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95)

    •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3年3月数据

      化工行业运行指标跟踪-2023年3月数据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我们主要推荐国际产业布局深刻变革周期下的投资机会。(1)引领发展:从需求持续增长、需求复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等角度,我们推荐代糖行业(金禾实业)、合成生物学(华恒生物)、催化剂行业(凯立新材、中触媒),同时建议关注新能源相关材料及纯碱行业。(2)保障安全:从粮食安全和制造业转移本土化等角度,我们推荐农药行业(扬农化工、润丰股份)、显示材料(万润股份),同时建议关注磷肥和轮胎行业。(3)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力量:精细化工行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龙头企业高质量产能持续扩张,我们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造成行业竞争加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05-15
    • Q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Q1营业收入稳步增长,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事件:   2023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38亿元,同比增长27.36%,归母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增长16.86%,扣非归母净利润13.28亿元,同比增长13.91%。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亿元,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7.68%,扣非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3.14%。   点评:   设备销售与维修服务携手并进,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36%,分产品看,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销售实现收入81.97亿元,同比增长23.76%,受益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CT\MR\MI\XR\RT各业务线均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2)提供维修服务实现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70.44%,主要系公司装机量不断累加,服务收入随之高速增长所致;3)软件类产品收入7759.22万元,同比下降7.80%。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42%,主要系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扩张海外新市场,销售规模不断增长所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驱动产线布局完善   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5.11%,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为5.24%,同比提升0.43pct;研发费用率为18.64%,同比提升5.06pct,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原则,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以及医疗信息化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和全套解决方案。   研发加速核心技术迭代,国内外市场同步发展   2022年,公司10款产品获得国内NMPA注册。其中,行业首款人体全身磁共振uMR Jupiter5T,攻克了超高场磁共振核心部件及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全芯无极数字PET/CTuMI Pannoroma,首次实现业界最高时间分辨率190皮秒级。在国内,公司产品已入驻超1000家三甲医院,获得各级临床机构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重视高端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销售工作,2022年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110.83%。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76/150.37/187.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25.61/31.53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23.88/29.91亿元),下调原因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销售的投入力度,短期净利润受到一定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键核心技术被侵权的风险,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集中采购政策风险,流通股本较小,股价或波动较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4
    • 2023年Q1业绩持续增长,体外诊断领域表现亮眼

      2023年Q1业绩持续增长,体外诊断领域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事件:   2023年4月27日,公司同时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26.34%,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上升32.12%,扣非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42.98%;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32.29%,归母净利润8810.82万元,同比增长31.23,扣非归母净利润8289.75万元,同比增长29.33%。   点评:   体外诊断领域竞争力持续增强,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整体业务收入迅速增长。分产品类别看:1)公司2022年治疗与康复类产品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26.07%,主要系治疗与康复产品线中的核心产品空气波、高流量氧治疗仪等业绩持续提高所致。2)体外诊断类产品销售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26.35%。体外诊断系列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   费用率整体小幅上升,现金流稳健增长   2023年Q1费用率小幅提升。其中2023年Q1销售费用率为13.49%,同比上升3.7%,主要系销售业绩增长从而销售人员工资、差旅费均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为4.84%,同比小幅上升0.11%,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从而使薪酬及办公费增加所致。现金流稳健增长,2023年Q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8.2万元,同比上升21.36%,主要系销售收款增加所致。   研发与并购双轮驱动,皮肤医美产线蓬勃发展   2022年及2023年Q1,体外诊断领域多个研发项目有序推进。生化免疫产品线,生化试剂产品获得27项注册证;高速、高通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产品获证上市。临床检验产品线,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H100Plus及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糖化血红蛋白层析柱获证上市。皮肤医美产品线,全新升级的体外冲击波治疗仪LC-580和新款光子治疗仪成功上市。与此同时,公司收购了重庆京渝和为人光大两家公司,升级CO2激光并获得注册证,改进调Q激光,为客户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6/18.58/23.80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13.95/18.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4.48/5.74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3.37/4.4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4
