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53)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有望边际改善,关注新产能释放节奏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有望边际改善,关注新产能释放节奏

      个股研报
        富祥药业(300497)   半年度业绩有所下滑,公司开展回购、管理层增持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4.97%),归母净利润1.52亿元(-30.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6亿元(-34.13%)。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导致普通抗生素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我们下调2021-2022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1(-1.44)亿元、3.98(-1.81)亿元和4.89亿元,EPS分别为0.62(-0.42)元、0.72(-0.53)元和0.8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6倍/16.8倍/13.7倍。但考虑到:(1)公司培南系列产能即将逐步释放,(2)公司近期公告将开展回购,管理层增持等,表明了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   分季度看,2021年2季度公司利润为7806万元,同比下滑42.37%,主要是由于2020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但环比仍有所增长,表明公司业绩处于边际改善之中。公司毛利率受6-APA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舒巴坦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近几个季度均处于下滑态势,我们认为目前6-APA价格已经处于高位,未来成本压力继续上升的概率不大,舒巴坦需求边际改善也将带动价格回升,培南系列产品价格保持高位,销量稳定增长,由于2020年3-4季度因成本上升、疫情导致抗生素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业绩基数较低,我们认为2021年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   新产能逐步落地,关注潜在业绩增长点   目前公司600吨4-AA及200吨美罗培南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成为4-AA领域龙头,在碳青霉烯领域实现从起始原料到下游原料药全产业链布局。由于目前4-AA价格处于高位且需求量仍在持续增长之中,我们认为该项目建成后有望贡献可观的业绩增量。子公司潍坊奥通年产616吨那韦中间体项目(主要包括氯酮、氯醇和2R环氧化物)已经建成,并完成了竣工验收工作,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抗病毒药物/中间体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下滑,新产能释放后业绩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8-13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凝胶贴膏龙头前景广阔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半年度业绩符合预期,凝胶贴膏龙头前景广阔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7.32 亿元(+86.05%),归母净利润 1.13亿元(+243.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272.51%)。考虑到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快速放量,我们上调 2021 年盈利预测,维持 2022-2023 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9(+0.29)亿元、2.98 亿元和3.82 亿元, EPS 分别为 0.89 (+0.12) 元、 1.27 元和 1.63 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33.5 倍/23.5 倍/18.3 倍,维持“买入”评级。   洛索洛芬钠凝胶膏放量迅速,持续受益于透皮给药贴剂市场扩容   公司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其中药品制剂收入为 6.10 亿元(+97.98%),主要由于:(1)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快速放量, 我们预计上半年该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速仍保持较高水平, 各季度间环比继续保持增长, 预计全年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同比和环比均将保持增长态势;(2)泮托拉唑钠肠溶片于 2021 年 2 月在全国集采中中标,收入显著增长。目前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和酮洛芬巴布膏已经申报生产,吲哚美辛凝胶贴膏进入临床研究, 透皮贴剂产品线持续丰富。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速,骨关节炎等老年性疾病患病人数增加,消炎镇痛用药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作为国内透皮给药贴剂龙头持续受益。   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辅料快速增长,原料药品种储备不断丰富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1.24%,与 2020 年同期相比增加 5.06 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高毛利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收入占比增加。公司原料药收入为 3603 万元(-9.98%), 毛利率为 46.91%,基本稳定,CDE 原辅包平台的信息显示,2021年至今已有他达拉非、枸橼酸托法替布、帕拉米韦等 8 个新产品进行登记, 随着原料药品种日益丰富,中长期来看原料药业务有较大潜力。 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后,上半年公司辅料业务收入为 4513 万元(+59.84%),毛利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8.05%)。   风险提示:竞品上市速度超预期;主力品种被纳入全国集采或地方带量采购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10
