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7)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改性PPO树脂性能优异,有望受益于AI算力提升带动的覆铜板需求增长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改性PPO树脂性能优异,有望受益于AI算力提升带动的覆铜板需求增长

      化学制品
        本周(4月17日-4月21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4.87%,表现弱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3.53%,OLED材料跌6.06%,液晶显示跌7.01%,尾气治理跌4.89%,添加剂跌3.8%,碳纤维跌2.18%,膜材料跌5.68%。涨幅前五为中石科技、科思股份、兴森科技、金宏气体、雅克科技;跌幅前五为碳元科技、天奈科技、松井股份、瑞联新材、瑞丰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PPO应用领域广泛,全球与国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聚苯醚(简称PPO或PPE)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在实际中需要进行改性后使用。改性PPO树脂及组合物(MPPO)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电绝缘性等优良性能,可应用于电子电器(消费占比72%)、汽车行业、机械行业等领域。在电子领域,PPO是最有潜力的覆铜板基体树脂种类之一,可应用于高端AI服务器。2021年服务器领域PCB中树脂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未来AI发展带动的服务器数量增长、单机PCB面积与层数提升以及高频高速覆铜板的需求增加,或将为以PPO为代表的基板树脂市场提供充足成长动力。2015年至2022年期间内,全球聚苯醚消费市场以9.57%的增速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达到220亿元。目前全球真正掌握万吨级PPO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仅有5家企业,分别为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旭化成、日本三菱瓦斯化学、中国蓝星旗下南通星辰以及鑫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总计产能约33万吨。在我国上市企业中,东材科技于2022年投产“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包含低介电热固性聚苯醚树脂1000吨;圣泉集团1000吨/年官能化聚苯醚项目正在建设中。受益标的:东材科技、圣泉集团。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万润股份】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0.8亿元,同比增长16.56%;实现归母净利润7.21亿元,同比增长15.1%。   【昊华科技】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90.68亿元,同比增长22.13%;实现归母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增长30.67%。   【阿科力】公司潜江项目通过环评,潜江市生态环境局同意阿科力科技建设年产20,000吨聚醚胺、年产30,000吨光学材料(环烯烃单体及聚合物)。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历史性机遇:【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泰和新材、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4-23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分子检测上游市场,幽门螺杆菌检测产品有望打开公司高速成长曲线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立足分子检测上游市场,幽门螺杆菌检测产品有望打开公司高速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康为世纪(688426)   立足分子检测上游市场,幽门螺杆菌检测产品有望打开公司高速成长曲线康为世纪是分子诊断领域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供应商,在原料酶、核酸保存、核酸提取纯化领域十多年积累,近年来向产业链中、下游拓展,推出分子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服务业务。我们看好公司底层技术转化优势,康检幽系列产品快速推广以及营销体系建设迈向新阶段等积极转变,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18/5.92/9.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7/1.59/2.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8/1.70/2.9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6/23.2/13.4倍,相较可比公司,公司估值处于合理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厚积薄发,公司围绕“核心分子原料+试剂盒+检测服务”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公司自2010年创立起,始终围绕分子检测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已陆续形成酶原料、核酸保存、核酸提取纯化、荧光定量PCR、基因测序、核酸质谱6个技术平台共23项分子检测核心技术积累。公司参与多项分子检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奠定行业地位,为后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依托于自有分子检测核心技术,公司已经开发多款创新型产品及服务,并具备市场领先优势,已经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核心分子原料+试剂盒+检测服务”一体化布局,业务得以协同发展。客户方面,公司客户数量从2019年的1315家快速增长至2021年2750家,且续存客户数量占比稳定,续存客户收入占比较大。营销体系建设方面,预计2023年公司将继续扩大销售队伍,进一步推进营销网络建设。   新产品:布局消化道疾病分子筛查,幽门螺杆菌系列检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战略性进军幽门螺杆菌分子检测和结直肠癌早筛领域。幽门螺杆菌检测市场空间目前超百亿,潜力大。受益于公司分子检测核心技术累积,公司基于粪便样本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产品于2022年12月份获得国内首张III类证,具备先发优势,预估具备3年以上市场领先优势,通过强化渠道建设,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为公司带来较大营收增量。公司针对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问题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根据《招股说明书》相关研发项目进展,相关产品有望在2023年内或2024年上半年上市。在肿瘤早筛市场,公司战略性布局结直肠癌筛查领域,未来有望持续丰富消化道分子检测产品,业绩延续性将得到保障。   风险提示:新冠收入下滑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04-21
    • 国际医学(000516):2023Q1收入超预期,2023年业绩高增长持续性较强

