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限价与报量结果公布,关注国产化学发光产业投资价值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集采限价与报量结果公布,关注国产化学发光产业投资价值

      化学制药
        集采规则温和最高限价合理,看好国产头部厂家受益。 12月8日安徽省连续发布《二十五省(区、兵团)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 第2号和第3号文件。 按照项目的首年意向采购量(人份)计算(下同),进入A组的国产厂家在传染病(化学发光法)项目中报量占比67%,性激素六项占比为23%。 竞价规则表明在各检测项目中最高有效申报价相同,统一申报整体降幅, 按降幅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排名。本次规则未区分国产进口,进口品牌丧失溢价优势。各项目公布的最高有效价合理,结合50%的降幅“复活线”来看,本次集采相对温和。国产头部企业具备价格优势,有望在后续报价中获益,进一步提升自身市场份额。   本周行情:本周( 12月4日-12月8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2.56%,跑输沪深300指数0.16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79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游。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全盘下跌,其中跌幅前三的为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和化学原料药,分别下跌6.49%、 4.53%和4.47%。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一、行业政策免疫性;二、负面影响见底,例如:新冠基础出清,静待利好释放;三、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量和限价公布,关注国产化学发光进口替代加速的机会。   行业政策免疫可以关注: 1、海外业务逻辑: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 2、品牌OTC:健民集团、马应龙等。 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负面影响见底可以关注: 1、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 3、 POCT:万孚生物。 化学发光联盟集采集采量和限价公布,建议关注: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科美诊断等国产企业。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3-12-1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如何寻找增长的确定性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如何寻找增长的确定性

      化学制药
        关注肛肠治痔类产品市场需求。   痔疮发病率高、根治难,治痔治疗具有极大市场空间。 据智研咨询统计,我国痔疮用药(终端)市场规模从2016年33.98亿元增长至2022年49.73亿元, 2016年以来规模复合增速为6.55%, 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痔疮用中成药占比大,外用药占比高。 2022年我国痔疮用药中成药市场规模42.18亿元,占比84.82%;化学药市场规模为7.55亿元,占15.18%。根据健康网数据显示,痔疮患者人群对乳膏剂、栓剂等外用剂型的偏好达到88.2%。 治痔类龙头企业马应龙品牌效应强,治痔类产品在痔疮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量的占有率高达48%,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本周行情:本周(11月27日-12月1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0.46%,跑赢沪深300指数2.01pct,跑赢创业板指数1.06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十。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中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上涨,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服务下跌,化学原料药不涨不跌。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分别上涨1.61%、 0.46%和0.11%,跌幅前三的为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43%、 0.80%和0.51%。   投资策略: 医药行业四季度继续受行业政策性影响,业绩有所承压,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具备稀缺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业绩有望实现良好增长以及判断增长确定性?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可以把握:一、行业政策免疫性入手,例如:主要业务在海外、院外销售、民营医院、需求刚性品种等;二、负面影响见底,例如:新冠基础出清,静待利好释放。   行业政策免疫可以关注: 1、海外业务逻辑:迈瑞医疗、新产业、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以及生命科学上游等公司。 2、品牌OTC:健民集团、马应龙等。 3、需求刚性品种:血制品(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精麻类(恩华药业),药用玻璃(山东药玻),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4、民营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负面影响见底可以关注: 1、 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龙头)。 3、 POCT:万孚生物。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3-12-0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流感和支原体肺炎高发下的药店、流感疫苗以及检测端相关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流感和支原体肺炎高发下的药店、流感疫苗以及检测端相关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本周我们谈谈超声影像行业的发展趋势: 超声检查与判断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技术,超声医生的培养周期长;超声医生的缺口驱动超声AI诊断发展。 超声诊断的难点在于动态图像需要实现图像采集与阅片同时完成。 实现AI超声诊断需要较强的专家团队进行数据清洗与分析,并具有较强算法框架及时处理庞大数据。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供应商与人工智能医疗公司相比在数据获取难度及数据标注成本上有显著优势。人工智能在超声影像中主要研究领域为甲状腺、乳腺、肝脏病变的检测等,通过辨别疾病关键要素实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误诊/漏诊概率等。 国际厂商重视AI影像发展,国产厂商提前布局走出便携化+智能化差异化发展方向, 建议关注: 较早布局AI超声诊断的祥生医疗。   本周行情:本周(11月20日-11月24日) 生物医药板块上涨1.65%,跑赢沪深300指数2.49pct,跑赢创业板指数4.09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四。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中涨幅前三的为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医药流通,分别上涨5.13%、2.09%和1.89%;医疗服务子板块出现下跌,跌幅为1.70%。   投资策略: 两条主线: 关注流感及支原体肺炎高发下药店、流感疫苗和检测端等相关机会;及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预期底部期待利好释放的相关公司。   一、关注流感及支原体肺炎高发下药店、流感疫苗和检测端等相关机会。 流感及支原体肺炎高发,终端用药需求增长有望熨平去年Q4业绩高基数影响。根据哨点医院的监测情况, 11/13-11/19流感样病例门急诊占比环比持续提升,且明显高于2020-2022年同期水平。支原体肺炎、流感的持续流行的带来感冒药等终端用药需求提升、就诊相关检测需求以及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 1、关注药店板块: 我们认为,在2022Q4基数较高的情况下支原体肺炎、流感的持续流行的带来感冒药等终端用药需求将有效熨平基数影响, 有望带动2023Q4药店板块业绩超预期。板块估值充分回调,当前位置性价比突出。 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健之佳和漱玉平民。 2、检测端: 建议关注万孚生物、英诺特等。 3、流感疫苗: 建议关注华兰疫苗、金迪克和百克生物。 4、感冒流感产品: 建议关注济川药业、康缘药业、华润三九、葵花药业等。   二、关注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预期底部期待利好释放的相关公司。   1、业绩较好公司: 1)眼科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2)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 3)推荐血制品板块: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以及博雅生物。 4)建议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瓶受益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放量,成本端下行)。 5)建议关注恩华药业、九典制药、长春高新、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6) IVD:建议关注亚辉龙、新产业。   2、布局明年,静待利好放。 1) ICL: 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建议关注超声和内镜: 祥生医疗、 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 3)静待利好落地的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3-11-27
    • 创新为底色,打造“下一代”动物模型的领军者