    •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三: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

      化工行业
        本周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上涨4.15%,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涨0.24%,半导体材料跌1.63%,膜材料涨3.45%,添加剂涨0.87%,碳纤维涨13.73%,尾气治理涨4.45%。涨幅前五为神工股份、永太科技、隆华科技、三孚股份、天奈科技;跌幅前五为康强电子、容大感光、金丹科技、江化微、彤程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金属粉料为电极浆料的核心,PVD填补国内镍粉空白   电极浆料是MLCC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电极通过电极浆料印刷、固化而成,金属粉料作为主要成分决定电极性能。内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浆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随着5G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容MLCC未来将得到大规模应用,需求旺盛,MLCC电极浆料及金属粉体企业的附加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2021年全球/国内MLCC电极浆料的市场规模约为92.92/46.31亿元。传统的MLCC以贵金属“银、钯”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PME),价格非常昂贵。1996年以贱金属“镍”作为内电极金属粉体材料(BME)的生产技术研制成功并投入产业化生产,近年来在日本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使用BME技术的MLCC已经占全部MLCC总量的90%以上。与使用“银、钯”材料的内电极相比,以镍为内电极材料的MLCC成本低且性能优秀。MLCC内电极用镍粉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以JFE矿业、日本住友、昭荣化学、东邦钛、日本村田为代表。日本厂商主要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产内电极用镍粉。该方法所需设备比较昂贵,且生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产物,对机器设备、产品产生腐蚀。博迁新材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量产MLCC用镍粉的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技术(PVD)制备MLCC用镍粉。该工艺制备的粉体粒径可控,从微米级、亚微米级到纳米级均可生产,技术全面匹配未来MLCC等电子元器件薄层化、小型化、高容化的趋势,资源利用效率高,对环境绿色友好,生产流程短,生产灵活度较高。公司现有86条PVD法镍粉生产线,与韩国三星电机等海外大型MLCC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迅速开拓海外市场并占据海外市场份额。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阿科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84.00%;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增长102.78%;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49亿元,同比增长106.91%;EPS为0.58元/股,同比增长100.00%。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膜材料、OLED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受益标的:斯迪克、昊华科技、长阳科技、彤程新材、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1-08-09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油价高位震荡,长丝需求回升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油价高位震荡,长丝需求回升

      化工行业
        油价高位震荡,长丝需求回升   截至 8 月 6 日, Brent 原油价格为 70.49 美元/桶,周环比下跌 5.84 美元/桶; WTI原油价格为 67.96 美元/桶,周环比下跌 5.72 美元/桶; 本周美国油品总库存仍在减少,加之美国活跃钻机数减少和各油品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市场供需趋紧预期仍在提振油价。 长丝方面,本周长丝市场价格下滑, 喷水织机前期负荷较低的织机开工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开机率恢复至之前正常水平位置。 受益标的: (1)民营大炼化: 桐昆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 (2)轻烃裂解: 卫星石化、东华能源; (3)油服龙头: 中海油服; (4)煤制烯烃龙头: 宝丰能源; (5)民营加油站: 和顺石油; (6)受益资产注入管网公司: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油工程、新奥股份、深圳燃气。   美油品供给不变&需求增加   供给不变: 根据 EIA 最新数据, 7 月 30 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 1120 万桶/天,维持上周产量; Baker Hughes 公布 8 月 6 日的当周数据,本周美国活跃钻机数为491 台,周环比增加 3 台; 油品总库存减少: 7 月 30 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和油品总库存为 12.68 亿桶,周环比减少 116.9 万桶。其中,商业原油库存为 4.39 亿桶,周环比增加 362.7 万桶;汽油库存为 2.29 亿桶,周环比减少 529.1 万桶; 需求增加: 7 月 30 日当周,炼厂方面加工能力为 1813 万桶/天,与上周持平;消费需求方面,本周美国油品消费总量为 2117 万桶/天,周环比增加 5 万桶/天,其中,汽油消费 978 万桶/天,周环比增加 45 万桶/天。 