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32)

    • 医疗服务:多地执行新冠核酸检测常态化,建议关注核酸检测服务行业

      医疗服务:多地执行新冠核酸检测常态化,建议关注核酸检测服务行业

      医疗服务
        全国多地执行核酸检测常态化,或将成为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2022年以来,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和隐匿性较强,深圳、吉林、上海等多地爆发大规模新冠病毒疫情,新冠核酸检测由于可以在早期筛选出阳性感染者,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近日全国多地开始将新冠核酸检测作为常规防疫手段,出入公共场合或乘坐交通工具需要提供48小时或者72小时核酸。2022Q1国内GDP同比增长4.8%,其中广东同比增长3.3%、上海同比增长3.1%、天津同比增长0.1%、吉林同比下滑7.9%,增速较为异常的省份均为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新冠疫情导致的封城封控措施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落实“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线。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5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议中强调“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我们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有效遏制病毒早期传播,避免因为大面积封城封控导致的全社会经济损失,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或将成为社会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核酸检测价格不断走低,成本压力下继续降价空间有限。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核酸检测价格不断调整,2020年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核酸检测价格高达200元/人份,随着试剂耗材成本的下降和检测技术的成熟使用,核酸检测价格不断走低。2022年4月2日,国务院及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降低新冠病毒检测价格和费用的通知》,要求核酸检测单人单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28元,多人混检价格不高于每人份8元,截至5月8日,全国已经有30多个省份发文下调政府指导价,其中北京和河北将单人单检价格下调至每人份19.7元,多人混检价格下调至每人份3.4元,是目前全国最低价。新冠核酸检测成本主要包括试剂耗材成本、上机成本、采样成本(含运输)等,其中试剂耗材是主要的成本优化空间,通过集中采购已经实现大幅降价,从4月29日公布的广东联盟中选结果来看,核酸普通检测试剂及组套的最低中标价为3.20元,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及组套的最低中标价为6.05元。我们认为,目前核酸检测的试剂耗材成本已经被压到极限,其他成本优化空间不大,核酸检测服务已经进入“薄利多销”的商业阶段,后续再降价的空间非常有限。   新冠核酸检测常态化市场空间测算:考虑到各地执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有所差异,我们认为这种差异主要与城市等级有关,我们按照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进行划分。(1)新一线城市:假设新一线城市的检测频率2天1检(动态48h),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假设人群覆盖率分别为60%、70%、80%,极端情况下假设新冠核酸混检定价降到2.5元/人份。经过计算,我们认为新一线城市每月检测量为21.6-28.8亿人份,对应的市场空间为54.0-72.0亿元。(2)二线城市:假设二线城市的检测频率3天1检(动态72h),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假设人群覆盖率分别为50%、60%、70%,极端情况下假设新冠核酸混检定价降到2.5元/人份。经过计算,我们认为二线城市每月检测量为13.0-18.2亿人份,对应的市场空间为32.5-45.5亿元。(3)三线及以下城市:假设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检测频率7天1检,保守、中性、乐观情况下假设人群覆盖率分别为40%、50%、60%,极端情况下假设新冠核酸混检定价降到2.5元/人份。经过计算,我们认为三线及以下城市每月检测量为14.4-21.6亿人份,对应的市场空间为36.0-54.0亿元。(4)合计:经过计算,我们认为如果国内全面推行核酸检测常态化,每月检测量将达到49.0-68.6亿人份,对应的市场空间为122.5-171.5亿元。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核酸检测服务能力领先的第三方医学检验龙头公司: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凯普生物、兰卫医学等。(1)金域医学: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2.5亿人份(8,500万管),对应的核酸检测服务收入为46亿元。(2)迪安诊断: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1.28亿人份(4,900万管),对应的核酸检测服务收入为26亿元。(3)凯普生物: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5,000万人份。(4)兰卫医学: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核酸检测近3,000万人份。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核酸检测价格持续下滑风险;市场空间测算偏差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05-10
    • 生物医药:CXO21年报&22年Q1总结:业绩持续高增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生物医药:CXO21年报&22年Q1总结:业绩持续高增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 医药整体相对低估,投资需关注结构性景气与机会

