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95)

    • 21年销售稳增,期待新项目落地

      21年销售稳增,期待新项目落地

      个股研报
        利民股份(002734)   事件:利民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7.38亿元,同比增长7.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下降20.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22.03%。按3.73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0.82元(扣非后为0.76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同比增长30.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205.35%;折合单季度EPS0.10元。   营收稳定增长,但毛利率因成本上升等因素下滑拖累业绩。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8亿元,同比增长7.97%;综合毛利率为22.6%,同比下滑2.1pcts。分业务板块看,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兽药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8.7、17.7、5.8、4.8亿元,增量分别为2.1、-1.4、2.7、0.4亿元,杀菌剂和除草剂贡献主要营收增量。而受新冠疫情及能源双控政策双重因素影响,导致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克服供应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障生产供应,营收实现了增长但毛利率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期间费用控制较好,投资净收益大幅下滑。公司21年期间费用率为14.8%同比下滑约0.8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3.1%,同比减少0.3pcts;管理费用率同比持平为6.3%;研发费用率下滑0.1pcts至3.9%;财务费用率下滑0.5pcts至1.5%。而公司投资净收益为3034万元,同比减少约6755万元;其中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2284万元同比减少约6797万元。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新河公司(公司持股34%)净利润下降较多(净利润约6752万元,同比减少约2亿元),推测系百菌清价格同比大幅下跌所致(据中农立华数据,国内百菌清21年均价为2.14万元/吨,同比下降约26.3%)。   22年继续扩展已有优势品种,巩固加强产品优势,期待三个重大项目落地。公司子公司新威远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500t多杀霉素、500t泰乐菌素、500t截短侧耳素生产规模)该项目技术均来自新威远自有储备技术,当前在建工程进度50%;子公司利民化学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酿酒葡萄的高端杀菌剂,80%出口至欧洲酒葡萄产区;公司现有产能5000吨,今年新增1.2万吨,项目4月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子公司威远生化年产5000吨草铵膦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有效降低成本和排放,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更大规模的装置建设和精草铵膦的产业化建设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在建工程进度2.8%。   盈利预测与估值:综合考虑公司产品价格有所修复,但原材料价格有所上涨,以及新基地建设和未来产能投放节奏,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7\5.9\6.9亿元(2022、2023年前值分别为5.4\6.2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景气下行、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项目及建设基地进度及盈利情况低于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25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欧洲化工业概况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欧洲化工业概况

