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95)

    • 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36.78%;实现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54.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54.60%;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4.85亿元,同比增长73.32%。   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8.36%;实现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3.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7.77%。   点评:   2023Q3毛利率略有下降,预计与电生理板块完全执行集采价格有关   2023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71.38%,净利率32.67%,单Q3毛利率70.72%,净利率33.81%,23Q3环比23Q2毛利率、净利率略有下降,预计与23Q3福建电生理联盟集采各省市充分执行,电生理板块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有关。   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省份分别自4月到6月期间陆续执行集采价格,集采一方面降低了耗材价格,另一方面提高了手术的可及性,国产厂家凭借较强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在集采中处于有利位置,我们预计公司2023Q3手术量同比增长超过100%。从电生理行业手术量增长情况看,预计由于医疗反腐政策的推进,2023Q3行业电生理手术量增速不高,展望2023Q4,或有手术量回补的趋势。   血管介入产品线丰富,降本提效,规模化效应显著   血管介入类产品仍是公司现阶段增长的主引擎之一,其中冠脉通路类借助集采加速国产替代,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外周介入类随着产品线不断丰富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高增长有望延续。   公司中报披露,目前公司建立了17条血管介入产品线,包括血管鞘组、微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球囊导管、亲水涂层导丝、导引导丝、微导丝、支撑导管、导引延伸导管、血栓抽吸导管、可调弯鞘、导管鞘组、Y阀、压力泵、长鞘、各类OEM产品线等产品系列。2022年产能较2021年提升50%,2023年上半年,子公司湖南埃普特对产能继续进行扩容,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投产后主要产品将实现产能翻番。随着公司生产更加自动化、规模化,以及公司血管介入类新产品的放量,我们预计血管介入领域的毛利率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80亿元、22.26亿元和29.99亿元(前次预测为16.80亿元、22.56亿元和30.43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8.1%、32.5%和34.7%,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5.42亿元、7.09亿元和9.88亿元(前次预测为4.98亿元、6.66亿元和9.22亿元),增速分别为51.4%、30.9%和39.3%,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8.11元、10.61元和14.78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42x、32x和2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手术量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23Q3收入结构优化,毛利率继续提升

      23Q3收入结构优化,毛利率继续提升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增长13.11%;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44.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77.82%。   其中,2023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3.92%;实现归母净利润0.43亿元,同比15.57%。2023Q3销售毛利率43.62%,销售净利率约为7.05%。   点评:   2023Q3毛利率环比/同比均大幅提升,预计结构优化为主要因素   2023Q3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43.62%,在没有新冠类防疫物资的影响下实现了毛利率大幅度改善,我们预计这背后是公司收入结构的优化,健康监测类产品完全去除了低毛利率的抗原检测产品的影响,医疗护理类和康复辅具类均由于新产品放量而毛利率提升。   2023年上半年,公司医疗护理类收入4.16亿(yoy-6.67%),毛利率56.32%,我们推测2023Q3医疗护理板块仍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收入占比可能会由于去年同期的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类产品下降而下降,但新产品包括医美类面膜、敷料、成人护理、造口袋等会带动收入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康复辅具类收入3.48亿(yoy+22.54%),毛利率45.91%,毛利率同比增加了9.42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Q3该板块毛利率也维持在这个水平,展望未来该板块的毛利率还有上升的空间,高毛利的助听器、背背佳收入占比会持续提升。   健耳听力线下门店扩展迅速   截至2023年10月底,健耳听力验配中心的签约门店数约760家,开业门店总数约650家,全年预计完成开业门店800家左右。2023年上半年健耳听力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9692.76万,同比增长了68.54%,实现净利润227.95万,2023Q3预计随着门店新开数量增加,有一定幅度的亏损。我国听力缺损人群数量庞大,近年来海外大的听力集团在国内跑马圈地,健耳听力目前已经位于国内连锁第一梯队,在未来听力验配市场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24年即初步实现盈亏平衡。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1.08亿元、38.16亿元和46.64亿元(前值分别为36.47亿元、44.80亿元和55.34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4.4%、22.8%和22.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20亿元、4.44亿元和5.46亿元(前值分别为3.97亿元、4.77亿元和5.75亿元),增速分别为6.1%、38.8%和22.9%,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1.53元、2.12元和2.61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26x、19x和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2023三季度医药行业业绩总结:外部干扰陆续平复,业绩陆续体现公司主业稳健运营

