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95)

    • 22Q1业绩高速增长,美国工业大麻法规政策持续向好!

      22Q1业绩高速增长,美国工业大麻法规政策持续向好!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事件:公司发布 2022Q1 业绩预告以及 2021 年年度业绩快报: 预计 22Q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0.33-0.39 亿元,同比增长 53.25%-81.11%; 2021 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0.53 亿元,同比增长 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8 亿元,同比增长 37.74%,净利率为 11.21%。   天然甜味剂业务营收大幅增长, 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2021 年公司预计植物提取业务共实现营收 9.7 亿元, 同比增长 55.64%, 占比总营收92.08%,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受益于国内外“减糖、无糖”风潮兴起, 业绩快速增长,2021 年预计实现营收 6.33 亿元, 同比增长 54.86%, 占比总营收 60.15%, 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22Q1,由于公司持续加强天然甜味剂、茶叶提取物等大单品的市场拓展, 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持续强化成本管控能力,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3-0.39 亿元,同比增长 53.25%-81.11%, 远超营收增速, 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我们认为, 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已与可口可乐、百事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同时2018 年与美国最大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签订累计目标收入 4 亿美元的独家分销合同,战略绑定大客户; 并且筹划非公开发行项目,预计新增甜叶菊提取物年产量 4000 吨,产能持续扩张,后续有望受益于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美国众议院二次通过联邦医用大麻合法化法案, CBD 提取物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政策方面, 4 月 1 日美国众议院以 220 票对 204 票第二次通过联邦医用大麻合法化法案( MORE Act);同时参议院联邦合法化法案《大麻管理与机会法案》( CAOA)预计将于4 月提交,联邦层面医用大麻合法化进程加速; 此前 3 月 24 日,参议院未经辩论,全体议员即一致通过《大麻二酚和大麻研究扩展法案》,简化医用大麻研究人员申请流程,鼓励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 FDA)开发医用大麻衍生药物, 标志着美国对于医用大麻药用价值的进一步肯定。 公司于 2019 年正式布局工业大麻,截至 2021Q3 已累计投资 8000万美元在美建设“工业大麻提取及应用工程建设项目”,预计该项目将于 2022 年 6 月30 日前达成正式量产,为目前全球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已被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示范项目,预计年处理原料 5000 吨,项目毛利率可达 50%;同时已与一家全球工业大麻主流企业签订《受托加工意向协议》,后续预计还有更多订单意向。我们认为, 随着美国工业大麻法规政策持续向好,未来公司有望复用其在植物提取领域打造的渠道、客户、品牌优势, 快速打开 CBD 国际市场,享受行业快速增长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1-23 年营收为 10.53/17.45/22.75 亿元,同比增长34.41%/65.69%/30.38%,净利润为1.18/2.00/3.00亿元,同比增长37.02%/69.61%/50.05%,考虑到公司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受益于“减糖”大趋势,天然甜味剂业务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同时公司海外前瞻布局工业大麻,建立全美最大工业大麻提取工厂,有望充分享受 CBD 应用政策放开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绩预报\快报仅为初步核算数据,具体财务数据以公司披露的季报\年报为准; 宏观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风险;政策风险;工业大麻与中间型大麻、娱乐大麻与毒品严格区分,坚决反对娱乐大麻等合法化;我国目前从未批准工业大麻用于医用和食品添加。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4-06
    • 京东健康(06618):医药零售驱动高速增长,用户心智逐步养成

      京东健康(06618):医药零售驱动高速增长,用户心智逐步养成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创仿结合,开启Big Pharma国际化新征程

