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疫后复苏阶段重点关注创新器械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疫后复苏阶段重点关注创新器械

研报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冠疫后复苏阶段重点关注创新器械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2.18%收3264.81,深证指数上涨3.26%收11980.62,沪深300上涨2.63%收4181.53,创业板指上涨3.72%收2585.9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上涨2.50%收9779.75,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1.34%收8302.25,跑输沪深300指数1.29个百分点。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版块涨跌幅分别为2.09%、0.78%、0.52%。近期医疗器械板块逐步企稳,主线清晰。   行业动态:   1)医疗设备:国家卫健委开展约20个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相关急重症诊疗设备或将受益;   2)体外诊断:国务院指导建立完善县乡村联动新冠防疫体系,相关检验及医疗设备将迎需求潮;   3)医疗耗材:新一轮眼科耗材集采启动,报价参考精准。   投资分析:   1)新冠疫情即将走向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预计新冠疫情即将走出流行期,进入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已具性价比优势。   2)国产替代疫后进一步推进,创新器械仍为关注重点:疫情回归常态后高端自主可控仍是医疗设备核心逻辑,对于自主化程度、国产化较低的产品,国产替代节奏在疫情后将恢复正常。进口替代有空间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等创新器械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将成为推动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要动力,看好具备创新性的产品和具备研发实力的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844

  • 发布机构: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2-01

  • 页数:

    13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2.18%收3264.81,深证指数上涨3.26%收11980.62,沪深300上涨2.63%收4181.53,创业板指上涨3.72%收2585.96,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申万)上涨2.50%收9779.75,医疗器械行业指数(申万)上涨1.34%收8302.25,跑输沪深300指数1.29个百分点。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版块涨跌幅分别为2.09%、0.78%、0.52%。近期医疗器械板块逐步企稳,主线清晰。

  行业动态:

  1)医疗设备:国家卫健委开展约20个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相关急重症诊疗设备或将受益;

  2)体外诊断:国务院指导建立完善县乡村联动新冠防疫体系,相关检验及医疗设备将迎需求潮;

  3)医疗耗材:新一轮眼科耗材集采启动,报价参考精准。

  投资分析:

  1)新冠疫情即将走向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预计新冠疫情即将走出流行期,进入疫后复苏阶段。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已具性价比优势。

  2)国产替代疫后进一步推进,创新器械仍为关注重点:疫情回归常态后高端自主可控仍是医疗设备核心逻辑,对于自主化程度、国产化较低的产品,国产替代节奏在疫情后将恢复正常。进口替代有空间的医疗设备和耗材等创新器械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将成为推动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要动力,看好具备创新性的产品和具备研发实力的公司。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宏观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研发、销售不及预期。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即将进入疫后复苏阶段,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需求复苏,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创新器械成为投资重点。

疫后复苏驱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发热门诊、急诊高峰已过,但重症患者数量仍处于高位。结合全球疫情走势,预计未来3-6个月重复感染概率较低,经济社会将进入疫后复苏阶段。 医疗行业也将迎来复苏,门诊量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2月起医院端医疗需求将反弹。部分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已具备性价比优势,未来3-6个月的核心矛盾将是需求复苏和风险偏好提升。

创新器械及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发展新动力

报告强调,疫情常态化后,高端自主可控仍是医疗设备核心逻辑。国产替代进程将恢复正常,尤其在自主化程度和国产化率较低的产品领域。 体外诊断和耗材常规产品有望实现反弹。 创新器械及产业链的创新落地将成为推动医疗器械板块的主要动力,建议关注具备创新性和研发实力的公司,例如在硬镜、软镜、超声、医疗机器人、神经介入、电生理、科研仪器、测序仪器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公司。 此外,政府政策也支持创新药械研发,为创新器械的重估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要内容

上周市场表现及行业动态

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周市场整体表现:上证综指、深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均上涨,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2.50%,医疗器械行业指数上涨1.34%,跑输沪深300指数1.29个百分点。医疗设备、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各子板块涨跌幅分别为2.09%、0.78%、0.52%。

报告还总结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动态:国家卫健委计划建设约20个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利好相关急重症诊疗设备;国务院指导建立完善县乡村联动新冠防疫体系,将带动检验及医疗设备需求;新一轮眼科耗材集采启动,报价参考精准。

医疗器械板块个股动态

报告分析了医疗器械板块个股的涨跌幅排名,并列举了部分重要公司公告,包括股东减持、股权激励计划、限售股上市流通、新产品获批等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市场对个股的关注度和公司发展状况。

行业要闻解读

报告详细解读了几个重要的行业新闻:国家卫健委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将推动急重症诊疗设备需求;国务院建立县乡村联动新冠防疫体系,将刺激基层医疗机构对检验及医疗设备的需求;新一轮眼科耗材集采启动,对行业价格产生影响。 报告还通过图表展示了部分医疗设备(监护仪、彩超、磁共振装置)的进出口金额和平均单价数据,为市场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市场数据和行业动态的分析,认为新冠疫情进入疫后复苏阶段,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求复苏是核心主线,国产替代和创新器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医疗需求复苏、创新器械及产业链、医疗新基建等领域,并提示了疫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变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研发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报告中提供的个股信息和公司公告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进行独立判断,谨慎投资。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3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