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11)

    • 经营边际改善,看好全年表现

      经营边际改善,看好全年表现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75亿元,同比增长6.86%,实现归母净利润6.91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2.50%;   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2亿元,同比增长11.30%,实现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17.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7.32%。   收入分析:国内增速环比提升,海外延续高增态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1.75亿元,同比+6.86%(其中Q1:+2.52%,Q2:+11.30%),Q2增长环比提速,主要得益于公司多措并举拓展新市场以及海外业务维持较高增速。分产品来看,2024Q2酵母及深加工产品/制糖产品/包装类产品/其他营收26.70/1.90/0.95/7.10亿元,同比+12.24%/-40.07%/-17.05%/+46.42%,酵母主业环比提速,预计YE、微生物营养等维持良好增势,贸易糖业务持续剥离。公司不断推进渠道和新产品开发,助推各业务单元主导产品销量稳定增长,1)渠道方面,烘焙面食采取“一厂一策”应对竞争,推进产品组合应用,YE食品调味开展细分行业推广,微生物营养加强工业大用户开发维护,动物营养推进大用户二次开发,酿造及生物能源加大开发农村酿酒市场,植物营养推行渠道扁平化策略;2)新产品方面,完成开发并上市耐冷冻干酵母、满易先系列、酵母培养物GT120、GT130等产品,同时持续加大高核酸、酵母蛋白等新产品应用推广力度。分区域来看,2024Q2国内/国外营收22.11/14.54亿元,同比+6.6%/+19.0%,国内增速环比Q1明显修复,海外维持较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灵活调整市场政策,加快注册海外营销子公司,聘用本土化销售人员,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助推销售持续增长。   利润分析:费用率稳中略升,净利率同比改善。2024Q2公司毛利率为23.92%,同比+0.28pct,预计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有效管控,公司将持续优化大宗原料价格预判机制,建立供应商战略合作,同时扩大水解糖等非糖蜜原材料的使用,以加强成本管理。费用端,Q2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29pct至12.57%,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5.49%/3.13%/-0.14%,同比+0.56pct/-0.33pct/+0.63pct,销售、财务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源于销售人员薪酬和利息费用增加。得益于政府补助增加,Q2其他收益/营收同比提升1.36pct,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0.36pct至10.26%。   未来展望:收入向好成本改善,业绩弹性有望逐步释放。Q2国内动销环比改善,下半年有望维持较好增长,海外市场延续高增态势,随着埃及、俄罗斯新增产能逐步投产,海外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利润端,糖蜜等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预计公司采购端压力将有所缓解,新增折旧及海运费波动短期或影响利润释放,但随着新产能陆续投产、产能利用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中长期来看,酵母行业稳步增长,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凭借技术、规模等优势持续实现全球扩张。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酵母龙头、市场竞争力强劲,短期国内有望随需求复苏实现逐步改善,海外加速扩张、市场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叠加糖蜜等原材料成本相对可控、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利润端整体趋势向好;中长期来看,酵母行业稳步增长,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凭借技术、规模等优势持续实现全球扩张。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9.65/165.41/182.25亿元,同比增长10.2%/10.5%/10.2%,归母净利润13.50/15.49/17.38亿元,同比增长6.3%/14.7%/12.2%,对应EPS分别为1.55/1.78/2.0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成本上涨,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9-04
    • 新股覆盖研究:益诺思

      新股覆盖研究:益诺思

      个股研报
        益诺思(688710)   投资要点   下周二(8月20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益诺思”询价。   益诺思(688710):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8.63亿元/10.38亿元,YOY依次为74.30%/48.35%/20.32%;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1.35亿元/1.94亿元,YOY依次为104.68%/56.13%/43.60%。最新报告期,公司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增加15.01%;实现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减少16.05%。根据公司管理层初步预测,公司2024年1-9月营业收入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13.91%至17.67%,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23.58%至29.67%。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药集团体系下的中央企业;依托雄厚的国资背景,公司现已成为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国药集团持有公司44.23%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团队,其中包括以总经理常艳女士为首的国家药监局新药审评专家5人、GLP资深专家2人、ICH及国内指导原则专家工作组成员4人、中国认证毒理学家12人、美国AAALAC检查专家3人。