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46)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靶向蛋白降解:有望弥补抑制剂耐药和难成药靶点未满足需求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靶向蛋白降解:有望弥补抑制剂耐药和难成药靶点未满足需求

      生物制品
        投资建议:   蛋白质降解剂有望弥补传统小分子不足。传统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采用“占位驱动”的作用模式,导致其:1.难以靶向缺乏疏水口袋的蛋白质;2.无法破坏脚手架蛋白的功能;3.长期使用易发生耐药,相比之下,蛋白质降解剂采取独特的“事件驱动”模式,可直接诱导目标蛋白降解,之后降解剂可不断循环利用,而无需与某个目标蛋白保持长时间地结合。独特的作用机制使降解剂具备一系列优势,与抑制剂相比,降解剂理论上可作用的蛋白范围更广,并且由于机制不同降解剂有望成为临床上抑制剂耐药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蛋白降解剂未来两大核心应用场景为现有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人群+靶向现有小分子抑制剂难靶向的靶点,同时在肿瘤治疗领域,蛋白降解剂也有望通过与其他药物联用进军1L治疗。   蛋白降解剂进度较快的技术路线为PROTAC(靶向蛋白降解嵌合体)和分子胶水,其中PROTAC更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具备通用性的药物研发技术平台,而分子胶水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更有优势。已获FDA批准的沙利度胺(Thalomid)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Revlimid)等均属于分子胶水,与PROTAC相比,分子胶水分子量小,因此往往具备更好的生物利用度,但是从头设计分子胶水的难度较大,导致目前分子胶水药物的靶点集中在IKZF1/3(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3)上。而PROTAC在构造上与ADC药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包含靶向目标蛋白的配体、连接子和靶向E3酶的功能模块三个部分,理论上仅需替换不同的配体分子便能获得针对不同靶点的PROTAC,是一种高度模块化的技术平台。   下半年PROTAC药物迎来关键里程碑,受此催化,预计跨国药企对与国内拥有相关管线布局的企业达成相关合作的意愿或将加大。(1)蛋白降解领域近期将迎来重要催化剂:ARV-471是Arvinas研发的靶向ER(雌激素受体)的PROTAC,正开展针对2L ER+乳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这是全球首个涉及PROTAC药物的III期临床,PROTAC这一具备通用性的技术平台有望借此完成概念性验证,同时Kymera研发的全球首创靶向IRAK4的PROTAC正在开展治疗特应性皮炎和化脓性汗腺炎的II期临床,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读出II期顶线数据,若数据积极将有望进一步拓宽蛋白降解剂的适应症布局。(2)近年来,多家跨国MNC既往都曾通过收购、合作授权(BD)的方式引进蛋白降解相关药物,例如辉瑞以6.5亿美元首付款+股权投资3.5亿美元+最高1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自Arvinas引进ARV-471,赛诺菲以1.5亿美元的预付款+最高超过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特许权使用费自Kymera引进KT-474,礼来以3500万美元+最高超过16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的销售分成的对价与专注于蛋白质降解药物研发的企业Lycia达成相关合作。还有诸如诺华、BMS、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也都曾通过收购或合作授权(BD)的方式在蛋白降解剂领域进行布局。(3)多个国内企业已有相关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百济神州前瞻布局BTK PROTAC,目前正在开展针对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II期临床,其治疗经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位治疗线数为4)的ORR为57%,其中CLL/SLL亚组的ORR达到72%,且该药对于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依然有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恒瑞医药同样在蛋白降解领域进行了布局,公司主要采取fast-follow的策略,整体布局与PROTAC龙头Arvinas类似,主要包括针对ER和AR的PROATC药物。海思科则选择差异化布局AR V7、EGFR等对于蛋白降解剂而言竞争格局相对温和的靶点。诺诚健华则通过布局靶向IKZF1/3的分子胶ICP-490进一步丰富公司在血液瘤领域的产品布局。   相关标的   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产品布局的企业。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其他药物范式取得重大进步的风险,发生专利纠纷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8页
      2024-10-17
    •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景气度温和回升,把握创新药和消费两大核心领域,兼顾器械板块改善