    • 核药研发销售持续推进,主营业务经营向好

      核药研发销售持续推进,主营业务经营向好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件:   2023年4月29日,公司同时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5.83亿元,同比下降8.41%,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02.75%,扣非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21.33%。2023年Q1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下降3.32%,归母净利润5010.66万,同比下降8.77%,扣非归母净利润4238.92万,同比下降21.01%。   点评:   2023年Q1收入小幅下降,重点核药板块增长稳定   2023年Q1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4.13亿元,同比下降21.90%,主要系需求量下降所致。制剂板块,注射用那屈肝素钙实现收入9121.00万元,同比下降7.40%,主要系广东集采导致价格下降所致;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实现收入4727.00万元,同比增加447.59%,主要系需求量增加所致。核药板块FDG注射液实现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5.77%,锝标记药物实现收入2364.00万元,同比增加8.87%,云克注射液实现收入5501.00万元,同比增加18.47%,主要系医院诊疗恢复正常,销售量增加所致。   2022年毛利率平稳提升,2023年Q1各项费用持续增长   2022年原料药相关产品毛利率24.08%,同比大幅提升7.25pct,带动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99pct,达到42.94%。2023年Q1公司销售费用率19.40%,同比提升5.03pct,主要系制剂及核药业务增加导致市场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5.56%,同比提升1.32pct;管理费用率9.12%,同比提升2.98pct,主要系收购股权相关的费用支付影响所致。   核药板块多管线研发成果显著,助力公司扩大产品覆盖范围   核药板块,公司以蓝纳成为完全创新核药研发平台,提前布局行业前沿核药品种,重点在研产品177Lu-LNC1003注射液已取得FDA临床批准;铼[188Re]依替膦酸盐注射液正在出具临床总结报告;99mTc标记替曲膦产品已完成中检院现场检验;Tau蛋白正电子摄影示踪剂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氟化钠注射液骨扫描显像剂正在进行临床总结等工作。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07/39.58/42.50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45.72/5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0/4.99/5.99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4.79/5.97),下调原因系公司核药研发2023年投入持续加大,对短期净利润有一定影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采购及价格波动风险、药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核药业务增长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营销团队稳定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4
    • 需求阶段性放缓,下半年产能释放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需求阶段性放缓,下半年产能释放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个股研报
        采纳股份(301122)   事件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3.93万元,同比下降52.79%,归母净利润1587.84万元,同比下降59.62%,扣非归母净利润823.93万元,同比下降78.76%。   点评   产品需求端放缓,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有望实现业绩提升   现阶段公司医疗器械板块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最大,主要以外销为主,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主要系需求端阶段性放缓,公司产品发货量较2022年同期下降所致。公司目前在手订单情况良好,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医疗器械、动物器械和实验室耗材三大业务板块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履约义务所对应的收入金额为8902.93万元,该部分收入预计在2023年履行完毕,未来业绩有望提升。   加大研发投入布局安全系列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85%,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加速拓展新客户所致;管理费用率为8.45%,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7.16%,同比大幅提升3.71个百分点,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在注射穿刺器械已有的技术基础上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所致。公司紧跟医用器械产品市场发展和需求,布局安全系列产品,符合注射器“安全化”的市场趋势。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获得安全胰岛素笔针、一次性使用安全留置针等与主营业务技术相关的专利证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期项目施工进度延迟,下半年产能有望释放   公司位于华士镇澄鹿路的二期项目拟规划厂房9万平米,2022年度受到疫情、高温、限电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项目实施进度比预期有所延迟。2023年第一季度,该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现处于装修阶段,部分设备已陆续进厂待安装调试。根据项目实施计划,预计在2023年的下半年会有部分的产能能够释放出来,优化公司生产环境,提升公司产能、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未来二期项目主要以生产医疗器械产品为主,所布局的产品线涵盖安全胰岛素笔针、安全采血针、预灌装注射器等安全系列产品,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9.2亿支(套)医用注射穿刺器械的能力,待产能投放后有望拉动公司业绩提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30/8.46/11.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2.77/3.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市场变化引致的出口业务风险,客户集中风险,研发创新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1
    • 一季报收入超预期,创新驱动多产品线共同发展

