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70)

    • 公司跟踪点评:收入维持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

      公司跟踪点评:收入维持高增长,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为6.68亿元(同比增长51.39%),归母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增长27.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增长32.54%)。   公司单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1亿元(同比增长55.20%),归母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长19.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增长23.30%)。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20%主要系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以及视力保健产品(如隐形眼镜等)的销量快速增长所致。公司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54%,主要系收入增长带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此外,随着市场逐步恢复,公司加大了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营销活动,蓬莱生产基地产能尚需逐步释放,以及公司加快推进研发项目,导致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增长较快,使得单三季度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控股的天眼医药目前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离公司设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总体上,现有产线运营效率较高,新产线按照计划正在搭建中。隐形眼镜市场需求较大,国内大部分产品仍以进口为主。收购福建优你康有助于公司迅速扩大产能,短期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天眼医药与优你康两家工厂产品线优势互补,多种注册证、产品系列可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更有利于市场推广。目前两家工厂均处于满产状态。现阶段,公司将重点关注并解决产能问题,利用厂区空余空间,不断增加新的产线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在市场渠道、供应链管理、自主研发等方面统筹规划,提升竞争力,加强业务协同,增强发展合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EPS分别为3.07、4.11、5.53元(原为3.12、4.21、5.59元),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9.0%、33.6%、34.6%,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所处眼科行业的高景气度和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60倍PE(原为2023年58倍PE),对应目标价184.37元(原为180.68元,+2%),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彩瞳及离焦镜放量不达预期,集采产品价格下降,竞争格局加剧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6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

      化学制药
        上周(1218-1222)上证综指下降0.9%,SW医药生物下降2.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1.8%)、医疗器械(-1.9%)、医药商业(-1.9%)。个股涨幅前三为万泰生物(+22.9%)、科华生物(+8.7%)、诺泰生物(+7.0%);个股跌幅前三为莎普爱思(-14.3%)、荣昌生物(-14.0%)、双成药业(-12.3%)。   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开标,国产替代进入加速阶段。12月20日上午,安徽省医保局牵头开展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开标。此次集采共130余家企业代表参与价格申报,企业报价平均降幅为53.9%。采购量和金额最大的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最高降幅65.2%,最低降幅50.01%,平均降幅54.14%,雅培、罗氏等进口企业以及迈瑞、安图、新产业等国内龙头企业均以高于50%的降幅全部拟中选。在HCG(化学发光法)、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这四个大类中,内资主要公司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均以规则1拟中选,亚辉龙均以规则2拟中选。外资主要公司罗氏仅在HCG(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中以规则1拟中选,雅培均以规则2拟中选。根据本次集采规矩,按规则2中选不参与待分配量的分配。本次集采,国产、进口试剂同组竞争,实行统一的最高有效申报价,A竞价组基本为进口企业和国产龙头企业产品,通过国产产品促进进口企业降价,有利于国产企业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速实现国产产品替代。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万泰生物等。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12月22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6.8%,同期全指医药下跌7.1%,组合跑赢医药指数0.3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4.7%)、迈瑞医疗(-0.7%)、益丰药房(-1.7%)。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25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为新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性技术指导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为新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性技术指导

