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60)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高速放量,原辅料业务贡献可观利润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高速放量,原辅料业务贡献可观利润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40.89%;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5.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2.1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022Q2单季度实现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8.28%;实现归母净利润7380万元,同比增长11.2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89万元,同比增长7.80%。   平安观点:   公司收入端保持高增长,研发费用和激励费用投入暂时拖累净利润表现。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0.31亿元(+40.89%),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1.30亿元(+15.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亿元(+22.11%),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受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影响。2022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8391万元(+50%)。根据CDE临床试验备案信息,目前九典制药有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PDX-02(2类新药)等多个外用制剂品种在进行临床。2022上半年毛利率78.0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经皮给药核心品种保持高速放量,全年增长有望超此前预期。2022上半年公司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收入5.76亿元(+58%),增速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全年收入增长40%左右。考虑到上半年部分重点地区如上海出现疫情影响,下半年如疫情防控形势良好,我们认为全年来看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从经皮给药后续管线来看,下一个重磅品种酮洛芬凝胶贴膏有望2022年下半年获批,2024年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以及PDX-02等改良型新药将持续获批上市,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其它制剂保持平稳增长,收入2.72亿元(+11%)。   原辅料业务增长亮眼,贡献可观利润。2022上半年公司原辅料板块表现亮眼,九典宏阳单体实现收入1.85亿元(+73%),净利润2250万元(+733%),其中原料药收入5966万元(+66%),药用辅料收入7377万元(+63%)。公司原料药每年立项10-15个,成功申报8个以上。药用辅料以生物疫苗用注射级辅料、外用制剂用辅料和口服固体制剂用辅料为主,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原辅料业务2022全年仍有望保持65%左右增长。   公司是国内经皮给药龙头,看好其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2022上半年在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仍然取得可观业绩增长。公司聚焦经皮给药领域,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好,且公司凭借丰富研发管线具备明显领先优势。2022年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集采落地,助力公司加大OTC渠道开拓,同时有望纳入新版基药目录,多渠道拓展值得期待。我们暂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亿、3.80亿、4.85亿元的盈利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2年PE仅25倍,考虑到公司未来2-3年高业绩确定性,CAGR在30%以上,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性价比仍然突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管线较多,存在研发失败可能,尤其是一些改良型创新产品。2)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因产品竞争格局、公司营销能力等因素影响,产品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集采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1
    • 支付方为核心:我国医保体系研究

      支付方为核心:我国医保体系研究

      平安证券
      19页
      2022-07-28
    • 苑东生物(688513):核心产品集采风险释放,国际化和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

      苑东生物(688513):核心产品集采风险释放,国际化和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

