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56)

    • 医药行业周报:重申中医药产业投资逻辑

      医药行业周报:重申中医药产业投资逻辑

      中药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略有回暖,跑赢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24%,跑赢沪深300指数0.64pp,主要原因为业绩催化下中药细分板块领涨,资金回流。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1位,处于中上水平。从子板块来看,中药、医疗设备、化学制剂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5.08%、3.54%、2.79%;医疗研发外包、疫苗、其他生物制品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80%、-3.91%、-0.78%。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太极集团、达仁堂、成都先导、康缘药业、东阿阿胶;跌幅前五的公司为*ST和佳、康龙化成、博腾股份、*ST辅仁、泰格医药。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分板块看,中药、医疗设备等上市公司涨幅靠前,部分中药龙头公司发布年报,业绩改善预期向好,导致股价有明显上涨。   重申中药产业投资逻辑:政策利好+估值提升+医药基金持仓提升。政策利好:2021-2023年国务院连续发文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药品审批速度加快、医院中医科室和中西医结合科室建设、医保报销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将迎来业绩加速增长。估值提升:2019-2021年中药创新药IND和NDA数量均明显提升,批准数量分别为14/24/28个和2/4/11个,中药企业研发积极性增加,龙头企业拥有2-3个III期管线和数量不等的II期管线,中药创新药将迎来收获期,推动中药企业估值提升。医药基金持仓:当前医药基金持仓中药股数量偏少,29支医药大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2300亿,占131支医药基金总规模的比例约为80%,2022年报平均持仓中药股数量仅为1支,约1/3的医药大基金未持有中药股,医药基金对中药持仓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关注:1)中药创新药,如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2)中药国企改革:如太极集团、华润三九、昆药集团、达仁堂等;3)中药OTC:如健民集团、济川药业、羚锐制药等;4)中药品牌药,如同仁堂、片仔癀、寿仙谷等;5)中医医疗服务,如固生堂。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4-03
    • 国企改革初见成效,2023收入增速目标20%以上

      国企改革初见成效,2023收入增速目标20%以上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业绩高增长,核心品种放量:2022年报实现收入140.51亿(+15%)、归母净利3.50亿(+16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7亿(+153%);Q4单季度实现收入35.07亿(+36%)、归母净利润1.01亿(+1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9亿(+106%)。分业务来看,商业板块实现收入80.06亿(+10%),工业板块实现收入87.85亿(+14%),其中化学药收入36.83亿(+14%)和中药收入51.02亿(+22%)。核心中药大品种实现高速放量:藿香正气口服液15.67亿(+70%)、急支糖浆5.26亿(+89%)、通天口服液2.88亿(+53%)、鼻窦炎口服液2.14亿(+67%)。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毛利率提升3.0pp至45.43%,期间费率下降3.6pp至40.33%,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分别下降1.7pp和1.5pp,净利率为2.42%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国企改革初见成效,对2023年经营充满信心,力争实现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医药工业收入增速30%以上,医药商业收入增长20%以上。   国药集团控股后启动全面改革,核心品种加大推广力度:2021年国药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了深入改革。启动营销体系改革,优化销售人员薪酬结构,打造销售铁军+主要利润贡献者,激发销售工作积极性;聚焦工业大品种,加大销售过亿品种的营销推广力度,推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展望2023年,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中药核心品种将加大川渝以外地区的开发拓展力度,同时持续优化品类,完善补充品种,抓好独家品种、特色高毛利品种销售。化学药聚焦院内市场,疫情后随着医疗就诊需求恢复,医院端销售也将迎来复苏。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8.30/10.57亿元,增速分别为73%/37%/27%,对应PE分别为36/26/21倍。考虑到公司国企改革持续推动,业绩实现高速放量,维持“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进度低于预期;产品销售低于预期;医保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1
    • CHC业务稳定增长,中药配方颗粒向好