      创新为底色,打造“下一代”动物模型的领军者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投资要点:   聚焦创新打造高端产品,产品丰富度领跑行业。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具有多年小鼠开发经验,科研底蕴深厚,基因编辑技术应用转化硕果累累,公司模型数量行业领先,积极拓展斑点鼠、人源化鼠、野化鼠等创新高端产品。公司现有产能达23万笼位,多地布局提高辐射范围,已服务近2000客户,涵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知名创新药企与CRO公司。   供需共振行业持续扩容,创新模型大有可为。供给端:CRISPR/Cas9技术突破,降本增效,助力基因修饰模型实现规模化。需求端:医药研发投入,模型数量需求攀升;创新模型预测准确率高,更好发挥临床风险前置效果,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行业持续扩容,我们认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利好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   公司立足创新模型高速成长,药效业务+出海战略打开天花板:创新模式是“增长底座”:短期来看:斑点鼠产品满足科研刚性需求,快速放量。中长期来看:1)人源化鼠+免疫缺陷鼠资源丰富,契合免疫疗法需求持续增长;2)野化鼠有望成为新一代疾病模型,应用前景广阔。药效业务发挥协同效用,有望打开二次增长曲线;公司高端产品出海具备差异化优势,以产品为驱动快速拓展海外版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2.2/2.6亿元,同比增速为6%/23%/21%,以11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46/37/31倍。公司为实验动物模型稀缺标的,其创新实力、产品丰富度领跑行业,给予公司2024年PE为45倍,对应目标价为23.5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因编辑通用技术升级迭代风险、新品研发风险、新药研发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府补助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页
      2023-11-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边际改善,以及关注主题催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边际改善,以及关注主题催化