凭借雄厚的国资背景及优质的人才队伍,公司成为我国最早、且目前为止少数(国内仅6家)同时具备NMPA和OECDGLP认证资质,以及符合美国FDAGLP标准的非临床评价研究机构,与恒瑞医药、礼新医药、石药集团等国内头部制药企业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战略合作关系;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2年公司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占率为6.80%、国内排名第三。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3.27亿元,2024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较上年同期仍在增长,公司业务有望稳定向好。2、公司积极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进一步保障上游原材料实验用猴供应的稳定性。实验用猴是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实验用猴成本在公司原材料采购中占60%以上、涉及使用实验用猴业务产生的收入占公司营收的40%以上。为保证公司上游原材料实验用猴的供应稳定性,公司于2021年10月与安徽盛鹏、黄山文投合资新设控股子公司黄山益诺思、主营实验动物的产销,其中公司持有51%股权;又于当月收购黄山盛鹏与实验用猴繁育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安徽盛鹏系经安徽省林业厅批准并于2015年成立的实验用猴标准化养殖及实验动物生产基地,拥有丰富的恒河猴资源。3、2024年3月,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美国益诺思,利好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伴随着我国CRO行业发展,叠加亮眼的成本优势、国内临床及非临床试验成本仅为欧美地区的30%-60%,近年来海外订单转移趋势凸显。公司是国内较早具备发达国家GLP标准认证、及AAALAC国际认证的机构,为承接海外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海外收入已超4000万。2024年3月,公司在美国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负责临床大小分子生物分析;一方面将利好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亦可通过国内国外实验室联动,满足国内客户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生物分析需求。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根据主营业务的相似性,选取昭衍新药、美迪西、康龙化成、药明康德为益诺思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3年度可比公司的平均收入为139.05亿元,可比PE-TTM(剔除负值/算数平均)为19.09X,销售毛利率为35.83%;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低于可比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则处于同业的中高位区间。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8-16
    • 新股覆盖研究:小方制药

      新股覆盖研究:小方制药

      个股研报
        小方制药(603207)   投资要点   下周一(8月12日)有一只上证主板新股“小方制药”询价。   小方制药(603207.SH):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外用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消化类、皮肤类和五官类等细分领域。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4.57亿元/4.72亿元,YOY依次为11.22%/13.72%/3.28%;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1.75亿元/2.04亿元,YOY依次为-21.05%/38.74%/16.24%。最新报告期,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加0.69%,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加0.72%。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4年1-9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00.00-19,4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5.65%至15.11%。   投资亮点:1、公司立足于家用常备药,在开塞露、炉甘石洗剂等核心产品上处于国内领先。公司深耕家用常备药的研产销,自2002年创设“信龙”品牌并使用至今,品牌旗下核心产品包括开塞露及炉甘石洗剂等,该两类产品使用人群广泛,国内市场规模分别达到9.83亿元及2.45亿元(米内网数据,2022年),而报告期内公司对应产品市场份额均处于业内领先。由于公司主要产品为民众熟识度较高的家庭常备药、销售推广难度较小,因此公司销售费用整体保持较低水平,同时带动净利润率较同业表现略优。2、公司积极投入复方透骨草溶液等新产品的开发,持续丰富产品布局。1)公司正重点推进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的复方透骨草溶液产品的研发申报工作,该药品为用于治疗手足癣疾病的“国家一类新药”,目前产品已在院端以院内制剂形式形成使用,治疗效果优、患者口碑良好。手足癣作为一种常见皮肤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5%,南方地区患病率更高达50%~60%,且足癣复发率高,约84%的患者每年发作2次以上,对应药物或拥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人群基础、发展前景良好。2)公司拟使用募投资金对莫匹罗星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6款新品进行开发,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布局。