      CHC业务稳定增长,中药配方颗粒向好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投资要点   OTC 药物快速增长, 处方药增速略有放缓: 2022 年报实现收入 180.79 亿元(+16%) 、 归母净利润 24.49 亿元(+19%) 、 扣非归母净利润 22.19 亿元(+20%),2022Q4 单季度实现收入 59.69 亿元(+39%)、 扣非归母净利润 4.36 亿元(+87%)。   分业务来看, 自我诊疗业务实现收入 113.84 亿元(+23%) , 其中感冒止咳类和皮肤用药类快速增长。 处方药业务实现收入 59.76 亿元(+7%) , 增速放缓是因为医院患者数量下降、 学术活动推广难度增加、 配方颗粒省标切国标备案进度低于预期。   CHC 业务品牌和渠道共建促发展。 CHC 健康产品业务覆盖家庭常用的感冒、 皮肤、胃肠、 儿科等领域, 打造了 999、 天和、 澳诺、 好娃娃等知名品牌, 999 感冒灵、三九胃泰、 999 皮炎平、 澳诺钙、 易善复等产品在相关系列品类 OTC 销售额均排名靠前。 公司打造了覆盖全国的营销渠道, 与全国最优质的经销商和连锁终端合作,覆盖了 40 多万家药店, 线上与阿里、 京东等大健康药房合作, 并全方位打造互联网+医+药的价值产业链, 实现专业化品牌营销推广, 促进产品销售稳定增长。   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恢复快速增长。 受到省标切国标的影响, 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 2023Q1 新一批 48 个国标正式颁布, 国标数量已接近 250 个, 可以满足临床大部分需求, 且疫情后医疗需求也会明显复苏, 考虑到国标价格高于原来的省标, 中药配方颗粒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之一, 有望凭借品牌、 质量、 产品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65/33.10/38.23 亿元,增速分别为 17%/16%/16%, 对应 PE 分别为 19/17/14 倍。 考虑到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估值偏低,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集采降价风险, 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30
    •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行业报告:糖尿病器械潜力十足,CGM市场方兴未艾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行业报告:糖尿病器械潜力十足,CGM市场方兴未艾

      医疗器械
        核心观点   糖尿病患者基数庞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据IDF世界糖尿病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4亿,中国糖尿病报告患者人数达1.4亿人,占全球报告患者总人数的26.2%,且国内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糖尿病患病人数将持续增加。糖尿病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治疗重视度亟需提升。据统计,2021年全球糖尿病医疗开支达到9660亿美元,相比于过去15年上涨了约316%;国内糖尿病医疗开支达到165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1850亿美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渗透率较低,千亿市场亟待挖掘。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为423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18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0.9%。2020年国内糖尿病管理器械市场规模为22亿美元,预计在2030年达10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6.7%,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监测器械:国内监测器械仍以血糖仪为主,2019年血糖仪渗透率仅在25%左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60%,且使用频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CGM产品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教育有待提升,2020年雅培和美敦力占据国内近85%的市场份额,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治疗器械:胰岛素泵由于其智能和便捷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治疗器械,目前国产仅微泰医疗产品获批上市,2020年市占率仅3%,仍有较高提升空间。   监测+治疗器械:人工胰腺系糖尿病管理的终极方案,可实现实时调节血糖。目前市场玩家主要系进口厂家,仅有4款产品获得商业化,且国内尚无获批相关产品,蓝海市场有待发掘。   CGM市场方兴未艾,国产重磅新品蓄势待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基石,GGM较传统血糖仪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且患者依从性较高,临床效益渐受认可,未来有望成为监测领域重磅大单品。202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1亿美元,据灼识咨询预测,预计将以34%的增速增长至2030年26亿美元,国内CGM市场将保持超高速发展。国产产品端来看,2021年国内凯立特CGM产品CT-2、九诺医疗的GN-1、硅基仿生的GS1和微泰医疗的AiDEXG7陆续获批上市,迎来国产CGM商业化元年。鱼跃医疗于23年3月15日宣布CGM新品CT-3上市,三诺革新化三代传感器技术产品iCan预计二季度获批,国产重磅CGM新品接踵而至。随着未来各大厂商发力市场和渠道推广,CGM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CGM产品快速放量,推动行业加速扩容。   风险提示:国产新品商业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各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2页
      2023-03-30
    • 业绩稳定增长,深化营销推广