      生物制品
        2023年12月1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共7章,包括概述、适用范围、不良事件术语的标准化、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新药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以及附录,是新药获益-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应贯穿于研发和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指导原则》重点关注临床试验期间和申报上市申请两阶段的临床安全性评价,适用于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新药范畴。我们认为,《指导原则》为新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指导。   明确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评估方法。《指导原则》指出,药物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的判定应基于基础疾病、药物作用机制、试验药物的不良事件汇总数据、同类药物安全性信息、非临床安全性数据等,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必要时结合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而分析判断个例不良事件是否与试验药物有因果关系,可以从时序性、合理性、剂量-暴露-反应关系、去激发、再激发、能否用其它原因解释、类似情况是否已有文献报道等要点进行分析和推断。   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包括个例分析和汇总分析。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潜在的严重风险,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不良事件的个例分析和安全性数据的汇总分析。个例分析是汇总分析的前提,汇总分析应贯穿于整个临床试验阶段。需要进行个例分析的事件包括单个病例罕见的特殊严重不良事件和发生一次或多次的不常见严重不良事件;当获知受试者接受的治疗对于解读和判断上述事件,并确定给予恰当的医疗干预、保护受试者安全是必需的情况下,通常需揭盲分析;随后基于个例分析结果对研究者手册、试验方案和其他安全性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需要进行汇总分析的事件包括可预见的严重不良事件和预期严重不良反应;在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流程的稳健性以及做出判断的依据,如定期审查安全性数据及信息、保护设盲试验的完整性、提供判定因果关系的详细记录、收集大规模的安全性数据、对组间差异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等;随后基于汇总分析结果对研究者手册、试验方案和其他安全性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申报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需要从试验药物的总体暴露程度、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以及试验药物的重要安全性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申报上市申请时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分析试验药物安全性的重要发现及相关证据,评估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确定不良反应谱和药品说明书中应纳入的安全性相关信息。《指导原则》指出,在分析试验药物的总体安全性特征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性数据分析加以规范和补充:(1)总结临床试验中暴露于试验药物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特征,若其在组间不均衡,且有可能导致安全性评价结果出现差异时,应加以说明;(2)总体考虑分析不良事件;(3)按单位时间分析不良事件的真实发生率;(4)按单位剂量分析不良事件的真实发生率;(5)对多个试验的安全性数据进行合并分析;(6)为严重不良事件提供详细的叙述性分析;(7)尽可能在临床试验报告中详细解释所有脱落病例;(8)提供针对特殊情形的安全性分析。   风险提示:医保政策收紧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新药监管审批风险,公司经营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21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上周(1211-1215)上证综指下降0.9%,SW医药生物下降2.0%,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0.6%)、中药(-0.8%)、医药商业(-1.0%)。个股涨幅前三为百利天恒-U(+26.3%)、华纳药厂(+14.4%)、拓新药业(+13.3%);个股跌幅前三为贝瑞基因(-23.3%)、*ST太安(-14.2%)、和元生物(-11.2%)。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本次调整共新增126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其中阿伐替尼片同为肿瘤用药),其他领域用药59种。在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与2022年基本相当。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坚持“保基本”的前提下,通过及时将创新药以合理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并支持加快临床应用等方式,大力支持创新药发展。新药纳入医保的时间方面,2023年有57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新药从获批上市到纳入目录获得报销的时间,已从原来的5年左右降至1年多,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2年内进入医保。