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置证调整落地,有望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配置证调整落地,有望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 0.46% 收 3265.65,深证指数下跌 3.16% 收11634.22,沪深 300 上涨 1.72% 收 4027.05,创业板指上涨 3.34% 收2370.38,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0.15% 收 9126.20,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上涨 0.59% 收 7857.5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13 个百分点。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 1.09%、-1.36%、1.60%。截止 2023 年 3 月 24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7.46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54.17%,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7.51 倍、6.53 倍、27.66 倍。   行业动态:   1) 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3)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京津冀“3+N”联盟冠脉导引导丝、冠脉导引导管、冠脉扩张球囊带量联动的中选结果。   投资分析:   3 月 2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进一步放宽大型医疗设备审批许可,释放积极信号,大型医疗设备可及性不断增强。   本次配置证调整显著上调甲乙类兜底金额,有望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扩容。本次配置证调整显著上调甲乙类兜底金额,降低了大型设备配置申报门槛,未来有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释放更多中层、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需求,推动整体大型医疗设备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本次配置证目录调整幅度超出预期,调整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释放医院高端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催化下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加速进院,国产替代有望逐渐加速,相关大型医疗设备龙头厂商可抓住放量机遇获得快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产品性能优越、渠道布局丰富、研发能力强劲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高端医疗设备、医疗新基建、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需求复苏。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2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0.63%收3250.55,深证指数下跌1.44%收11278.05,沪深300下跌0.21%收3958.82,创业板指下跌3.24%收2293.67,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1.99%收9139.93,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2.84%收7811.54,跑输沪深300指数2.63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4.16%、-1.28%、-1.98%。截止2023年3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7.31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3.98%,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7.09倍、6.59倍、27.50倍。   行业动态:   1)国家药监局: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3年第2号)》;   2)国药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与全球放疗巨头医科达签署协议:成立国资控股的国际化医疗装备合资公司;   3)重庆举行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工作会议:2023年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将全面开工。   投资分析:   1)国产多家持续血糖监测(CGM)产品相继发布,市场格局将迎新局面。3月15日,鱼跃医疗公告,控股子公司浙江凯立特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医疗器械注册证》。3月12日,三诺生物CGM新品于长沙发布,产品有望23H1完成获批。随着国产产品相继发布,市场格局将迎新局面。   2)CGM技术趋向成熟,国内市场空间颇具潜力,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经过20年发展,CGM技术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国内公司技术水平过去几年快速追近雅培和美敦力为主的海外龙头公司。目前国内CGM产品在国内渗透率不足5%,参考欧美渗透率20%,国内CGM至少为百亿级市场。国产CGM已达较好MARD值,预期随国产各大厂商陆续获批及产品正式上市,持续血糖监测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建议关注具备持续血糖监测相关产品线的优质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2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短期关注流感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短期关注流感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 2.95%收 3230.08,深证指数下跌 3.45%收11442.54,沪深 300 下跌 3.96%收 3967.14,创业板指下跌 2.15%收2370.3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1.57% 收 9325.39,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 0.89% 收 8039.69,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07 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99%、-0.70%、-1.27%。截止 2023 年 3 月 10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7.84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60.93%,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 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8.69 倍、6.64 倍、28.21 倍。   行业动态:   1) 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 2023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 国家医保局: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3298 号建议的答复》   3) 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科技委、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人社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联合印发《促进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4) 国家药监局:公布 2023 年 2 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投资分析:   1)本周医药板块有所回调,从宏观方面来看,美联储发表相对鹰派言论,市场情绪相对转冷。我们认为展望后市,一季报预期相对明朗,建议把握回调机遇逢低布局,积极配置相关低估值个股。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创新仍是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疫后需求复苏仍为短期主线;政策支持下的医疗新基建亦是关注重点。   