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88)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化肥板块关注度提升,氟化工表现强势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化肥板块关注度提升,氟化工表现强势

      化学原料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农资:海外事件带动农资行业景气上行,化肥板块值得关注。黑海粮食协议四方协调中心(JCC)网站数据显示,一年来,在该协议框架下,已有超过3200万吨的粮食从乌克兰的3个港口运往三大洲的45个国家。本周俄罗斯外交部17日就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发表的声明称该协议将在18日失效后,全球主要粮食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粮食价格上升带动农资产品景气上行。从具体细分板块来看,本周钾肥(5.05%)、磷肥及磷化工(4.87%)板块在化工子行业中分别排名前二。   氟化工: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在即叠加空调排产数据超预期,氟化工景气有望回升。根据《蒙特利尔协定书》,我国三代制冷剂产销量以2020-2022年平均值为基准,2024年冻结,之后开始强制缩减。为争取更多生产主动权,各企业过往三年持续扩产,预计随基准期结束,行业有望迎来价格和盈利拐点。近期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7月家用空调排产1613万台,较去年同期实际上涨29.4%。本周在化工子行业中,氟化工板块涨幅排名第三(+3.56%),R32价格较上周上涨750元/吨。   2.近期投资建议   (1)化肥:俄罗斯本周宣布退出黑海粮食协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集体收涨,带动粮食生产必需品钾肥、磷肥等农资产品景气上行。国内行业龙头公司值得关注。建议关注:兴发集团、云天化、湖北宜化、川金诺、川恒股份、亚钾国际。   (2)氟化工:第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在即,行业有望迎来价格和盈利拐点,叠加近期空调排产数据超预期,行业龙头公司有望明显受益。建议关注:永和股份、三美股份、巨化股份。   (3)半导体材料:荷兰公布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新规,预计于9月1日实施,中国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势在必行。本年度chatgpt破圈带动AI、芯片关注提升,需求驱动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正当时。建议关注:雅克科技(光刻胶&前驱体)、晶瑞电材(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彤程新材(光刻胶)、金宏气体(电子特气)、华特气体(电子特气)、安集科技(抛光液)、鼎龙股份(抛光垫)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07-2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歌礼制药:多款肝病新药研发进度领先,有望再创辉煌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歌礼制药:多款肝病新药研发进度领先,有望再创辉煌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歌礼制药的成长逻辑。公司在肝病领域布局多款优势新药,且销售渠道成熟   1)慢性乙肝:PD-(L)1疗法ASC22在同类机制赛道上研发进度全球第一,早期数据表明针对表面抗原小于100IU/mL患者可实现43%功能性治愈,预计在今年Q3读出此类患者拓展队列II期期中分析数据。国内乙肝存量患者高达8600万人且生存期极长,ASC22不仅有望作为单药惠及表面抗原低表达人群,亦有望与其他机制乙肝药物形成针对高表达人群的序贯疗法。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管线覆盖纤维化改善、炎症改善、脂肪含量降低等不同机制的多个新药,THRbeta激动剂ASC41采取与全球潜在的首个NASH药物resmetirom同样临床研究方案,靶点确定性强,且已在非头对头数据中显现BIC潜力,预计今年下半年读出II期期中分析顶线数据;FIC品种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ASC40预计24年Q1读出肝穿IIb期数据。   3)销售渠道:公司曾通过丙肝建立了一定的渠道资源和在肝病领域的学术资源,肝病新药在推出后有望快速实现市场价值。   痤疮新药II期数据优秀,上市后有望率先在国内建立品牌   1)ASC40在痤疮赛道上国内研发进度领先,II期临床已到达临床终点,有效性极佳、安全性良好,预计23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近期在美国上市的痤疮新药已展示出良好的市场表现,国内针对痤疮尚处在传统治疗的阶段,我们认为首批上市的痤疮新药有望率先在国内建立品牌,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追求的同时使产品线获得长足发展。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入组速度不及预期,新药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7-2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百奥泰:多个生物类似药将相继进入收获期,助力新药研发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百奥泰:多个生物类似药将相继进入收获期,助力新药研发

      医药商业
        本周我们讨论百奥泰的成长逻辑。   多个biosimilar品种研发进度全球占优,后续license-out有望打开   海外市场   1)公司生物类似药板块的经营模式性价比极高:公司的研发资源主要集中在新药部分,生物类似药研发成本低且成功率高,向海内外合作方授权后,首付款+销售里程碑+百分之两位数的销售分成有望为公司持续带来可观收入。   2)公司生物类似药板块覆盖多个品种,截至目前已和海内外多家优秀药企(包括Biogen、Sandoz、百济等)就生物类似药商业化授权建立合作:公司针对托珠单抗、戈利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几大品种在欧美地区的研发进度占优,对应的产品有望在上市后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且这几个品种针对自身免疫类疾病,具有用药周期长的特点,有望凭借与存量患者之间的粘性形成相对后来者的优势,销售量在达到峰值后以有限的速度和幅度下滑。此外,公司的乌司奴单抗、戈利木单抗、司库奇尤单抗处在3期临床阶段,目前尚未在海外充分授权,这三个品种未来的商业化授权将相继成为股价催化剂。   