      医药健康行业周报:景气度温和回升,把握创新药和消费两大核心领域,兼顾器械板块改善

      中药
        本周市场整体回调,我们仍然维持前期判断,医药整体估值处于历史性底部,且基本面存在温和改善,大盘回调是把握医药板块投资机会的重要窗口。总体来看,三季度医药板块的各个子赛道的业绩景气度与Q2相比平稳中微有改善,随着正面政策的持续落地,院内需求和消费医疗需求有望抬头。   创新药:诺奖花落小核酸,恒瑞、石药出海再突破,中国创新授权BD不断。从全球药物研发进度来看,小核酸药物早期主要以遗传性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性(hATTR)、杜氏肌营养不良等罕见病做为切入点,近期陆续在乙肝、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我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金额大幅增加,大额交易频现,最近一周依然延续上半年的license-out的强劲趋势。   医疗服务及医美:终端诊疗人次缓慢恢复,医美新品获批再加速。据各省市卫健委披露的数据,四川24H1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同比+8%,重庆24年8月份同比+1%,环比-7%,终端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呈缓慢恢复趋势。2024年9月30日,高德美旗下的“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Sculptra?塑妍萃正式获得NMPA批准,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面颊部除皱”适应症的PLLA型胶原刺激剂,也是国内第二款获批的进口童颜产品。   医疗器械: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快速推进,财政调节力度有望加大。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将积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财政针对“两新”政策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从8月底、9月初开始,各地方陆续推出具体的操作办法,主要是加力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进一步提升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有力拉动投资增长、释放消费潜力、促进产业发展。   生物制品:GSK公布Arexvy积极数据,与安慰剂相比,在接种一剂Arexvy后,三个完整RSV季节的累积疗效具有临床意义。目前已有多家国内企业布局RSV疫苗,建议持续关注海外RSV疫苗商业化进展以及国内企业RSV疫苗研发进度。   中药:基药利于独家品种放量,建议关注有基药潜力品种的公司。2018年基药目录后,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推动基药使用的政策文件。据米内网数据,2018版国家基药目录新增的独家中成药中,有25个产品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比进入目录前(2018年)增长超过1亿元。   投资建议:   赛道配置上建议继续重点关注两大子赛道的投资机会,即药品创新出海和消费医疗复苏:   【药品板块】国内创新药出海不断开花结果,带来强势增量投资和估值扩张机会;生物制品、仿创药、原料药领域业绩改善个股较多,带来业绩改善EPS投资机会。   【消费医疗】前期优质消费医疗标的估值极度压缩,修复空间巨大;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炉,后续医疗健康消费和社会服务零售有望进入上行周期,业绩改善同样可观。对短期业绩保持合理预计,对长期机会充满乐观。   此外,随着设备采购招标逐步恢复和院内需求改善,医疗器械板块IVD和设备类可能迎来景气度见底回升。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特宝生物、康方生物、人福医药、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10-1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从提仓位到调结构,建议重点关注优质成长股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从提仓位到调结构,建议重点关注优质成长股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基于先前A股和大化工历史深度复盘,政策底之后的走势是先反弹再分化之后关键看基本面能否接力上,如果能够接力,行情继续。那么当下市场到了哪个阶段?我们的理解到了分化阶段,市场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上行以及本周的调整开始回归正常状态,先前由于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叠加板块估值分位数极低,市场更多关注重点在于提仓位,当市场逐步回归正常状态后,市场的重心可能会逐步转向结构,转向有基本面的标的。