      医药整体相对低估,投资需关注结构性景气与机会

    • 磷肥:印度批准2023上半财年化肥补贴,看好全球磷肥景气

      磷肥:印度批准2023上半财年化肥补贴,看好全球磷肥景气

      化学制品
        印度批准2023上半财年化肥补贴:根据Bloomberg,当前全球主要地区磷肥价格已达1000-1100美元/吨。根据Reuters,2022年4月27日,印度内阁批准在本财政年度的前六个月内(至2022年9月)为包括磷酸二铵在内的磷肥和钾肥提供6093.9亿卢比的补贴,根据官员表示,为使当地每袋(50kg)DAP的价格保持在1350卢比(约353美元/吨),将给每袋DAP补贴2501卢比(约654美元/吨),比现有的1650卢比多50%。据报道,此次印度化肥补贴法案可能会猛增55%,预计2023财年印度化肥补贴可能会飙升至创纪录的2.5万亿卢比。   全球磷肥供应链受到影响,我国出口有望受益:印度是全球磷肥需求大国,根据Mosaic,2021年印度磷酸盐需求量约占全球12.4%。根据CNBC,对于印度而言,当地磷酸二铵的生产成本高于进口成本,为弥补较大的供需缺口就需要进行进口,当前印度国内磷酸二铵年产量约500万吨,需要进口约700-750万吨以满足需求。根据印度高级政府官员,由于新冠肺炎的流行以及持续发酵的俄乌冲突,全球化肥生产、进口和运输都受到了干扰,包括印度在内的国家都受到了波及,全球化肥供应链已经受到影响,当前印度已在持续与俄罗斯对话,来确保此前签订的化肥订单被运往印度,但由于付款机制普遍存在不确定性,并没有签订新的进口合同,当地化肥供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我国作为磷肥生产大国,随着国内需求旺季陆续结束,此前较为严格的磷肥出口法检有望逐步放松,根据海关总署,2022年3月我国磷酸一铵、二铵出口量分别为10.2万吨、37.9万吨,分别环比+111.0%、+233.2%,未来随着海外磷肥需求的逐步增加,我国磷肥出口有望受益。   农作物价格强劲,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维持:当前全球玉米和大豆价格仍然非常强劲,根据路透社报道,由于各国进口商严重依赖从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黑海运输的粮食供应,因此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波动,在此背景下农产品种植者盈利能力已不断提高,根据Nutrien,各国2021年预期作物利润率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在较高产品价格以及较高收益率的带动下,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被有效激发。当前,为确保印度在夏播和冬播季节不会出现肥料短缺,印度政府已经在与全球主要生产商谈判,来进口关键的肥料产品。根据CNBC,印度冬播季节的肥料消耗量比夏播季节多10-15%,政府大规模的补贴将有力维持较高的种植积极性,未来随着印度乃至全球范围内对包括磷肥等化肥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球化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   投资建议:当前全球各国为保障粮食供应已作出较大努力,在近期全球化肥供应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望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全球化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磷肥相关标的:云天化、川金诺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落地超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发展超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5-04
    • 金域医学(603882):主营业务保持高增长,业务结构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

      金域医学(603882):主营业务保持高增长,业务结构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

    • 梅花生物(600873):业绩超预期,氨基酸龙头快速发展

      梅花生物(600873):业绩超预期,氨基酸龙头快速发展

    • 华东医药(000963):医美业务增长靓丽,2022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华东医药(000963):医美业务增长靓丽,2022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 皓元医药(688131):2022Q1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期待后端业务新产能快速投放

      皓元医药(688131):2022Q1收入增长符合预期,期待后端业务新产能快速投放

    • 华熙生物(688363):22Q1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率环比下降推动利润释放