多个创新药品种机制新颖,有望随着数据读出显现BIC潜力   1)叶酸受体ADCBAT8006:由重组人源化抗FRα抗体与毒性小分子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通过可剪切连接子连接而成。BAT8006所携带的毒性小分子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具有很强的细胞膜渗透能力,因而当杀伤靶点癌细胞后可以释放出来并进一步杀死附近的癌细胞,产生旁观者效应,有望有效地克服肿瘤的异质性。根据AACR,BAT8006对FRα抗原表现出高亲和力(KD<0.5nM),则在FRα低表达肿瘤亦有望发挥出良好疗效,为广大FRα相关肿瘤患者带来曙光,目前该品种I期爬坡已完成,目前在剂量优化和剂量拓展阶段,基于I期研究的评估,CDE若同意II期临床为注册临床,则最早可于2024年Q1年开展注册临床。   2)PD-L1/CD47双抗BAT7104:通过阻断CD47/SIRPα通路,激活巨噬细胞吞噬肿瘤细胞的功能;BAT7104通过阻断PD-L1/PD-1通路,解除肿瘤细胞经由PD-L1/PD-1途径对T细胞的抑制,实现T细胞和巨噬细胞联合抗肿瘤作用。通过亲和力差异化设计,BAT7104的靶向CD47靶点具有适中亲和力;同时,其靶向PD-L1靶点具有高亲和力,因此能保护红细胞,提高抗体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具有扩大治疗窗从而增加有效性的潜力。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略有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中下游。本周(7月10日-7月14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0.58%,跑输沪深300指数1.34pct,跑输创业板指数1.95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偏下。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大部分上涨,其中中药饮片和医疗服务涨幅较大,分别上涨5.40%和4.77%;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29%和1.11%。   投资建议:关注第二季度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的疫后复苏领域从今年2月份以来,国内医院的常规诊疗活动持续复苏,院内就诊量也在逐月改善。第一季度由于宏观因素公司业绩未完全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二季度则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环比显著加速的趋势,并随着政策层面预期趋缓从而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1)检验:新产业(诊疗恢复+22Q2低基数)、亚辉龙(诊疗恢复+海外加速)、安图生物(诊疗恢复+高速机放量)、凯普生物(筛查恢复+适应症拓宽);   (2)耗材:惠泰医疗(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微电生理(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南微医学(诊疗恢复)、心脉医疗(诊疗恢复);   (3)药品:康辰药业(凝血酶恢复+医保解限),舒泰神(苏肽生调出重点监控目录),恩华药业(精麻恢复+新品放量);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7-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电生理技术迎来“心”变革,锦江电子产品注册进度靠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电生理技术迎来“心”变革,锦江电子产品注册进度靠前

      医药商业
        本周我们讨论脉冲电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典型症状为心悸、乏力等。按发生频率的快慢分类,可分为快速心律失常与缓慢心律失常。其中,快速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颤、室上速和室速等。   药物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治疗效果受限、患者依从性差以及副作用较多等问题。相比之下, 导管消融术凭借其创伤小、有效性高、安全性高以及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心脏电生理手术消融技术可分为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脉冲电场消融。   射频消融是最常见的心脏电生理术式,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市场上的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产品多属于射频消融系列。然而, 射频消融不具备组织选择性,可能引发潜在并发症如血栓、肺静脉狭窄、食管和膈神经损伤等。 冷冻消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术式,主要用于房颤治疗。目前,国内市场上只有美敦力的冷冻消融产品获批,其他产品还处于研发阶段。   脉冲电场消融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新型消融技术,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大量临床证据的支持下得到认可。 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具备组织选择性、非热性和瞬时性的特点,能更安全、更快速地进行消融手术,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锦江电子目前正在研发的 LEAD-PFA®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和PulsedFA®一次性使用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已于 2022 年 6 月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 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 截至 2023 年 4 月 30 日,产品注册申请已正式通过了 NMPA 的受理,预计将于 2023 年第四季度获得正式批准。这标志着锦江电子即将开拓脉冲电场消融产品市场。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板块有所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下游。本周(7 月 03 日-7 月 07 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 1.68%,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4pct,跑赢创业板指数 0.39pct,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偏下。