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乘国企改革东风,关注“中特估”相关投资标的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乘国企改革东风,关注“中特估”相关投资标的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1.86%收3272.36,深证指数下跌1.57%收11005.64,沪深300指数下跌1.97%收3937.76,创业板指下跌0.67%收2252.38,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2.26%收8920.87,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2.05收7591.58,跑输沪深300指数0.08个百分点。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1.84%、-1.88%、-2.60%。截止2023年5月12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23.86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09.96%。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3.57倍、12.56倍、26.92倍。   行业动态:   1)全球首款术中移动影像系统获批、华南首个心磁临床中心成立;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发布《关于我市第一批DRG付费和带量采购政策联动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的通知》;   3)北京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北京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的通知》。   投资分析:   乘国企改革东风,关注“中特估”相关投资标的。从政策层面来看,新一轮国企改革已至,且注重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1月5日,国资委提出,2023年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引导企业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时,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及价值创造,证监会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因此,中长期建议持续关注央企国企改革中管理经营效率及盈利能力提升的“中特估”相关医药板块投资标的。从历史估值看,国企估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从市场表现看,五一节后政策受益的相关“中特估”医药企业表现也较为亮眼。建议持续关注相关国有医疗器械公司,重点关注央企华润系及地方国有医疗设备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5-1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Q1医疗设备增长恢复较快,关注疫后复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Q1医疗设备增长恢复较快,关注疫后复苏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两周,上证综指上涨1.01%收3334.50,深证指数下跌2.35%收11180.87,沪深300指数下跌0.39%收4016.88,创业板指下跌3.14%收2267.63,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24%收9127.08,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1.11%收7750.57,跑输沪深300指数0.72个百分点。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2.21%、-6.40%、-1.94%。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2023年5月5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24.42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10.66%。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4.36倍、12.73倍、27.82倍。   行业动态: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的通知》;   2)安徽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度安徽省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的通知》;   3)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   4)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京津冀“3+N”联盟起搏器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到期接续中选结果的通知》。   投资分析:   2022年医疗器械板块业绩承压。医疗器械板块2022收入总额同比+1.7%、归母净利润总额同比-21.6%。2022国内疫情时有反复,2023Q1“乙类乙管”后,国内外新冠需求退潮,此外,国内集采降价压力背景下,医疗器械板块整体承压。   2023Q1医疗设备公司增长恢复较快。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国产产品高性价比和行业需求稳定上升的逻辑不变。疫后需求复苏叠加国产替代支持政策,医疗设备市场复苏超预期,相关医疗设备公司一季度表现较为亮眼,2023Q1医疗器械归母净利润增速前7名公司均为医疗设备公司。中长期看,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提升且价格低于进口,国产替代提速,发展前景广阔。建议持续关注疫后需求复苏情况,持续关注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龙头医疗设备公司及相关创新产业链。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3-05-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角膜塑形镜集采落地,关注OK镜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角膜塑形镜集采落地,关注OK镜产业链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1.11%收3301.26,深证指数下跌2.96%收11450.43,沪深300指数下跌1.45%收4032.57,创业板指下跌3.58%收2341.19,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4.16%收9149.20,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3.62%收7837.45,跑输沪深300指数2.16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3.20%、-2.95%、-4.97%。截止2023年4月21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7.49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0.91%,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6.80倍、6.51倍、28.52倍。   行业动态: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有关工作的通知》;   2)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在京召开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3)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做好国采脊柱类和本市集采六类耗材中选结果执行准备工作的提醒》;   4)湖南省低值医用耗材市际联盟集采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湖南省市际联盟低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通知》。   投资分析:   角膜塑形镜集采文件正式公布,政策整体较温和,采购行为影响有限,建议关注OK镜产业链投资机会。4月10日,河北省牵头三明采购联盟医用耗材集采披露采购文件,包含角膜塑形镜,涉及11市,约定采购量为14342片。本次三明联盟地区采购量较少,预测此次OK镜集采的降价幅度有限,政策整体较为温和,预计对行业冲击有限,长期看不改变眼科耗材行业和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成长性。疫后修复叠加集采落地,建议持续关注OK镜产业链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相关龙头标的。   新冠相关概念股再迎风口,短期可关注新冠疫情相关产业链。截至4月18日,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XBB.1.16变异株3647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XBB.1.16的占比增加。我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新冠相关概念股在上周五再次迎来风口,短期可关注新冠疫情相关产业链。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4-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新基建再受支持,持续关注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新基建再受支持,持续关注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0.32%收3338.15,深证指数下跌1.40%收11800.09,沪深300指数下跌0.76%收4092.00,创业板指下跌0.77%收2428.09,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上涨0.76%收9546.25,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0.42%收8131.55,跑赢沪深300指数1.18个百分点。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57%、-0.07%、0.63%。