      化学制药
        种植牙Q3延续高速放量趋势,建议关注口腔医疗服务行业: 根据我们测算,(1) Q3进口高端品牌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中国区种植量增速分别为222%、 124%、 96%, Q3在Q2高增速的情况下继续提速;(2) Q3韩系中端品牌登腾在中国区种植量增速为40%, 增速环比基本持平。 从环比和复合复合增速的角度来看, Q3进口高端品牌持续加速,韩系品牌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维持高位。种植牙行业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1815亿元,建议关注口腔医疗服务行业。   本周行情:本周(11月13日-11月17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0.13%,跑赢沪深300指数0.38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8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表现分化,其中涨幅前三的子版块为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化学原料药,涨跌幅分别为+1.43%、 +1.11%和+0.69%,跌幅前三的子版块分别为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和医药流通,涨跌幅分别为-1.69%、 -1.18%和-1.13%。   投资策略: 医药板块回暖,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把握行情机会; 一、关注三季度以及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 1、眼科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2.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 3、推荐血制品板块: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以及博雅生物。 4、建议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瓶受益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放量,成本端下行)。 5、建议关注恩华药业、九典制药、长春高新、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6、 IVD:建议关注亚辉龙、新产业。 二、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 1、 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建议关注集采政策影响见底的春立医疗。 3、建议关注内镜: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 4、静待利好落地的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三、阿兹海默症药品有望很快获批,关注相关投资机会,诊断重点关注Pet-CT 东诚药业, AD早期血液检查试剂研发难度大,检测服务有望打开局面。建议关注: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3-11-20
    • AD诊断行业研究报告(一):阿尔兹海默症新药即将在国内获批上市,如何判断AD诊断行业空间?

      AD诊断行业研究报告(一):阿尔兹海默症新药即将在国内获批上市,如何判断AD诊断行业空间?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阿尔兹海默症(AD):中国有983万患者,3877万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就诊率极低,行业成长空间大。AD治疗原则是尽早治疗,及时治疗,终身管理。1/3的MCI患者会在3-5年内进展为痴呆症,如果病人能够接受早期诊断并采取早期的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延缓病情发展,因此早期干预是减缓MCI患者进展为痴呆症的关键。卫材/渤健的Lecanemab获FDA完全批准上市,礼来开发的Donanemab已提交上市申请,获批的确定性较高,适应症均为AD源性MCI和轻症AD患者,催生早期AD诊断的需求。   脑脊液(CSF)和PET/CT检查是目前早期AD诊断的金标准,血液IVD试剂研发难度较大,国内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可能率先打开局面。FDG-PET/Aβ-PET显像剂国内已获批,Tau蛋白示踪剂处于临床III期,驱动国内AD早期PET-CT诊断市场增长。但长期来看,随着血液检查试剂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升,更方便大规模早筛的血液IVD试剂有望成为主流。当前在美国暂无没有FDA批准的早期AD的血液IVD试剂。Quanterix等公司已经开发了血液Aβ/p-Tau检测方法,并且正用LDT的方式提供检测服务。参考美国AD血液检查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在国内产品临床注册之前,可能会从第三方实验室开始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随着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可能加快国内血液检查试剂的研发进度。我们预计,2024年可能会出现ICL的PET/CSF前分流血液检测,2027年国内血液检测产品可能获批上市。但中、长期来看,血液检查主要用于PET/CSF前的分流检测及大规模老年人群的初步筛选,很难实现完全替代PET/CSF,约20%的患者仍需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我们预计2030年AD的血液检测的市场规模约171.93亿元,受到血液检查的冲击,CSF检查可能被完全替代,PET会成为补充血液检查的主要检查方式,预计2030年PET检测市场规模约71.64亿元。具体假设如下:1)我们预计来自高、中等偏上收入家庭的早期AD患者是诊疗的主要人群;2)血液标志物检测更方便快捷,患者可及性高,随着血检产品正式获批,灵敏度和准确度提升至用以开具处方水平,会成为主流检测方式,我们预计2030年90%的患者选择血液检查;3)长期来看,未来会多种方法联合诊断早期AD并指导临床用药。我们认为,随着PET检查费用纳入部分省份医保范围,2030年有望下降至5000元/次,预计2030年PET检查占比15%;4)我们预计高收入家庭患者2030年就诊渗透率达35%,中等偏上收入家庭患者达20%,总体MCI患者渗透率达17%。主要考虑早期AD诊断和治疗药品上市时间较短,价格相对较高,患者诊疗教育仍需加强,后续仍有较大渗透空间。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东诚药业(Aβ-PET示踪剂8月已申报上市,Tau-PET示踪剂处于临床III期);2)金域医学(国际化高精尖设备的质谱检测平台、单分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p-Tau181/NFL);3)迪安诊断(高灵敏度质谱技术、化学发光法);4)诺唯赞、亚辉龙、热景生物(布局早期AD血液检测仪器与试剂)。   风险提示:Lecanemab医保谈判失败的风险;早期AD患者就诊渗透率不及预期的风险;血液检测方法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页
      2023-11-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D早期血检研发难度大,检测服务有望打开局面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AD早期血检研发难度大,检测服务有望打开局面