    • 核心产品集采风险释放,国际化和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

      核心产品集采风险释放,国际化和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苑东生物(688513)   事项:   公司发布 2022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75 亿元,同比增长 15.38%;实现归母净利润 1.35 亿元,同比增长 14.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同比增长 25.44%,符合预期。受到部分地区的疫情影响,公司Q2 实现营收 3.06 亿元,同比增长 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增长 9.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3 亿元,同比增长 26.41%。   平安观点:   公司核心产品中标第七批国采,存量品种集采风险已释放。公司共有 4 个产品中标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分别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 枸橼酸咖啡因、盐酸美金刚胶囊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4 款中标产品 2021 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 3.23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达到 31.66%,其中,伊班膦酸钠和枸橼酸咖啡因是公司的主要产品,盐酸美金刚胶囊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属于刚上市的光脚品种,有望通过集采实现放量。此次集采完成后,占公司营收比例较大的品种基本均已完成集采,存量品种的集采风险已释放,安全边际较高。   公司首款 ANDA 产品即将迎来收获期,解决美国阿片滥用难题。国际化方面,公司整体以“国外市场紧缺、专利期长、用药周期长以及首仿抢仿 PIV申报” 的思路去布局国际化在研管线。 考虑到美国阿片滥用的现状,公司目前的国际化开发重点主要聚焦于特色解毒剂领域,逐步建立阿片解毒剂技术平台,开发高壁垒的注射液及鼻喷剂系列产品,其中盐酸纳美芬注射液(EP-0084I)已于 2022 年 5 月向美国 FDA 递交了 ANDA 申请,并获得FDA 授予的 CGT 资格,有望能够加速上市并获得 180 天独占期,我们预计将于 2023 年完成上市,迎来收获期。   公司以开发难仿或首仿药为主要目标,并逐步迎来创新收获期。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去氧肾上腺素等 5个高端仿制药品种生产批件,多为首仿或前三家上市仿制药,以难仿或首仿药为研发目标的立项原则使得公司能够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利用先发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从公司研发管线进度来看,我们预计公司近年将保持每年超过 6 款新上市产品的开发速度,并凭借其自身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通过集采打开市场,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创新药方面,2022H1 公司研发支出为 1.17 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 20.32%,处于同行业公司中的相对较高水平。公司目前已有 3 款 1 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进度较快的为口服长效 DPP4 抑制剂优格列汀片,正在开展临床 III 期,有望迎来收获期。相比只做创新药开发的企业,仿制药业务带来的稳定收入使得公司能够有更多的研发经费投入创新,仿创结合的模式风险相对更低。未来伴随毛利率较高的创新药的逐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1)公司核心存量品种已全部完成集采,风险释放,制剂原料药一体化的成本优势使得公司的集采中标概率提升,推动“光脚”品种放量;2)公司沿着首仿难仿药的思路持续完善管线布局,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将有 8 款新产品上市,并有望借助公司的渠道及品牌效果实现迅速放量;3)公司的国际化布局以及创新药研发正在逐步迎来收获期,为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考虑到公司经营情况较为稳定,我们维持公司此前利润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的净利润将达到 2.79 亿元、3.64 亿元、4.64 亿元,2022/2023/2024 年 EPS 分别为 2.33 元、3.03 元、3.87 元,对应目前股价 PE分别为 25.6/19.6/15.4 倍,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失败风险:公司多款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甚至失败的可能;2)产品未中标药品集中采购风险:公司药品向公立医院销售需通过各省(区、市)采购平台招标采购,未来可能出现公司产品无法中标的风险;3)产品被调出医保目录的风险:未来存在主要产品在医保目录调整过程中被调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风险;4)政策风险:公司在研产品涉及精麻药物,属于强监管行业,监管政策存在发生变动的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2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拟中标结果发布,关注企业边际变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七批集采拟中标结果发布,关注企业边际变化

      医药商业
        平安观点:   行业观点:第七批集采拟中标结果发布,关注企业边际变化。7 月 13 日,国家联采办发布全国第七批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本次集采共有 295 家企业的 488 个产品参与投标, 217 家企业的 327 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60个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48%,降幅相比前几批集采略显温和,前 5 批集采平均降幅均在 52%以上。第七批集采首次增加了备供地区和备选企业,以保障供应稳定。当主供企业无法满足所选地区市场需求时,备供企业可按有关程序获得主供企业身份。此次集采大品种竞争激烈。据统计,本次竞标企业 8 家及以上的品种占比 50%左右,按照 N-2 中标规则,约有 50%的品种有 6 家及以上企业中标。竞争最为激烈的是奥美拉唑注射剂,合计有 27 家企业竞标,最终 10 家入围。我们认为竞争激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伴随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同一个品种过评企业逐步增多;二是受疫情影响,第七批集采开标时间延后,导致集采品种积累了更多的过评企业。我们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关注集采对企业的边际影响。一是关注通过集采放量的光脚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备丰富的仿制药梯队,产品获批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凭借集采中标实现快速上量,以特色原料药企业和制剂出口企业为代表。二是关注集采对业绩影响边际减弱的穿鞋企业,把握新品种增量超过存量品种损失的拐点。   投资策略: 主线一: 新冠口服药相关产业链,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先后宣布授权国内 8 家药企生产辉瑞与默克的新冠特效药,相关新冠药生产及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药业、九洲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华软科技、金城医药、歌礼制药和海辰药业等。主线二:中医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政策落地提升信心。品牌 OTC 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固生堂、以岭药业。主线三:创新产业链,CXO 维持高景气度且估值触底,结合估值以及政策、资金因素,我们更倾向于 CDMO 和大分子 CXO 赛道,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主线四:在上述三条主线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高景气、高壁垒的赛道:包括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与核医学等。建议关注:司太立、富祥药业、天宇股份、东诚药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远大医药。   行业要闻荟萃:1)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国家组织医用耗材发布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2)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 CHS-DRG 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 ;3)Clene 公司渐冻症在研疗法 CNM-Au8 临床实验结果积极;4)再生元与赛诺菲的药品 Dupixent 治疗嗜酸性食管炎 3 期试验结果积极。   行情回顾:上周 A 股医药板块下跌 4.06%,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下跌 4.07%,医药行业在 28 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 17 位。上周 H 股医药板块下跌 5.94%,同期恒生综指下跌 6.51%,医药行业在 11 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 6 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7-18
    • 健康产业专题(二):海外主流医保模式研究