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大部分下跌,其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药流通跌幅较大,分别下跌 7.06%、 4.20%和 2.34%;化学原料药上涨,涨幅 0.15%。   投资建议: 关注第二季度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的疫后复苏领域从今年 2 月份以来,国内医院的常规诊疗活动持续复苏,院内就诊量也在逐月改善。第一季度由于宏观因素公司业绩未完全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二季度则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环比显著加速的趋势,并随着政策层面预期趋缓从而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1)检验: 新产业(诊疗恢复+22Q2 低基数)、亚辉龙(诊疗恢复+海外加速)、安图生物(诊疗恢复+高速机放量)、凯普生物(筛查恢复+适应症拓宽);   (2)耗材: 惠泰医疗(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微电生理(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南微医学(诊疗恢复)、心脉医疗(诊疗恢复);   (3)药品: 康辰药业(凝血酶恢复+医保解限),舒泰神(苏肽生调出重点监控目录),恩华药业(精麻恢复+新品放量);   (4)服务: 金域医学(常规诊疗恢复)、迪安诊断(常规诊疗恢复)。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7-10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出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出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化学制药
        事件: 2023 年 6 月 29 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 3645 台,其中甲类 117 台,乙类 3528台。 规划同时确定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准入标准及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   配置证放松利好大型医用设备行业发展   2 023 年 3 月,国家卫建委更新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2023 年)》。与 2018 年版目录相比,新版管理品目由 10 个调整为 6 个,其中,甲类由 4 个调减为 2 个,乙类由 6 个调减为 4 个, 64 排及以上 CT、 1.5T 及以上 MR 均被调出目录。 新目录同时提高了 2 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兜底标准,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 万元增加至 5000 万元人民币,乙类由 1000~3000 万元增加至 3000~5000 万元人民币。   同年 4 月,卫建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准入标准意见的函》。 6 月 29 日,卫建委发布《“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 标志着大型医用设备的十四五配置进入正式实施。   配置证是大型医用设备采购中的重要限制因素, 配置证放松有望带动大型医用设备行业加速发展。   十四五配置规划数量增长,鼓励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十四五规划中,多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数量较十三五规划有显著增长。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的规划总数从十三五规划的 268 台增加至十四五规划的 819 台。 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从十三五规划的 16 台增加至十四五规划的 60 台。PET/CT 和 PET/MR 分别从十三五规划的 884 台、 82 台增加至十四五规划的 1667 台、 210 台。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的人均保有量和发达国家相距悬殊。配置证的放松和配置规划数量的显著增长,体现了国家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逐步实现区域均衡布局。   投资建议: 看好大型医用设备行业的发展前景, 相关标的包括联影医疗、微创机器人-B。   风险提示: PET/CT、 PET/MR、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等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条件较高,且设备安装时间较长,未来的实际配置数量存在可能不及规划数量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7-0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宫颈癌检测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凯普生物首家获批筛查预期用途

      医药商业
        本周我们讨论宫颈癌筛查技术及相关投资标的。   宫颈癌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近年来, 宫颈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逐年攀升。   HPV 筛查有效预防宫颈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早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如果通过筛查及早发现临床尚无症状和/或体征的早期宫颈癌、予以早期治疗,不仅治愈率高,且可减少晚期宫颈癌发生、降低死亡率。   随着政策支持和群众意识提高,宫颈癌筛查快速发展。 2023 年 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 年)》,提出到 2025 年,试点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 50%;到 2030 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 70%;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   凯普生物是宫颈癌筛查——HPV 核酸检测的先行者、倡导者, 2006年拿到我国第一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 HPV 检测产品新药证书。