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主要从事外用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选取同样从事外用药产销、且适应症领域与公司较为相似的马应龙、福元医药、仁和药业、华润三九、羚锐制药作为小方制药的可比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79.12亿元,可比PE-TTM(算术平均)为18.29X,销售毛利率为54.44%;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8-08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维生素格局良好,供给扰动价格上行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维生素格局良好,供给扰动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据今日维生素,近期多个维生素品种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态势。截止7月19日,花园生物、新和成VD3产品价格195元/kg,较上周(160元/kg)、月初(98元/kg)和年初(60元/kg)分别上涨21.9%、99.0%、225.0%;浙江医药、新和成VE产品价格100元/kg,较上周(91元/kg)、月初(83元/kg)和年初(60元/kg)分别上涨9.9%、20.5%、66.7%;浙江医药、新和成等VA产品价格98元/kg,较较上周(98元/kg)、月初(92元/kg)和年初(75元/kg)分别上涨0.0%、6.5%、30.7%。   维生素作用重要,市场稳步增长。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生长必须摄取的微量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在维生素行业各细分品种中,维生素B族、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A市场份额最大,分别为33%、30%、21%和13%,其他维生素市场份额较小,总占比仅3%。总体需求平稳低速增长,供给集中度高,市场价格长期呈现周期性波动。华经情报网数据显示,中国维生素产业产量和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2018年中国维生素产量为33.4万吨,2021年中国维生素产业产量增长为40.4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12.53%。2017年中国维生素产业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2021年中国维生素产业市场规模增长到3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国内维生素市场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维生素主要应用于饲料,养殖利润修复有望拉动需求。维生素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其下游的饲料、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等领域。据智研咨询和华经情报网,具体来看,维生素下游需求中,饲料行业需求占比最大,达到48%,医药化妆品及食品饮料行业需求占比分别为30%和22%。分品种看,除VB12、VB1和VC外其他细分品种下游应用中饲料占比大于60%,其中维生素D3、维生素A及维生素H饲料应用占比最大,分别为90%、83%和79%,而维生素C用于饲料的占比非常小仅占11%,用于食品和医疗化妆品占比分别为51%和38%。虽然饲料为维生素行业最重要的下游需求,但是维生素在动物配方饲料中的添加量却非常少,成本占比较低,因此饲料厂商实际上对于维生素价格的变动敏感度不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呈现上行迹象,生猪价格从年初的14.42元/kg稳步上行至7月19日的18.92元/kg,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也从年初的亏损200多到当前(7月19日)分别盈利439元/头和384元/头,下游养殖利润的修复有利于维生素需求拉动和价格传导。   中国为主要生产国,竞争格局较好。从全球维生素行业竞争来看,维生素加工工序较多,污染物处理难度大,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经过前几年重大的整合,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集中度,多数品种呈寡头垄断格局,垄断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权。我国维生素行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长期困扰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H等主要维生素产品的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已成为能生产全部维生素种类的少数国家之一,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中国以其众多的生产厂家、较高的产量和销量、齐全的维生素生产品种,与德国巴斯夫、荷兰帝斯曼这两大维生素巨头构成了世界维生素的三大制造方。新和成年报显示,2023年中国维生素产量约为43.4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4.40%。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从品种集中度看,维生素B各品类产能集中度高,前三企业产能占比均超过了整体市场的一半,其中B7最高CR3达90%;维生素C产能集中度最低,前三企业产能仅占43%,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CR3分别为64%和58%。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国内VE产能为9.5万吨,其中益曼特(能特科技和DSM合资)3万吨、新和成3万吨、浙江医药2.5万吨、吉林北沙1万吨;国内VA产能为2.7万吨,其中新发药业1万吨、新和成0.8万吨、浙江医药0.5万吨、金达威0.4万吨。   供给扰动,协同提价。行业良好生产格局下,供应方对市场有极大的话语权,主要生产企业形成定价默契,尤其是市场低迷时行业内“价格同盟”强势有效。一旦偶发企业生产事故或运动式环保检查导致行业产能被动明显收缩,相关产品价格暴涨,寡头再稳步提价。据饲料巴巴信息,VA方面,4月29日浙江医药类胡萝卜素中间体工厂发生事故,5月14日市场称新和成VA报价上调30%,6月20日市场称国内有厂家报价提至95元/公斤,7月2日市场称DSM瑞士工厂冷却水取水装置受洪水和泥石流影响,工厂关闭影响时间有待评估,7月3日市场称有厂家VA(100万IU)出口报价提至25美元/公斤,本周欧洲市场报价22-23欧元/kg。VE方面,5月21日市场称DSM工厂停产检修2个月,新和成山东VE工厂计划自7月上旬至9月上旬停产检修,浙江医药计划自7月中旬开始停产检修2个月,7月2日市场反映称DSM瑞士工厂因天气影响关闭工厂,北沙制药维生素E生产线计划于8月底开始停产检修8-10周,7月17日浙江医药VE产品提价至120元/公斤,7月18日市场称帝斯曼VE报价125元/公斤,本周欧洲市场报价8.7-9.7欧元/公斤。VD3方面,原料胆固醇供应紧张,主流厂家停报停签计划提价,出口价格坚挺,国内市场购销活跃,报价上涨。   投资建议:维生素格局较好,在下游成本占比较低,供给侧波动易带动价格拉涨,价格低迷下企业协同提价,相关标的受益涨价带来业绩弹性。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花园生物、兄弟科技、金达威、能特科技、天新药业、圣达生物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协同不确定性;安全环保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21