      健康产业专题(二):海外主流医保模式研究

    • 医健文旅:医保目录首次公布续约谈判细节,缓解降价悲观预期

      医健文旅:医保目录首次公布续约谈判细节,缓解降价悲观预期

      医药商业
        事项:   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及《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征求意见稿)》《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   平安观点:   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申报条件放宽,启动时间略微提前:此次调整方案纳入了2017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获批上市的药物,并明确提出鼓励纳入新冠诊疗方案相关药品、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同时进一步放宽了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申报条件,仅需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获批,并未限制起始年限,有望提高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利好相关药物放量。此外,根据方案,2022年的谈判准备工作已从5月份开始,并将于11月公布结果,相较去年整体提前1个月。   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降价幅度与占用医保基金规模挂钩:本次医保局还公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谈判药品协议到期后,有纳入常规目录、简易续约和重新谈判三种处理方式:1)常规目录。非独家药物、2018年纳入目录且连续两个周期均未调价的独家药品将被纳入常规目录管理;2)简易续约。将于2022年底到期,并且协议期实际支出未超过预估值200%,同时预算增幅合理的药物,可以通过简易续约2年,其续约的价格调整幅度将以医保基金实际支出/基金预估值的比值A为基准确定;3)重新谈判。对于不符合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及简易续约条件的独家药品,企业需要进行申报,并由专家会决定是否纳入谈判范围进行重新谈判,意味着有可能被踢出医保或者需要提出更大的降价幅度。我们认为,规则的进一步明确有望缓解市场对于药物持续降价的悲观预期。从公布的规则来看,医保将重点针对大品种或者“滥用”品种进行降价,进一步收紧医保控费的天花板。非独家、新纳入医保的品种将采取竞价方式:对于非独家并且新纳入医保品种,医保专家将先测算出医保意愿支付价作为门槛,若后续的企业报价均高于门槛价格,则该通用名药物均不纳入医保;若要有1家企业报价低于门槛价,则该通用名纳入到医保目录,而报价最低的价格则作为该品种的医保支付标准,实际价格超出医保支付标准部分则自费。我们认为,该规则基本杜绝了高价药进医保后占用巨额医保基金的现象,同时满足了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调整方案有望进一步加速儿童药和罕见病药物的开发,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利好相关企业发展。此外,续约规则的公布有望进一步规范行业价格体系,将资源更多地向临床需求品种和独家品种倾斜,缓解市场对于创新药进入医保后的降价悲观预期,建议关注已经实现商业化,同时产品剑指未满足临床需求,并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企业,包括荣昌生物、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康宁杰瑞等。   风险提示:1)竞争加剧风险:可能会有更多竞品上市加剧价格竞争;2)政策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存在变动风险;3)医保谈判后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降价进入医保后有可能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导致销售额大幅下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1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发布,关注创新药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发布,关注创新药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商业
        平安观点:   行业观点:2021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发布,关注创新药产业链投资机会。国家药监局发布 2021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创新药注册受理量、审结量创近 5 年新高。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受理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该注册申请类别以下简称 IND)2412 件,同比增长 55.81%;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该注册申请类别以下简称 NDA)389 件,同比增长 20.43%;同名同方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上市许可申请(该注册申请类别以下简称 ANDA ) 1791件,同比增长 59.06%。2021 年受理创新药注册申请 1886 件(998 个品种),同比增长 76.10%。以药品类型统计,创新中药 54 件(51 个品种),同比增长 134.78%;创新化学药 1166 件(508 个品种),同比增长 55.05%;创新生物制品 666 件(439 个品种),同比增长 125.00%。以注册申请类别统计,IND 1821 件(953 个品种),同比增长 79.23%;NDA 65 件(45个品种),同比增长 18.18%。   创新是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中国医药产业突破现状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路径。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创新药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我们着重看好 1)具备技术平台优势和较强出海能力的创新药龙头; 2)估值回调后已进入高性价比区间的 CXO 龙头; 3)创新产业链上游——同时受益于创新驱动的科研与工业市场,重点关注可以向 CDMO 延伸的特种试剂及具备拓展国际市场实力的标的。   投资策略: 主线一: 新冠口服药相关产业链,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先后宣布授权国内 8 家药企生产辉瑞与默克的新冠特效药,相关新冠药生产及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药业、九洲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华软科技、金城医药、歌礼制药和海辰药业等。