公司紧跟行业政策,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合作,持续加大 HPV 检测的临床普及,大力推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程,持续保持和强化 HPV检测产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凯普生物国内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 2023 年 6 月 20 日,凯普生物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变更医疗器械注册证暨产品首次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公告》,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 ”率先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 ASC-US 人群分流预期用途,满足 HPV DNA 检测应用于临床或筛查等不同的检测场景,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审批同意的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   行情回顾: 本周医药板块有所上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中等。本周(6 月 26 日-6 月 30 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 1.22%,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78pct,跑赢创业板指数 1.07pct,在 30 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等。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大部分上涨,其中医药流通、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涨幅较大,分别上涨 2.77%、 2.47 %和 2.19%;医疗服务下跌,下跌 1.72%。   投资建议: 以盈利为核心,关注滞后型的反转投资   从今年 2 月份以来,国内医院的常规诊疗活动持续复苏,院内就诊量也在逐月改善。第一季度由于宏观因素公司业绩未完全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二季度则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环比显著加速的趋势,并随着政策层面预期趋缓从而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1)检验: 新产业(诊疗恢复+22Q2 低基数)、亚辉龙(诊疗恢复+海外加速)、安图生物(诊疗恢复+高速机放量)、凯普生物(筛查恢复+适应症拓宽);   (2)耗材: 惠泰医疗(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微电生理(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南微医学(诊疗恢复)、心脉医疗(诊疗恢复);   (3)药品: 康辰药业(凝血酶恢复+医保解限),舒泰神(苏肽生调出重点监控目录),恩华药业(精麻恢复+新品放量);   (4)服务: 金域医学(常规诊疗恢复)、迪安诊断(常规诊疗恢复)。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7-03
    • 化学发光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以边际变化,窥发展变革

      化学发光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以边际变化,窥发展变革

      医药商业
        局势变化:由支付端发起的产业链价值重塑,推动国内头部企业浴火新生   2008年至2021年,国内发光企业发展如火如荼,紧抓二级医院对酶联免疫技术替代、和三级医院对创新检测需求普及的双重红利,创新发展势如破竹   2021年以后,体外诊断集采接踵而至,或为国内头部企业在三级医院替代进口市场份额提供契机,开放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行业动态:疫情三年,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研发基础:各家企业积极开拓新领域与开发新产品,跑步进入流水线和高速机时代;此外,头部厂家开始通过自产或者合作研发攻克关键原材料,通过后向一体化提高经济效益   产品分析:新产业不断巩固先发优势、存量仪器最多,截至2022年底国内终端累计装机超11,300台,海外累计销售仪器超15,100台;迈瑞医疗新增最快,近几年国内新增装机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同行企业;安图生物单台仪器带动的试剂产出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发展动向:   国内市场发展主要驱动力仍为进口替代:我们测算,2018年国产化率仅为16%左右,2022年提至28%左右,预计2024年有望提升至30%以上;企业端,一线标的中迈瑞医疗后来居上,二线标的中亚辉龙表现亮眼   海外市场存在地区间的结构性机会: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增长迅猛,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国家亦有待开拓;企业端,新产业沉淀多年、实施本地化经营,迈瑞医疗奋起直追、不断突破   相关标的:三大巨擘,四小新星   迈瑞医疗:提供全院级解决方案,带动子领域快速发展   新产业:国内化学发光领导者,大型机占比持续提升   安图生物:IVD平台型标杆企业,静待分子新品上量   亚辉龙:国产自免第一品牌,国产替代+出海双轮驱动   迈克生物:自主产品占比提升,发光携流水线齐发展   普门科技:横跨治疗康复和体外诊断,电化学发光黑马   科美诊断:技术路线独特,打造高性能检测系统   风险提示: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风险,技术颠覆性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6-29
    • 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巩固隐形冠军地位