另外,先前市场的估值体系处于重构状态,机构担心EPS的上行幅度没办法覆盖成长股的估值压缩,这也是前期成长股表现持续承压的原因,站在当下,我们认为板块的估值体系和预期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在这种大背景下利好优质成长股和顺周期龙头的表现,这也是我们近期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大化工板块边际变化方面,本周边际变化较多,一是由于成本端的压力,轮胎企业涨价,后续需关注涨价落地的情况;二是麦芽酚提价,利好金禾实业,叠加公司其它产品竞争格局较佳,后续基本面共振向上的概率越来越高;三是沙特阿拉伯对华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我们观察到对华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有增多的趋势,出口端的压力值得关注;四是森麒麟摩洛哥工厂首胎下线,中国轮胎企业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五是本周部分轮胎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同比数据较佳,但环比数据由于成本端的影响并未呈现明显的增长,我们理解并不是坏事,有助于市场逐步修正轮胎后续盈利的预期;六是欧洲《零毁林法案》推迟;七是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项目在新疆哈密正式开工,新疆未来有成为重要煤化工基地的潜质。房地产方面,存量房贷京沪深外统一降至LPR-30BP,后续政策值得继续关注。海外流动性方面,美国9月CPI涨幅超预期,通胀下降进程有所停滞。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   大事件二: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央行正式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大事件三:存量房贷京沪深外统一降至LPR-30BP。   大事件四:美国9月CPI涨幅超预期,通胀下降进程停滞。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2.4%,较前值2.5%有所放缓,为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但超出预期值2.3%。核心CPI同比上涨3.3%,为6月以来新高,预期为持平于3.2%。9月CPI环比上涨0.2%,核心CPI环比上涨0.3%,均超出市场预期。   大事件五: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参与国家科技攻关。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大事件六:10月2日,欧盟委员会向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提议将《零毁林法案》(EUDR)限制相关农产品进口的最后期限,从2024年底分别推迟到2025年底(大型企业)和2026年6月30日(对于小微企业),预计21天出结果。大事件七: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项目在新疆哈密正式开工,投产后可生产400万吨煤液化产品,其中煤直接液化生产线320万吨/年。   投资组合推荐   金禾实业、利安隆、宝丰能源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10-1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政策持续超预期,重点推荐顺周期和超跌成长股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政策持续超预期,重点推荐顺周期和超跌成长股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上海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住房税收政策;广州全域取消居民家庭购买住房各项限购政策;深圳优化分区住房限购、取消商品住房和商务公寓转让限制、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央行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对于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比例从贷款本金的60%提升到100%。   投资逻辑   地产政策持续出台稳定市场,情绪获得有效修复,顺周期产品获得回暖基础。从9月24日的一揽子政策出台后,地产政策持续跟进,不仅仅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有效的下降,同时一线城市开始接连出台楼市新政,通过调整限售政策,降低购房要求,合理的引导购房需求,同时央行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也进一步优化放宽,从而对地产行业形成有效的需求刺激,稳定市场,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伴随节前一线城市的政策的相继出台,后续四季度将有望有更多地区出台跟随性政策,从大的方向稳定市场运行。从大方向看,此次政策一方面在稳定行业运行,抑制行业持续下行的趋势,带动行业逐步企稳,有效的提振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通过有效降低居民还贷压力,叠加国家的消费刺激计划,有利于拉动内需,提振消费,将带动下游内需释放。   2020年以来,我国化工产品进行了充分的产能扩张,伴随产能释放,下游需求支撑力度不足,多数赛道开始进入产能过剩阶段,而此次伴随着地产政策及刺激消费政策的逐步出台,以及未来可能继续推荐的财政政策,有望带动终端需求获得明显回升,加速行业内的产能消化进程,在进一步优化行业格局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盈利的逐步修复。地产链的稳定修复也将进一步带动地产链顺周期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企稳,从而稳定市场供需运行。   情绪改善后,超跌成长股有望获得较大修复。由于行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部分成长赛道受到终端的影响,开工下行,无论是折旧、人工、费用等压力都有提升,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受到压制,而伴随行业的需求逐步修复,规模效应以及盈利能力获得逐步体现,有望形成业绩修复,同时也价格带动企业的估值获得回升,因而建议关注前期超跌的成长赛道。   