      华熙生物(688363):22Q1业绩符合预期,费用率环比下降推动利润释放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液氯、丙烯酸、纯碱、草铵膦等产品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油价下跌,液氯、丙烯酸、纯碱、草铵膦等产品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 华鲁恒升、 扬农化工、 新和成);   钛白粉(龙佰集团) 、碳纤维(光威复材)、沸石/OLED(万润股份)、 农药(扬农化工、 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 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 但仍需关注非 OPEC 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 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 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 C2/C3 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荣盛石化、 东方盛虹、 卫星化学、 桐昆股份、 恒力石化);   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上涨, 核心原料油价下跌, LPG 气下跌, LNG 气上涨,煤价上涨; 芳烃、磷化工、化肥、氯碱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 CCPI+1.4%; 核心原料价格布油-4.5%, 进口 LPG-2.1%,国产 LNG 气+4.6%,烟煤+9.1%。   原料端, 芳烃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制品端, 磷化工、化肥、氯碱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橡胶、氟化工部分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下跌, 地缘政治空好掺杂, 国际能源署下调需求预期。   本周布油结算价从 111.7 跌至 106.7 美元/桶(跌幅 4.5%) 、美油结算价从 107.0跌至 102.1 美元/桶(跌幅 4.6%)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 4.14 亿桶(周环比-1.9%),美国原油钻井数 549 口(周环比+0.2%)。   供应端, 根据隆众资讯, 俄乌局势目前暂显焦灼,新的谈判尚未展开,同时利比亚局势导致出口下滑,伊朗核问题谈判陷入停滞,潜在增供预期无法释放。 需求端, 根据隆众资讯, 国际能源署将今年原油需求下调 26 万桶/日至9940 万桶/日,俄乌冲突带来的溢出效应和疫情是主要原因,近期亚洲疫情带来的需求隐忧延续。 政策面来看, 根据隆众资讯, 美联储已开启加息周期,长线利好美元、利空油价,但短期内影响效果有限。地缘政治来看, 根据隆众资讯, 利比亚局势和伊朗问题均未展现利空属性,但俄乌局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另一方面乌克兰表示愿意无条件与俄方在马里乌波尔谈判,空好情绪掺杂。   天然气价跟踪:   价格跟踪: 本周欧美天然气有所下行, NBP 环比-16.52%, TTF 环比-11.35%,HH 环比-0.86%, AECO 环比-11.07%。现货方面, HH 现货环比+12.65%;加拿大 AECO 现货环比-0.35%,欧洲 TTF 现货环比-9.11%。价差方面,东北亚LNG 现货到港均价为 8754 元/吨,环比-13.40%,接收站销售均价为 7998 元/吨,环比+10 元/吨(+0.13%)。   库存跟踪: 本周根据 EIA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5 日,美国天然气库存量为14500 亿立方英尺,环比+530 亿立方英尺(环比+3.79%,同比-22.80%),低于 5 年均值。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截至 4 月 15 日,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 10646.40 亿立方英尺,环比+413.35 亿立方英尺(环比+4.04%,同比-3.54%)。   国内价格: 本周国内 LNG 开始上行。截至 4 月 21 日, LNG 主产地报价为 7164元/吨,较上周+4.51%;消费地价格同步上行,截至 4 月 21 日, LNG 主要消费地均价为 7893 元/吨左右,较上周+3.98%。 LNG 接收站报价 8446 元/吨,环比-2.26%。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液氯+133%、邻硝基氯化苯+15%、DMF+12%、丙烯酸+7%、纯碱(轻质+6%、重质+2%)、草铵膦+5 %等。 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四氯乙烯-25%、三氯乙烯-25%、一甲胺-14%、醋酸-13%、 PBAT-10%、氯乙酸-8%、 MMA-8%、己二胺-8%、碳酸二甲酯DMC-7%、敌草隆-6%等。   新能源上游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光伏产业链相关化工品: 工业硅持平、三氯氢硅+4%、纯碱(轻质+6%、重质+2%)、醋酸乙烯持平、 EVA(光伏级) +2%等。   锂电产业链相关化工品: 磷矿石(30%)持平、 磷酸+1%、碳酸锂(工业级-2%、电池级-1%)、磷酸铁持平、 工业磷酸一铵(73%)+4%、 六氟磷酸锂-5%等。   部分下游开始外采, 整体供应有限,推高液氯价格。   本周液氯(山东)涨 133.3%至 140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本周山东地区淄博一带配套耗氯下游甲烷氯化物开车,企业开始外采,但其他多种耗氯产品接货情绪一般, 河北地区受疫情影响,个别耗氯下游企业处于停车状态, 山西地区下游需求一般, 东北地区下游产品开工水平不高, 华东地区耗氯下游需求表现尚可;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周末东营一带有氯碱企业检修结束,其配套下游同步开工,液氯停止外销,且潍坊一带有企业配套下游氯化苯开工,液氯外销减少,加之枣庄一带有企业停车运行,后聊城地区有企业检修,至 4 月 21 日淄博一带有碱厂检修结束,整体省内液氯供应有限,山西地区有部分碱厂负荷提升,华东整体液氯供应量不多。   下游需求一般, 多数供应商检修, 邻硝基氯化苯价格上涨。   本周邻硝基氯化苯涨 14.6%至 1180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游医药及染料行业需求一般,农药行业按需采购;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当前市场多数供应商装置检修,预计 2022 年 4 月底 5 月初恢复生产,安徽一供应商预计 4 月底回归市场,对外接单, 市场供应略显不足形成利好。   下游采购积极性回升, 生产装置负荷偏低, 丙烯酸价格上涨。   本周丙烯酸(华东)涨 6.9%至 1315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下游丙烯酸酯类市场在成本面支撑下价格上行,对原料采购积极性有所回升;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当前货源供应偏紧,持货商低位惜售情绪明显, 生产企业装置负荷普遍偏低,中海油惠州丙烯酸及酯装置开工负荷偏低,台塑丙烯酸及酯装置轮修,万州石化丙烯酸及酯装置停车,江门谦信丙烯酸丁酯装置停车。   下游积极性尚可, 供应面表现较弱, 纯碱价格上涨。   本周纯碱价格上涨, 纯碱(轻质,华东)涨 6.0%至 2650 元/吨, 纯碱(重质,华东)涨 1.8%至 2850 元/吨。需求端, 根据百川盈孚, 当前国内纯碱整体需求面变化不大, 下游用户拿货积极性尚可,部分刚需客户存在补单表现,具体来看,平板玻璃个别企业有冷修,光伏玻璃企业开工基本正常,对上游重碱需求较稳定, 轻碱下游日用玻璃、焦亚硫酸、泡花碱、两钠、冶金、印染、水处理等行业对纯碱需求变化不大;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本周仍存个别厂家临停、复产和检修情况, 本周安徽红四方临停三天, 湖北双环装置因故低产,其他企业开工延续前期状态,多个低产厂家提产表现弱, 整体供应面表现稍弱,加之较足订单待发影响,厂家惜售情绪升温, 形成供给端利好。   下游下单急切, 现货供应紧张, 草铵膦价格继续上涨。   本周草铵膦涨 5.2%至 202500 元/吨。需求端,根据百川盈孚, 国内外需求旺盛,个别采购商下单急切,形成需求利好;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 当前国内主流生产商订单排至 2022 年 6 月,市场现货供应紧张。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