      化学制药
        周专题: AD早期血液检查试剂研发难度大,检测服务有望打开局面。 当前在美国没有FDA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检测, 多数公司正用LDT的方式提供检测服务。检测标志物主要是p-Tau、 Aβ 42/40 等,检测方法主要是质谱仪检测技术、基于单分子免疫阵列技术(Simoa技术) 。目前国内AD早期血液检查试剂盒仍处于早期产品开发阶段,我们认为在产品临床注册之前,可能会从第三方实验室开始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长期来看, 随着创新药在国内上市,早期AD患者就诊渗透率逐步提高,获取样本难度降低,有望加快国内相关企业的研发进度。 随着血液检查试剂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升,更方便大规模早筛的血液检查试剂有望成为主流。 建议关注: 具备AD标志物检测服务的ICL领先企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本周行情:本周(11月6日-11月10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1.77 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04 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中上游。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普涨,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分别上涨3.45%、 2.13%和2.03%。   投资策略: 医药板块回暖,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一、关注三季度以及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二、负面影响见底,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三、新版基药目录有望出台,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 关注三季度以及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 1、眼科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 2. 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 3、推荐血制品板块: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以及博雅生物。 4、建议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瓶受益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放量,成本端下行)。 5、建议关注恩华药业、九典制药、长春高新、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 6、 IVD:建议关注亚辉龙、新产业。 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 1、 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建议关注集采政策影响见底的春立医疗。 3、建议关注内镜: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4、静待利好落地的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 衍生物龙头)。 新版基药目录有望出台,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 建议关注:康缘药业、达仁堂、健民集团和济川药业等。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业务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扩张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2页
      2023-11-13
    • 医疗服务11月月报:医疗服务板块三季报总结:高基数下仍保持稳健增长,突显板块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

      医疗服务11月月报:医疗服务板块三季报总结:高基数下仍保持稳健增长,突显板块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估值回调充分,Q4有望实现业绩高增长市场悲观预期已充分反应,当前投资性价比较高。截止2023/11/3,重点医疗服务企业中爱尔眼科动态PE为51.2倍,处于近十年PE的0.21%分位点;华厦眼科动态PE为49.96倍,处于上市以来的0.41%分位点;普瑞眼科动态PE为62.41倍,处于上市以来的0.93%分位点;通策医疗动态PE为52.9倍,处于近十年PE的16.27%分位点;海吉亚医疗动态PE为48.59倍,处于上市以来的17.09%分位点。展望2024年,大部分医疗服务企业PE均处于30-40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板块在Q3高基数及非刚需医疗需求恢复缓慢的情况下仍实现稳健增长,充分突显板块成长性和确定性兼具,Q4由于去年低基数原因有望实现高增。中长期来看,医疗服务行业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治疗渗透率提升的成长逻辑并未有变化,当前投资性价比较高。建议关注需求更为刚性的严肃医疗服务(海吉亚、国际医学)、商业模式确定性高的中医医疗服务(固生堂)、需求较为强劲的眼科标的(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朝聚眼科)、种植牙有望持续放量的口腔标的(通策医疗、瑞尔集团)。   月度专题:医疗服务板块三季报总结:高基数下仍保持稳健增长,突显板块兼具成长性和确定性。23Q3医疗服务板块在去年高基数和今年非刚需医疗服务需求恢复较缓的情况下,整体仍实现稳健增长,Q3板块整体实现收入157.64亿元,同比增长14.4%,环比提升9.7%,21Q3-23Q3复合增速12.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31.36%,环比+38.3%,21Q3-23Q3复合增速47%;分板块来看,(1)眼科Q3仍保持快速增长。A股5家眼科公司23Q3合计实现收入82.96亿元(同比+19.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19.5%),扣非归母净利润16.58亿元(同比+23.1%);(2)口腔Q3业绩表现持续承压;(3)综合医院Q3维持稳健趋势;(4)其他医疗服务标的增速有所差异,整体仍维持增长态势。   行情回顾:10月医院板块有所回升,跑输医药板块整体,其中国际医学、固生堂、海吉亚医疗领涨。2023/10/6-2023/11/3,医院板块涨跌幅为+0.15%,跑输医药板块指数0.85pct,跑赢沪深300指数3.01pct,在所有申万医药三级板块里排名靠后;其中涨幅前三的细分板块分别为中医(+15.58%)、辅助生殖(+6.01%)和肿瘤医院(+5.52%)。个股涨幅中,涨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国际医学(+18.4%)、固生堂(+15.58%)和海吉亚医疗(+15.19%),跌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普瑞眼科(-13.4%)、美年健康(-10.74%)和三星医疗(-10.04%)。   月度数据及政策跟踪:(1)9月医保基金收入2545亿元(同比+8.4%),支出2514亿元(同比+16.2%),实现结余31.41亿元,结余率为1.2%。(2)10月广西医保局将9类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报销范围。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务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扩张风险、医疗事故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2页
      2023-11-09
    • 自免龙头驶入发光主赛道,“自上而下”战略初露峥嵘