      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巩固隐形冠军地位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变更医疗器械注册证暨产品首次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公告》。   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以下简称“本产品”)率先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预期用途,满足HPVDNA检测应用于临床或筛查等不同的检测场景,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审批同意的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   启动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   2015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针对宫颈癌联合筛查或宫颈癌初筛用途,要求根据预期用途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女性作为受试者,根据基础检查数据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至少持续三年。   公司经过调查研讨,按照《指导原则》设计临床试验方案,于2016年启动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招募上万名受试者完成三年跟踪随访研究。公司本次预期用途的变更属于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一个用于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产品。   本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除临床用于14种高危型HPV感染的辅助诊断之外,还可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有利于促进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的普及应用,减少细胞学漏诊或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全面助力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产品优势和妇幼资源铸就细分龙头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试点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   凯普生物是宫颈癌筛查——HPV核酸检测的先行者、倡导者,2006年拿到我国第一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公司紧跟行业政策,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合作,持续加大HPV检测的临床普及,大力推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程,持续保持和强化HPV检测产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此外,公司开发抗HPV药物“磷酸氯喹凝胶”,目前正在开展II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的临床试验,药品主要用于治疗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皮肤疣、外生殖器及肛周尖锐湿疣;若取得新药证书则有助于推动公司在HPV检测、治疗领域的产业闭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将大幅下降,从而对2023年表观业绩形成一定影响;但是后期有望恢复高速增长: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6亿/20.72亿/27.10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3%/38%/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亿/4.32亿/5.7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2%/40%/33%;EPS分别为0.47/0.67/0.88,按照2023年6月21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2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收入及利润下降的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6-27
    • 战略增资艾普强,前瞻性加大布局放疗领域

      战略增资艾普强,前瞻性加大布局放疗领域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开摘牌取得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4.6875%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国产质子刀领先企业艾普强,开发首台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普强”)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立足自主创新,2022年获批的“质子治疗系统”是首台获准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该产品由加速器系统和治疗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加速器系统包括注入器系统、低能传输系统、主加速器系统、高能束流传输系统和辅助电气系统,治疗系统包括固定束治疗系统、180°旋转束治疗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   截至2022年6月30日,艾普强资产总额3.96亿元,所有者权益-0.52亿元,2022年1-6月营业收入79.37万元,净利润-1,215.81万元。联影医疗取得艾普强增资后4.6875%股权的最终成交价格为4,500万元,投后估值为9.60亿元。   肿瘤粒子治疗具备天然的物理优势,中长期成长具备确定性质子治疗系统提供质子束进行放射治疗,在实现肿瘤部位高剂量的同时,可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剂量,特别是靶区后组织的剂量,适用于治疗全身实体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我国已批准质子治疗装置配置许可证16个,截至2023年5月我国投入运营的质子治疗中心有5个。   随着我国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获准上市,我们预计质子放疗设备配置数量有望增长,放疗可及率提升将是未来趋势。因为随着国内的质子设备的获批上市以及后续逐步纳入医保,可以使得此技术更加成熟和患者可及,将大大激活肿瘤质子放疗需求。   