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获得我国第一个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至此新华医疗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高端放疗产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厂商,国内装机量即将超过400台;3)影像领域不断精准化,自主研发放疗专用大孔径螺旋CT,填补国内空白。4)多种器械储备,奠定长期发展:手术器械公司为新华医疗与德国蛇牌共同成立,有12000多种品种规格,数量居全国第一。血透引进德国全套透析生产线,工艺和质量水平居国际前列。拥有健全的动物实验产品线,是国内动物实验设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此外,医疗废物高温处置系统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   制药装备:国产替代加速,利润率持续改善。我国制药装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212.1亿元增至2020年35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我国制药设备行业按营收规模来看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公司力争上游的机会巨大。2013年以来多家子公司的并购使新华医疗在制药装备板块的前、中、后端产业链浑然一体,2020年,新华医疗制药设备产量占据行业第一,达到18384台。2021公司制药装备板块毛利率达27%,子公司成都英德和远跃药机大幅减亏,毛利提升空间显著。未来将在生物制药装备和中药装备上逐步发力,成都英德提供血制品整体解决方案,已为全国90%以上血液制品公司提供过服务。上海远跃和苏州浙远提供中药提取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7.9%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企业作为老牌医疗企业将会在医疗设备需求千亿级放量与制药装备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充分受益,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及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公司订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投入不及预期;疫情恢复不及预期;其他不可预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3-02
    • 2023年2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Claudin18.2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年2月第四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Claudin18.2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7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8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开拓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2月第四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0个股上涨,40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圣诺医药-B(14.44%)、迈博药业-B(7.14%)、海创药业-U(6.67%)。跌幅前三为歌礼制药-B(-12.33%)、开拓药业-B(-11.70%)、和铂医药-B(-11.23%)。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16%,跑输沪深300指数2.81pp,生物医药下跌1.25%。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96%,跑赢沪深300指9.02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4%。   本周XBI指数下跌6.13%,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3.37%。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2月国内5款新药获批上市,2款新增适应症。本周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0款新增适应症。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2月美国5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0款新药获批上市。   2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2月日本有1例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Claudin18.2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年2月23日,康诺亚和乐普生物共同宣布与阿斯利康就潜在世界首创Claudin18.2抗体偶联药物(ADC)CMG90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根据许可协议,阿斯利康将负责CMG901的全球研发、生产和商业化。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5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3起。KYM将收取63百万美元的预付款,并在达成若干开发、监管及商业里程碑后,收取最多1,125百万美元的额外潜在付款。KYM亦有权从AstraZeneca收取销售净额的分级特许权使费。KYM有责任提供协助及人员以促进技术及专业知识转让;艾伯维与CapsidaBiotherapeutics扩大战略合作,为需求未满足的眼部疾病开发靶向基因药物;AxsomeTherapeutics与Pharmanovia签订许可协议,以扩大商业化并在欧洲进一步发展Sunosi(索里亚苯酚)。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2-28
    • 医药行业周报:轮动行情,关注底部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轮动行情,关注底部个股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91%,跑输沪深300指数1.5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85%,跑输沪深300指数0.0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2.4%(-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4.8%(-3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2.9%(-4.5pp)。医药子行业来看,血液制品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0.7%,其次是原料药、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分别为0.6%和0.1%。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幅度为13.9%。   轮动行情,关注底部个股。近期,多家创新药企出现药品合作终止情况,其中BlueprintMedicines宣布将重新获得RET抑制剂的全球商业化和开发权,与罗氏终止合作。主要原因主要可能有,1)出于企业自身管线及商业化考虑其投资收益比较低;2)同类型产品质量、疗效有更优选择;3)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影响。但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持续成长,短期的情绪影响不足以改变行业内在驱动逻辑。展望2023年,我们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海创药业(688302)、迈得医疗(688310)、冠昊生物(300238)、柳药集团(603368)、寿仙谷(603896)、祥生医疗(688358)、首药控股-U(688197)、盟科药业(688373)、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周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康希诺(688185)、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锦欣生殖(1951)、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新冠疫情爆发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2-27