      国际医学(000516):2023Q1收入超预期,2023年业绩高增长持续性较强

    • 戴维医疗(30031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业绩大超预期,Q2-Q4吻合器集采放量可期

      戴维医疗(30031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业绩大超预期,Q2-Q4吻合器集采放量可期

    • 生物股份(60020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矩阵持续拓展,非瘟疫苗研发进展可期

      生物股份(60020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矩阵持续拓展,非瘟疫苗研发进展可期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矩阵持续拓展,非瘟疫苗进展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非口苗产品矩阵持续拓展,非瘟疫苗进展可期

      个股研报
        生物股份(600201)   非口苗业务持续拓展,非瘟疫苗研发进展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收15.29亿元(-13.9%),归母净利润2.11亿元(-44.9%);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变动-19.82%/-5.46%/-19.38%/-13.79%。2023Q1实现营收3.64亿元(+6.54%),归母净利润亿元1.07亿元(+31.78%)。受生猪价格低迷影响,疫苗销售业务相对承压,我们下调2023-2024年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5.51)/5.12(7.06)/6.06亿元,EPS分别为0.36/0.46/0.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1/23.5/19.9倍。公司非口苗产品持续推新,渠道变革成效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开展多方院企合作,非瘟疫苗研发多线推进   公司非瘟疫苗研发路径多线并行,在非瘟亚单位疫苗研发上公司已进行多年探索尝试;亦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及研发机构进行联合研发mRNA疫苗技术路线非瘟疫苗;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路线方面,公司已完成多项基因工程毒株的构建,承接了非洲猪瘟活载体组合疫苗效果评价和产业化工艺研究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定增助力提升mRNA疫苗研发水平,增强综合业务竞争实力   公司发布定增方案拟开展mRNA疫苗研发相关工作,有望借助mRNA技术路径开拓猪瘟、蓝耳及圆环等非口苗产品的产销研业务。新型及多联多价苗方面,猪口蹄疫VLP疫苗、猪瘟E2蛋白亚单位疫苗等10个产品处于新兽药注册阶段,2023年有望取得阶段性进展。宠物疫苗及药物方面已获犬四联、猫四联疫苗临床试验批件,犬三联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猫三联疫苗正申报临床试验,新立项宠物用骨关节炎产品、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治疗用药物研发工作进展顺利。   渠道变革成效显著,政采渠道收入进一步下降   分渠道来看,公司政采渠道实现收入2.81亿元(-37.56%),直销渠道收入4.06亿元(-25.05%),经销渠道收入7.65亿元(+5.36%),政采渠道营收显著下降。   风险提示:猪价上涨不及预期,非瘟疫苗研发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收入超预期,2023年业绩高增长持续性较强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收入超预期,2023年业绩高增长持续性较强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2023Q1收入超预期,2023年业绩高增长持续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1亿元(-7.19%),归母净利润亏损11.77亿元(-43.12%),扣非净利润亏损11.23亿元(-49.44%),经营现金流净额4.61亿元(+1.10%);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增长247.4%,环比2022Q4增长32.87%,归母净利润亏损7474万元(+82.55%),扣非净利润亏损1.03亿元(+75.07%),经营现金流净额2.23亿元(+208.07%)。2022年公司受到停诊、疫情等影响,但在积极应对下整体业绩平稳,2023Q1影响公司医疗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渐消除,且新建院区投用和新业务开展,2023Q1收入超预期,利润亏损明显缩窄。我们维持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2.97/4.86亿元,EPS分别为0.01/0.13/0.21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5.69/4.12/3.44倍,公司凭借医院平台延伸产业链,旗下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后续展望:收入高增长持续性较强,规模效应扩大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我们测算,2023Q1单床产出预计同比2021Q4提升8.4%,我们认为与心脏、骨科等优势学科扩容,以及北院区试运行科室发展较好有关。2023年2-3月公司收入继续实现高增长预计主要为3个原因:中心医院北院区试运营、南院区扩大优势学科供给、高新医院加快床位周转/提高特需服务占比。我们认为以上促进收入增长的因素在后续经营中持续性强,公司收入有望呈现季度环比增长趋势,由此实现2023全年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023Q1收入10.6亿对应8.19%毛利率,表明收入已能覆盖公司旗下医疗机构的折旧摊销、医务人员成本等固定成本,以及该收入规模下的药耗变动成本,随着后续季度收入提升,新增收入将直接贡献毛利额加速毛利率提升。此外,2023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快速下降,表明在该收入规模下费用摊薄明显,后续预计费率也会呈现下降趋势。