    • 新股覆盖研究:爱迪特

      新股覆盖研究:爱迪特

      个股研报
        爱迪特(301580)   投资要点   下周二(6月11日)有一只创业板新股“爱迪特”询价。   爱迪特(301580.SZ):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提供商。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6.03亿元/7.80亿元,YOY依次为50.78%/10.54%/29.47%;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1.16亿元/1.47亿元,YOY依次为24.03%/109.25%/26.90%。最新报告期,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加18.89%,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加40.75%。经公司测算,预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25%至34.8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20%至49.47%。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义齿用氧化锆瓷块生产企业之一,为国内口腔材料龙头企业。公司设立以来持续深耕氧化锆瓷块等口腔修复材料,是国内较早进入该领域的企业,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义齿用氧化锆瓷块生产企业之一,根据公司招股书中披露,公司2020年氧化锆口腔修复材料的国内市占率约为6.21%,在该领域高端产品线上跻身国际领先前列、并实现进口替代。除氧化锆瓷块外,公司还陆续拓展玻璃陶瓷、树脂等口腔修复材料,在业内已形成较好的品牌知名度,为CN10/CNPP数据研究及十大品牌网联合推出的十大牙冠材料品牌榜的唯二两家本土牙冠品牌之一,2023年收入规模位列本土四大口腔材料企业之首。2、顺应客户需求,公司成功开拓了口腔数字化设备并成长为第二大业务。在持续优化口腔修复材料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发现了客户对可实现数字化精密加工、提高义齿制造效率的齿科设备的相关需求,2018年公司顺应行业数字化趋势及客户需求,推出口腔数字化设备服务,通过将设备产品与口腔修复材料整合或对设备类产品进行适配性集成,更好地服务技工端客户及临床端客户。报告期内,通过挖掘口腔材料已有客户的设备需求,公司设备类产品实现快速发展;2020-2022年公司设备与材料重叠客户数量占设备客户总数均达到75%以上、重叠客户采购金额占设备销售金额比例维持在90%左右;口腔数字化设备销售金额从2020年的0.9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04亿元,CAGR达到30%,2023年设备销售占比已达到26.15%,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3、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通过并购实现业务外延式发展,目前已切入口腔种植材料及上游氧化锆粉体领域。1)韩国沃兰为一家种植体供应商,产品已取得FDA/CE/CFDA/KFDA等多个地区的注册证。为延伸在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布局,公司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公司分别收购了韩国沃兰34.36%、33.50%股份,目前合计持有其67.87%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2)景德镇万微专业从事氧化锆粉体生产,为保障供应链稳定,公司于2023年10月通过参股景德镇万微切入上游氧化锆粉体业务。参股当年,景德镇万微进入公司氧化锆原料的前五大供应商并实现供货3221.69万元,氧化锆粉原料采购均价从2022年的200元/千克下降至2023年的184元/千克,较好地提升了成本竞争力。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主要从事口腔修复材料、口腔数字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因此选取同样从事口腔修复材料及口腔数字化设备生产的国瓷材料、从事义齿生产的现代牙科作为爱迪特的可比公司。但考虑到上述公司的业务结构与公司差异较大,可比公司的参考性或较为有限。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33.71亿元,可比PE-TTM(剔除非A股上市公司/算术平均)为31.96X,销售毛利率为46.13%;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6-10
    • 盈利改善,多元布局助推持续成长

      盈利改善,多元布局助推持续成长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投资要点   事件:利安隆发布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52.78亿元,同比增长9.00%;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减少31.05%;扣非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减少33.17%;毛利率19.78%,同比降低4.48pct。其中2023Q4,公司实现营收14.21亿元,同比增长13.84%,环比增长5.16%;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减少12.25%,环比减少20.75%;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减少16.90%,环比减少21.18%;毛利率21.27%,同比提升1.52pct,环比提升2.16pct。2024Q1,公司实现营收13.54亿元,同比增长14.17%,环比减少4.71%;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9.19%,环比增长34.75%;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23.56%,环比增长33.49%;毛利率21.38%,同比提升2.35pct,环比提升0.11pct。   量增价减,2023年业绩承压。