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减少:据 Baker Hughes 的报告数据,截至 7 月 30 日当周,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活跃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减少 3 座至 488 座。其中美国石油钻机减少 2 座至 385座;天然气钻机数减少 1 座至 103 座。   长丝价格下滑, 下游需求有所回升    价格方面, 本周涤纶长丝市场价格弱势下滑,现其 POY150D 产品市场主流商谈价格 7725 元/吨,周环比下调 200 元/吨; FDY150D 主流价格为 8025 元/吨,周环比下调 75 元/吨; DTY150D 主流价格为 9325 元/吨,周环比下调 100 元/吨。供应方面, 本周涤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 96.16%,周环比增加 1.46%。 需求方面, 截至 8 月 5 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 76.29%,上月底盛泽当地环保治理结束,喷水织机前期负荷较低的织机开工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开机率恢复至之前正常水平位置。本周受疫情影响下,多数织造工厂开机率出现不同程度调整,当前新单数量有限叠加上游氨纶价格持续攀升。 利润方面, 本周涤纶长丝市场价格窄幅下滑,原料端弱势下滑,利润空间收窄,截止至本周四,涤纶长丝POY150D 平均盈利水平为 97.38 元/吨,周环比下跌 122.84 元/吨;涤纶长丝FDY150D 平均盈利水平为-92.62 元/吨,周环比下跌 97.84 元/吨;涤纶长丝DTY150D 平均盈利水平为 407.38 元/吨,周环比下跌 23.04 元/吨。   本周 LNG 价格指数上行   根据百川盈孚,本周 LNG 价格指数均值为 5150 元/吨,周环比上行 160 元/吨。供给端, 近期原料气成本上涨导致近期国内液厂价格拉涨,但涨后出货低迷。 需求端, 国内多地物流运输受限,导致 LNG 加气站需求量有所萎缩,进而导致西北、山西、河南等地加气站用气大区 LNG 价格继续试探下调。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加剧、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萎靡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1-08-09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征战外包服务蓝海的分子砌块设计与合成专家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征战外包服务蓝海的分子砌块设计与合成专家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面向全球的创新型化学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   基于在创新分子砌块积累的优势,公司不断拓展创新药外包服务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Non-GMP/GMP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创新药CDMO业务,并进一步搭建了创新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新药筛选服务。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预计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是14.15/20.04/2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3/4.36/5.85亿元,EPS分别为2.62/2.18/2.9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8.0/81.5/60.8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分子砌块的壁垒在前端设计,公司为创新型分子砌块设计合成专家   我们认为创新分子砌块的壁垒在于前期的设计,而设计端更多的是来自科学家对药物化学的深刻理解,对创新药研发市场的敏锐的观察,这也是创新分子砌块设计开发的关键壁垒所在。药石科技现有分子砌块数量达到86000多种,在药物分子中扮演不同角色分子砌块的销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   CDMO产能释放叠加先进的化学与工程技术,确保业绩增量和长期竞争优势   公司通过收购+自建的方式布局中间体、原料药和药物制剂全产业链产能,破解制约CDMO业务发展的瓶颈,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业绩确定性较高。CDMO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先进的化学与工程技术是CDMO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公司持续加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长期看将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并且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新药筛选崭露头角,募投项目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2020年9月,公司将5款苗头化合物转让给客户,单价为200万-300万元;公司还以1500万元转让一款先导化合物给下游客户,两项合作验证了公司特色药筛平台的可行性和技术能力。南京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公司新药筛选平台业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并为公司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CDMO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客户流失风险,募投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1-08-08
    •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烧碱扩张放缓,景气上行蓄势待发

      化工行业深度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烧碱扩张放缓,景气上行蓄势待发

      化工行业