创新药纳入医保的成功率和价格降幅方面,2023年共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多数出现了销售量和销售额双双大幅攀升的情况。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后的续约阶段,按照2023调整后的续约规则,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品种可以原价续约,31个品种因销售额超出预期等原因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6.7%;同时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1个触发了降价机制。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止至12月16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6.2%,同期全指医药下跌5.6%,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7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1.8%)、迈瑞医疗(0.7%)、益丰药房(-5.3%)。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9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国产IL-4R抗体国内申报上市,对标全球百亿欧元市场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国产IL-4R抗体国内申报上市,对标全球百亿欧元市场

      化学制药
        近日,康诺亚公告其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抗IL-4Rα单克隆抗体,研发代号:CM310)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12月7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已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拟定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适合外用药治疗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此次申报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以第16周时达到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序指数较基线改善至少75%(EASI-75)及研究者整体评分法(IGA)评分达到0分或1分且较基线下降≥2分的达标率为共同主要终点。结果显示,本试验在第16周达到了共同主要终点,长期治疗可获得持续性临床获益,安全性良好。   赛诺菲Dupixent单抗全球销售预计超百亿欧元。Dupixent单抗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销售28.5亿欧元,其中美国市场21.6亿欧元(同比增长30%)、美国外市场6.8亿欧元(同比增长43%),预计全年销售超110亿欧元。   国内在研IL-4R抗体竞争激烈。根据insight数据库,除康诺亚外,麦济生物、康乃德/先声药业已进入III期临床,正大天晴、恒瑞医药、三生国健、荃信生物等已进入II期临床。   建议关注:康诺亚-B、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国健、恒瑞医药等。   风险提示:审评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13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周报: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上周(1204-1208)上证综指下降2.0%,SW医药生物下降2.6%,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医疗器械(-0.3%)、化学制剂(-0.6%)、生物制品(-2.4%)。个股涨幅前三为通化金马(+35.6%)、艾力斯(+21.3%)、上海谊众(+15.3%);个股跌幅前三为英诺特(-21.2%)、欧林生物(-17.7%)、采纳股份(-14.9%)。   二十五省体外诊断试剂集采方案落地,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2023年12月8日,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办公室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及第3号文件,公布了联盟上报的意向采购量及最高有效申报价。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共8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4家,国产厂商4家,按照意向采购量占比计算:罗氏29%、贝克曼22%、西门子10%、迈瑞医疗10%、雅培9%、新产业6%、安图生物4%、迈克生物3%。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共9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3家,国产厂商6家,按照意向采购量占比计算安图生物22%、迈瑞医疗16%、雅培13%、迈克生物10%、科美诊断7%、万泰凯瑞7%、罗氏6%、新产业6%、希森美康4%。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共9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外资厂商4家,国产厂商5家,罗氏28%、迈瑞医疗13%、新产业12%、西门子11%、安图生物9%、雅培8%、贝克曼6%、亚辉龙3%、迈克3%。回顾过去,2021年11月安徽省执行化学发光部分项目集采后,多家国产厂商均反馈仪器装机和试剂上量均实现快速进展。从本次集采报量情况来看,4个化学发光项目中,国产厂商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均进入A组,迈克生物3项进入A组,亚辉龙、科美诊断、万泰凯瑞有1项进入A组。同时,在传染病八项(化学发光法)中安图生物首年意向采购量超过外资厂商位列第一,国产厂商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价格方面,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为例,罗氏100测试/盒挂网价为1659元,西门子200测试/盒挂网价4128元,迈瑞医疗200人份/盒挂网价2602元,新产业100测试/盒挂网价1300元,亚辉龙2×50人份/盒挂网价1320元,安图生物96人份/盒挂网价960元,本次集采最高有效申报价为9.2元/人份,跟外资厂商价格更为接近,按照相同最高有效申报价计算降幅对国产厂商更有优势。