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46)

    • 年报业绩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提升显著

      年报业绩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提升显著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业绩简述   2022年4月11日,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26.75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35%;   分季度来看,2021年Q4公司实现收入8.94亿元,同比+41%,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35%,扣非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33%。   经营分析   血液灌流产品增长平稳,肝病及透析业务迅速放量。2021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产品已覆盖全国6000余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血液灌流器实现收入23.19亿元(+34%);血浆胆红素吸附器实现收入1.56亿元(+66%);透析粉液产品实现收入5417万元(+79%)。在传统优势灌流产品稳步增长的同时,肝病BS-330与透析类产品显著放量。   综合利润率保持平稳,研发投入增长显著。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84.97%,全年净利率达到44.70%,利润率同比基本持平,高盈利能力持续性较强。公司全年研发费用率6.50%,同比提升2.36pct,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5.2%,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未来还将重点研究开发炎症介质、免疫、胆红素、内毒素、降血脂、体外循环动力类器械等系列产品。   灌流新产品推广顺利,透析器产品上市在即。公司对KHA系列等尿毒症领域新规格产品加强推广,2021年已进入400余家医院并使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529万元,新品市场开拓效果显著。珠海健帆园总部北区的血液透析器生产基地于2021年7月竣工投产,其中一期可实现年产400万只透析器产能。此外2022年3月公司血液透析器获得CE认证,未来透析器产品有望2022在国内获批上市,进一步打开血液净化市场空间。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的发展前景,有望长期维持血液灌流器行业龙头地位。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4、21.80、28.71亿元,同比增长34%、36%、32%,EPS分别为1.99、2.71、3.56元,现价对应PE为22、16、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医保控费政策导致产品降价风险;产能建设及使用不达预期;产品推广及需求不达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4-12
    • 业绩稳健增长,国内外多款新品增长有力

      业绩稳健增长,国内外多款新品增长有力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事件   公司公布 2021 年度报告, 2021 年实现收入 9.17 亿元( +26%),归母净利润 2.40 亿元( +33%),扣非归母净利润 2.16 亿元( +46%); Q4 单季度实现收入 2.71 亿元( +11%),归母净利润 0.63 亿元( +16%),扣非归母净利润 0.54 亿元( +20%),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经营效率有所提升。 公司 2021 年营收及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诊疗流量的恢复促使业绩回暖。 21 年管理费率、销售费率分别为7.09%、 32.93%, 经营指标健康。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保障产品不断创新迭代, 年内研发费率 17.01%,同比增 1.22pct。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84.38%,净利润率为 26.07%,同比增 1.31pct,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四季度在海内外多地疫情散发影响下,业绩仍实现稳健增长,体现公司经营韧性。   产品多点开花,国内外业务齐头并进。 21 年公司自主开发的 ADx-GSS®算法已获得中国专利授权,基于该平台的 HRD 产品已获得欧盟 IVDD 认证;21 年 6 月,公司 PCR-11 基因产品日本获批, 于 22 年 1 月被纳入日本医保; 22 年 3 月,公司 PD-L1 免疫组化试剂获得国内首证, 打开国内增长空间。 创新产品国内外接连获批并取得专利和认证,未来业绩有望加速放量。   伴随诊断领域合作成果陆续落地,持续研发创新未来可期。 公司持续拓展与知名药企“诊断与药物携手”的创新模式, 21 年公司药物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5418 万元( +27%)。目前公司合作伙伴包括杨森中国、伯豪生物、阿斯利康、辉瑞、强生等,合作区域覆盖中国、日本、韩国、欧盟,强强联合促使研发实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业绩持续高增。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考虑疫情的不确定性, 我们下调公司 23 盈利预测 7.5%, 预计公司 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3.02 亿元、 3.81 亿元、 4.81 亿元,同比增长 26%、 26%、26%; 22-24 年公司对应 EPS 分别为 1.33、 1.27、 1.69 元,对应当前 PE分别为 34、 27、 21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新品研发及注册风险;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2
    • 继续看好医药成长与疫情防控双主线

      继续看好医药成长与疫情防控双主线

      国金证券
      20页
      2022-04-11
    • 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打造高端伤口敷料行业龙头