    • 医药:CXO行业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进展数据跟踪

      医药:CXO行业及新冠小分子口服药进展数据跟踪

      医药商业
        CXO行业月度数据跟踪(截至2023.02)   注:CXO板块此次选取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九洲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睿智医药、药石科技、昭衍新药、美迪西、皓元医药、诺泰生物、博济医药、阳光诺和、百诚医药、和元生物等共16家公司。   行业维度:一级市场投融资强度略有波动,创新药IND数量略有下降,NDA数量略有上升。全球:2022年起资本市场趋于冷静,融资总额、融资事件数持续波动,2022Q4融资额为1147.4亿元(同比-61.5%,环比-17.3%)、融资事件数650件(同比-38%,环比-9.8%); 2022全年全球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5609亿元(同比-52.8%)、融资事件总数2970件(同比-26.2%);2023年1月全球一级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融资额为361.1亿元(同比-42.2%,环比-12.2%)、融资事件数243件(同比-15%,环比+1.3%);国内:2022Q4融资额为324.1亿元(同比-72%,环比-16.8%)、融资事件数233件(同比-41.5%,环比-18.8%);2022全年国内医疗健康融资总额1459亿元(同比-58.5%)、融资事件数1091件(同比-24.3%);2023年1月国内医疗健康投融资额65.3亿元(同比-58.1%,环比-56.4%)、融资事件数75件(同比-35.9%,环比-33.6%)。2023年以来IND数量稳定增长,IND数量:2022Q4新增IND数量为271个(同比-15.6%,环比-27.5%);2022年共新增IND数量1232个,其中化学药624个,生物制品565个,中药43个;2023年1月新增IND数量为139个(同比+117.2%,环比+87.8%),其中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IND数分别为68、68、3个;NDA数量:2022Q4新增NDA数量为66个(同比-25%,环比-2.9%);2022年共新增NDA数量295个,其中化学药175个,生物制品100个,中药20个;2023年1月新增NDA数量35个(同比+118.6%,环比+29.6%),其中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NDA数量分别为20、12、3个。   企业维度:1)中观:国内企业以小分子CDMO业务为主,大分子CDMO产能仍在追赶海外龙头。目前国内小分子CDMO业务仍未到达天花板,根据各家公司数据,2022年底预计合计拥有产能1.6万立方米,至2025年预计合计产能将达1.8万立方米,国内CXO企业中仅药明生物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其余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基因治疗迅速发展,为CDMO业务创造新机遇。目前在欧美发达地区CGT CDMO行业已有一定生产规模,头部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国内该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除药明康德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外国内企业均处于起步阶段。2)微观:CXO企业在手订单充沛,项目数量快速增长,项目结构趋于合理,侧面体现出目前行业仍处于高景气度周期,企业订单充足,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CXO企业员工数量高速增长,CDMO企业人均创收较高,横向对比来看,药石科技人均创收最高,2021年超过99.5万元/人/年;其次,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凯莱英等CDMO企业人均创收也相对较高,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睿智医药、昭衍新药和博济医药等CRO业务占比较大的企业,人均创收水平则相对较低。   国内新冠相关小分子CDMO企业在手订单不断、在建产能充分。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的高景气赛道为国内小分子CDMO企业带来巨大增量。从订单数量来看,目前Paxlovid新冠口服药订单受益最充分的是小分子CDMO头部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大体量在手订单为小分子CDMO企业2022年业绩高增提供保障,CDMO企业充沛的在手订单带动上游原料药/中间体供应商同步受益。    业绩表现:CXO企业收入、利润均实现高增长,2022年增长势头不减。2022Q1-Q3:16家CXO企业收入总额661亿元(+39.2%),归母净利润总额为177.1亿元(+91.9%),扣非净利润总额为150.9亿元(+107.1%),主要由于企业签订高利润订单,盈利能力强劲提升所致。   2022Q3:受益于强劲的管理能力以及高附加值订单陆续交付,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业绩有望以更高速度增长,CXO行业高速发展趋势仍将持续。   全球已有4款新冠口服药上市,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是继辉瑞的Paxlovid之后的第二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1款药物提交NDA,9款药物处于临床III期(包括老药新用,其中3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礼来和Incyte的巴瑞替尼老药新用,用于需要补充氧的新冠患者,于2021年4月在日本上市,在美国获批EUA;默沙东的莫奈拉韦最早于2021年11月在英国获批上市,随后在日本上市、在美国获批EUA,目前已向中国提交NDA;辉瑞的Paxlovid III期数据显示疗效突出,已获批美国EUA,2021年12月后分别在英国、欧洲、日本获批上市,2022年2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   除已经在国内上市的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外,目前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分别为处于III期临床的君实生物的VV116和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VV116:君实生物与旺山旺水生物合作开发的VV116于2021年12月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EUV用于治疗中重度患者,国内与Paxlovid头对头III期临床于2022年5月公布达到主要临床终点和次要有效性终点,且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Paxlovid,另有两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进行中;普克鲁胺:小规模临床试验中显示疗效突出,目前在巴西、美国开展多项III期临床,并且已在巴拉圭、波黑萨拉热窝州、加纳共和国、利比里亚获批EUA。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平台型CXO公司以及中长期高成长标的   药明生物UVL清单影响已全面解除,短期新冠相关CDMO大体量订单叠加内生业务持续高增,CXO行业仍是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的优质板块;同时,国内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进一步为CXO行业带来增量空间,预计CXO板块业绩保持高增确定性较高,建议关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的平台型CXO企业及中长期高成长标的。建议关注产业链布局一体化平台型CXO企业,推荐CRDMO/CTDMO一体化龙头企业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临床CRO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小分子CDMO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皓元医药和药石科技等。新冠口服药最新研究进展(截至2023.2.10)   CXO行业产能转移不及预期风险;CXO企业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冠口服药临床试验进展不及预期;新冠口服药上市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2-27