综合量价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本次集采价格整体温和,国产头部企业能够通过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国产替代有望再加速。   2023年以来医药ETF规模继续增长,华宝中证医疗ETF市场认可度较高。截至12月8日,医药相关主题ETF总规模增长至896.79亿元,较年初增长60%。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规模显著大于其他ETF基金,其中华宝中证医疗ETF规模已达270亿元,排名第一,市场认可度较高。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表现。恒瑞医药、爱尔眼科、新产业、康华生物、天坛生物、泰格医药、益丰药房、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排名不分先后)。12月组合至今平均下跌3.6%,同期全指医药下跌3.2%,组合跑输医药指数0.34pct,其中月度组合涨跌幅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新产业(7.8%)、迈瑞医疗(1.8%)、天坛生物(-2.5%)。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医保控费加剧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疫情继续发展带来全球经济震荡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3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独家品种降幅优惠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独家品种降幅优惠

      生物制品
        近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网络征求意见采纳情况公告,公告中提及:   “12.2同品种有效申报企业为2家或1家的,报价不高于同产品省级集采最低价,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拟中选:   12.2.1企业各品种报价降幅(A值,下同)与有效申报企业3家及以上品种的拟中选企业平均降幅(B值,下同)比较,当A值≥0.5倍的B值,拟中选。若申报产品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第一类的,A值≥0.4倍的B值,拟中选;注册分类为生物制品第二类的,A值≥0.45倍的B值,拟中选。   12.2.2不符合12.2.1条件的,各企业各品种按A值由高到低排序,排名前60%的(向上取整)的企业,拟中选。   12.2.3初次报价不满足以上拟中选条件的,启动复活程序,企业重新报价并予以确认,符合12.2.1的,拟中选。   12.2.4同品种有效申报企业为2家且2家企业都中选的,中选价格差距不得超过1.8倍;如超过1.8倍,则较高中选价的应下调至较低中选价格的1.8倍以内,否则取消中选资格。”   我们认为本次干扰素带量采购规则对竞争格局好的干扰素品种(同品种2家或1家)优惠较大,特别是生物制品第一、二类的品种。   建议关注:凯因科技、特宝生物。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后药品使用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估值波动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2-12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月报:关注创新药及具备性价比的大型药企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月报:关注创新药及具备性价比的大型药企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11月上证综指上涨0.4%,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9%,涨跌幅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名。生物医药板块相对大盘表现较好,其中表现最好的细分板块是中药(+8.5%)、医疗器械(+6.6%)、医药商业(+6.2%)、生物制品(+6.2%)。个股涨幅前三为国新健康(+36.88%)、特一药业(+30.86%)、联环药业(+30.51%);个股跌幅前三为海特生物(-25.14%)、普利制药(-21.65%)、翰宇药业(-13.36%)(剔除上市1个月内个股、ST个股)。截至2023年11月底,医药板块PE(TTM)为28.33倍(剔除负值),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108.17%。   海通医药11月组合跑赢医药指数1.1pct。2023年11月组合:心脉医疗、新产业、药明康德、泰格医药、恒瑞医药、智飞生物、爱尔眼科、三星医疗、健之佳、天坛生物、百克生物(排名不分先后)。海通医药11月组合平均上涨3.3%,同期全指医药上涨2.2%,组合跑赢医药指数1.1pct,其中三星医疗(+19.5%)、健之佳(+17.8%)、天坛生物(+11.0%)表现较好。   海通医药2023年12月组合(排名不分先后):迈瑞医疗、新产业、智飞生物、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爱尔眼科、益丰药房、天坛生物、康华生物、恒瑞医药。   建议关注港股:中国生物制药、康哲药业、康诺亚、科伦博泰、方达控股、海吉亚、固生堂、药明生物、石药集团。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达预期,估值波动的风险,行业集采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2-11
    • 医药2024年度策略:从供需结构、产业升级两维度看细分行业变化

      医药2024年度策略:从供需结构、产业升级两维度看细分行业变化

      化学制药