        碳中和背景下,烧碱扩张受限需求稳中有升,行业或将开启供需紧平衡格局   2015 年以来,烧碱行业供给受限而需求稳步提升,碳中和战略将加速行业进入供需紧平衡。 2015 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使烧碱行业扩张步伐放缓, 2016-2020 年国内烧碱产能增速始终保持在 5%以下,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至 80%以上。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供给端,政策高压下预计未来烧碱行业新增产能有限、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碳中和战略也会影响烧碱下游氧化铝-电解铝产业链的扩张, 而铝材传统需求持续回暖,新兴产业领域需求广阔, 在政策支持下稳步增长,由此带动烧碱需求稳步提升。我们基于碳中和战略对烧碱供需端的影响进行测算,预计 2025 年或将出现 40 万吨左右的供需缺口, 2021-2025 年烧碱产量/表观消费量将由 102.53%逐步降低至 99.04%,行业将逐步进入供需紧平衡格局。我们看好龙头企业将凭借资源、成本、规模优势等在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抢占先机。受益标的:三友化工、滨化股份、中泰化学、新疆天业、鲁西化工等。   烧碱主要应用于氧化铝生产,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合力拉升铝材需求   烧碱下游行业涵盖氧化铝、造纸、纺织、 造纸、 水处理等,其中氧化铝需求最大,消费占比维持在 30%左右。氧化铝与电解铝行业发展基本同步,2015 年供给侧改革以来,受国家严控新增电解铝产能政策影响,氧化铝-电解铝产业链结构优化,行业扩张节奏趋于合理。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H1 氧化铝行业开工率震荡上行至 85%,电解铝、氧化铝产量分别为 1,964/3,928.1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0.1%/1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H1 国内房屋竣工面积为 3.65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25.67%,较 2019H1 增长 12.5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8.86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27.7%, 建筑业等传统行业对铝材需求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回暖。 政策支持下,高端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产业对铝合金制品的需求正逐渐提升。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 年将新增电解铝产能 200.5 万吨(若加上复产共计275 万吨) 、氧化铝产能 490 万吨,氧化铝-电解铝产业链平稳发展将带动烧碱需求提升, 我们预计,在 2021H2 仅氧化铝行业将带动烧碱需求量增加 44.63 万吨。   目前烧碱需求旺盛、持续去库,出口需求大增,行业景气强势上行   2021 下半年起,烧碱价格呈现强势上行趋势。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 8 月 2 日,国内液碱 / 固碱价格指数分别为 693.46/2,325 元 / 吨,较 7 月 1 日分别+20.55%/17.54%,较 2021 年初分别+41.42%/20.09%,反弹迹象明显。2021 年 5月以来,片碱和液碱库存持续下降,截至 7 月 30 日,片碱/液碱库存分别 3.26/15.93万吨,较 7 月 23 日继续下降 7.39%/0.28%,已处于 2021 年以来的最低位。据海关总署统计, 2021 上半年, 国内液碱出口量 42.33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129.21%,较 2019H1 增长 61.82%, 烧碱出口需求十分强劲。 在碳中和政策下,烧碱行业扩张放缓,下游需求稳中有进, 据我们测算, 烧碱行业将逐步进入供需紧平衡格局,2025 年或将出现供需缺口,我们看好烧碱行业长周期的景气上行蓄势待发。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1-08-0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出台,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出台,健全长效激励机制

      个股研报
        九州通(600998)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出台,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2021 年 8 月 2 日,公司公告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加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预计不超过 2,000 人,包括董监高、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员工,实施规模不超过 1,600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 0.85%,授予价格9 元/股(截至 2021 年 8 月 3 日股价 14.39 元/股),存续期不超过 36 个月。 公司继 2020 年 7 月实施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后,本次拟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我们预计本次第二期持股计划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小。 公司为国内民营医药流通企业龙头,差异化布局院外市场,基于过往累积优势,持续推进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有望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维持2021-2023 年盈利预测, 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 31.44/36.77/43.23 亿元,EPS 分别为 1.68/1.96/2.31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8.6/7.3/6.2 倍,相比同类医药流通公司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员工持股计划有序推进,长效激励有望带来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于 2020 年起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包括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和中长期员工持股计划( 2021-2022) 2 部分, 2020 年 7 月,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通过首期员工持股计划账户以 11.06 元/股的价格向 2311 人授予 1513.43 万股。