经过此轮周期后,优质的龙头企业价值获得凸显,将长期具有坚实的竞争力。经过此轮的发展,可以明显看到,很多大宗行业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竞争格局,无论是从规模、技术、工艺、配套、产业链等多个维度,优质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凸显,头部地位稳固,较难形成颠覆,而在此之上更有龙头企业已经逐步提升“软实力”,推动企业的竞争力强化。从未来发展看,优质的龙头企业的“长久期”、“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获得了认可,将长周期获得持续发展空间和稳定竞争力。   投资建议   此次政策叠加前期的一揽子的政策给与市场信心,稳定地产行业基础上,进一步刺激消费回暖。因而建议关注三个维度:①前期估值调整过度的成长型公司,有望伴随市场信心修复,改善估值水平;②需求回暖过程中将打动顺周期产品供给消化,此次地产政策将打动地产链顺周期行业的回暖;③优质的龙头企业将长周期获得持续竞争力,建议关注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进出口贸易政策变动风险,需求改善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0-07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基本面与市场环境双重反转叠加,充分享受补涨不轻易言高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医药基本面与市场环境双重反转叠加,充分享受补涨不轻易言高

      化学制药
        行业投资逻辑   近期市场展开强势反弹,医药板块表现亮眼,除了港股疫苗和医疗设备等表现强劲之外,A股医疗服务、消费医疗、药店等前期承压板块同样展现突出弹性。医药板块前期经历了3-4年下行行情,估值和业绩预期压缩幅度巨大,且基本面、政策面在Q3-Q4有望迎来反转(欢迎参考我们前期周报和半年报总结),我们认为当前医药板块标的仍处于非常有性价比的估值区间,反转趋势中不宜轻易言高,充分享受补涨机会。   创新药:中美新批创新药亮点不断,9月国内9款抗肿瘤新药申请获受理。随着政策转暖和,国产创新药企的创新成果出海兑现,以及上市公司估值修复,创新药板块仍将是医药板块最热点投资赛道。看好三类创新方向:第一,GLP1等热门消费属性创新药赛道;第二,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赛道出海龙头;传统big pharma企业仿制药见底创新药回升。   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炉,医疗健康消费有望进入上行周期。消费医疗板块经过长期业绩预期回调和估值压缩,随着当前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炉,后续业绩改善空间可观。对短期业绩保持合理预计,对长期机会充满乐观,尤其是龙头地位确定且前期估值压缩幅度较大的标的尤其值得关注。   生物制品:全国已开设乙肝临床治愈门诊566家,乙肝治愈推广持续深入。9月30日凯因科技发布公告,公司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增加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新适应症NDA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多项研究证实采用基于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均可达30%以上,未来基于长效干扰素的慢乙肝治愈方案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医疗器械:国内对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导向的逐步明确,未来在创新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降本具备优势的国产企业有望获得国内更多的市场份额,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在经历集采后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加速。9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国内人工耳蜗、外周介入类部分耗材市场随着未来国家带量采购的实施,在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国内市场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且国内部分头部厂商有望在中标后实现快速国产替代。   中药:在集采提质扩面的大趋势下,院内中药向创新转型以缓冲集采压力,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此前梳理,1类新药获批上市后,进入当年或次年国家医保目录成功率很高,新药研发上市-进入国谈目录-入院放量路径较为清晰。同时,院外渠道拓展是集采控费下的另一重要出口,9月29日,济川药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转双跨。转双跨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院外渠道的推广有望更加顺利。   CXO及医药上游:随着参议院版本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不包含“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带来外部环境改善,以及市场回暖,CXO及医药上游相关企业稳健经营下,我们预计将迎来估值修复。考虑板块龙头估值处于历史性较低水平,且行业业绩同样存在改善空间,板块整体弹性极其可观。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药品和消费医疗两大领域投资机会。国内创新药出海带来强势增量投资和估值扩张机会;生物制品、仿创药、原料药领域业绩改善个股较多,带来业绩改善EPS投资机会。消费医疗前期优质消费医疗标的估值极度压缩,修复空间巨大;消费刺激政策密集出炉,后续医疗健康消费和社会服务零售有望进入上行周期,业绩改善同样可观。   重点标的   科伦博泰、特宝生物、康方生物、爱尔眼科、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10-07