      业绩稳定增长,深化营销推广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投资要点   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2年报实现收入153.72亿元(+5%)、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16%)。分业务来看,医药工业实现收入98.40亿元(+11%),毛利率提升0.82pp至48.95%;医药商业实现收入84.80亿元(+3%),毛利率下降0.56pp至30.95%。安宫牛黄丸、同仁清心丸等心脑血管类产品实现收入40.63亿元(+12%);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等补益类产品实现收入15.67亿元(+7%);感冒清热系列、牛黄解毒系列等清热类产品实现收入5.29亿元(+4%);乌鸡白凤系列等妇科类产品实现收入3.48亿元(-8%)。从盈利能力来看,心脑血管等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提升1.18pp至48.80%,期间费率提升0.72pp至30.10%,净利率提升1.36pp至14.31%。核心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实现收入59.91亿元(+11%)和净利润10.02亿元(+16%)、同仁堂国药实现收入14.95亿元(+16%)和净利润5.96亿元(+10%)、同仁堂商业实现收入85.54亿元(+3%)和净利润3.62亿元(+17%)。   聚焦核心品种,加大营销推广能力。公司拥有400多个中成药品规,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疗效显著且市场认可度高,OTC产品具有持续提价能力。公司聚焦核心品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并通过核心品种带动其他品种销售,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力深化营销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重点品种宣传推广力度,加大零售终端布局推广,同仁堂门店数量已增加值942家。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6/19.39/22.27亿元,增速分别为17%/16%/15%,对应PE分别为41/35/31倍。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品牌知名度高,OTC产品具有持续提价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导致毛利率降低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8
    • 医药行业周报:国产CGM重磅新品蓄势待发,行业加速扩容