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中长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有序推进,未来不排除公司会继续出台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激发员工积极性,长效激励有望带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 有望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利用供应链优势,大力拓展“万店联盟”计划,截至 2020 年底拥有签约门店 1123 家。公司过往优势赋能战略转型,平台化、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有望助力公司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 未来融资成本上行,企业财务费用上升,导致净利率下降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1-08-04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多指标支撑高油价,长丝产销回暖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多指标支撑高油价,长丝产销回暖

      化工行业
        多指标支撑高油价,长丝产销回暖   截至7月30日,Brent原油价格为76.33美元/桶,周环比上涨2.14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为73.68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52美元/桶;本周EIA库存超预期下降叠加供应趋紧,原油价格上涨。长丝方面,本周长丝市场价格下滑,涤厂盈利水平仍然乐观,周中多数涤纶长丝企业在库存压力下优惠出货,局部产销回暖。受益标的:(1)民营大炼化:桐昆股份、恒逸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2)轻烃裂解:卫星石化、东华能源;(3)油服龙头:中海油服;(4)煤制烯烃龙头:宝丰能源;(5)民营加油站:和顺石油;(6)受益资产注入管网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油工程、新奥股份、深圳燃气。   美油品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库存超预期下滑   供给减少:根据EIA最新数据,7月23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120万桶/天,周环比减少20万桶/天;BakerHughes公布7月30日的当周数据,本周美国活跃钻机数为488台,周环比减少3台;商业原油库存减少:7月23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和油品总库存为12.69亿桶,周环比减少645.1万桶。其中,商业原油库存为4.36亿桶,周环比减少408.9万桶;汽油库存为2.34亿桶,周环比减少225.3万桶;需求增加:7月23日当周,炼厂方面加工能力为1813万桶/天,与上周持平;消费需求方面,本周美国油品消费总量为2112万桶/天,周环比增加54万桶/天,其中,汽油消费933万桶/天,周环比增加3万桶/天。EIA数据整体向好:美国截至7月23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408.90万桶,超出预期预期增加的206.8万桶,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225.30万桶,超出预期减少的10万桶。美国上周原油出口增加2.6万桶/日至248.9万桶/日,国内原油产量减少20万桶至1120万桶/日。   长丝价格下滑,需求产销回暖   价格方面,本周涤纶长丝市场价格窄幅下滑,现其POY150D产品市场主流商谈价格7925元/吨,周环比下调25元/吨;FDY150D价格为8100元/吨,周环比下调50元/吨;DTY150D价格为9425元/吨,周环比上调100元/吨。供应方面,本周涤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94.7%。具体装置变化:绍兴某厂60万吨,7月26日投产,目前已出丝。周中涤纶长丝厂家在月底库存压力影响下,多数涤纶长丝企业优惠出货,局部产销回暖。需求方面,截至7月29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76.24%,近期,由于下游成品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提货速度放缓。氨纶价格大幅度走高及货物短缺,买卖双方商谈放缓。时下正值高温季节,工人休假情绪浓厚。利润方面,截止至本周四,涤纶长丝POY150D平均盈利水平为220.22元/吨,周环比下跌268.46元/吨;涤纶长丝FDY150D平均盈利水平为5.22元/吨,周环比下跌258.46元/吨;涤纶长丝DTY150D平均盈利水平为430.42元/吨,周环比下跌103.26元/吨。   本周LNG价格指数上行,供需双方利好国内LNG市场交投   根据百川盈孚,本周LNG价格指数均值5047元/吨,上行519元/吨或11.46%。供给端,国内供应紧张开工率下行,进口气成本高升,支撑国内LNG市场价格走高。需求端,下游接货承压,部分终端切换管道气;9月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格再创新高,部分接收站因库存低位限量装车。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加剧、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萎靡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1-08-02
    •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二:MLCC陶瓷粉体市场稳步扩容

      新材料行业周报:MLCC材料系列二:MLCC陶瓷粉体市场稳步扩容

      化工行业