    •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重磅药Pluvicto开启RDC新时代,核药赛道风起时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重磅药Pluvicto开启RDC新时代,核药赛道风起时

      化学制药
        基本逻辑   亮点:全球核药赛道,首款10亿美元重磅药Pluvicto诞生,RLT(放射性配体疗法)开启核药新空间。(1)因放射性风险等局限因素,核药(具有放射性的药物)发展百年而波澜不惊。最近,诺华制药的前列腺癌核药Pluvicto,将这类新分子推上发展快车道。一方面,该药的重磅大单品潜力初现,上市2年销售额直逼10亿美元(根据诺华财报,2023年和1H24,该药全球销售额分别为9.8亿和5亿美元);另一方面,疗效惊艳,有望改变前列腺癌治疗标准。在2024年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年会(AUA)上,诺华发布的该药3期临床数据显示,治疗组获得完全缓解的比例是对照组的8倍。2024年9月24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公示,该药在中国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2)在诺华Pluvicto成功商业化的同时,MNC(跨国药企)纷纷布局核药领域;10亿美元以上的核药交易频现,过去半年就有4起,核药赛道风云初起。(3)根据Nature、Evaluatey等专业网站以及中国国家核安全局预测,全球与中国核药将大百亿美元和百亿元人民币的量级。目前,较为成熟的,是诊断用核药;未来,更大空间的,将是能够突破现有药物未治或难治的内分泌瘤等、可用药物相对空白的适应症领域的治疗用核药。   格局:高壁垒蓝海赛道,竞争格局好;α核素等创新改进,未来空间可期。(1)各国监管明确,护航核药企业快速发展。中美对于核药临床、生产以及运输等多发面都有成熟法规与明确的管理主体。(2)产业高壁垒,核药放射性等因素使得上游原料稀缺(国产化进程推进中,目前仅6座核反应堆可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中游研发制造企业与下游物流与药店等布局者更少(核药保质期短、运输半径限制等因素制约,目前国内核药房仅数十家),竞争格局良好。(3)随着全球α核素治疗药物的开发、FAP等新靶点的探索以及核药新适应症的差异化疗效显现,治疗型核药将有广阔空间。①疗效:相较不带放射性的普通抗体偶联药物(ADC),RDC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抵抗耐药,提高疗效的同时增加治疗窗口。同时,在核素衰变时产生的射线辐射半径内,即使肿瘤细胞没有相应抗原,RDC也能通过射线损伤或杀死癌细胞。RDC的使用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抵抗耐药。②相较于传统放疗,治疗类核药能实现诊疗一体化,能够有效实现精准治疗:一方面,治疗型核药通过示踪技术可以显示病灶的位置、密度和大小,实现诊疗可视化;另一方面,治疗类核药还可以计算出给药后的吸收剂量,以便实现治疗过程中的可定量目的。③治疗型RDC类核药,还具备靶向疗法的特异性优势,能有效避免传统放疗对健康细胞所带来的毒副作用。   潜在标的:诸多药企竞相进入核药赛道,新载荷RDC、新靶点以及并购加速核药明日之星的快速崛起。(1)全球,第一个核药重磅品种Pluvicto将在2024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年销售额,诺华、拜耳、礼来等跨国巨头占据领先地位。国内,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皆属于发展早期,但因核素原料特殊的放射性和物流配送等限制,先发优势显著。而ADC(抗体偶联药物)药物的龙头,又可能凭借ADC药物模块化的研发平台而在RDC药物上获得更快的进展。此外,MNC通过收购、商务拓展(BD)、入股投资等多样化方式加速其在治疗型核药的开发,包括相关技术平台、产品管线、产能以及销售网络的广泛布局。(2)我们在正文中列举分析了国内外8家各具特色的核药领域领先药企。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中国核药产业链壁垒高而风云初起,是前瞻布局佳机。①从上游同位素的稀缺性、中游核药开发的差异性、下游运输限制所突出的核药房的重要性及占位特性的角度,建议关注国内具备核药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稀缺标的(详见正文);②从RDC凭借其优异的疗效和诊疗一体化优势开启XDC(多种偶联药物)的差异化创新蓝海,建议关注具备潜在的重磅RDC管线的稀缺标的,如恒瑞医药、科伦博泰等。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变动风险,新药研发风险,产业链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4-09-30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系列政策出台信心逐步回归,市场逐步释放回暖信号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系列政策出台信心逐步回归,市场逐步释放回暖信号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9 月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多项重磅政策宣布推出,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等,进一步支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核心观点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释放市场流动性,提振市场情绪。 