      化学制品
        欧盟为全球第二大化工品生产区域,但全球份额过去20年明显下降   2020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达3.47万亿欧元,欧盟销售额位列第二。2020年,全球化学品销售规模位列前三的国家(地区)分别为中国1.55万亿欧元(占比44.55%);欧盟地区为4991亿欧元,占比14.4%(包括欧盟27国和欧洲其他地区的整个欧洲地区为6276亿欧元,占比18.1%)和美国4258亿欧元(占比12.3%)。化工业在欧盟27国为第四大制造业领域,且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为欧盟主要化工业国家,其中德国销售额在欧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   欧洲化工业生产情况:(1)化学品中的基础化学品为EU27化工业的主要销售产品。2020年,EU27基础化学品销售额合计2907亿欧元,占所有化工产品销售额的58.2%。(2)在细分市场领域,欧洲化学工业的特点为特种化学品和制药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据CEFIC统计预测,预计未来这两种产品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其中特种化学品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超过3000亿欧元。   欧洲化工上游资源对外依赖度较高,是化工生产高成本地区   (1)欧盟化工业能耗结构:天然气和电能为主要消耗能源。2000-2020年,欧盟化工业总能耗从5177.5万吨油当量降至5066.4万吨油当量,能耗来源包括天然气、电能、石油(不包括生物燃料)、热能以及固体燃料,其中天然气和电能为消耗量最大的两类能源。(2)欧洲能源禀赋不足,进口依赖度高。在每年消费的所有能源中约有60%来源于进口,其中原油和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尤其高,且俄罗斯、挪威为EU27主要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国。(3)较高的能源成本是欧洲工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伴随21年下半年以来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欧盟化工品产量指数同比明显回落,且PPI指数涨幅持续扩大。(4)欧盟持续推动能耗水平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990-2020年,欧盟地区化工业能耗水平不断降低,天然气/电能/石油/固体燃料消费量分别下降23.8%/14.8%/22.3%/68.4%,而期间化学品销售规模实现增长,体现欧盟化工业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同时,欧盟重视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能源的利用及开发。   欧洲化工业贸易:主要流向欧盟成员国   (1)欧洲化工业销售以欧盟内部为主。2010-2020年,EU27国内销售额减少近1/2,且欧盟成员国间化学品贸易更加频繁。欧盟化工业的主要贸易国有美国、英国、中国、瑞士和俄罗斯。2020年,EU27对四国贸易额合计占比为53.8%。(2)欧盟化工业对贸易国家/地区保持贸易顺差,平均贸易顺差额为441亿欧元。分国家/地区看,2020年对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地区贸易顺差较大;分产品看,特种化学品为EU27具备出口优势的化学品,该类化学品贸易顺差额占总贸易顺差的45%(2020)。   欧洲化工业投资概况:资本开支及研发投入全球份额下降   2010-2020年,欧洲化工业资本开支额仅小幅上涨,全球占比下降2%;在全球范围内资本投资强度为中等水平。从细分产品看,欧盟化工业资本开支主要集中在石化产品、塑料产品以及消费类化工品。在研发投入领域,欧洲为全球第二大投资地区,投资额位居中国之后。2020年欧洲地区总投资额110亿欧元,占全球的23.2%,包括欧盟93.6亿欧元,英国10.6亿欧元和瑞士6.2亿欧元。欧盟研发支出投资强度自2018年开始增大,从6.9%上升至7.4%,增幅0.5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欧洲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地缘政治冲突;环保政策对化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逆全球化风险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04-24
    • 下游养殖行情低迷短期业绩承压,科技创新驱动前路光明

      下游养殖行情低迷短期业绩承压,科技创新驱动前路光明

      个股研报
        生物股份(600201)   事件:   1、公司发布 21 年报,2021 年营业收入 17.76 亿元,同比增长 12.29%;归母净利润 3.82 亿元,同比减少 5.89%。   2、公司 2022 年一季报营业收入 3.42 亿元,同比减少 34.22%;归母净利润 8097.28万元,同比减少 61.68%。   下游养殖行情低迷影响公司业绩,口蹄疫市场苗市场份额持续第一   21 年公司主要产品:口蹄疫苗销量同比增长 5%;猪圆环疫苗销量同比增长 78%;猪伪狂活疫苗销量同比增长 87%; 禽流感疫苗销量下降 30%;反刍销售收入超 5000万。2021 年公司毛利率达 61.88%,较 2020 年提升 0.28pct。2021 年 Q4 以来,猪价迎来寒冬,叠加能繁母猪持续去化,下游生猪养殖户减少部分疫苗用量,影响公司 21Q4 和 22Q1 业绩。此外 21 年辽宁益康计提 0.36 亿商誉减值,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口蹄疫产品持续更新迭代,2021 年内口蹄疫疫苗抗原合格率和浓缩回收率均有提升,实现降本增效,口蹄疫疫苗市占率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此外公司非口蹄疫疫苗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我们认为 2022 年上半年公司仍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但是公司疫苗产品竞争力强,公司产品销量有望随着 2022 年下半年猪价回暖而提升。   科技创新驱动自主研发转型,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对研发持续重视,2021 年在行业整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公司保持对研发工作的高投入,2021 年研发费用达 1.66 亿,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 15%,在同类上市公司中表现突出。   在非洲猪瘟疫苗方面,公司 2021 年非洲猪瘟疫苗集成项目研发投入达 1,432.56 万元,并完成多组非洲猪瘟 mRNA 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的效力评价实验,其中与合作单位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一种基因缺失的减毒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于 2021 年 7 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公布。公司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rMDV -MS-meq 株)和猪圆环病毒 2 型、猪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重组杆状病毒 DBN01 株+DJ-166 株)获得新兽药证书。我们认为,在高研发投入下,公司除了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口蹄疫疫苗之外,圆环、伪狂犬、禽苗、反刍苗以及宠物疫苗等产品有望保持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在非瘟疫苗研究方面的高研发有望获得突破。   盈利预测:   考虑下游养殖行业行情短期仍有压力, 我们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EPS 为 0.42/0.64/0.88 元/股(前值为 2022-2023 年 0.89/1.1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21/14/10 倍,公司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多个潜力产品有望放量,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疫情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4-24
    • 稳健医疗(300888):卓越运营稳增长,产品领先谋未来