      自免龙头驶入发光主赛道,“自上而下”战略初露峥嵘

      个股研报
        亚辉龙(688575)   投资要点:   化学发光诊断景气度高,国产潜在市场空间大。 据华经产业数据,   2021年我国化学发光市场空间超320亿元,我们认为化学发光整体市场增长趋势将与IVD行业趋同,保持18%左右的增速。 外资品牌在检查规模更大的三级医院仪器保有量远高于国产厂家(比例为8: 3)主导国内化学发光市场,国产潜在市场空间高。   国产技术追赶、差异化竞争叠加控费驱动,行业格局待重塑。   海外企业技术领先,早期阶段利用先发优势快速切入国内医疗机构,建立壁垒并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对比早期,影响化学发光行业格局的内外关键因素已然不同,在于: 1)先发者技术“停滞”,国产企业实现技术追赶; 2)国产企业发力细化检测需求,差异化竞争; 3)医保改革持续深化,“性价比”的重要性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国产企业有望实现进口替代以释放其潜在增量空间。   亚辉龙:自免龙头驶入发光主赛道,战略路径明确后发崛起。作为行业的后发者,亚辉龙利用具备优势的自免诊断项目带动仪器入院,进而由小项目向大品种过渡,提升仪器单产实现业务放量,延申至多平台,走向平台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巨头之路。 短期来看,自免诊断行业扩容在即,公司技术实力强与顶级医院合作树立自免诊断的标杆,三甲医院覆盖率有望持续提升; 中期来看,公司常规试剂质量临床端认可度高,支撑业务持续放量; 长期来看, 公司规模有望不断提升,横向拓展平台满足两极化需求,前瞻布局新前沿技术平台,自上而下建设国际化品牌,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以2023年11月2日收盘价计算,可比公司2023-2025年PE均值为36.4/28.5/23.1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为0.63/0.90/1.20元,对应PE为35.7/25.1/19.0倍,估值低于平均水平。根据预测结果,公司2025年对应利润增速CAGR高于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PE为30倍,目标价为27.1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品研发与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注册及认证相关风险、竞争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3-11-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回暖,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板块回暖,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
        关注阿尔兹海默症诊断ADPET检测需求。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行业的发展趋势:Donanemab和Lecanemab主要是用于AD源性MCI患者和轻症AD,应明确诊断手段,如Aβ-PET、Tau-PET或脑脊液Aβ检测为阳性的AD患者,也需要把重度AD的可能治疗无效的患者筛选出来,通过Aβ-PET或TauPET判断疾病进程是指导临床用药必不可少的环节。脑脊液需要住院做穿刺,相比之下,Aβ-PET或Tau-PET等检测手段可实现早期、精准、无创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早期AD患者和低Tau患者的疗效更佳,催生早期ADPET检测的需求。   本周行情:本周(10月30日-11月3日)生物医药板块上涨1.69%,跑赢沪深300指数1.08pct,跑输创业板指数0.29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五。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除中成药外均上涨,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化学制剂、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分别上涨2.39%、1.96%和1.96%,中成药下跌0.15%。   投资策略:医药板块回暖,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把握行情机会:关注三季度以及四季度业绩较好的公司:1、眼科服务: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华厦眼科、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和海吉亚。2.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3、推荐血制品板块:建议关注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以及博雅生物。4、建议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瓶受益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放量,成本端下行)。5、建议关注恩华药业、九典制药、长春高新、百克生物和智飞生物。6、IVD:建议关注亚辉龙、新产业。负面影响见底,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1、ICL:建议关注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2、建议关注集采政策影响见底的春立医疗。3、建议关注内镜: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和海泰新光。4、静待利好落地的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peg衍生物龙头)。新版基药目录有望出台,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建议关注:康缘药业、达仁堂、健民集团和济川药业等。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3-11-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