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 1 万亿元;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0.25-0.5个百分点;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 0.2 个百分点至 1.5%。 从政策方面市场流动性提升,有利于支撑市场触底回暖。从前期运行情况看, 部分化工产品由于前期规划产能过多,行业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状态,已经位于行业底部状态,行业整体的估值回落较多,此次利率降低给与一定的市场信心, 化工行业前期成长性材料行业估值回落极为明显,伴随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前期调整较多的成长型公司有望获得一定的估值修复。   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降低居民负债压力,逐步扭转消费水平。前期我国逐步调整新发放贷款利率,新老房贷款利差放大,伴随此次存量房贷利率的调降,将有助于缓解多数居民的债务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活能力的保障水平,从而有望进一步带动消费和需求的复苏。 前期行业供给增长集中,需求消化相对不足,伴随着需求的逐步回暖有望对部分行业形成一定的产能消化,从而改善现有的行业运行情况,带动部分产品的盈利获得修复。 从行业政策情况看,顺周期将有跟随需求回暖获得一定的积极改善,从而带动公司逐步形成业绩的触底修复。   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链整合, 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有望带动进一步形成格局优化。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六个维度促进并购重组。我国化工发展阶段相对较晚,海外的巨头已经经历多轮的并购重组,形成了竞争力集中的发展路径,国内企业多数还尚未进入广泛的重组优化的过程,从发展过程看,优质的龙头企业未来进行多品多市场布局,并购重组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此次政策出台将给国内优质的龙头企业提升竞争力,开辟新的正常路径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化工行业在产业链整合,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可以形成产业链和多赛道协同,国内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形成优势互补或者协同,从而在国内化工规模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优化行业格局。   投资建议   此次一揽子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改善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改善居民债务压力,促进消费复苏,叠加到金融监管对并购重组的改革意见,更有利于市场格局的优化。因而建议关注三个维度:①前期估值调整过度的成长型公司,有望伴随市场信心修复,改善估值水平;②需求回暖过程中将打动顺周期产品供给消化,形成一定的产品改善空间;③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将有利于行业内的企业进行资源、产业链、业务等方面的优化整合,尤其是国有企业及央企,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进出口贸易政策变动风险,需求改善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剧烈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25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联储降息,天然橡胶表现亮眼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美联储降息,天然橡胶表现亮眼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0.24%,跑输沪深300指数0.71%。标的表现方面,涨幅较大的标的大多与半导体及并购重组主题有关,跌幅较大的标的大多和前期涨幅较大回调有关,值得关注的是本周油价有趋稳态势,前期由于需求担忧而调整的三桶油和顺周期龙头本周表现较强。估值方面,本周基础化工板块PB历史分位数为0%,PE历史分位数为33%,当下板块的安全垫较高。大化工板块边际变化方面,一是赛轮印尼新项目奠基,国内轮胎企业进入全球化布局阶段,随着布局的落地,行业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二是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环氧树脂产品的反补贴初裁结果,中国的环氧树脂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份额均为最少,但仍然被裁定了高额的补贴税率(108.64%),这一巨大差异可能基于两方面:1.补贴调查中的“不利事实推定”;2.倾向性制裁与贸易保护;三是近期受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天然橡胶的生产和供应受阻。