      一季报收入超预期,创新驱动多产品线共同发展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   2023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9.40%,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39%,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6.47%。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24.19%,归母净利润3465.35万元,同比增长4.48%,扣非归母净利润3065.39万元,同比增长0.34%。   点评:   销售方面多点发力,带动收入稳步增长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9.40%,其中:脊柱类植入耗材实现销售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4.14%,主要系公司不断加强销售拓展所致;创伤类植入耗材实现销售收入2406.34万元,同比下降16.89%,我们推断主要系产品价格下降所致;水木天蓬销售收入7383.45万元,同比增长58.66%,随着海外市场开拓及美敦力合作推进,水木天蓬系列产品有望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准入,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整体手术量大幅增长推动。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   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8.13%,同比下降1.10pct;管理费用率为4.77%,同比下降0.22pct;研发费用率为8.87%,同比下降0.63pct。自2022年起,公司精益生产项目逐项落地,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同时成本降低,整体运营效益提升。   围绕骨科领域创新发展,外延拓展欧美市场   2023年一季度,水木天蓬5mm超声止血刀在中国获批上市,产品具有更强更稳定的血管凝闭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打破进口厂家在国内该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扩充公司在超声能量领域的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截止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完成对法国Implanet公司的第二期投资款250万欧元的支付,持股比例达43.14%,为Implanet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后续公司将协同Implanet公司积极拓展公司专利创新产品在欧美高端市场的销售。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0/9.20/11.24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12.70/15.5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5/2.69/3.33亿元(2023/2024前值分别为3.04/3.96亿元),下调原因主要系2023年脊柱国家带量采购结果将执行,我们认为公司的价格体系和利润水平会受到一定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核心产品在带量采购中未中标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1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持续加速门店开拓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持续加速门店开拓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事件:   4月28日,益丰药房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86亿元(yoy+29.75%),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yoy+42.54%),扣非归母净利润12.30亿元(yoy+43.27%)。2023Q1实现营业收入52.66亿元(yoy+26.94%),归母净利润3.36亿元(yoy+23.60%),扣非归母净利润3.21亿元(yoy+20.80%)。   点评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加盟业务快速扩张   2022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分业务来看,2022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80.22亿元(yoy+27.93%);批发业务实现收入13.59亿元(yoy+88.81%)。2022年公司持续加快加盟业务布局,批发业务快速增长,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8.27%,同比下滑0.19pct。分品类来看,2022年公司中西成药实现收入147.45亿元(yoy+38.76%);中药实现收入17.68亿元(yoy+24.11%)。   自建+并购+加盟,门店持续稳步扩张   公司始终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以“巩固中南华东华北,拓展全国市场”为市场拓展目标,通过“新开+并购+加盟”的方式持续布局。2017-2022年公司门店数量复合增长率为37.90%,2023Q1公司新增门店661家,其中自建门店308家,并购门店154家,加盟店199家,门店总数达10865家。   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加速承接处方外流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医院处方外流逐步提速,公司持续探索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模式。1)线下领域:公司以院边店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家医保谈判品种。截止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院边店560多家,DTP专业药房253家,其中已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197家,特慢病医保统筹药房1300多家。2)线上领域:公司布局电子处方流转业务,通过数字化处方服务平台及履约配送体系,链接卫健、医保、商保、医院及全国头部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平台。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2年公司受疫情政策优化后业绩表现亮眼,我们将2023-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由231.02/279.28亿元上调至242.22/292.49亿元,2025年收入预测为362.55亿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4.37/17.55亿元上调至15.24/18.70亿元,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23.21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门店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9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3Q1持仓配置处于回落区间,持续聚焦行业龙头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3Q1持仓配置处于回落区间,持续聚焦行业龙头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披露规则,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票信息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5天内完成披露,2023Q1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已经完全披露,本文分析主要基于化工行业(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十大重仓股情况进行。   板块持仓变动   基础化工板块方面,2020Q1以来公募基金对基础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持续回升,到2022Q2上升至高点,随后至2023Q1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2Q2该季度公募基金所持基础化工股市值占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3.47%,2023Q1该比例下降至2.77%,yoy-0.53pcts,qoq-0.18pcts。2023Q1基础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3.89%,yoy-0.43pcts,qoq-0.17pcts。   石油化工板块方面,2020Q3以来公募基金石油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提升趋势明显,在经历21Q4的小幅回落后,到22Q3逐步平稳,22Q4比例开始提升。到2023Q1,公募基金所持石油化工股市值占其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0.94%,yoy+0.01pcts,qoq+0.20pcts,同期石油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3.84%,yoy+0.90pcts,qoq+0.18pcts。   申万行业化工股被持数量(公募基金重仓股)方面,基础化工股自2019Q4以来呈上升趋势,2022Q1升至高位后开始回落,2023Q1有90支股票有基金持仓,同比减少58支,环比减少13支;石油化工股23Q1有17支股票有基金持仓,同比减少1支,环比减少2支。结合23Q1基础化工板块基金行业配置情况(图1),环比22Q4的持股数量下降、持股市值占比下降的情况,23Q1仍延续了该趋势,表明机构持仓环比仍有所减少。   