      2023三季度医药行业业绩总结:外部干扰陆续平复,业绩陆续体现公司主业稳健运营

      化学制药
        (1)行业市值龙头配置(流动性+配置):药、械、制品龙头、服务,如智飞生物、迈瑞医疗、爱尔眼科等,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药明康德。   (2)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亚辉龙(发光追赶+自免领先+增速快)、君实生物(出海美国FDA鼻咽癌获批在即+管理改善)、绿叶制药(CNS龙头+出海)、特宝生物(乙肝干扰素独家)、艾迪药业(HIV复方单片)、兴齐眼药(阿托品)、英诺特(华安独家,呼吸道poct检测细分龙头)。   (3)仿制企稳创新变化公司:信立泰(集采利空出尽+多个产品上市)+百诚医药(仿制药CRO),建议关注康哲药业和亿帆医药。   (4)有望贡献大单品公司:英诺特(呼吸道三联五联九联检产品)、百克(代庖大单品带动业绩环比增长)、欧林(全球独家金葡菌三期进展良好),建议关注科伦博泰、智翔金泰、泽璟制药。   (5)中药:以岭、康缘(中药处方药龙头)、贵州三力(产品丰富、销售能力强)、广誉远(老品牌)、达仁堂(老品牌)、同仁堂(老品牌)、固生堂(中医连锁稀缺标的)、中药国企(昆药集团、康恩贝、太极集团、华润三九)。   (6)药房(低估值):一心堂、益丰药房、大参林、健之佳。   (7)医疗器械:康复+电生理+医疗供应链+骨科等,翔宇医疗、麦澜德、微创电生理、健麾信息等,建议关注威高骨科。   (8)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国际医学(院内诊疗冬季旺季需求强劲)、华厦眼科、海吉亚、瑞尔集团、美年健康。   (9)减肥药产业链持续关注,例如:海翔药业、华东医药、信达生物、圣诺生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11-08
    • 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25日,贝达药业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22.9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19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82.70%。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5.65%,同比-2.9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73.30%,同比-11.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4.72%,同比+5.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7.20%,同比-17.5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39%,同比+0.9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60亿元,同比+167.07%。   点评:   行业反腐未影响用药需求持续,公司费用支出整体收窄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7.30亿元(+78.2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18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5753.09%)。费用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8%,占营业收入比例的35.72%,其中单三季度研发投入1.95亿元。公司继续稳妥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考虑到新药上市后拓展需要及市场竞争变化,公司加紧合规有序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管线产品市场覆盖稳中有升。   大小分子及新疗法持续推进,加码抗体药物研发布局   报告期内,MCLA-129和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联合用药、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药品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CFT8919片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40余个在研项目涵盖靶向新药及免疫疗法,兼有大小分子和多种抗癌新机制,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进入不同阶段管线收获期。另外,为深化公司在抗体药物领域的战略布局,建设和完善公司的抗体药物开发产业链,公司以自有资金1.50亿元人民币参与认购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2,095,558股新股,占天广实本次定向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2.91%。   前线适应症医保放量,新产品上市贡献增长   贝达药业作为国内最早的创新药公司之一,多年深耕肺癌靶向治疗,伴随着我国医保等多项药政共同发展,公司已经具备多年药物开发、临床研发及商业化的综合性能力,并成功推动了肺癌三大产品上市。旗下埃克替尼(凯美纳?)、恩沙替尼(贝美纳?)、贝伐珠单抗(贝安汀?)分别针对EGFR、ALK、VEGFR全面覆盖非小细胞癌,其中头部产品埃克替尼已经惠及广大肺癌患者。报告期内,公司EGFR-TKI贝福替尼(赛美纳?)的经治却EGFR T790M+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3年5月获批上市,在三代EGFR-TKI中展示了更好的PFS。国内首个肾癌创新药伏美替尼(伏美纳?)获批上市,进一步扩大覆盖瘤种,未来将会与合作伙伴探索该药在眼科领域的拓展应用,新产品上市及适应症扩大带动新的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贝达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7.37亿元、37.14亿元、46.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2%、35.7%、2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5.43亿元、7.7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8.0%、56.9%、42.2%。对应PE分别为73X、46X、3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药品申报临床及注册等环节可能面临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品进入医保或集采可能会面临丢标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8