流动性方面,本周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汽车需求方面,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欧盟8月份新车销量下滑18.3%,跌至三年来最低水平。投资方面,核心还是在于基本面,建议继续以防守为主。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5.00%,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政策声明显示,通胀虽已向2%目标取得进一步进展,但仍处于“略高”水平,就业和通胀目标面临的风险处于平衡状态。此外,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今年还会降息50基点。   大事件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欧盟8月份新车销量下滑18.3%,跌至三年来最低水平。电动汽车销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其中德国8月电动汽车销量暴跌70%。   大事件三:近期受台风、降雨等天气影响,天然橡胶的生产和供应受阻。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的马来西亚,目前年产量不及顶峰时期的五分之一。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马来西亚橡胶价格平均上涨超5%。   大事件四:9月14日,关于江苏华峰瑞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生物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BiOPTMEG)、2万吨四氢呋喃及副产4.55万吨乙酸甲酯、0.35万吨1.4-丁二醇、0.15万吨γ-丁内酯项目在相关网站公示。本项目以玉米芯制取的糠醛为主要原料,年产50万吨生物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BiOPTMEG)、2万吨四氢呋及副产4.55万吨乙酸甲酯、0.35万吨1,4-丁二醇、0.15万吨γ-丁内酯。项目拟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PTMEG产能5万吨/年,二期PTMEG产能155万吨/年,三期PTMEG产能305万吨/年;其余产品产能与此配套。   大事件五:华盛顿时间2024年9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环氧树脂产品的反补贴初裁结果。中国的环氧树脂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份额均为最少,但仍然被裁定了高额的补贴税率(108.64%)。相比之下,韩国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明显更大,但裁定补贴税率仅为0.74%和0.89%。这一巨大差异可能基于两方面:1.补贴调查中的“不利事实推定”;2.倾向性制裁与贸易保护。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森麒麟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9-23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关注国谈和美国生物安全立法,重视下半年板块业绩改善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关注国谈和美国生物安全立法,重视下半年板块业绩改善

      医药商业
        本周医药依然维持偏弱走势,2024国家医保谈判在即,市场交易谈判预期波动,板块内部分品种出现一定回调。同时周五收盘后传出消息生物安全法案未能纳入美国参议院国防授权法案,港股CXO板块强势反弹,预计下周A股相关标的将有所反应。   九月下旬三季度经营接近尾声,市场将逐步开始关注三季报业绩预期,考虑去年行业环境变化,Q3同比增速基数相比上半年有显著下降,下半年医药板块业绩同环比改善值得重点关注。   创新药:2024年国谈与第10批国家集采在即,同质化出清加剧,优质创新药将获成长助推。一方面,国产创新药企的创新成果不断落地;另一方面,竞争厂家较多的药品,必将面临日益严峻的竞价局面。在目前的国内外大环境下,唯有创新产品的快速商业化推进,是确定性的成长驱动。继续看好国内创新药企业将陆续进入国内外商业化或授权交易兑现阶段;同时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中国创新药产业的技术进步,行业将迎来整体的更快速发展。   医疗器械:美国贸易办公室(USTR)公布橡胶制医用外科手套关税将在2025年提升到50%,在2026年进一步提升到100%。相较此前公布的方案幅度进一步提升。未来关税政策调整后预计丁腈手套厂商国内产能重心将转移到非美国区域市场拓展,同时头部国产企业在海外产能布局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CXO及医药上游: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参议院版本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简称NDAA),其中纳入93项修正案,但不包含“生物安全法案”相关提案。后续该法案推进只能考虑单独立法,今年概率较低。   生物制品:特宝生物引进RXRα靶向口服药物,肝病领域管线持续丰富。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过去20年我国成人NAFLD汇总患病率为29.6%,肥胖、T2DM患者NAFLD患病率分别为66.2%和51.8%,NAFLD已成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推荐持续关注NASH领域药物BD/研发进展。   医疗服务及医美: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职工医保在职退休比继续下降,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持续增大。