主线二:中医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政策落地提升信心。品牌 OTC 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固生堂、以岭药业。主线三:创新产业链,CXO 维持高景气度且估值触底,结合估值以及政策、资金因素,我们更倾向于 CDMO 和大分子 CXO 赛道,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主线四:在上述三条主线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高景气、高壁垒的赛道:包括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与核医学等。建议关注:司太立、富祥药业、天宇股份、东诚药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远大医药。   行业要闻荟萃:1)Aldeyra 公司的干眼症在研疗法 reproxalap III 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2)Precision 公司的同种异体在研CAR-T 疗法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积极;3)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共同研发的 ADC 药物 Enhertu 临床试验结果积极;4)FDA 专家委员会全票支持 bluebird 公司的基因疗法治疗早期脑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   行情回顾:上周 A 股医药板块上涨 4.11%,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涨 3.65%,医药行业在 28 个行业中排名第 6 位。上周 H 股医药板块上涨 9.24%,同期恒生综指上涨 3.53%,医药行业在 11 个行业中排名第 2 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6-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改继续深入,医疗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改继续深入,医疗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医药商业
        平安观点:   行业观点:医改继续深入,医疗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通知提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此次通知强调,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社会办医是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通过鼓励社会办医,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通知还提到,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付费或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30%。DRGs/DIP付费方式的改革,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合规且管理效率更高的医疗机构,有望在改革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随着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优质且价廉的国产器械、药品有望实现更好的发展,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350个。国家层面开展一批脊柱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我们认为,集采工作的展开将进一步重构国内药品、器械的竞争格局,加速国产替代。同时,这也将为上游的原料药、原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此次规划涉及了药品、器械、医疗服务发展的推动与方向。我们认为,我国医疗产业将继续实现良好、快速的发展。   投资策略:主线一:新冠口服药相关产业链,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先后宣布授权国内8家药企生产辉瑞与默克的新冠特效药,相关新冠药生产及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药业、九洲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华软科技、金城医药、歌礼制药和海辰药业等。主线二:中医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政策落地提升信心。品牌OTC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固生堂、以岭药业。主线三:创新产业链,CXO维持高景气度且估值触底,结合估值以及政策、资金因素,我们更倾向于CDMO和大分子CXO赛道,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主线四:在上述三条主线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高景气、高壁垒的赛道:包括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与核医学等。建议关注:司太立、富祥药业、天宇股份、东诚药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远大医药。   行业要闻荟萃:1)PD-1疗法Opdivo/Yervoy组合获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食管癌;2)FDA授予辉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合疗法ervogastat/clesacostat快速通道资格;3)欧盟批准罗氏抗体偶联药物Polivy与R-CHP的治疗方案联用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FDA批准施维雅IDH1抑制剂Tibsovo与阿扎胞苷联用一线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3.02%,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87%,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3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4.16%,同期恒生综指下跌0.43%,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排名第11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5-30
    • 雍禾医疗(02279):开创植发新领域,植发养固齐“头“并进

      雍禾医疗(02279):开创植发新领域,植发养固齐“头“并进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