      稳健医疗(300888):卓越运营稳增长,产品领先谋未来

    • 新产能释放推动营收大幅增长,持续扩大产品布局

      新产能释放推动营收大幅增长,持续扩大产品布局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95.81%;实现营业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40.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8.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0.20%。按1.08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1.55元(扣非后为1.3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89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162.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84.12%;折合单季度EPS0.61元。   新品产能释放,营收规模大幅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同比增加95.81%;其中氨基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8亿元,同比增长92%。主要原因系公司缬氨酸及丙氨酸产品产销量增加,募投项目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产项目,按计划部分投产,产能利用率有序释放提升。   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2.3%,同比下滑11.2pcts。公司氨基酸产品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加约153.8%,结合公司销量测算,其单吨直接原材料成本同比增加约42%,而单吨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均同比下降。因此我们推测主要系原材料葡萄糖价格上涨较多所致。   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全产业链技术产业化路径,扩大产品布局。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5284万元,同比增长75.42%。公司坚持和发展已有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模式,同时,成立华恒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搭建系统与合成生物中心,完善从菌种构建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放大、工厂大规模生产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技术产业化路径,围绕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在研管线产品。   重点项目建设落地,产品产能持续扩充。2022年,公司募投项目“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发酵法丙氨酸5000吨/年技改扩产项目“,逐步提升产能利用率,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经济性。同时,按计划稳步推进各个基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巴彦淖尔基地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1.6万吨/年)和长丰基地beta丙氨酸衍生物项目,提高产品产能,完善三支链氨基酸产品种类,提高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持续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综合考虑公司新基地建设和未来产能投放情况,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4、3.5、4.5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系列较为单一风险、主要产品应用领域较为集中风险、市场需求放缓及容量有限风险、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22
    • 新冠疫情扰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龙头优势持续巩固