截止2023年04月14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8.16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6.48%,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8.37倍、6.71倍、29.60倍。   行业动态: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准入标准意见的函》;   2)浙江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将开启;   3)河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布河北省牵头三明采购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文件>的通告》;   4)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联盟办公室:发布《关于第二批河南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的公示》;   5)国家药监局:公布2023年3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投资分析:   我国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医疗新基建再受政策支持。4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有关情况。未来将继续推动人才、技术和管理下沉,后续将继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重点支持各地加强心血管外科、产科、骨科、麻醉、儿科、精神、病理等群众就医需求较高的专科。相关基层诊疗设备市场或将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医疗影像设备、生命信息设备、心血管耗材等相关板块。医疗新基建政策频出,持续关注医疗设备市场扩容。随着国家政策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持续支持,未来有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释放更多中层、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将推动整体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产品性能优越、渠道布局丰富、研发能力强劲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4-1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反弹或将持续,关注业绩披露情况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反弹或将持续,关注业绩披露情况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1.67%收3327.65,深证指数上涨2.06%收11967.74,沪深300上涨1.79%收4123.28,创业板指上涨1.98%收2446.95,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上涨2.54%收9473.83,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1.02%收8097.23,跑输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05%、1.12%、2.85%。截止2023年04月07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8.02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5.87%,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7.95倍、6.74倍、29.34倍。   行业动态:   1)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关于申报第九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的通知》;   2)福建省医保局:发布《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落实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及《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落实腔镜吻合器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   3)国家卫健委: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4)北京市药监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第三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的通知》。   投资分析:   医药板块反弹或将持续,关注业绩披露情况。过去一周,医药生物板块触底回升,整体表现相对较好。医药板块整体有望走出业绩底,当前是医药板块重要的配置窗口期。进入4月,医药板块或将更为乐观,反弹趋势或将持续。一方面,医药板块指数上周已调整回到12月的底部区间,估值处于低位。其次,进入业绩期,医药板块作为业绩持续稳健的行业,关注度有望提升。其中,从医疗器械板块内部来看,在已经披露年报的企业中,有1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9家企业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长。随着年报/一季报的逐步披露,预计一季度部分医疗设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或将受到市场重点关注,当前是一季报重要的验证窗口期,建议重点关注一季度实现复苏及拐点的板块及个股。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3-04-1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置证调整落地,有望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置证调整落地,有望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 0.46% 收 3265.65,深证指数下跌 3.16% 收11634.22,沪深 300 上涨 1.72% 收 4027.05,创业板指上涨 3.34% 收2370.38,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0.15% 收 9126.20,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上涨 0.59% 收 7857.5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13 个百分点。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 1.09%、-1.36%、1.60%。截止 2023 年 3 月 24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7.46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54.17%,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7.51 倍、6.53 倍、27.66 倍。   行业动态:   1) 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3)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京津冀“3+N”联盟冠脉导引导丝、冠脉导引导管、冠脉扩张球囊带量联动的中选结果。   投资分析:   3 月 2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进一步放宽大型医疗设备审批许可,释放积极信号,大型医疗设备可及性不断增强。   本次配置证调整显著上调甲乙类兜底金额,有望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本次配置证调整显著上调甲乙类兜底金额,降低了大型设备配置申报门槛,未来有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释放更多中层、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推动整体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本次配置证目录调整幅度超出预期,调整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释放医院高端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催化下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加速进院,国产替代有望逐渐加速,相关大型医疗设备龙头厂商可抓住放量机遇获得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产品性能优越、渠道布局丰富、研发能力强劲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高端医疗设备、医疗新基建、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需求复苏。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2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0.63%收3250.55,深证指数下跌1.44%收11278.05,沪深300下跌0.21%收3958.82,创业板指下跌3.24%收2293.67,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1.99%收9139.93,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2.84%收7811.54,跑输沪深300指数2.63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4.16%、-1.28%、-1.98%。截止2023年3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7.31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3.98%,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7.09倍、6.59倍、27.50倍。   行业动态:   1)国家药监局: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3年第2号)》;   2)国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放疗巨头医科达签署协议:成立国资控股的国际化医疗装备合资公司;   3)重庆举行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工作会议:2023年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将全面开工。   