        上周行情回顾新材料指数上涨 1.35%,表现强于创业板指。OLED 材料跌 0.36%,半导体材料涨 9.91%,膜材料跌 4.19%,添加剂跌 3.38%,碳纤维跌 2.91%,尾气治理跌 2.91%。涨幅前五为南大光电、晶瑞股份、容大感光、沪硅产业-U、中芯国际;跌幅前五为三孚股份、新纶科技、万盛股份、金禾实业、双星新材。   新材料周观察:MLCC 材料系列(二)MLCC 陶瓷粉体市场稳步扩容   MLCC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电介质材料、内外电极以及离型膜, 陶瓷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高压、机械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介质材料。 MLCC用电子陶瓷材料(以下称“陶瓷粉料”) 的微细度、均匀度和可靠性会影响 MLCC产品的尺寸、电容量大小和性能稳定性。 钛酸钡是 MLCC 陶瓷粉料的重要原料,运用水热法合成的陶瓷粉料粉末细、无团聚、晶形好、纯度高、形状可控、分散性好,是工业制备高性能钛酸钡的最佳方法。 近年来, MLCC 在智能手机、汽车、工业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统计,2018 年全球/中国 MLCC 市场规模分别约为 157.50 亿美元/434.20 亿元,预计 2021 年全球和中国 MLCC 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68 亿美元/483.50 亿元。据我们测算, 预计 2021年中国/全球陶瓷粉体市场规模分别为 110 亿元/38.22 亿美元,预计到 2023 年市场规模分别进一步扩大至 121.37 亿元/41.38 亿美元,MLCC 市场扩容大幅提升了对陶瓷粉体的需求。据立木信息咨询统计,2019 年全球 MLCC 配方粉市场需求 5 万吨,全球 MLCC 陶瓷粉料生产商主要集中在日本,日本堺化学(Sakai)是全球最大的 MLCC 配方粉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在 28%左右; 国内从事 MLCC陶瓷粉料批量生产并对外销售的企业较少,国瓷材料是继日本堺化学之后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成功运用水热法批量产销纳米钛酸钡粉体的厂家。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濮阳惠成】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 258.12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88%,其中,首次授予 206.50 万股,预留 51.625 万股。   【彤程新材】 “彤程转债”自 2021 年 8 月 2 日开始转股,转股价格 32.62 元/股。   【建龙微纳】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同比增长 100.56%。   【国瓷材料】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 亿元,同比增长 52.68%。   【诚志股份】2021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39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 OLED 材料、 膜材料的高确定性成长,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 0到 1 的突破, 看好生物制造在新材料领域的广阔空间。 受益标的:斯迪克、 彤程新材、昊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凯赛生物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1-08-01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中成药贴膏剂龙头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行稳致远中成药贴膏剂龙头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羚锐制药是国内贴膏剂龙头企业,在2011年完成改制后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公司于近期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出对于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我们预计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7.01/30.97/35.39亿元,同比增长15.8%/14.7%/14.3%,归母净利润为3.77/4.53/5.54亿元,同比增长15.9%/20.0%/22.4%,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0/12.5/10.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将驱动贴膏剂市场持续增长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随着60后“婴儿潮”一代进入60岁以上年龄段,我国老龄化趋势仍将延续。骨关节炎、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要高于年轻人群,预计外用贴膏剂需求将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在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中存在大量单价低但销量大的长尾产品,我们认为随着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中成药贴膏剂市场也将迎来消费升级,为品牌OTC药品在院外自费市场的拓展和产品升级换代带来的客单价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未来有望凭借品牌和疗效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占率,中长期看将持续稳健增长。   产品梯队完善,多个品种均具有增长潜力   除通络祛痛膏外,公司多个二线品种也具有增长潜力。壮骨麝香止痛膏近年来销量在7亿贴/年左右,市场基础好,受众广泛,公司对原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毛利率和单帖毛利额也有所提升,预计其收入和毛利增速将超过销量增速。软膏剂产品在营销体系改革之后充分发挥公司在OTC渠道的销售优势,2020年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芬太尼透皮贴目前销售规模较小,但随着我国癌症患者疼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范化疼痛治疗的推广,中长期来看芬太尼透皮贴仍有较大潜力。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1-07-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