      中国生物制药(01177):创仿结合,开启Big Pharma国际化新征程

    • 君实生物(688180):新冠小分子药物进展顺利,PD-1大适应症即将获批

      君实生物(688180):新冠小分子药物进展顺利,PD-1大适应症即将获批

    • 视光终端产品销售顺利,欧华美科并表完善医美布局

      视光终端产品销售顺利,欧华美科并表完善医美布局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事件:   3月29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32.61%;实现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53.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58.88%。   点评:   视光终端布局完善,政策加持驱动眼科全产业链发展   公司视光终端产品线布局角膜塑形镜、隐形眼镜等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518.80万元。白内障业务线产品销量增长势头良好,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提出全国CSR达到3500例以上,将继续带动业绩增长。在近视领域,公司陆续取得亨泰光学全部产品的中国大陆独家代理经销权,借助经销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57.14%。同时,公司第二代房水通透型产品已进入注册检验阶段;基于Contamac高透氧材料的自研OK镜即将启动注册申报;收购河北鑫视康,布局彩片市场;新型人工玻璃体项目处于注册检验阶段,该项目荣获2021年度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项。系列重磅产品有望驱动眼科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玻尿酸系列产品持续高端化,医美版图持续丰富   2021年,公司医美与创面护理实现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91.49%。受益于国内轻医美快速发展,通过收购(欧华美科)、投资及合作(Eirion)等方式不断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凭借自身强大的医用生物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平台,公司玻尿酸、rhEGF等医美产品呈现恢复性高增长,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赢得市场广泛认可,贡献主要营收增量,第四代已开展临床试验;欧华美科于2021年9月并表,完善了射频及激光医疗美容设备产品的布局,合并报表贡献收入9487.54万元,医美矩阵不断丰富。   前期研发投入陆续转化为经营成果,产业链整合优势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1.68亿元,同比增长32.51%,多个眼科和医美的在研项目已完成申报生产,2021年6项研发项目获得批文,预计将很快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公司实现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产品研发、生产及下游市场销售的产业链整合,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均为行业领先。凭借整合优势,公司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新冠疫情对产品销售的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5/30.63/36.35亿元(前值为25.47(2022E)、32.96(2023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0/6.51/7.60亿元(前值为6.65(2022E)、8.81(2023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商业化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的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医美监管趋严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4-02
    • 海吉亚医疗(06078):医院业务延续稳健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海吉亚医疗(06078):医院业务延续稳健增长,业绩符合预期

    • 信达生物(01801):商业化和研发加速推进,迈入国际化开发征程

      信达生物(01801):商业化和研发加速推进,迈入国际化开发征程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持续加快门店扩张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持续加快门店扩张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事件:   2022年3月30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87亿元,同比增长15.26%;实现归母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16.66%。2021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9亿元,同比增长19.65%;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滑15.14%。   点评:   业绩稳定增长,新租赁准则导致财务费用增长2021年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其中中西成药产品实现收入104.91亿元,同比增长18.72%;医疗器械及计生、消毒产品实现收入12.09亿元,同比下滑11.01%,主要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毒用品及医疗器械销售增长迅速导致基数较大;中药产品实现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21.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9.32%。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01亿元,同比增长2326.50%,主要系新租赁准则的执行导致租赁利息费用增加。聚焦云南省外市场,持续加快门店扩张   截止至2021年末,公司门店数量净增1355家,门店总数达到8560家,其中云南省净增门店655家,门店总数达4939家;省外区域净增门店700家,省外门店总数达3621家,省外门店数量占比达42.30%。公司持续加强一体化布局,在省会级、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四个类型的市场门店均已突破1600家,形成行业独有的市县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省会级、地市级门店从品牌、商品、服务、物流等维度形成中心辐射,对县域市场人群消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更利于各层级市场建立竞争壁垒和成本优势。   打造多元化业务,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公司持续打造多元化业务,2021年重点推进药妆店建设,云南省内的药妆店数量近300家,公司个护项目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9.63%,其中云南省内药妆店个护项目类销售额同比增长40.43%。同时公司持续提升特慢病药房服务能力,截止2021年底,公司开通的各类慢病医保门店为831家,慢病医保门店占比全集团门店总数近10%。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作为连锁药店龙头企业,业绩有望维持稳健增长。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业绩情况,2022-2023年净利润预测由12.47/15.8亿元下调至11.11/13.58亿元,2024年净利润预测为16.6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省外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疫情影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管理政策变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3-31
    • 2021年业绩符合预期,流脑疫苗系列为新增长点