      医药行业周报:国产CGM重磅新品蓄势待发,行业加速扩容

      生物制品
        医药指数有所回调,跑输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0.15%,跑输沪深300指数1.87pp,估计主要原因为TMT行业大涨,资金从医药板块外流。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位,处于中下水平。从子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疗耗材、医疗设备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6.22%、1.6%、1.09%;中药、医药流通、体外诊断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12%、-2.54%、-1.36%。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泓博医药、南华生物、安必平、冠昊生物、迪安诊断;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昆药集团、葵花药业、荣昌生物、百利天恒-U、诺泰生物。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从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诊断服务等上市公司涨幅靠前,因为前期跌幅较大,且CXO龙头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好,股价有明显上涨;前期涨幅较大的中药和医药流通个股跌幅较大,因为全行业基金持仓减少后流向AI相关概念板块。   国产CGM重磅新品蓄势待发,有望迎来行业加速扩容。2020年中国CGM市场规模1亿美元,据灼识咨询预测,预计将以34%的增速增长至2030年26亿美元,国内CGM市场将保持超高速发展。2020年CGM在中、美、欧盟五国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渗透率分别6.9%、25.8%、18.2%,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渗透率分别为0.3%、2.8%、4.0%。与美国和欧盟五国相比,国内CGM系统渗透率较低,仍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增长潜力。国产产品端来看,2021年国内凯立特CGM产品CT-2、九诺医疗的GN-1、微泰医疗的AiDEXG7和硅基仿生的GS-1陆续获批上市,迎来国产CGM商业化元年。鱼跃医疗于23年3月15日宣布CGM新品CT-3上市,三诺革新化三代传感器技术产品iCan于3月12日在长沙召开新品发布会,预计二季度获批,国产重磅CGM新品接踵而至。随着未来各大厂商发力市场和渠道推广,CGM市场认知和接受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利好CGM产品快速放量,推动行业加速扩容。建议关注CGM细分领域相关公司,如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和微泰医疗-B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B、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3-27
    • 业绩拐点已至,中药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业绩拐点已至,中药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投资要点   业绩拐点已至:2022年实现收入85.93亿元(+8%)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净利润7.22亿元(+19%),扭转了过去三年因医药商业业务剥离、新冠疫情影响、投资标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导致的扣非净利润负增长。分业务来看,医药工业实现收入71.46亿元(+7%),中药业务实现收入55.57亿元(+9%),化学制剂实现收入12.70亿元(+1%)。受到疫情影响,核心产品销售增速略有下降,2022年复方丹参滴丸销量同比增长5%,养血清脑系列销量同比增长约3%,芪参益气滴丸同比增长4%,注射用益气复脉销量增长22%。公司核心产品聚焦心脑血管疾病,2023年疫情后有望恢复10%以上稳定增长。   老产品发新芽,中药创新药研发步入收获期:最大单品复方丹参滴丸于2021年底获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适应症,目标人群超过2000万,有望进一步加快产品放量;高原反应适应症已进入3期临床,未来获批后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养血清脑丸和芪参益气滴丸均有新适应症处于3期临床。公司高度重视研发,2022年公司研发支出达10.16亿,占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11.82%。2019年独家品种芍麻止痉颗粒获批,2021年底独家品种坤心宁颗粒获批。目前公司研发管线中共有41款1类创新药,并有39款药品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24款已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如安神滴丸、苏苏小儿止咳颗粒、肠康颗粒、连夏消痞颗粒等中药重磅品种。   投资建议:我们公司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5/11.37/13.56亿元,增速翻倍457%/24%/19%,对应PE分别为23/18/15倍。预计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为9.15亿元,其中持股90%的子公司天士力生物由于研发投入导致年度亏损超4亿,化学药业务按照10%净利润估算净利润约为1.3亿,据此估计中药业务净利润约为12亿元。考虑到公司业绩恢复增长且估值低,维持“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7
    • 重磅品种羟考酮获批,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

      重磅品种羟考酮获批,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

      个股研报
        立方制药(003020)   投资要点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批上市: 3 月 25 日药监局官网显示公司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批准证明文件已送达。 米内网样本医院数据显示 2021 年销售额约 6 亿左右, 估计全国销售额 12-15 亿左右, 疫情后有望恢复 15%左右的稳定增长, 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 30 亿元。 羟考酮缓解疼痛是逐步增加剂量, 初始计量为 10mg, 如不能缓解疼痛再逐步增加剂量。 10mg 规格销售额占比约 56%。 羟考酮缓释片竞争格局良好, 进口企业萌蒂拥有 10mg 和 40mg 批文, 人福医药的 40mg 规格于 2022 年获批上市, 立方的 10mg 为国内首家, 40mg 也在开发中, 未来峰值有望达到 10 亿。   医保+基药助力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 益气和胃胶囊于 2017 年进入医保目录,2018 年进入基药目录, 销售额实现了高速放量, 从 2017 年的 340 万元增长到 2021年的 2.15 亿元, 连续 4 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益气和胃胶囊仍处于高速放量阶段,一方面是医院覆盖面仍有待扩大; 另一方面是尚未开发零售市场, 慢性胃病治疗药物在零售渠道占比高, 还会进一步带来增量。   非洛地平集采对利润影响预计不大, 小品种有望放量: 非洛地平预计 2023H1 会面临国家集采开标。 非洛地平原研药阿斯利康在院内市场占比超过 90%, 由康哲药业获得独家商业化权益, 康哲药业代理的另外 2 个大品种均放弃了集采, 估计非洛地平也很可能放弃集采, 院内市场将由国产企业分享, 公司有望实现以价换量, 虽然收入会有所下降但利润影响小。 二线品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快速增长、 13 个滴眼剂放量、 硝苯地平集采获得收入和利润增长。   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2/2.84/3.53 亿元, 增速分别为 23%/34%/24%, 对应 PE 分别为 25/18/15 倍。 考虑到羟考酮缓释片和益气和胃胶囊高速放量,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建议。   风险提示: 产品集采降价风险,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7
    • 医药行业周报:从医药基金重仓股变迁看中药板块投资机遇