2023年公司营收实现9.00%的增长,主要系公司产销双增;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减少31.05%,毛利率19.78%,同比减少4.48pct,利润和毛利率出现一定下滑,主要系公司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抗氧化剂、光稳定剂、U-pack、润滑油添加剂收入分别为16.02、18.74、6.38、9.22亿元,同比变化-2.7%、0.32%、23.17%、52.20%;毛利率分别为17.10%、31.95%、7.16%、11.85%,分别同比降低3.14pct、4.57pct、2.28pct、5.20pct。2023年出现的行业竞争态势加速了落后产能和竞争力薄弱的企业出清,下游客户订单集中度更加倾向于龙头企业。2023年公司抗老化助剂、润滑油添加剂产量分别为11.67、4.79万吨,同比变化23.60%、36.23%;销量分别为11.62、4.73万吨,同比变化25.74%、45.58%,进一步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盈利改善,经营拐点或已出现。复盘公司近两年经营表现,利安隆业绩(归母净利润)自2022Q4开始明显下滑,出现了-23.11%较大幅度同比负增长,并持续扩大到2023Q3的-37.59%,2023Q4业绩同比增长为-12.25%,下滑幅度出现明显缩窄,并在2024Q1出现同比29.19%正增长,业绩明显改善。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自2022Q3的24.58%下行至2022Q4的19.75%后继续低位震荡,到2023Q3毛利率为19.11%,2023Q4毛利率上行至21.27%,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修复,并在2024Q1延续改善趋势,提升至21.38%,公司经营拐点或已显现。   持续提升产能,多元化业务推动可持续发展。随着珠海基地抗氧剂新增产能、衡水基地内蒙基地光稳定剂新增产能投产达产,加上具有全球产能和市场优势的特殊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产品,公司产品竞争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完成润滑油添加剂业务二期试生产,完成生命科学业务年产6吨RNA中间体投产,使得公司的业务规模在化学和生物平台的支持下多线驱动快速增长,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增强,产品和技术不断发展。截止2023年12月底,公司抗老化剂(含U-pack)、润滑油添加剂(不含中间体)设计产能分别为21.54、13.3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9.20%、38.64%。目前公司在建项目有利安隆珠海3万吨抗氧剂扩产项目,预计2024年7月份投产,生物砌块方面,公司已建成6吨中试装置。润滑油添加剂板块,子公司锦州康泰完成三年业绩对赌,2021-2023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1.75亿元,完成锦州康泰二期产能的建设和投产,加大国际油公司、国际添加剂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开发力度。同时,积极参与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创新联盟的中国标准制定,并与国际四大润滑油添加剂公司、国内具有实力的复合剂企业密切合作,构建良好行业发展生态。2023年12月29日,利安隆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向宜兴创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增资,利安隆将持有宜兴创聚51.2%股权,宜兴创聚将全资并购韩国IPITECH INC.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宜兴创聚将成为利安隆控股子公司,宜兴创聚和韩国IPI将纳入利安隆合并报表范围,开启了公司高端电子级PI材料领域和海外公司研发和生产运营的新篇章。预计这些新项目投产将进一步打开未来公司的发展空间。公司2.0战略强化为2028年新材料事业部营收目标100亿元、润滑事业部营收目标40亿元,生命科学事业部营收目标10亿元。   投资建议:利安隆多元业务层次明晰,可持续发展动力足,当前盈利改善,经营拐点或已显现。由于产品景气度和项目进度变化,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4.72(原62.47)/76.09(原71.58)/86.21亿元,同比增长22.6%/17.6%/1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原5.23)/6.16(原6.25)/7.35亿元,同比增长32.3%/28.4%/19.4%,对应PE分别为14.6x/11.3x/9.5x;维持“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30
    • 内销收入稳步增长,加快海外新客户开拓

      内销收入稳步增长,加快海外新客户开拓

      个股研报
        维力医疗(603309)   投资要点   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公司全年业绩恢复: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88亿元(+2%,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2亿元(+16%)、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23%)。2023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14%)、归母净利润0.49亿元(+67%)、扣非归母净利润0.48亿元(+137%)。2024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14%)、归母净利润0.5亿元(-4%)、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0.68%)。细分业务来看,2023年麻醉产品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14.23%,导尿产品收入3.82亿元,同比下降9.90%,泌尿外科产品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77%,护理产品收入1.35亿元,同比下降15.25%,呼吸产品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36.36%,血透产品收入0.68亿元,同比下降15.51%。   加快新客户拓展,外销收入有望逐步回升。2023年公司外销实现营收6.44亿元,同比下降0.27%,主要受到北美大客户去库存影响。同时,公司加快新客户拓展,为公司增加新的营收增长点。2023年公司新增3个大客户项目落地,新项目通过前期磨合已经逐渐进入稳定生产和出货阶段,弥补了报告期内北美大客户去库存的影响。同时,公司积极开发空白市场,不断开拓新的合作伙伴,提升产品覆盖率。以创新单品为突破,加快海外市场推广。