    •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36亿元,同比增长23.01%;归母净利润约0.12亿元,同比增长325.36%;扣非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减少2781.0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同比下降130.35%。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669.08%;扣非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减少308.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3亿元,同比增长65.72%。   点评:   23Q3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未明显受到反腐政策影响   2023Q3公司营业收入0.94亿元,环比2023Q2的0.90亿元略有增长。2023Q3期间,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的27个省预计全部执行集采价格,因此集采产品的出厂价也有一定幅度下降。2023Q3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2.39%、30.35%、11.10%、25.11%、-1.20%、9.97%,变动幅度为-9.46pp、-1.35pp、-4.41pp、-3.94pp、3.55pp、8.23pp。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电生理手术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速约40%,国内单三季度手术量同比增长接近30%。截至2023年10月,公司三维手术累计超过5万例,而且公司面向房颤适应症的高端耗材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系统分别于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及2023年8月获批上市并进入挂网阶段,其中压力导管累计手术量已近700台(其中商业化手术量约300台),新品商业化稳步推进。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增速亮眼   公司目前已累计覆盖31个国家,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于8月25号获得了CE的认证和英国的认证。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销售网络,组织开展三维手术病例论坛。通过参与欧洲和美国心律学年会等活动,展示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海外业务公司有四大区域,各个区域的占比来看,目前西欧收入占海外收入的40%,中东非约占34%,亚太占比接近10%,拉美占比10%以上。从增速来看,亚太地区虽然占比较小,但是整体增速还是比较快的,增速翻一番。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1亿元、4.87亿元和6.98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0%、42.9%和43.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17亿元、0.49亿元和0.91亿元,增速分别为483.8%、181.7%和86.5%,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0.04元、0.10元和0.19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599x、213x和114x,对应的PS倍数分别为30.50x、21.35x和14.90x,公司是行业里三维手术解决方案较早完整推出的厂家,房颤术式解决方案丰富,未来房颤手术放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产品商业化不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及展望:优选估值合理+有改善预期+跌幅较大的龙头标的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及展望:优选估值合理+有改善预期+跌幅较大的龙头标的

      医疗器械
        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   (1)康复设备:板块整体受医疗反腐政策影响较少,且疫情期间显著受损于招标采购延迟,龙头公司如翔宇医疗、诚益通均呈现超过50%收入增长。   (2)血管介入:心脏电生理、瓣膜类介入(外科瓣)、神经介入(如颅内带药支架)尽管2023Q3增速不及2023Q2,但在整个高耗板块仍表现最为亮眼。   (3)内镜诊疗设备:消化内镜的终端需求仍较为旺盛,国产龙头开立和澳华竞争优势突出,均在2023Q3表现出超行业增速增长,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   (4)内镜诊疗耗材:部分公司凭借核心产品获得了较高增长,如安杰思。   (5)化学发光试剂:行业内龙头公司均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   (6)呼吸道检测:受季度性因素影响,呼吸道检测无论是分子检测类产品还是联检类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如圣湘生物、英诺特。   (7)海外市场拓展: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逐渐在海外影响力加强,如南微医学(2023Q3海外收入增速大幅增长),艾德生物、微电生理、华大智造、联影医疗等。   经营改善或有改善预期的细分领域:   (1)低值耗材:出口类低值耗材以海外大客户的供应链企业为主,2023Q3受海外客户库存逐渐去化,订单节奏下达正常,业绩均有所改善,如采纳股份、维力医疗。   (2)骨科耗材:2023Q3收入端略有改善,但未呈现板块性,预计由于各家公司的库存水平、换货节奏不同,改善的节奏也有所不同。   (3)其他出口:如海泰新光,受大客户经营节奏、新品发布计划影响,业绩有一定的波动性。   (4)大型设备:2023Q3受反腐政策影响,招标延迟,普遍设备类公司收入降速,预计2023Q4有所好转。   消费类仍需等待:   (1)家用医疗器械:2023Q3没有新冠类产品基数的影响,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较大,常规的品类开始恢复,而受居民收入水平及对未来预期的变化,消费类以刚需型为主,改善型和升级型动力不足,另外线上流量平台的结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挑战,新的流量平台如抖音、快手崛起,但长远来看,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企业端产品结构改善的空间也很大,仍是长坡厚雪的领域。   (2)OK镜:受行业竞争格局及中低价格替代品类的兴起(如离焦框架镜)的影响,OK镜的增长受到影响,但从近视防治效果及目前OK镜的渗透率来看,OK镜仍有较大空间,而对相关企业来说,未来提供全套的近视防控产品或方案是趋势。   器械板块投资逻辑梳理:   估值角度:估值合理,从PEG角度看:2023/2024预期PEG在1倍左右的细分龙头。   基本面:基本面预期有改善:(1)骨科:关节预计在11月续采,关节续标价格有望提升;2024年骨科三大耗材均已执行集采价格超过1年,骨科行业经营拐点有望出现;(2)出口方面,器械出口领域在23Q3已经环比改善,展望未来1年,出口方面预计随着海外大客户去库存结束,有望逐渐正常节奏下单,并逐渐进入补库存周期;(3)消费医疗方向等待消费预期改善的节点,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消费普遍低迷,以大单品OK镜为例,某龙头公司部分月份也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从中短周期来看,预计消费医疗底部已经出现;(4)受Q3医疗反腐政策影响,并在Q4预期有较好恢复,且22Q4同期基数不高的部分耗材、设备类标的,如微电生理、开立医疗、澳华内镜;(5)受反腐政策影响程度较小,中长期需求稳定,龙头优势持续扩大的康复器械类标的,如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诚益通等;(6)IVD化学发光板块,仍需要等待集采落地及中标企业分组情况,优选内生增长强劲的超跌标的。   筹码/交易:优先前期下跌幅度大。   建议关注标的:骨科(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出口(维力医疗、海泰新光、采纳股份)、消费医疗(欧普康视)、反腐政策影响减弱类(微电生理、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康复设备(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诚益通)、化学发光IVD(亚辉龙)、流感(英诺特)   风险提示:(1)医疗反腐行动持续进展,部分设备招投标延期,进而影响设备类公司经营业绩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出口订单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11-08
    • 常规业务持续增长,减值影响可控

      常规业务持续增长,减值影响可控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92亿元(-34.1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78.13%),扣非净利润4.82亿元(-80.01%)。   点评:   基期影响短期业绩,常规业务维持良好增速   2023Q3公司实现营收34.50亿元(-29.25%),归母净利润0.78亿元(-85.84%),扣非净利润1.50亿元(-71.88%),表观业绩和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需求减少、新冠检测量下降的影响。剔除非经扰动,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常规业务仍维持较高增速,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收40.80亿元(+17.07%),ICL服务收入37.11亿元(+21.16%),渠道产品业务收入62.21亿元   (+6.07%),自研产品收入3.29亿元(+30.56%)。其中,单Q3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收13.53亿元(+5.62%),ICL服务收入12.32亿元(+10.01%),渠道产品业务收入21.07亿元(+4.14%),自研产品收入1.00亿元(+9.89%)。   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经营性现金流不断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81%(-8.31pct),整体净利率为7.69%(-10.66pct);单Q3的综合毛利率与整体净利率分别为32.15%/5.22%(同比分别-4.36pct/-8.81pct),预计主要系新冠检测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效应减少,固定成本占比提升所致;其中三季度新增的1.0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对Q3净利率产生负向影响。此外,公司大力推动应收账款清理工作,截止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3.90亿元,较第二季度末环比减少2.75亿元,回款进程顺利,应收账款清理工作成效显著。随着公司收款工作有序推进及行业环境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坏账风险较低,Q4起业绩有望逐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受去年新冠疫情扰动因素影响表观承压,常规业务、渠道及自研产品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在第三方检测领域的业务能力,“产品+服务”医学检验平台协同优势明显,考虑到公司新冠减值影响,我们略微下修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在2023~2025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141.16/161.72/184.38亿元人民币(前值   142.29/161.54/180.73亿元),同比-30.4%/+14.6%/+14.0%(前值-29.8%/+13.5%/+11.9%);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04/12.00/14.87亿元(前值10.58/13.77/16.80亿元),同比-37.0%/+32.7%/+24.0%(前值-26.2%/+30.2%/2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应收账款管理不及预期;诊断质量控制不及预期;行业竞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