      新冠疫情扰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龙头优势持续巩固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事件:2022年4月11日公司发布年报业绩: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同比增加25.9%;归母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增加32.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增加46.54%。2022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2022年Q1公司实现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为5361.48万元,同比增长23.46%。   2021年和2022年Q1业绩符合预期,伴随诊断行业逐渐规范化   公司在新冠疫情扰动下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公司收入为9.17亿元,其中检测试剂收入为6.99亿元,同比增长23.83%;检验费用收入为1.54亿元,同比增长3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收入5417.74万元,同比增长26.97%。2022年Q1收入为2.06亿元,同步增长18.6%,主要是中国各地新冠疫情散发,其中3月上海疫情严重,肿瘤病人就医诊断量受到影响。公司伴随诊断龙头地位逐步巩固,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在产品和技术平台方面,目前公司拥有PCR、NGS、IHC及FISH四大技术平台,研发获批上市24种单基因及多基因肿瘤诊断产品。在销售覆盖方面,公司采用直销模式,聚焦院内市场,已覆盖头部超过500家医院,直销团队超过400人。在政策引导下伴随诊断行业快速健康发展,2021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和器审中心发布了《已上市抗肿瘤药物伴随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指导原则》、《与抗肿瘤药物同步研发的原研伴随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等文件,2022年出台《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肿瘤药物伴随诊断的重要临床价值,进一步规范伴随诊断市场   注重研发创新,首个国产的PD-L1伴随诊断试剂盒获批   公司重视研发团队的打造和研发创新的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5.63%,研发人员451人,同比大幅增长65%。目前公司设厦门、上海双研发中心,拥有50项专利授权,核心发明专利同时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授权。在产品方面,公司生信专利算法突破海外企业专利封锁,基于ADx-GSS®算法开发的创新产品HRDPanel已取得欧盟IVDD认证。2022年3月基于IHC技术平台的肿瘤免疫药物伴随诊断产品PD-L1获批上市,贡献新的收入增量。未来公司逐步在肿瘤早测、MRD、OncoPro等复发(疗效)监测产品推进研发。持续推进药企合作,夯实产品线基础。目前公司与阿斯利康、强生、默克、安进、礼来、卫材等药企达成伴随诊断合作。2022年2月公司与法国制药公司皮尔法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进BRAF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肠癌的伴随诊断试剂注册;4月公司与和黄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推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伴随诊断试剂盒的研发。   海外业务持续推进,PCR-11基因日本获批贡献新增量   公司产品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和科研院所销售,超过100家国际经销商,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1.05元,同比下滑8.4%,主要是2020年上公司海外市场有部分新冠检测试剂销售,剔除新冠业务肿瘤分子诊断产品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海外业务正在加速推进,目前国际业务和BD团队超过50人,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公司产品已经在东亚和欧盟市场站稳脚跟,未来将进一步向东南亚、北美等市场拓展。目前ROS1试剂盒已在日本、韩国获得批准上市并进入医保,并且2021年6月新产品PCR-11基因在日本获批上市,2022年1月纳入日本医保,2022年日本市场或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基于ADx-GSS®自主专利算法的HRDPanel正在积极推进欧盟、日本的注册报批。   盈利预测:公司为伴随诊断的龙头企业,2022年3-4月中国新冠疫情各地散发,考虑疫情的影响,将2022-2023年收入从12.43、15.89下调为11.46、14.90亿元,预计2024年收入为19.44亿元,预计2022-2023年净利润从3.334.34下调为3.01、3.96亿元,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5.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风险、新产品获批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推广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21
    • 华恒生物(688639):新产能释放推动营收大幅增长,持续扩大产品布局

      华恒生物(688639):新产能释放推动营收大幅增长,持续扩大产品布局

    • 华熙生物(688363):收购益而康51%股权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加强业务协同未来有望拓展产业化应用

      华熙生物(688363):收购益而康51%股权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加强业务协同未来有望拓展产业化应用

    • 艾德生物(300685):新冠疫情扰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龙头优势持续巩固

