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医药行业2023Q1持仓分析:23Q1医药持仓稳定

      医药行业2023Q1持仓分析:23Q1医药持仓稳定

      医药商业
        23Q1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1.66%,环比+0.0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8.24%,环比+0.13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7.42%,环比-0.04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7.89%,环比-0.42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迈瑞医疗(486家)、药明康德(394家)、恒瑞医药(380家)、爱尔眼科(281家)、爱美客(242家);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人福医药(+176家)、恒瑞医药(+134家)、科伦药业(+73家)、康缘药业(+68家)、华润三九(+65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健之佳(27.8%)、爱美客(26.6%)、奕瑞科技(24.7%)、一心堂(23.7%)、泰格医药(20.9%);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太极集团(18.2%)、金域医学(17.3%)、泰格医药(16.6%)、健之佳(16.4%)、药明康德(16.4%)。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药明康德(386.4亿元)、迈瑞医疗(384.4亿元)、爱尔眼科(295.7亿元)、恒瑞医药(211.7亿元)、泰格医药(138.8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药明康德(+74.7亿元)、恒瑞医药(+68.5亿元)、金域医学(+47.9亿元)、人福医药(+47.3亿元)、华东医药(+33.6亿元)。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4-27
    •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恢复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恢复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0.5亿元(+15.7%),归母净利润3.5亿元(+991.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227.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18亿元(+227.6%),业绩复合预期。   收入端:2023年收入制定更高增长目标。1)工业:全年工业实现收入87.9亿元(+14.2%),其中中药收入51亿元(+22%),化药收入36.8亿元(+14.2%),主要大品种超预期增长,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收入15.67亿元(+70%),急支糖浆口服液5.26亿元(+89%),通天口服液2.88亿元(+53%),鼻窦炎口服液2.14亿元(+67%)。2)商业:收入80亿元(+9.7%),其中分销收入65.8亿元(+9.8%),零售收入14.3亿元(+9.3%)。随着中药材资源及中药饮片逐步发展,虫草逐步贡献业绩增量,预计2023年商业板块将实现快速发展。2023年公司力争营业收入同比实现20%增长,其中工业增长30%,商业营收同比增长20%。   利润端:工业端毛利提升显著。2022年主要大品种提价带来毛利率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45.4%(+2.9pp),工业毛利率63.6%(+6.6pp),受益于大品种提价。主力品种及二线培育品种太罗、补肾益寿胶囊、还少丹等品种预计2023年仍然具有较大毛利提升潜力。低毛利、负毛利品种在2022年完成提质增效任务,2023年盈利品种持续贡献业绩增量。此外,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大约亏损1693万元,主要系持有股票市值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亿元影响。   费用端:加强费用管控,研发费用加大投放。2022年研发费用率0.8%,研发费用1.1亿元,新增研发立项20项,GLP-1激动剂SPTJS22001立项并加速推进,生物药有望实现零的突破。在研品种芪灯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附条件批准上市”临床试验已完成部分病例入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创新中药丹七通脉片完成Ⅱb期研究总结报告及专家咨询论证;预计2023年将新增投入1亿元。2022年管理费用在人员调整和部门精简下有所下降,管理费用率6%(-1.5pp),财务费用率1.3%(-0.5pp)。展望2023年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绝对值不增长,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销售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长,预计销售费用率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鉴于国药入主太极带来经营业绩快速改善,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8.9亿元,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0倍、27倍和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处置土地资产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7
    • 传统疫苗高速增长,明年三大品种齐发力

      传统疫苗高速增长,明年三大品种齐发力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下滑1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亿元。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同比下滑1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滑23.6%。   常规疫苗增速亮眼,新冠疫苗高基数影响表观增速。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1/Q2/Q3/Q4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7/9.6/7.4/5.9亿元(+214.6%/+23.4%/-44%/-53.5%),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5/0.8/-3.4亿元(+987.7%/-149%/-88%/-247.9%)。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Ⅲ期临床支出费用化所致。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84.2%(+11pp),销售费用率为34.4%(+18.6pp),主要系新冠疫苗销量下滑所致,管理费用率为7.3%(+0.4pp),基本保持稳定。净利率为-4.2%,主要系新冠资产减值以及研发费用化处理所致,研发费用率为25.4%(+15.7pp),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主营产品均实现较高增长。2022年公司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85.4%。其中,主要产品四联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4.2%,乙肝疫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6.3%,公司新产品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逐步放量。2023年第一季度常规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   未来2-3年产品获批阶梯性增长,贡献公司长期业绩增量。公司目前共有在研项目30多个,已有13项进入注册程序。预计未来两年有4-5个新品种获批。其中冻干二倍体狂苗作为行业金标准已经收到现场核查通知书,冻干水痘疫苗已于22年3月完成Ⅰ、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结果显示公司疫苗对1~55岁健康水痘易感人群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此外,MCV4、IPV等疫苗均进入或完成临床Ⅲ期阶段,重组EV71疫苗已经完成Ⅱ期临床,目前正准备转做四价手足口病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均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产品管线立足创新,着重解决现存未满足需求,长期发展动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6元、1.39元及1.69元。长期看,新产品13价肺炎疫苗、人二倍体狂苗获批上市2023年有望加速放量,作为国内创新疫苗企业龙头,公司在研管线丰富,未来2-4年将有多个品种获批,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低于预期风险,产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7
    • 回盛生物(300871):Q1同比大幅改善,上下游一体化稳步推进