2)近期,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以甲型流感为主。流感病毒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国内目前累计批准流感检测相关试剂 80 多种。短期建议关注具备流感检测相关产品线的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3-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继续看好疫后复苏,基层诊疗扩容再受支持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继续看好疫后复苏,基层诊疗扩容再受支持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1.87%收4130.55,深证指数上涨0.55%收11851.92,沪深300上涨1.71%收4130.55,创业板指下跌0.27%收2422.4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37%收9473.96,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99%收8111.91,跑输沪深300指数2.70个百分点。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99%、-0.70%、-1.27%。截止2023年3月3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PE为18.00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56.93%,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PE分别为38.86倍、6.75倍、28.58倍。   行业动态:   1)中核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同辐与全球放疗设备巨头之一的美国安科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核安科锐,首次推出突破性的CT-TOMO技术;   2)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续签需求量确认工作的通知》;   3)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4)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23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发布。   投资分析:   随着国内疫情高峰的过去,我们认为被压抑许久的国内正常医疗需求复苏将成为定局,继续看好2月份起全国诊疗活动的全面复苏,常规医疗复苏预计将成为今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主线。建议关注检测诊断服务、医疗影像设备等相关板块。   近期,多份有关县域、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升级的重要文件下发,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基层设备市场将继续扩容。建议关注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检测服务等相关板块。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检测服务。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页
      2023-03-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替代+技术升级,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产替代+技术升级,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 1.34% 收 3267.16,深证指数上涨 0.61% 收11787.45,沪深 300 上涨 0.66% 收 4061.05,创业板指下跌 0.83% 收2428.9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0.91% 收 9509.41,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 0.56% 收 8193.1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1 个百分点。过去一周,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38%、-0.64%、-0.78%。截止 2023 年2 月 24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8.04 倍(TTM,整体法)。溢价率方面,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为 61.59%,医疗器械板块相对沪深 300 的估值溢价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9.18 倍、6.73 倍、28.97 倍。   行业动态:   1) 江西省财政厅:发布《江西省政府采购常见违法违规行为清单》;   2) 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   3) 山东医保局:下发《关于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4)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布心脏起搏器类医用耗材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   5) 国药器械与 GE 医疗中国签署协议,双方宣布成立医疗设备合资公司。   投资分析:   中国医疗影像市场广阔,未来仍有较大潜力。2015 年至 2020 年中国医疗影像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12.4%,远超全球增速 3.3%,医学影像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二大细分市场,市场前景广阔,行业潜力较大。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未来可期。国产替代政策大力扶持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链,政府设立重点发展项目,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迭代更新,整体国产比例提高,部分国产品牌市占已超过外资。   在技术升级驱动背景下,中高端产品需求将成为未来行业主要增长点。建议关注具备较强研发创新实力的优质医疗影像设备相关上市公司。同时,建议关注相关具有技术优势的上游产业链公司以及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的医疗设备龙头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高端医疗影像产业链、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需求复苏、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3-02-2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关注需求边际改善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关注需求边际改善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 1.12% 收 3224.02,深证指数下跌 2.18% 收11715.77,沪深 300 下跌 1.75% 收 4034.51,创业板指下跌 3.76% 收2449.35,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 0.07% 收 9596.98,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 下跌 0.85% 收 8238.9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90 个百分点。过去一周,医疗设备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66%、-0.94%、-1.08%。截止 2023 年 2月 17 日,医疗器械板块估值 PE 为 18.16 倍。医疗器械板块对于沪深 300的估值溢价率为 64.30%,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估值水平 PE 分别为 39.43 倍、6.79 倍、29.14 倍,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行业动态:   1)福建省卫健委: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诊疗设备、药品配置等采购进度和物资配送流程;   2)全国多省市响应国务院发布的《重症床位扩容改造操作指南》要求,重症诊疗设备升级,三级医院采购清单出炉;   3)国家医保局:全国统一的医保编码已快速落地,耗材治理将进入全新模式;   4)国家药监局:公布 2023 年 1 月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投资分析:   当前,复苏仍是医药板块重要主线之一。需求复苏仍为重点关注板块,建议持续关注院内诊疗恢复相关的检测服务领域。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关注需求边际改善。经过过去两年多的调整,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底部区间。医药行业需求具备持续性、确定性和相对刚性,疫情稳定后需求边际改善和部分政策预期向好,医药板块呈现良好的反弹势头,行业业绩有望在低基数上回升。从基本面出发,考虑到估值与业绩增速匹配性,我们建议继续关注需求边际改善带来估值反弹。叠加集采压力有望边际释放,建议关注整体医药板块的配置价值。   医疗器械行业高景气度延续,建议关注各细分赛道高成长性企业。目前医疗器械板块估值也已处于多年来的底部,未来在需求的支撑、技术进步的驱动下,我们认为成长性确定,建议关注各细分赛道高成长性企业。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2-2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新基建持续加码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新基建持续加码