强强联合,加强联影诊疗一体化的长远布局   海外医疗设备巨头皆已启动布局放疗板块,2020年西门子164亿美金收购肿瘤放疗龙头瓦里安,后者在全球安装了8000多套放射治疗系统,全球放疗市场份额超过50%;2022年GEHealthcare携手放疗老牌厂商安科锐(Accury)达成全球商业化合作协议。   放疗一直是联影医疗“诊疗一体化”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联影打造全智能医疗大健康生态的关键;而基于多模态图像引导治疗,质子治疗也需要配置影像设备(CT、MR、PET),这和公司的高端影像设备和X-射线放疗设备形成互补。两者强强联合,艾普强有望凭借联影医疗的渠道资源而不断巩固其先发优势,成长为国产质子设备龙头企业;同时可以与联影医疗在质子中心形成方案解决,带动多种诊断设备的放量销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3-2025营业收入分别为118.14亿/149.27亿/184.5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7.38%/26.35%/23.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71亿/25.81亿/32.09亿,分别增长25.06%/24.62%/24.33%;EPS分别为2.51/3.13/3.89,按照2023年6月21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53倍PE。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风险,关键核心技术被侵权或技术秘密被泄露的风险,重大客户合作协议到期不能续约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6-2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固生堂全国版图稳步扩张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固生堂全国版图稳步扩张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动向以及固生堂近况更新。中医擅长全生命周期管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相比西医,中医在慢病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国内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生活习惯增多的背景下,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医诊断和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1,110亿元左右增长至2019年约2,9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35%,预计2030年的市场规模增长至18,390亿元左右(+18.21%),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中,中医医疗服务与其他医疗服务互为补充。   政策利好频出,中医药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发展中医药服务;   2021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22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是首个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五年规划,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   固生堂:单店模型优秀,门店可复制性强,获医能力和获客能力优异,业务标准化体系持续迭代   固生堂是国内最大的民营中医医疗服务连锁集团,业务范围横跨北上广深等区域,集传统中医医疗、传统中医教学、中医推广等为一体。2022年公司线下医疗机构收入13.65亿元(+11.98%),占收比84%。线上医疗健康平台收入2.60亿元(+69.47%),占收比16%。互联网和中医药服务相结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平台优势显著。   6月18日,固生堂武汉分院正式开业。这是固生堂进驻湖北武汉的首家门店,标志着固生堂全国版图再下一城。截至目前,固生堂已在全国开设54家线下中医诊疗机构,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福州等16座城市。   6月温州、佛山、武汉三家分院开业,并成立苏州区专家委员会。线上线下执业中医师超过30,000名,执业出诊的国医大师达到9位,线上医疗平台更是覆盖了全国340多个城市,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300万人次。公司加快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全面连锁化的步伐,名医专家资源建设迈上新台阶,共同推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优质中医服务提供更有力支撑。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有所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下游。本周(6月19日-6月21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3.13%,跑输沪深300指数0.62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56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偏下。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全部下跌,其中医疗服务、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跌幅较大,分别下降6.90%、3.55%和3.13%。   投资建议:以盈利为核心,关注滞后型的反转投资从今年2月份以来,国内医院的常规诊疗活动持续复苏,院内就诊量也在逐月改善。第一季度由于宏观因素公司业绩未完全恢复常态化增长,第二季度则有望实现同比高速增长、环比显著加速的趋势,并随着政策层面预期趋缓从而有望迎来估值提升。   (1)检验:新产业(诊疗恢复+22Q2低基数)、亚辉龙(诊疗恢复+海外加速)、安图生物(诊疗恢复+高速机放量)、凯普生物(筛查恢复+适应症拓宽);   (2)耗材:惠泰医疗(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微电生理(诊疗恢复+集采放量)、南微医学(诊疗恢复)、心脉医疗(诊疗恢复);   (3)药品:康辰药业(凝血酶恢复+医保解限),舒泰神(苏肽生调出重点监控目录),恩华药业(精麻恢复+新品放量);   (4)服务:金域医学(常规诊疗恢复)、迪安诊断(常规诊疗恢复)。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6-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