以清石鞘为突破口,开发比利时、土耳其、芬兰、巴西、智利、加勒比、以色列、巴勒斯坦等10个新市场,带动泌外产品在欧洲、美洲和中东等区域的销售取得快速增长;以精密尿袋为核心产品,在澳洲、比利时、瑞士、波兰、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及北欧区域均建立了经销商合作/直营的销售模式,加快欧洲本土化销售。兽用产品线初步搭建海外销售网络,并形成规模化收入,目前有8个新产品项目处于筹备过程,预期将带来销售量快速增长。未来随着海外大客户订单逐步恢复,新客户订单量出货稳步上升,公司外销收入有望恢复增长。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内销业务稳定增长。2023公司内销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1.95%。公司坚持学术引领,赋能国内业务发展。2023年共举办“超能天使”12场、“金石微开”2场、“WELL例时间”全国21例、“三惟创新”走进手术室7场,不断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公司进行一系列销售改革,完善销售渠道和团队建设,为公司业务开展打好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带量采购,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发挥公司产品高性价比的优势,通过集采中标带动公司产品稳定放量。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年报披露,我们微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3/3.86(2024-2025年前值为2.49/3.13亿元),增速分别为26%/25%/27%,对应PE分别为14/11/9倍。考虑到公司海外大客户订单陆续恢复,新客户逐步放量,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集中带量采购风险,海外销售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23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多元化业务拓展顺利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多元化业务拓展顺利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13.38亿元(-5%,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3.13亿元(-22%);扣非归母净利润2.91亿元(-26%);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4亿元(-15%),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83%)。2024Q1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2亿元(-23%),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6亿元(-44%)。   家用呼吸机业务短期承压,其他业务实现稳定增长。细分业务来看,受到下游客户阶段性去库存的影响,2023年家用呼吸机组件业务实现营收8.67亿,同比下滑18.12%,公司核心客户A库存压力逐渐出清,业务量逐步回升;人工植入耳蜗板块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15.87%;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实现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94.21%;精密模具及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0.98亿元,同比增长23.48%;其他医疗组件业务实现营收0.85亿元,同比增长6.38%。除家用呼吸机和人工植入耳蜗板块外,其余板块营收综合增速达到38.08%。其他板块业务的快速增长,反映了公司在多元化业务赛道布局上初显成效。未来公司将加快引入新品类,促进公司营收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20亿元,占公司营收的9.00%,同比增加37.31%,持续加强公司在核心战略赛道的技术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技术平台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大心血管介入、电生理、节律管理、体外诊断、血糖管理、外科等细分市场的投入。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研发团队的建设,吸引行业内优秀人才加入公司研发队伍,为公司的研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不超过163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含子公司)核心员工,考核目标为24/25/26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25.00%/56.25%/95.31%(以23年为基准),触发条件为24/25/26年营收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达20.00%/44.00%/72.80%(以23年为基准),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受到大客户去库存压力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4.92/6.10(2024-2025年前值为6.41/8.33亿元),增速分别为25%/25%/24%,对应PE分别为24/19/15倍。考虑到公司和核心客户合作持续加深,家用呼吸机业务逐步回升,人工耳蜗业务稳定增长,外延家用消费电子及其他医疗领域增加新营收,公司业绩有望恢复增长,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高的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8
    • 业绩保持快速增长,视光产品快速放量