      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打造高端伤口敷料行业龙头

    • 医药健康行业政策周报:2022年4月4日-4月10日

      医药健康行业政策周报:2022年4月4日-4月10日

    • 华润三九:大众健康医疗先行者,转型驱动“质+量”双升

      华润三九:大众健康医疗先行者,转型驱动“质+量”双升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代糖:消费升级趋势下,产品百花齐放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代糖:消费升级趋势下,产品百花齐放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消费升级驱动叠加食品饮料厂大力推广,我国代糖行业将迎来发展新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同时在政府政策支持下,饮料厂纷纷推出无糖饮料以迎合消费者需求。可口可乐2021年财报显示,其无糖和纤维+等汽水系列产品取得50%高速增长;元气森林在过去2年推出以赤藓糖醇为甜味来源的一系列无糖碳酸气泡水取得成功,2021年10月26日对外公告,拟耗资55亿元,完成了5家自建工厂的初步战略布局。农夫山泉等老牌饮料厂商积极转型,力推新品抢占市场。对比海外来看,日本代糖饮料市场占有率过去三十年从8%增长到49%,当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1985年日本人均GDP,居民对食品饮料健康化的需求将越发凸显,参考日本无糖饮料产业发展历史,我们认为,我国代糖饮料渗透率中短期有望提升至20%,长期有望提升至40%以上,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且当前我国代糖产品供应格局较当时日本市场有本质提升。   甜味剂需求呈现结构型变化,部分产品将脱颖而出。赤藓糖醇:当前全球赤藓糖醇全球需求量约20.4万吨左右,其中中国需求量约8.8万吨。继元气森林之后,农夫山泉、康师傅等知名品牌纷纷推出含赤藓糖醇的低糖无糖产品,预计2021-2025年赤藓糖醇复合增速为34.15%,2025年中国赤藓糖醇需求量将达到28.5万吨。赤藓糖醇的生产壁垒集中在菌株培育、发酵培养基配方、工艺流程控制等多个环节,它们共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转换率高低,影响生产厂家的毛利率水平。阿洛酮糖:2019年FDA宣布将阿洛酮糖排除在“添加糖”,“总糖”标签之外,各大企业推陈出新,大量添加阿洛酮糖配方的食品饮料横空出世。在2021年8月,我国卫健委已经受理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预计未来随着审批的通过,国内阿洛酮糖需求量有望爆发。三氯蔗糖:作为高倍甜味剂,通常配合低倍甜味剂共同使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去3年全球需求增速15%左右,当前全球需求量约1.4-1.5万吨/年。由于生产技术和环保要求严苛,2019-2021年,国内多家年产能300-500吨的小型企业逐步出清,在需求拉动下,三氯蔗糖价格从2019-2021年7月份的20-22万/吨上涨至目前35-40万/吨,相关企业的盈利将持续向上。   投资建议   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受益于饮料厂家的持续推广,我们认为国内代糖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建议重点关注:金禾实业(公司在三氯蔗糖、安赛蜜、麦芽酚等产品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百龙创园(公司在新型甜味剂阿洛酮糖产品上积极布局,目前主要产品出口至美国,在海外食品饮料厂成功应用)、三元生物(公司是赤藓糖醇龙头企业,成本相较于同行有显著竞争优势,且销量受益于行业的增长而增长)、保龄宝(公司是老牌甜味剂企业,布局有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产品)。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格局加剧,产品价格下跌;甜味剂需求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04-11
    • 连花清瘟集采降价1%,公司捐赠助力抗击疫情

      连花清瘟集采降价1%,公司捐赠助力抗击疫情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   4 月 8 日,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进行公示,以岭药业连花清瘟颗粒备选价为 2.3295 元/袋。   4 月 9 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捐赠的议案》,公司决定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上海地区捐赠价值 5000万元连花清瘟防疫物资。此前,公司已经向上海捐赠价值 1100 万的连花清瘟胶囊,并向吉林捐赠了 500 万的连花清瘟胶囊。   点评   连花清瘟是新冠推荐用药。2020 年疫情暴发以来,连花清瘟作为“三药三方”中的一种,被纳入第四版至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推荐用于观察期、轻型、普通型新冠患者。   连花清瘟集采降幅 1% ,降价温和超预期。连花清瘟颗粒最高有效申报价为 3.75 元/袋,近一年的全国最低中标价、全国中位中标价均为 2.35元/袋。以全国中位中标价进行计算,连花清瘟颗粒降价幅度为 1%。   连花清瘟还有持续增长空间。连花清瘟在 2020 年达到 42 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150%。2021 年四季度期,国内疫情反复,部分城市药店渠道的感冒药销售收到管控,在此影响下,预计连花清瘟 2021 年全年销售额会小幅下滑。2022- 2023 年,预计海外市场放量、政府及企业采购、国内观察期及轻中症患者用药增长、以及潜在的居民自备需求将会成为连花清瘟新的增长点。   中药创新药政策持续利好,公司心脑血管三大产品持续增长,二线产品高速增长,研发管线丰富,公司长期成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 公司的 盈利预 测, 预 计公司 2021- 2023 年营收分 别为101.3/119.4/140.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9/16.7/20.1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 年至 2023 年 PE 为 47/39/3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中成药集采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保等政策监管风险,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1
    • 业绩短期承压,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业绩短期承压,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金迪克(688670)   事件   4月8日,公司公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下降33%,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59%。业绩低于预期。   点评   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业绩短期有所承压。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出现有所下滑,主要归因于:1、2021年度,受新冠疫苗加强针和12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工作等影响,公司四价流感疫苗接种受到较大影响。2、2021年度四价流感预计销售退货率从0%变更为10%。3、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费用率有所上升,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公司管理费用率因经营规模扩大,较去年同期提升4.6%;研发费率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对在研管线进行拓展而上升4.2%;受疫情影响推广销售,合同履约相关的仓储物流、配送费调整至营业成本核算相关等因素,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降低5.9%。   在研管线有序推进,多款产品处于注册阶段。公司四价流感疫苗(预灌封剂型)、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均处于生产注册阶段,未来有望为公司贡献增量。公司深度开发四价流感疫苗系列产品,四价流感疫苗(儿童)I期临床已完成,未来有望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覆盖。此外,13价肺炎结合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等品种处于临床前研究。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参考公司2022-2023年股权激励目标,假设疫情对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趋缓,我们维持2022年盈利预期,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5亿元(+367%);下调2023年盈利预期32%,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24%);考虑到公司新产能的投放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22%)。   2022-2024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4.38、5.42、6.6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0、8、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及新冠疫苗接种影响超出预期;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及竞争加剧;市场推广及销售不达预期;新增产能消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11
    • 医药行业研究:CGT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医药行业研究:CGT风云正起,看好CGT外包服务行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