      回盛生物(300871):Q1同比大幅改善,上下游一体化稳步推进

    • 22年业绩短期承压,23Q1复苏明显

      22年业绩短期承压,23Q1复苏明显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3.2亿元(-25.2%),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47.2%),实现扣非归母0.8亿元(-4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9亿元(-45.2%)。同日,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9554万元(+76.9%),实现归母净利润3008万元(+76.9%),实现扣非归母2647万元(+190.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15万元。22年业绩因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不断反复短期承压,主要系需求延后,市场销售推广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延迟或取消,以及团队调整所致。23年Q1业绩复苏明显。   22年业绩短暂承压,23年Q1需求复苏明显。公司2022年受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较大,但总体克服影响。分季度看,22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54/0.8/0.8/1.1亿元(-32.5%/-28.1%/-26.3%/-17.1%),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较为明显,第四季度有所回暖。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0.21/0.24/0.32亿元(-45.6%/-43.9%/-37.7%/-54.9%)。从盈利能力看,22年全年毛利率72.5%(-2.3pp),四费率48.1%(+10pp),主要系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员工薪酬增加以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所致。此外,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也扩大了研发费用的降幅。财务费用主要系利息收入增加所致。23Q1单季度收入为9554万元(+76.6%),复苏明显趋势向好。磁刺激板块未来预计将快速增长,基石业务(精神,康复,盆底)未来预计将维持高景气度。此外,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发布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调动员工积极性,彰显公司对业绩未来增长的信心。   磁刺激类产品23年有望提速,新品有望贡献新增长动能。分业务看,22年磁刺激产品收入1.4亿元(-19.5%),其中盆底磁刺激仪经多年“磁电联合”培育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全年因疫情影响销售,预计23年有望提速;电刺激产品收入5893万元(-54%),耗材和配件收入5829万元(-2.3%);电生理类收入4958万元(-16.5%);激光射频类收入648万元,皮秒激光、射频等项目亦在有序推进过程中,已陆续完成设计开发和型式检测,进入产品注册阶段。此外,公司加大创新,在研重磅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X-walk100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X-walk200/300下肢步行外骨骼辅助训练装置已于2022年启动上市销售,X-walk400已经进入注册阶段。X-locom100上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已于2022年上半年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Xlocom200床边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已于2022年下半年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完成小批试产;X-Locom300上肢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已经进入注册阶段尾期,正在筹备上市。除康复机器人外,公司医美业务三块能量源矩阵产品丰富,覆盖妇产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多应用场景。竞争格局良好,未来将主打进口替代逻辑。   新型康复器械龙头,疫情后有望复苏。公司为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等康复器械创新龙头,拥有技术、产品、渠道、品牌、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康复行业政策红利。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公司将迎来电刺激的企稳、磁刺激的高增长以及新品的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1.7、2.3、2.8亿元,EPS为2.54、3.37、4.02元,对应PE为30、23、19倍。给予2023年3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96.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4-26
    • 一季度疫苗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一季度疫苗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2023Q1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37.5%,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50.4%%,扣非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27.4%。   Q1流感疫苗发货贡献业绩。2023Q1华兰疫苗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893%。主要系Q1甲流疫情爆发后的疫苗补种需求推动。常规年份流感疫苗一般于每年H2完成接种,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流感疫苗接种量有所减少。剔除疫苗业务影响后,我们预计血制品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5%。   非流动资产处置及理财收益增厚母公司业绩。2023年一季度公司确认非经常损益7603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438万元,投资收益4976万元。相关收益为公司贡献增量业绩。剔除上述因素影响后,我们预计公司血制业务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   疫苗业务产品组合丰富,新产品2023年有望实现收入。公司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吸附破伤风疫苗。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和吸附破伤风疫苗分别于2023年初获批,预计相关新品在通过GMP认证后有望实现批签发及产品销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6.5亿元、19亿元。公司业务由血制品+疫苗双轮驱动,我们看好其疫情后复苏前景。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四价流感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5
    • 华兰生物(002007):一季度疫苗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华兰生物(002007):一季度疫苗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 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中药饮片业务逆势增长