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施行有望减少退休职工的数量,并增加在职职工的数量及其缴费年限,优化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增加医保基金收入。在政策支持下,医保增量收入有望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促进行业加大创新力度。   中药:国谈在即,中成药独家产品居多、成功入选比例逐年提升。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名单中,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外药品共249个,其中中成药20个,数量创2021年以来的新高。   投资建议   建议持续关注药品板块(创新药出海和国内放量、部分生物制品持续高增长、原料药业绩复苏)和部分器械企业的业绩改善机会。同时,考虑去年同期医疗服务、消费医疗、上游供应链等板块整体基数较低,建议关注这些领域个股业绩增速反弹机会。   重点标的   特宝生物、人福医药、科伦博泰、信达生物、迈瑞医疗等。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9-22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2025年制冷剂配额征求意见稿出台,供给管控持续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2025年制冷剂配额征求意见稿出台,供给管控持续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针对二代、三代制冷剂2025年配额进行分配:   氢氯氟烃(二代制冷剂)按照第二阶段淘汰管理计划进行配额削减,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573吨,内用配额总量和使用配额总量为86029吨;氢氟碳化物(三代制冷剂)综合考虑行业发展需求和2024年度HFCs配额实施情况,2025年我国HFCs生产和使用目标保持在基线值,配额分配中在2024年分配配额的基础上,增发R32内用生产配额4.5万吨,R245fa内用生产配额8000吨,R41内用生产配额20吨,R236ea生产配额50吨,对于配额中为分配的部分,生态环境部将根据履约工作进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商有关部门研究分配方案。   事件点评   二代制冷剂进一步削减,将持续支撑产品价格。根据政策规定。二代制冷剂2024年生产配额为21.35万吨,2025年将削减至16.36万吨,同比下降23.37%,下降幅度相对明显,会对二代制冷剂的供给形成限制,在需求缓慢下行的过程中易出现阶段性的供给紧张,从而支持二代制冷剂价格保持高位,在需求相对集中的阶段产品价格上行。二代制冷剂目前主要应用于空调售后市场,在春末夏初会有比较明显的集中性需求,叠加2025年的配额削减导致的供给惜售,预计将支撑产品价格在较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价格提升。而从主要的大品种R22的配额削减来看,2025年度R22生产配额为14.91万吨,内用生产配额为8.09万吨,整体生产配额削减3.28万吨,其中内用配额削减3.10万吨,占据削减量的绝大部分,将有望带动国内售后市场的价格进一步提升。   三代制冷剂适当给予配额增量,行业格局保持高度集中。从政策来看,三代制冷剂多数品种维持2024年的配额体量,主流品种中R32给予了4.5万吨内用配额增量,相比于2024年全年给予的配额总量同比增加了约1万吨,用以承接下游应用上高GWP值产品向低GWP值产品进行转换的需求和存量R32空调不断提升带来的售后需求。从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空调生产的景气度较高,带动R32的配额供给逐步趋于紧张,形成了上半年长单价格的逐步提升,而进入三季度行业进入阶段性的淡季,R32的长协价格依旧有持续的提升,且伴随着海外R32库存的逐步消化,制冷剂三季度出口价格开始出现提升,带动了制冷剂厂家实现逐季度业绩提升;而此次分配的配额依然保持了行业的供给格局,行业配额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维持稳固,能够支撑行业获得较好的产业链议价权,在配额形成供给天花板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有效的节奏管控维持较好的价格体系,从而带动制冷剂厂家逐步实现业绩兑现。   制冷剂下游需求一定的消化空间,格局形成价格支撑。从目前的行业运行情况看,国家后续的刺激消费等政策仍可能不断推动下游消费需求,且空调的新机销售能够依托存量换新稳定基本盘,叠加渗透率提升以及新装修需求形成补充,目前看空调的销量能够形成一定支撑,且售后市场仍有不断提升的趋势;汽车的销量虽然增速略有下行,但同比增长叠加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对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支撑稳固,行业的供给有一定的消化空间;今年以来制冷剂前期上行速度相对较快,后期高GWP值的R125冲高后进入阶段性的调整阶段,从供给端来看,全年R125的配额充足,但产品价格回落后,产品的价格维持在3万元/吨附近震荡,盈利仍然较好,行业格局形成了一定的价格支撑。未来行业配额确定的条件下,高度集中的企业仍能够有较强的行业话语权。   投资建议   二代制冷剂内用配额削减较多,将支撑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三代制冷剂下游需求有一定消化空间,叠加行业格局稳固,能够支撑价格稳中向好,建议关注二代制冷剂、三代制冷剂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明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格局恶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