      医药行业周报:从医药基金重仓股变迁看中药板块投资机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医药指数有所回调,跑输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99%,跑输沪深300指数1.78pp,估计主要原因为AI和大央企板块投资热情高涨,资金从医药板块外流。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处于中下水平。从子板块来看,中药、线下药店、医药流通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3.45%、3.20%、2.93%;医药研发外包、疫苗、原料药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93%、-3.63%、-1.88%。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百利天恒-U、国药一致、桂林三金、佐力药业、九芝堂;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拱东医疗、亨迪药业、特一药业、诺唯赞、长春高新。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从板块来看,中药、医药流通等上市公司涨幅靠前,在本周和本月上涨幅度均靠前,中药板块政策支持+业绩向好,医药流通板块有国企改革概念(国药系)和医疗AI概念(润达医疗)。   从医药基金重仓股变迁看中药板块投资机遇。医保+基药目录扩容推动2010-2013年中药收入快速增长,如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昆药集团等均在此期间实现了收入高速放量。政策+业绩推动中药板块在2009-2012年连续4年显著跑赢医药行业其他细分板块,成为医药基金重仓。2012中药行情高点时5支医药基金前10大重仓里中药占了一半。CXO也复制了类似行情,2021年行情高点时22支医药大基金前10大重仓里CXO平均持股数量为4.5支。当前医药基金持仓中药股数量偏少,29支医药大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2300亿,占131支医药基金总规模的比例约为80%,2022年报平均持仓中药股数量仅为1支,约1/3的医药大基金未持有中药股。中药迎来政策全面利好,建议关注中医药产业。建议关注:1)中药创新药,如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等;2)中药国企改革:如太极集团、华润三九、昆药集团、达仁堂等;3)中药OTC:如健民集团、济川药业、羚锐制药等;4)中药品牌药,如同仁堂、片仔癀、寿仙谷等;5)中医医疗服务,如固生堂。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变化、新冠疫情反复、疫情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3-20
    • 新股覆盖研究:海森药业

      新股覆盖研究:海森药业

      个股研报
        海森药业(001367)   本周四(3月23日)有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海森药业”询价。   海森药业(001367):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学药品原料药及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3.89亿元/4.23亿元,YOY依次为6.74%/36.58%/8.69%,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6.58%;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0.94亿元/1.07亿元,YOY依次为-8.89%/49.62%/13.50%,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15.66%。公司初步预测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在2,450-2,65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0.53%-8.74%。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硫糖铝原料药生产厂家,产品毛利率高。硫糖铝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疾病,目前该产品的国内主要供应商为昆明积大制药、广东华南药业两家,其2019年销售额占比分别达到68.53%及26.88%,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95.41%,而上述客户均为公司硫糖铝产品客户,反映了公司产品在硫糖铝市场中竞争力强。2019-2022H1报告期内,该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6.32%、63.71%、58.85%、54.73%,具备较好的毛利率水平。2、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优于同行。2019-2022H1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率分别为6.05%、6.03%、6.21%、5.44%,大幅低于行业平均11.61%、10.63%、11.54%、9.3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3%、3.80%、3.10%、2.74%,大幅低于行业平均6.94%、6.82%、7.70%、5.92%。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专注于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根据主营产品的相似性,选取美诺华、天宇股份、富祥药业、奥翔药业、普洛药业为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行业平均收入规模34.24亿元,可比PE-TTM(剔除近期业绩波动较大的天宇股份、富祥药业/算术平均)为32.61X,销售毛利率为32.86%;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3-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