      业绩受疫情影响承压,中药饮片业务逆势增长

      个股研报
        信邦制药(00239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63.5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17.7%,扣非后约2.2亿元,同比-22.6%。22Q4单季度实现收入16.6亿元,同比约-4.9%,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124.6%,扣非后约为0.2亿元。   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承压,2023年有望实现业绩修复。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2.6%。其中医疗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0.2%,医药流通板块同比下降1.5%,医疗服务板块及医药流通板块受疫情影响大,随着疫情逐步放开,两板块有望实现业绩修复。   医疗服务板块受疫情影响,长期仍然具备发展潜力。受2022年疫情影响,公司旗下医院全年门诊量、手术量等均有下降。但由于贵州省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空间大,省内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公司旗下贵州省肿瘤医院是贵州省唯一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预计随疫情散去收入将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旗下拥有7家医院,以贵阳市三家核心医院为中心,向省内其他县市辐射扩张。2022年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收入18.6亿,同比-10.2%,受疫情影响占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其中肿瘤医院实现收入9.2亿元(同比-15%),净利润0.37亿元(-45.7%),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其余综合医院实现收入9.4亿元(-4.9%)。随着疫情的退散,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有望快速恢复并保持稳健增长。   医药流通板块略有下滑,医药制造板块实现逆势增长。公司医药流通业务销售网络覆盖全省,已形成全品类配送体系,具有区域性集团化企业优势,2022年收入实现52.8亿元,同比-1.5%。受中药政策利好,中药饮片销售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医药制造板块收入7.9亿元,同比+12.23%,其中中药饮片实现收入4.2亿元,同比+36.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3.5亿元和4.4亿元,EPS分别为0.15元、0.18元、0.2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1、26、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收入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新冠疫情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4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4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TK靶点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4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TK靶点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4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8个股上涨,52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复宏汉霖(13.13%)、三生国健(11.86%)、艾迪药业(8.42%)。跌幅前三为德琪医药-B(-17.88%)、云顶新耀-B(-16.35%)、永泰生物-B(-15.92%)。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96%,跑输沪深300指数2.82pp,生物医药下跌6.04%。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6.66%,跑赢沪深300指5.4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5.1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84%,跑输恒生指数3.49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42%。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3%,跑输恒生指数12.92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59%。   本周XBI指数上涨0.9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2.42%。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有6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美国8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新药获批上市。3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3月日本5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BTK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4月20日,诺诚健华宣布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患者。根据诺诚健华新闻稿,这也是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3个适应症。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研发的一款具高度选择性的新型BTK抑制剂,拟开发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Tubulis宣布与BristolMyersSquibb达成战略许可协议,开发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下一代adc。BlueWater宣布收购fda批准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资产ENTADFI。GSK收购BellusHealth,获得其潜在Bestinclass的高度选择性P2X3受体拮抗剂camlipixant,该药物正处于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III期临床试验中。PipelineTherapeutics宣布研究性神经科学疗法(PIPE-307)的全球许可和开发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4-24
    • 2023年4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TK靶点概况)

      2023年4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TK靶点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4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8个股上涨,52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复宏汉霖(13.13%)、三生国健(11.86%)、艾迪药业(8.42%)。跌幅前三为德琪医药-B(-17.88%)、云顶新耀-B(-16.35%)、永泰生物-B(-15.92%)。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96%,跑输沪深300指数2.82pp,生物医药下跌6.04%。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6.66%,跑赢沪深300指5.4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5.1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84%,跑输恒生指数3.49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4.42%。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3%,跑输恒生指数12.92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59%。   本周XBI指数上涨0.9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2.42%。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有6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3月美国8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新药获批上市。3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3月日本5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BTK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4月20日,诺诚健华宣布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患者。根据诺诚健华新闻稿,这也是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3个适应症。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研发的一款具高度选择性的新型BTK抑制剂,拟开发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Tubulis宣布与BristolMyersSquibb达成战略许可协议,开发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下一代adc。BlueWater宣布收购fda批准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资产ENTADFI。GSK收购BellusHealth,获得其潜在Bestinclass的高度选择性P2X3受体拮抗剂camlipixant,该药物正处于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III期临床试验中。PipelineTherapeutics宣布研究性神经科学疗法(PIPE-307)的全球许可和开发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04-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