个股变动分析   我们将所有重仓股各基金持股市值加总后排序,得到2023Q1所研究基金的前50位重仓股,万华化学、广汇能源、华鲁恒升、石英股份、荣盛石化位居前5位,与2022Q4相同。从重仓持股市值前50股的子行业分布看,23Q1石油化工行业配置的公司数目最多,且逐季度明显提升,23Q1该子行业共配置11家上市公司,占比22%,环比增加2家,较22Q1增加4家;其次是农化行业及其他化学制品行业,23Q1季度分别配置9/4家,占比分别18%/8%,分别环比减少1家/持平。   化工行业持有基金数量前50的重仓股中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石英股份、中国海油、广汇能源位居前五位,较22Q4相比,中国海油取代瑞丰新材进入前五。2023年Q1化工行业各基金持股股数排名前50的重仓股中,广汇能源、荣盛石化、远兴能源、华鲁恒升、万华化学位居前5位,万华化学取代黑猫股份进入前五。   市场偏好分析:聚焦行业龙头及业绩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个股   我们发现,2023Q1行业龙头及百亿以上市值股受到持续聚焦。500亿以上股票(共6支)的持股市值占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45.69%,环比-1.79pcts;300亿以上市值股票的持股市值占重仓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68.4%,环比+6.30pcts。除细分子行业龙头的公募基金重仓外,环比22Q4,23Q1新增公募基金重仓个股呈现两个方向。(1)以能源央企为代表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石油石化企业。(2)业绩与经营模式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个股,市值多集中在300亿以下。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造成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进展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05-09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加速拓店规模效应凸显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加速拓店规模效应凸显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事件:   4月27日,大参林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48亿元(yoy+26.78%),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yoy+30.90%),扣非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yoy+40.57%)。2023Q1实现营业收入59.47亿元(yoy+27.16%),归母净利润4.97亿元(yoy+29.29%),扣非归母净利润4.98亿元(yoy+25.66%)。   点评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门店拓展助力规模增长   2022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92.42亿元(yoy+25.89%),主要系直营门店数量不断扩大以及次新店和老店的内生增长;加盟及分销业务实现收入15.39亿元(yoy+52.79%),公司利用直营式加盟店的特点及优势,迅速布局直营式加盟店,带动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规模优势得以加强,并持续反哺零售业务。截止至2022年底,公司合计拥有拥有门店10045家,其中直营门店8038家,加盟门店2007家。   数字化征程初见成效,降本增效赋能运营   2022年研发费用7437.84万元(yoy+66.74%)。2022年公司完成自营小程序整合、供应链协同赋能、会员精准营销应用、等10余项公司级数字化项目,支撑过万门店高效运营。公司智慧仓配采用先进技术,以药品安全为核心,实现产品从供应商到用户端的全路径跟踪及溯源,确保药品质量管控。数字化战略贯穿各业务链条,结合各部门业务发展需求建设内部管理系统,为门店可持续扩张和高效管理赋能,实现降本增效。   中医药支持政策频出,龙头药店凸显规模优势   2023Q1,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扩大医药服务供给。公司积极争取门诊统筹定点门店资格,截止至2022年年底拥有门诊统筹资格门店747家。政策鼓励龙头连锁药店做大做强,支持龙头药品零售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受益于政策红利、规模经济效益突出的龙头连锁药店会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盈利预测与估值   2022年公司受疫情政策优化后业绩表现亮眼,我们将2023-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由247.52/297.05亿元上调至266.43/327.39亿元,2025年收入预测为403.17亿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2.93/15.79亿元上调至13.09/16.22亿元,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9.8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变动风险,门店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9
    • 业绩略超预期,坚定看好第三方商业化平台价值

      业绩略超预期,坚定看好第三方商业化平台价值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事件:   4月25日,百洋医药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10亿元(yoy+6.5%);归母净利润5.02亿元(yoy+19.08%);扣非归母净利润5.03亿元(yoy+21.6%)。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6亿元(yoy-9.35%);归母净利润1.22亿元(yoy+39.78%);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32.10%)。   点评   2022年业绩稳健增长,核心品种持续发力   分业务结构看,2022年公司核心业务品牌运营业务实现收入37.00亿元(yoy+27.36%),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实现收入48.43亿元(yoy+33.01%)。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为46.12%,毛利额实现17.07亿元,毛利占比达81.87%。品牌运营业务标杆产品稳健增长,2022年迪巧系列若还原两票制后实现收入17.14亿元(yoy+18.36%);海露系列实现收入4.27亿元(yoy+43.09%);罗氏肿瘤创新药产品若还原两票制后实现收入8.42亿元(yoy+50.73%)。   2023Q1业绩略超预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6亿元(yoy-9.35%);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实现收入19.49亿元(yoy-7.13%)。23Q1收入下滑主要系批发配送业务拖累,23Q1批发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77亿元(yoy-27.56%);23Q1品牌运营业务表现依旧稳健,实现营业收入9.17亿元(yoy+10.97%),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收入11.80亿元(yoy+10.79%),实现毛利额4.10亿,毛利占比达84.03%。   品牌矩阵持续获添优质品种,经营数据有望持续改善   2022年公司完成上游的创新突破,品牌商业化能力进一步被行业认可,新增品牌上海谊众的紫晟、阿斯利康的安立泽、罗氏制药的罗盖全等,其中罗盖全在2022Q4交给百洋负责推广,实现营业收入1.10亿,体现了公司快速放量的能力。同时业务结构的优化有望进一步带动经营数据改善,2023Q1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219.87%。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业务结构调整,逐步压缩批发业务,2023-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由95.94/112.80亿元下调至83.38/95.83亿元,2025年收入预测为112.35亿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6.69/8.41亿元下调至6.41/8.03亿元,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10.1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品牌运营业务集中风险,药品质量风险,政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5-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