    •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医药行业2023年2月投资月报:平衡短期和中长期配置机会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1月申万医药指数上涨5.47%,跑输沪深300指数1.9%,年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8。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30131),医药子行业调整力度较小,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1月医药行业子板块其他生物制品涨幅最大(+12.8%),线下药店跌幅最大(-5.6%)。   结合短期和中长期配置医药子板块。2022年多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均在疫情影响下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63家医药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的预测,增速下限超过50%的有20家;增速下限在30%~50%的有6家;增速下限在15%~30%的有9家。2022Q4以来医药板块市场关注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公募基金医药行业持仓占比约为11.6%。我们预计短期内市场将青睐估值修复空间大、政策利好的医药子版块。中长期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疫后复苏将驱动行业增长。展望2023年全年,我们看好高确定性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2023年2月组合推荐:   本月弹性组合:以岭药业(002603)、华润三九(000999)、寿仙谷(603896)、太极集团(600129)、佐力药业(300181)、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祥生医疗(688358)。   本月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科济药业(2171)、微创机器人-B(2252)、海吉亚医疗(6078)、启明医疗-B(2500)、药明生物(2269)、君实生物(1877)。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云南白药(000538)、我武生物(300357)、爱美客(300896)、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   本月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华大智造(688114)、诺唯赞(688105)、爱博医疗(688050)。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4页
      2023-02-24
    • 2023年2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SMA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年2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SMA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 7 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8 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 1 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 Paxlovid 和默克的 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 2022年 7月获批上市。2023年 1月 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 NMPA 批准上市。开拓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 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 XBI 指数本周走势   2023 年 2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 10个股上涨,50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 (8.75%)、开拓药业-B (6.53%)、加科思-B (4.57%)。跌幅前三为诺诚健华-B (-34.99%)、腾盛博药-B (-34.05%)、永泰生物-B (-15.87%)。   本周 A 股创新药板块上涨下跌 1.16%,跑赢沪深 300指数 2.91pp,生物医药下跌3.26%。近 6个月 A 股创新药累计上涨 7.70%,跑赢沪深 300指 10.49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 2.18%。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 5.43%,跑输恒生指数 3.21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31%。近 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 1.62%,跑输恒生指数 1.89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 4.91%.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2 月国内 2款新药获批上市,2款新增适应症。本周国内 1款新药获批上市;0款新增适应症。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2 月美国 5 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 3 款新药获批上市。   2 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2 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PSMA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 年 2月 16日,Ambrx Biopharma公布 PSMA ADC新药 ARX517 三线及以上治疗前列腺癌的初步临床数据。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 9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 1起。MD Anderson部署Xilis 专有的 MicroOrganoSphere™(MOS)技术,以支持临床前研究,以加速新型癌症疗法的开发;Calibr 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医学研究所(盖茨 MRI)今天宣布了一项战略许可协议,以推进一种用于结核病治疗的新型研究化合物的开发;Ipsen、Université de Montréal和 IRICoR 通过独家授权协议和两个新的发现阶段项目,扩大了现有的肿瘤学合作伙伴关系;GAIA 生物医学和 TreeFrogTherapeutics 宣布合作,以扩大异体 nk 样细胞对抗实体肿瘤;Cullinan Oncology授权美国使用 Harbour BioMed的首个临床阶段 B7H4 x 4-1BB 双特异性免疫激活剂的权利;Sentia医学科学和神经内分泌生物科学扩展研究合作,发现新的 CRF多肽;Thylacine Biotherapeutics 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新的抗病毒肽平台;Eurofins Discovery 与 Invasight 合作开发癌症治疗;泰恩康与南京百家汇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 2 亿元收购百家汇持有的江苏博创园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50%股权。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2-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