        本策略报告希望能从较长历史周期维度阐述2024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维度一:和全球竞争格局比较,该行业是否具备产业升级的机会?   维度二:和自身发展阶段比较,该行业是否发生供需结构的变化?   2017-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最大主线机会来自于CXO、创新药、消费医疗三大行业。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机会来自于:1.创新药及疫苗:全球创新迭出,中国需求和供给侧改善明显,中国大型制药、疫苗公司将进一步体现全球及本土竞争优势   1)从全球格局来看,头部制药企业排名跟随重磅药的诞生持续变动,中国创新药和疫苗将会在跟随型创新领域占据更大份额,并逐步有公司涉足全球销售或成为大型平台技术型公司、销售公司。   2)从供需结构来看,医保支付存在边际改善趋势,叠加快速老龄化等背景,需求将稳步回暖;根据我们判断,资本市场阶段性投融资减缓影响下,大型制药企业及头部biotech的供给侧改善会较为明显。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康哲药业、赛生药业、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和黄医药、康诺亚-B、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康华生物。   2.医疗器械:全球创新匮乏,中国设备、 IVD等龙头公司将暂露头角,逐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1)从全球格局来看,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创新相对匮乏,大型器械公司排名长期稳定;依托于中国器械工程师红利、珠三角电子产业链优势、强大的本土市场等优势等,设备、 IVD等出海初见成效,并将有望持续较快增长。   2)从供需结构来看,集采带来的价格影响充分消化,手术量增长推动需求增长;心血管、骨科、发光等国产化率提升明显,国产替代将呈高端化特点,并购重新升温。   建议关注新产业、惠泰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美好医疗、海泰新光、心脉医疗、亚辉龙、爱博医疗、微电生理-U、安图生物、振德医疗、维力医疗、爱康医疗 、大博医疗、三友医疗、春立医疗等港股:归创通桥-B 、微创脑科学-B 、沛嘉医疗-B 、微创机器人-B等   维度一:和全球竞争格局比较,该行业是否具备产业升级的机会?   维度二:和自身发展阶段比较,该行业是否发生供需结构的变化?   3.药店:需求端,门诊统筹推动处方外流,相较过去3年,需求略有加速;供给端,互联网对线下替代高峰或已过,线下药店集中度将加速提升。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健之佳、一心堂。   4.血液制品:疫后静丙需求持续强劲;供给侧强者恒强。建议关注天坛生物、派林生物。   5.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观察消费回暖趋势,并寻找渗透率低的新需求;供给侧强者恒强。建议关注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美年健康。   6.CXO及上游产业链:将在未来2-3年出现更大分化。海外需求可能伴随降息回暖,国内需求需等待时日。观察各细分领域龙头在需求下行中的竞争策略,从而找到能在下行市场中提高市占率的公司。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九洲药业、药康生物、奥浦迈、泓博医药、普蕊斯等。   7.中药:需求端看好老字号、银发经济等;供给端仍有部分公司有利润率提升机会,且并购将持续发生。   建议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济川药业、东阿阿胶。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药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估值波动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29页
      2023-12-11
    • 化工行业周报:近期纯碱行业开工率下行,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化工行业周报:近期纯碱行业开工率下行,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化学原料
        纯碱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新单成交量有限。根据百川资讯,2023.11.24-2023.11.30国内纯碱市场行情持续走高。截止到11月30日,当前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620元/吨,较上周四上涨242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799元/吨,较上周四上涨161元/吨。近期国内纯碱现货持续紧张,厂家多限制接单,新单成交量较为有限。   行业开工率下行,下游用户产生高价抵触心理。根据百川资讯,纯碱行业供应端方面整体供应量下行,且短期难有恢复预期,山东海天、重庆湘渝、湖北双环、河南金山纯碱装置低产检修为主,青海盐湖、青海发投、青海昆仑纯碱装置持续低产运行,陕西兴化纯碱装置目前已停车检修。需求端方面近期随着纯碱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下游用户高价抵触心理初现,目前多按单领货。截止到12月1日,纯碱行业周度开工率为82.32%,环比下降3.98%。   11月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11月库存逐渐下滑。根据百川资讯,2023年1-11月,国内纯碱行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2023年11月纯碱行业开工率为76.71%,环比10月下降5个百分点。11月以来工厂库存逐渐下降,11月产量下滑。根据百川资讯,截至2023年12月1日,国内纯碱企业库存总量为34.8万吨,环比下降4.66%,现货库存量下降。   10月出口有所下滑,进口上升。根据百川资讯援引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我国纯碱进口量15.43万吨,同比增加幅度3807.58%;2023年1-10月份我国纯碱进口量共计52.02万吨,同比增加幅度367.62%。2023年10月份我国纯碱出口量5.74万吨,同比减少幅度74.03%;2023年1-10月份我国纯碱出口量共计133.58万吨,同比减少19.78%。   平板玻璃需求稳定,工厂库存去化。根据百川资讯,2023年11月平板玻璃产量402万吨,同比上升1.77%,环比下降2.73%,1-11月总产量4399万吨,同比减少6.07%,净减少284.31万吨。截至12月1日,平板玻璃库存189.66万吨,库存水平中等。   受益于光伏需求的增长,光伏玻璃产量持续释放。根据百川资讯,2023年10月光伏玻璃产量204.35万吨,同比增加37.8%,环比增加2.69%,1-10月总产量1650万吨,同比增加31.71%,净增加397.2万吨。我们认为随着下游光伏行业的需求增长,光伏玻璃将持续有新建项目投产,从而带动纯碱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纯碱相关标的:远兴能源、中盐化工、双环科技、山东海化、和邦生物等。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出口下滑。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5页
      2023-12-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