      化学制药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0.08%收3260.67,深证指数下跌0.64%收11976.85,沪深300下跌0.85%收4106.31,创业板指下跌1.35%收2545.1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65%收9604.07,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0.69%收8309.35,跑赢沪深300指数1.54个百分点。过去一周,医疗耗材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08%、1.21%、1.56%。   行业动态:   1)全国多省市2023医改重点公布: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2)国家卫健委:发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3)医保局答复:统一全国医保目录及支付标准;   4)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开展冠脉导引导丝、冠脉导引导管、冠脉扩张球囊带量采购。   投资分析:   1)全国疫情日趋平稳,疫后复苏预期已初步兑现: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本周医疗器械整体板块涨幅显著,体外诊断、医疗耗材等子板块均有不错表现,疫后复苏预期已逐步兑现。   2)医疗新基建持续加码,医疗器械市场或将迎来放量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医疗新基建持续加码。医疗新基建不仅包括大型公立医疗持续扩容,也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的提质改造,推动分级诊疗模式不断深化,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2023年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码,相关市场或将迎来放量增长。近日,全国多省市2023医改重点公布,将积极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一方面,区域医疗中心新建和三级医院扩容扩建对各方面医疗设备带来采购旺盛需求,存量三级医院以补齐高端化设备为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大批二级、一级的县级医院补齐相关医疗设备,推动基层诊疗水平提升,有望带来医疗器械采购高潮。建议关注医疗设备领域优质龙头标的。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新基建、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3-02-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复苏行情有望持续,关注2023年政策边际变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复苏行情有望持续,关注2023年政策边际变化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下跌0.04%收3263.41,深证指数上涨0.61%收12054.30,沪深300下跌0.95%收4141.63,创业板指下跌0.23%收2580.11,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下跌1.15%收9667.04,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下跌0.60%收8252.57,跑赢沪深300指数0.36个百分点。过去一周,体外诊断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2.63%、2.51%、0.21%。   行业动态:   1)医疗设备:国家医保局发文继续支持国产创新医疗器械;   2)体外诊断:体外诊断医保信息编码完善;   3)医疗耗材:2023年国家高值耗材集采品种确定。   投资分析:   1)短期关注板块需求修复趋势:随着全国整体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复苏行情从预期演绎逐步过渡到基本面兑现,2月复苏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关注板块需求修复趋势。   2)中期关注2023年政策边际变化: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270号(社会管理类306号)提案答复的函》,函中对支持国产医疗器械进行相关答复。随着国家多项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出台并实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呈加速之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创新研发内在的动力大大增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将加速涌现,创新产品有望开拓出更大的增量市场空间。从中期角度,2023年相应重点政策的边际变化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点。   3)预计2023年耗材国家集采将继续趋向温和:近期,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人工晶体类、介入类及骨科类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以上三类预计将成为2023年国家高值耗材集采重点品种。考虑到多项高值耗材在省级层面集采试点较充分,部分已完成国家集采,我们预计2023年耗材国家集采将继续趋向温和。目前集采等政策预期已相对充分,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突出,未来板块业绩与估值有望迎来双重修复。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3-02-0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疫后复苏阶段重点关注创新器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疫后复苏阶段重点关注创新器械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2.18%收3264.81,深证指数上涨3.26%收11980.62,沪深300上涨2.63%收4181.53,创业板指上涨3.72%收2585.9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上涨2.50%收9779.75,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1.34%收8302.25,跑输沪深300指数1.29个百分点。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版块涨跌幅分别为2.09%、0.78%、0.52%。近期医疗器械板块逐步企稳,主线清晰。   行业动态:   1)医疗设备:国家卫健委开展约20个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相关急重症诊疗设备或将受益;   2)体外诊断:国务院指导建立完善县乡村联动新冠防疫体系,相关检验及医疗设备将迎需求潮;   3)医疗耗材:新一轮眼科耗材集采启动,报价参考精准。   投资分析:   1)新冠疫情即将走向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预计新冠疫情即将走出流行期,进入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已具性价比优势。   2)国产替代疫后进一步推进,创新器械仍为关注重点:疫情回归常态后高端自主可控仍是医疗设备核心逻辑,对于自主化程度、国产化较低的产品,国产替代节奏在疫情后将恢复正常。进口替代有空间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等创新器械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将成为推动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要动力,看好具备创新性的产品和具备研发实力的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3-02-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