      2021年业绩符合预期,流脑疫苗系列为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康希诺(688185)   事件:   2021年3月27日公司发布年报业绩: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3.00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归母净利润为19.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9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为69.85%。公司研发投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10.96%。   点评:   新冠疫苗带动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未来重点是加强针市场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约43.00亿元,同比增长17174.82%,主要来源于新冠疫苗的收入,其中中国收入12.43亿元,海外收入30.57亿元。公司的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于2021年2月25日在中国获批有条件上市,目前已经在墨西哥、巴基斯坦、匈牙利、智利、厄瓜多尔、阿根廷、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紧急使用及附条件上市。并且公司的新冠疫苗已经于2022年2月19日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在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被批准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随着第三针加强针正在全球推进接种,公司的新冠疫苗需求仍存。再者公司的吸入式新冠疫苗可以实现黏膜免疫,或为现有新冠疫苗的补充,目前已经完成临床试验2期,正在申报紧急使用。   在研管线丰富,流脑疫苗获批上市将贡献收入增量   目前公司产品管线包括针对预防埃博拉病毒病、脑膜炎、新冠肺炎、肺炎、百白破、结核病、带状疱疹等12个适应症的17种创新疫苗产品,其中13价肺炎疫苗处于临床试验3期,8款在研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临床试验申请阶段,5款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公司自有产品逐渐上市销售贡献收入,2021年6月和12月公司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MCV2已经在中国近20个省招标准入,四价流脑疫苗为中国首款,填补空白,未来将由辉瑞负责推广销售。   布局mRNA技术平台,中长期看好公司发展   公司在原有4大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布局mRNA技术平台,目前已经申请多项关于mRNA疫苗设计和新型递送系统设计的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授权。公司已经基于mRNA平台技术正在研发相关疫苗产品。随着新冠疫苗、流脑疫苗获批上市开始商业化,公司核心疫苗品种开发能力逐渐被验证——1)在产业化生产方面,公司掌握疫苗放大量产的工艺,已经建成年设计产能2亿剂新冠疫苗的天津工厂,常规疫苗原液年产能在7000-8000万剂。2)在商业化销售方面,公司多角度提升商业化能力,通过自建团队目前已覆盖30多个省市,并与外部企业合作推广。3)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公司研发的疫苗对标国际主流品种,申报和临床试验兼顾中国和海外市场并与海外公司开展技术研发等战略合作。   盈利预测:康希诺作为创新疫苗的先行者,由于新冠疫苗价格下降,且新冠疫苗未来接种程序不确定因素较大包括第四针的接种、吸入剂型的新冠疫苗获批时间节点,不考虑吸入式新冠疫苗等收入的情况,将公司2022-2023年收入由91.03和50.32亿元分别下调为30.76和31.90亿元,预计2024年收入为33.19亿元,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80、10.40和11.1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销售不及预期,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3-30
    • 医药生物:“动态清零”防控措施下的“饱和式储备”策略

      医药生物:“动态清零”防控措施下的“饱和式储备”策略

      生物制品
        中国疫情:全国疫情处于攻坚阶段,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根据2022年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3月1~24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已超过56000例,波及28个省。其中吉林疫情仍处于高位水平和持续发展阶段。上海、河北、福建、辽宁疫情近日快速增长,疫情发生地的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山东、广东等地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北京、重庆、浙江等地疫情形势趋于平稳。   国家卫健委2022年3月发布系列政策,仍为“动态清零”,但更加精准,包括:1)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2)对病例分类收治,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在方舱等),普通型、重型以及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集中收治到定点医院救治;3)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国产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写入诊疗方案;4)新增核酸检测Ct值≥35作为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上海疫情:新冠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仍处于较高水平,核酸检测、方舱建设等加强,新冠药开始投入使用2022年3月27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450例,新增仍处于较高水平。   1)加强核酸检测:3月28日起,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第一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1日解封。同时,浦西地区重点区域继续实施封控管理。第二批,4月1日起按照压茬推进的原则,对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5日解封。   2)加强方舱建设:对于新冠肺炎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管理,场所不限于传统的医疗机构。根据上海3月26日联防联控发布会,目前已在瑞金医院嘉定院区、华山医院宝山院区、周浦医院、长兴人民医院、闵行体育馆、嘉定体育馆、嘉定嘉荷新苑人才公寓等7个场所完成改建,用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的集中隔离。   3)新冠药开始投入使用。3月20日晚,1000盒辉瑞的Paxlovid由专人专车运达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物资保障基地入库验收之后,上药控股将药品送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了Paxlovid全国首张医院销售单。   投资观点   我们认为当前“动态清零”防控策略下,可能通过“饱和式储备”预防医疗资源挤兑,包括新冠治疗药物、医疗资源(医院/方舱/隔离点等)、抗原/核酸检测、新冠疫苗等相关环节。   1、新冠药:重点关注效果好且有望较早获批上市的国产制剂,以及新冠药产业链相关标的。建议关注君实生物、以岭药业、歌礼药业、先声药业等新冠制剂企业,以及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CDMO企业。   2、医疗“新基建”:应对疫情治疗的相关感染控制类设备、医疗净化集成系统、生命信息支持类设备等有望加速配置,包括华康医疗,新华医疗,迈瑞医疗等。   3、新冠疫苗:仍是重要疫情防控手段,尤其是老年人接种。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康希诺、康泰生物等疫苗企业。   4、抗原/核酸检测。建议关注竞争格局较优和传统业务具备估值一定支撑的,如万孚生物、诺唯赞等。   风险提示:新冠病毒变异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冠药物研发不及预期,医院基础建设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3-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