      业绩保持快速增长,视光产品快速放量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投资要点   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64%,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3.04亿元(+31%)、扣非归母净利润2.89亿元(+39%)。2023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105%)、归母净利润0.52亿元(+49%)、扣非归母净利润0.50亿元(+90%)。2024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64%)、归母净利润1.03亿元(+31%)、扣非归母净利润0.99亿元(+32%)。   人工晶体稳定增长,视力保健产品表现亮眼。细分业务来看,手术治疗产品中,“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实现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41.67%。随着年初市场环境逐步恢复,白内障手术量快速增长,公司人工晶状体销量同步增长,国内年销量突破百万片,未来随着人工晶体集采逐步落地,公司高端双焦人工晶体有望加快放量。同时国际市场也加快推进,境外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为127.90%。近视防控产品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26.03%。角膜塑形镜业务受消费降级、竞品增加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公司“普诺瞳”“欣诺瞳”离焦镜作为角膜塑形镜的互补产品之一,处于加速推进阶段,其收入同比增长247.32%。视力保健产品中,隐形眼镜收入1.37亿元,营收占比14.36%,同比增长1,504.78%,实现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完善隐形眼镜布局,通过并购天眼医药、福建优你康、美悦瞳快速提升产能,加快拓展隐形眼镜市场,未来随着公司持续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营销,公司视光类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在研项目稳步推进。公司研发投入1.32亿元,同比增长61.23%。公司定位于研发平台型企业,在研项目丰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可有效保障公司研发进度。2023年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已申报注册,非球面三焦散光矫正人工晶状体、非球面扩景深(EDoF)人工晶状体等临床项目加速推进,进展良好。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视力保健业务处于扩张初期,单位成本较高,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5.16/6.229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4.52/6.04亿元),增速分别为32%/28%/22%,对应PE分别为36/28/23倍。考虑到公司人工晶体和OK镜业务持续增长,视光产品逐步贡献业绩增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维持“增持-B”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集采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8
    •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要点   预计利润端延续高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Q1业绩预告。(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15亿元(+16.66%,同增,下同),其中阿胶及系列产品收入43.64亿元(+17.98%);归母净利润11.51亿元(+47.55%),扣非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54.70%)。费用端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4.86亿元(+12.78%)、3.77亿元(-2.55%)、1.73亿元(+25.77%),费用率分别为31.52%(-1.08pp)、8.00%(-1.58pp)、3.67%(+0.27pp)。(2)2024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34-3.57亿元,同比增长45%-55%;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3.09-3.32亿元,同比增长46%-56%。   复方阿胶浆强势发力,阿胶系列产品整体增长势能良好。公司坚持“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大单品打造能力。(1)东阿阿胶块:通过渠道瘦身推动终端动销,目前渠道库存保持良性水平,继续夯实品类龙头地位。(2)复方阿胶浆:围绕大品种战略持续拓宽渠道布局,一方面通过拓展新适应症及循证研究助力市场开拓,推动医疗渠道稳健增长;另一方面通过零售市场精准营销促进县域市场渗透,2023年销售额超15亿元,增量超40%;2024Q1保持快速增长,公司计划其2024年全年销售目标超25亿元。(3)桃花姬阿胶糕:基于大快消新打法,拓展即食养颜第一品牌。(4)阿胶粉:针对年轻群体,以国潮时尚和数字化等方式推广;围绕线上线下互动整合,2023年销售破亿元。(5)“皇家围场1619”男士滋补品牌:进一步明晰品牌定位,推动终端营销增量。   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稳定分红提升投资回报能力。(1)股权激励:公司已于2024年1月发布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草案),解禁指标涵盖ROE、净利润CAGR、营业利润率三重维度,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2)分红: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始终将股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数据统计,自1999年度首次分红至2023年度公司共分红25次,累计分红金额约77.32亿元。根据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2023年分红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分红比例达99.60%;即每10股派发现金17.8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达11.46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双轮驱动激活内生动力,高势能构筑品牌壁垒;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增长,长期发展动力充足。我们上调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3/17.22/20.26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2.81/15.71亿元),增速分别为26%/19%/18%;对应PE分别为30/25/21倍,维持“增持-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阿胶价格体系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