      艾德生物(300685):新冠疫情扰动下保持稳定增长,龙头优势持续巩固

    • 21年中硼硅药玻收入同增145%,药用玻璃持续放量助力成长

      21年中硼硅药玻收入同增145%,药用玻璃持续放量助力成长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公司发布21年报&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89亿元,同增3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增37.42%;22Q1公司实现营收1.89亿元,同减4.06%,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增28.20%。其中,22Q1存货同比增加46.5%,主要原因为应对疫情战略物资采购及产成品备货增加;其他收益同比增加697万元,主要因为收到的政府补助增加;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57万元。   收入端:21年中硼硅药用玻璃同比高增145%,药用玻璃量价驱动增长。   分产品来看,2021年公司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和电光源玻璃分别实现营收5.2亿元、3.1亿元和0.58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3.20%、78.90%和5.59%,其中,中硼硅药用玻璃瓶销售2.20亿元,同比增加144.73%。销量来看,2021年公司药用玻璃和耐热玻璃销量分别为25亿支和6.3万吨,分别同比增加34.47%和21.54%。营收端业绩增加主要因为:1)2021年国内疫情控制稳定、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政策推进,公司日用玻璃、药用玻璃市场需求增加;2)2021年公司多项目落地投产,产能产量双增,公司通过市场营销,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产品销量增加。   利润端:21年公司费用端控制优秀,中硼硅药用玻璃瓶成本有望下降。   毛利率来看,2021年公司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和电光源玻璃毛利率分别为23.77%、24.53%和37.54%,同比-7.28pct、+2.3pct和-4.93pct,其中,传统产品耐热玻璃受21年原材料、包装材料等成本上升,毛利率同比下降7.28pct。此外,2021年12月,肖特增资约8亿元于浙江缙云对医药包装产线进行新一轮投资,预计完成后可以提升该工厂总产能的3倍,康宁蚌埠工厂2021年11月正式投产,预计新工厂将每年为全球生产提高2万吨高品质硼硅酸盐玻璃管,我们预计未来公司所需中硼硅药用玻璃管采购价格有望降低。   费用端来看,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3.16%和0.25%,同比-4.45pct、-0.63pct和-0.40pct,其中,20年销售费用中的运费2796万元,占销售费用比例60%,21年末运费未计入销售费用科目。2021年公司通过创新升级生产技术、设备,提升内部精益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降本提效工作,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提升产品合格率和玻璃液利用效率,单位综合能耗降低5%;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人均产出,2021年人均营收达79.08万元,同比增长30.35%。   耐热玻璃:公司具备核心技术,限塑令&健康意识促进行业成长。   公司在高硼硅耐热玻璃行业为领军企业,产能全球最大,品质稳定,供应稳定,合作的客户覆盖格兰仕、乐扣乐扣、品诚保莱、海伦特洛伊等国内外多家知名家电生产企业、家居用品企业,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此外,公司在窑炉熔化、自动配料、高效节能生产等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术,下游微波炉、保鲜盒以及照明行业整体需求平稳增长,客户也处于稳健扩大产量阶段,带动了耐热玻璃和电光源玻璃需求的增长。行业方面,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过去五年中,有60多个国家实行对一次性塑料实施禁令或征税,欧盟、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限塑令”日益严格。此外,公司生产的高硼硅玻璃制品抗酸碱等化学侵蚀性能更优,产品中不含有砷、铅等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广受消费者喜爱。   药用玻璃:公司具备客户资源优势,国内医药市场需求增长&一致性政策驱动中硼硅药用玻璃规模增长。   目前,公司已经成为上药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齐鲁制药、神威药业、复星医药、华润医药集团等著名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向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战略配售538.46万股,为公司与国药集团旗下制药板块公司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行业方面,一方面,受益于国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药用玻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中硼硅玻璃使用比例超过2/3,注射剂基本全部采用中硼硅玻璃,印度、俄罗斯等国也在对药用玻璃包材进行升级,我国药用玻璃逐渐向中硼硅转换升级,公司业绩直接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带来的中硼硅药用玻璃市场的增长。2020年中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达234亿元,据Reportlinkrer,未来几年,中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到2025年中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元。   公司拥有国内最大中硼硅药用安瓿瓶生产基地,22年新增产能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16亿支中硼硅药用玻璃扩产项目和2.33万吨高硼硅玻璃生产技改项目投产后可形成产能中硼硅安瓿瓶7亿支/年、中硼硅西林瓶7.5亿支/年、中硼硅卡式瓶1.5亿支/年、耐热玻璃器具1.92万吨/年,高硼硅玻璃透镜料块0.41万吨/年,其中,公司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瓶扩产项目将在2022年陆续投产,达产后公司将新增产能16亿支,整体产能规模将达到26亿支。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硼硅玻璃制品企业,重点发力中硼硅药用玻璃享受行业β,客户资源、成本效率及know-how经验优势多维共振,有望长期享受α收益!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11.4/15.0/19.1亿元,同比+28%/+31%/28%,归母净利润1.7/2.2/2.9亿元,同比+35%/+33%/+31%,2022-2024年PE分别为24X/18X/14X。   风险提示:原材料进口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