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4-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业绩大超预期,Q2-Q4吻合器集采放量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Q1业绩大超预期,Q2-Q4吻合器集采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戴维医疗(300314)   2023Q1业绩大超预期,Q2-Q4吻合器集采放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收1.58亿元(+61.55%),归母净利润5002万元(+421.75%),扣非归母净利润4439万元(+1658.88%),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大超预期;整体费用率28.51%(-10.53pct),销售费用率13.39%(-5.56pct),管理费用率9.80%(-2.25pct),研发费用率5.47%(-2.43pct),归母净利率31.69%,扣除投资净收益净利率依然高达27.51%,相关费用控制较好,规模效应凸显,产品结构高端化存在长期惯性。(1)保育业务有四大积极因素—国内收入占比提高/疫情期间积累大量设备替换需求/设备更新换代高端化/贴息政策扶持;(2)吻合器业务有三大积极因素—2-3月手术量上升诊疗恢复/准入医院数量上升放量/海外依旧高增长。考虑到保育业务有存量更换升级需求长期惯性和吻合器集采政策放量推动,我们上调2023-2025年1.55/2.31/3.26亿元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2.56/3.59亿元,EPS分别为0.63/0.89/1.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9/21.3/15.2倍,维持“买入”评级。   吻合器腔镜化与电动化已是大势,集采政策有望提高电吻渗透率和国产化率   目前电动腔镜吻合器赛道国产化率低、成长快、空间大,竞争格局好;我国微创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微创手术是确定性大方向,而腔镜吻合器则是微创手术的重要手术器械,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因其临床价值将是大势所趋。吻合器集采有望快速提高电动吻合器渗透率并加快推动国产替代,其中福建省联盟集采政策结果已出静待执行,山东、京津冀3+N联盟集采蓄势待发。   子公司维尔凯迪市场与技术沉淀已久,有望借集采之力加快吻合器放量   公司2018年取得国内第一张电动腔镜吻合器注册证,目前已有4张注册证,其中1张Ⅲ类(国内只有三家),Ⅲ类证在手术适用范围上更优,可闭合离断血管。经过4年的市场推广和学术教育目前已覆盖超300家三甲医院,2022年公司电动腔镜吻合器营收为1.52亿元(占吻合器业务的77%),并推出全球首款智能全自动转弯吻合器,进一步抬高电动吻合器赛道护城河。同时公司有望借联盟和省级集采之力加快准入,快速提高医院覆盖面,突破销售偏弱势省份,抢夺进口厂商份额。海外吻合器部分市场已孵化成功,基数相对较低,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海外持续高增长,战略切入生物试剂领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海外持续高增长,战略切入生物试剂领域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海外持续高增长,2023Q1收入超预期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与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8.34亿元,同比增长37.55%;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9.60%;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52.41%。2023Q1公司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42.58%;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45.22%;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54.64%,收入超预期。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扩充及海外市场的继续开拓,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收入端与利润端均快速增长。公司积极推进全球业务布局,增强自主品牌“毕得”、“BLD”与“AmBeed”在海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品牌辨识度正逐年提升。鉴于海外的高增长,我们上调2023-2024年并新增2025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归母净利润为2.04/2.79/3.82亿元(原预计为1.84/2.47亿元),EPS为3.15/4.30/5.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1/35.8/26.2倍,维持“买入”评级。   积极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海外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   毕得医药已在全球8大区域中心进行业务布局,在欧洲、北美、印度等多个新药研发高地建立子公司,保障了海外客户的产品供应,全球供应链体系已初见雏形。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达4.06亿元,同比增长45.12%,2019-2022CAGR达58.30%,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公司在海外的销售将反超国内,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深耕分子砌块业务,以高品质血清产品切入生命科学领域   毕得医药坚持“多快好省”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最齐全、最新颖的分子砌块产品库。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扩充,大力拓展含氟与含硼自研产品管线,月销售额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现货产品种类数超过9.5万种,其中分子砌块储备8.6万种,丰度远超国内竞争者。2023Q1公司正式切入生命科学领域,以高品质血清为突破口,辅以其他配套产品,打造国产细胞培养类产品领先的一站式供应商,打开业绩的向上空间。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1
    • 毕得医药(68807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海外持续高增长,战略切入生物试剂领域

      毕得医药(68807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海外持续高增长,战略切入生物试剂领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