投资分析:   1)国产多家持续血糖监测(CGM)产品相继发布,市场格局将迎新局面。3月15日,鱼跃医疗公告,控股子公司浙江凯立特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医疗器械注册证》。3月12日,三诺生物CGM新品于长沙发布,产品有望23H1完成获批。随着国产产品相继发布,市场格局将迎新局面。   2)CGM技术趋向成熟,国内市场空间颇具潜力,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经过20年发展,CGM技术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国内公司技术水平过去几年快速追近雅培和美敦力为主的海外龙头公司。目前国内CGM产品在国内渗透率不足5%,参考欧美渗透率20%,国内CGM至少为百亿级市场。国产CGM已达较好MARD值,预期随国产各大厂商陆续获批及产品正式上市,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建议关注具备持续血糖监测相关产品线的优质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短期关注流感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短期关注流感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 2.95%收 3230.08,深证指数下跌 3.45%收11442.54,沪深 300 下跌 3.96%收 3967.14,创业板指下跌 2.15%收2370.3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1.57% 收 9325.39,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 0.89% 收 8039.6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07 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99%、-0.70%、-1.27%。截止 2023 年 3 月 10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7.84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60.93%,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 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8.69 倍、6.64 倍、28.21 倍。   行业动态:   1)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 2023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 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3298 号建议的答复》   3) 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科技委、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人社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联合印发《促进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4) 国家药监局:公布 2023 年 2 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投资分析:   1)本周医药板块有所回调,从宏观方面来看,美联储发表相对鹰派言论,市场情绪相对转冷。我们认为展望后市,一季报预期相对明朗,建议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积极配置相关低估值个股。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创新仍是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疫后需求复苏仍为短期主线;政策支持下的医疗新基建亦是关注重点。   2)近期,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以甲型流感为主。流感病毒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国内目前累计批准流感检测相关试剂 80 多种。短期建议关注具备流感检测相关产品线的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3-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继续看好疫后复苏,基层诊疗扩容再受支持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继续看好疫后复苏,基层诊疗扩容再受支持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1.87%收4130.55,深证指数上涨0.55%收11851.92,沪深300上涨1.71%收4130.55,创业板指下跌0.27%收2422.4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37%收9473.96,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99%收8111.91,跑输沪深300指数2.70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99%、-0.70%、-1.27%。截止2023年3月3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8.00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6.93%,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8.86倍、6.75倍、28.58倍。   行业动态:   1)中核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同辐与全球放疗设备巨头之一的美国安科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核安科锐,首次推出突破性的CT-TOMO技术;   2)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续签需求量确认工作的通知》;   3)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4)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23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发布。   投资分析:   随着国内疫情高峰的过去,我们认为被压抑许久的国内正常医疗需求复苏将成为定局,继续看好2月份起全国诊疗活动的全面复苏,常规医疗复苏预计将成为今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主线。建议关注检测诊断服务、医疗影像设备等相关板块。   近期,多份有关县域、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升级的重要文件下发,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基层设备市场将继续扩容。建议关注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检测服务等相关板块。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检测服务。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替代+技术升级,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替代+技术升级,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 1.34% 收 3267.16,深证指数上涨 0.61% 收11787.45,沪深 300 上涨 0.66% 收 4061.05,创业板指下跌 0.83% 收2428.9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0.91% 收 9509.41,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 0.56% 收 8193.1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1 个百分点。过去一周,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38%、-0.64%、-0.78%。截止 2023 年2 月 24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8.04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61.59%,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9.18 倍、6.73 倍、28.97 倍。   行业动态:   1) 江西省财政厅:发布《江西省政府采购常见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2) 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   3) 山东医保局:下发《关于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4)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   5) 国药器械与 GE 医疗中国签署协议,双方宣布成立医疗设备合资公司。   投资分析:   中国医疗影像市场广阔,未来仍有较大潜力。2015 年至 2020 年中国医疗影像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12.4%,远超全球增速 3.3%,医学影像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二大细分市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潜力较大。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国产替代政策大力扶持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链,政府设立重点发展项目,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迭代更新,整体国产比例提高,部分国产品牌市占已超过外资。   在技术升级驱动背景下,中高端产品需求将成为未来行业主要增长点。建议关注具备较强研发创新实力的优质医疗影像设备相关上市公司。同时,建议关注相关具有技术优势的上游产业链公司以及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需求复苏、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3-02-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